呂新峰
淄博市張店區(qū)人民醫(yī)院,山東 淄博 255025
引言:臨床治療腦出血的常用藥物為常用劑型甘露醇注射液,對于緩解腦水腫、降低顱內壓、防止腦疝具有顯著療效。本研究圍繞甘露醇的應用時機對中等量腦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及相關指標影響而展開,現(xiàn)將有關結果進行整理,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綜述 2019年5月~2020年8月,我院共收治腦出血患者110例,經臨床診斷之后,發(fā)現(xiàn)74例的出血量滿足“中等”要求,將之作為分析對象。
納入標準:(1)在我院確診,接受全程治療的患者;(2)具備清醒意識、能夠獨立思考的患者;(3)在家屬的陪同下,對本研究的積極意義表示贊同,自愿配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排除標準:(1)合并重癥心血管疾病的患者;(2)肝腎功能嚴重不足的患者;(3)中途轉至本院或轉至其他醫(yī)院的患者;(4)患有精神障礙類疾病,無法全程有效配合的患者。
采用隨機單盲法對74例患者進行分組,具體情況為:
(1)觀察組:37例,男性19例,女性18例,最小年齡47歲,最大年齡76歲,平均年齡(61.58±1.73)歲;
(2)對照組:37例,男性17例,女性20例,最小年齡49歲,最大年齡78歲,平均年齡(62.13±1.65)歲。
綜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性別分布無顯著差異(P>0.05),不會影響研究的正常進行。
1.2研究方法簡析 采用甘露醇注射劑(山東齊都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37020780,規(guī)格為250ml∶50g)治療兩組患者,具體治療流程為:
(1)基于患者體重和腦出血數(shù)量,給予0.25~2g/kg的劑量;
(2)滴注時間應該保持在30~60分鐘;
(3)如果患者機體較為虛弱,或是年齡較大,最大劑量應該控制在0.5g/kg
(4)治療期間,醫(yī)護人員必須隨時監(jiān)控患者的腎功能,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必須立刻停止,避免出現(xiàn)水和電解質紊亂現(xiàn)象。
兩組患者的治療區(qū)別在于:
(1)對照組患者腦出血6小時內,接受甘露醇靜脈滴注治療;
(2)綜合評定觀察組患者的實際情況,在腦出血后6~24小時內,選擇合適時間靜脈滴注甘露醇。
1.3觀察指標界定 (1)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收集腎功能衰竭、水和電解質紊亂、滲透性腎病、心力衰竭四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將之作為第一觀察指標;
(2)分以下三個標準,對兩組患者治療成效進行評定,將之作為第二觀察指標。
①顯效:腦水腫癥狀明顯改善、顱內壓控制理想;
②有效:腦水腫癥狀有所改善,顱內壓有所降低;
③無效:腦水腫癥狀并未改善,顱內壓依然不甚理想,甚至有加重跡象。
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分組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分析 以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本研究的有關數(shù)據,以“x2”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當P<0.05時,表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接受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2例水和電解質紊亂、3例滲透性腎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13.51%;對照組出現(xiàn)2例腎功能衰竭、4例水和電解質為六安、3例滲透性腎病、1例心力衰竭,總發(fā)生率為27.02%。對比之下,觀察組明顯占優(yōu),P值<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n(%)]
2.2兩組患者治療成效對比 觀察組患者顯效、有效、無效例數(shù)分別為11例、19例、7例,總有效率達到81.08%,優(yōu)于對照組的64.84%,P值<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成效對比[n(%)]
腦出血是指非創(chuàng)傷性腦內血管破裂,導致血液在腦實質內聚集的一類臨床綜合征,在腦卒中類疾病中的占比為13%。導致該病的主要病因分為原發(fā)性腦出血(如高血壓、淀粉樣血管病等)、繼發(fā)性腦出血(如血管異常、抗凝或抗血小板藥物不良使用等)。當患者腦水腫、顱內壓增高、腦疝累積至一定程度時,輕則偏癱,重則致死[1]。目前,基于甘露醇對于血漿的滲透壓效果,能夠使患者腦部血腫組織出現(xiàn)滲透性脫水,達到降低顱內壓的目的[2]。本研究證實,在治療期間,對患者顱內情況進行實時監(jiān)控,尋找合適時機注入甘露醇藥物,相比于出血后迅速滴注,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