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汕尾市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特征研究*

        2021-02-03 01:44:00殷玉齊侯一筠馮興如榮增瑞
        海洋與湖沼 2021年1期
        關鍵詞:呂宋災害性途經(jīng)

        殷玉齊 侯一筠 , 馮興如 榮增瑞,

        (1.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環(huán)流與波動重點實驗室 青島 266071; 2.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 青島 266071;3.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功能實驗室 青島 266237; 4. 中國科學院大學 北京 100049;5. 中國海洋大學 青島 266100)

        海浪災害是海洋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各種海洋災害中導致人員傷亡和經(jīng)濟損失的最主要致災因素, 近年來對我國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也有整體上升的趨勢(彭冀等, 2013; 李碩等, 2017)。2000—2015 年的《中國海洋災害公報》數(shù)據(jù)顯示, 由波浪災害造成的死亡或失蹤人數(shù)占比例為 73.7%(陶愛峰等, 2018),已成為威脅中國近海民眾生命安全最為突出的海洋災害。同時, 災害性海浪也是各種涉海工程規(guī)劃設計、海上交通運輸、石油開采、漁業(yè)捕撈和近海海水養(yǎng)殖等生產(chǎn)過程必須考慮的動力因素(鄧文君等,2007; 李碩等, 2017; 施斌等, 2020)。熱帶氣旋是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重要因素, 在西北太平洋沿岸國家中,我國也是受熱帶氣旋襲擊最多的國家, 年平均登陸的臺風個數(shù)約為9 個, 登陸地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和廣東省(王毅等, 2009; 賈曉等, 2010)。進行長時間序列的災害性海浪和熱帶氣旋資料分析, 對海岸帶規(guī)劃和工程防護、海浪的長期預測以及防災減災等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通常意義上, 能夠在海上或者岸邊引起災害損失的海浪就可以稱為災害性海浪。現(xiàn)有研究對災害性海浪并沒有明確統(tǒng)一的定義, 主要以波高、有效波高或者 1/10 大波波高作為指標, 將大于或等于 3 m(或者 4 m)的海浪定義為災害性海浪(王華等, 2007; 張薇等, 2012; 王智峰等, 2013)。總體來說, 我國的黃渤海海域災害性海浪次數(shù)相對較少, 且主要以寒潮浪和氣旋浪為主導; 臺灣海峽處災害性海浪年平均發(fā)生 6.1次, 臺灣省以東和呂宋海峽區(qū)域災害性海浪年平均發(fā)生11 次; 南海災害性海浪出現(xiàn)的頻率最大, 為14.1 次,也是受臺風浪影響最嚴重的海區(qū)(許富詳, 1991; 1996;王祥濤等, 2000)。多年的衛(wèi)星高度計資料顯示, 南海災害性海浪中臺風浪明顯強于非臺風浪, 監(jiān)測到的最大臺風浪波高為12.47 m(王綠卿等, 2019)。

        我國災害性海浪存在顯著的季節(jié)變化, 11 月份最多, 4、5 月份最少。其中, 臺風浪多發(fā)于7—10 月的臺風季節(jié), 寒潮浪主要發(fā)生在冬半年, 氣旋浪主要發(fā)生在 10 月份至次年 3 月份(許富祥, 1996; 張薇等,2012; 彭冀等, 2013; 潘曉東等, 2016)。另外, 災害性海浪(有效波高≥4 m)的發(fā)生次數(shù)也具有顯著的年際變化, 其中災害性臺風浪出現(xiàn)次數(shù)呈現(xiàn)較好的 5 a 左右的變化周期(邢闖等, 2013)。災害性海浪發(fā)生天數(shù)與副熱帶高壓面積指數(shù)年距平有較密切的關系, 基本呈反位相變化; 與副高西伸脊點位置有較密切的關系, 基本呈同位相變化(高志華等, 1995)。浙江和福建海域長達 20 a 的數(shù)值模式結果顯示: 福建北部海岸帶臺風浪有效波高極值和持續(xù)時間有顯著增長的趨勢, 且ENSO 信號與臺風浪的持續(xù)時間有較好的相關性(馮興如等, 2018)。

        受益于衛(wèi)星測量技術和精度的提高, 衛(wèi)星遙測的海面波高數(shù)據(jù)被廣泛應用于中大尺度海域波浪的研究(Alves et al, 2003; Vinoth et al, 2011; 周水華等,2013; 王綠卿等, 2019)。然而, 對近岸海域來說, 衛(wèi)星觀測準確度不足, 現(xiàn)場觀測數(shù)據(jù)(尤其是長期觀測、高海況下觀測)缺乏, 前人多是結合海洋數(shù)值模型和短期的觀測資料開展海浪特征研究(管長龍, 2000;Moon et al, 2003; Wang et al, 2008; 王智峰等, 2013);同時, 前人研究主要關注沿岸的災害性海浪的特征和機理, 對于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統(tǒng)計特征研究不足。受熱帶氣旋移動路徑特征的影響, 其導致的海浪典型受災區(qū)域集中在我國東南沿海; 對于特定的海濱城市而言, 不同特征的熱帶氣旋(比如移動路徑和強度)引起的海浪特征存在顯著差異(Young,2003; 邱桔斐, 2005; 陳劍橋, 2018)。因此, 統(tǒng)計分析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的特征, 對城市的海岸帶規(guī)劃和防災減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汕尾市位于南海北部沿海, 常住人口 300 多萬人; 全市海岸線長455 km, 居全省第二位; 海島數(shù)量881 個, 居全省第一位, 是南海優(yōu)良漁場; 在沿海開發(fā)了紅海灣遮浪半島旅游區(qū), 屬于國家 4A 級景區(qū)。然而, 汕尾市是廣東省內(nèi)臺風登陸次數(shù)排名第三的地級市, 受海浪災害影響非常頻繁; 汕尾市屬于高脆弱性的城市, 臺風災害風險指數(shù)為 4 級(張悅等,2017)。針對災害性海浪的觀測原始記錄十分有限, 而汕尾市遮浪觀測站擁有 30 多年的海浪觀測記錄, 數(shù)據(jù)尤其珍貴。本文基于影響汕尾的熱帶氣旋過程期間的白天的海浪觀測數(shù)據(jù), 聚焦于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事件, 并對這些熱帶氣旋的生成地、移動路徑和強度進行細致分析, 研究引發(fā)汕尾市海域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的主要特征和移動路徑, 旨在為災害性海浪的預警報和防災減災提供參考。

        1 數(shù)據(jù)說明

        1.1 海浪波高數(shù)據(jù)

        本文使用的是汕尾市遮浪觀測站波浪觀測數(shù)據(jù),站點位于 115°34′E, 22°39′N。海浪數(shù)據(jù)由人工觀測獲取: 在常規(guī)情況下, 使用岸用光學測波儀觀測海浪; 在大浪或儀器故障等情況下, 目測海浪, 并直接估計出波高。詳細的觀測規(guī)范和計算方法見《海濱觀測規(guī)范: 第 3 章 海浪》(國家海洋局, 科學出版社, 1987 年出版)。觀測時間1986—2016 年, 共搜集到 210 個熱帶氣旋過程期間的海浪觀測數(shù)據(jù), 包括1/10 大波波高、有效波高, 精度為0.1 m; 觀測時間為白天的 8:00、11:00、14:00 和 17:00; 2009 年以前, 僅對1/10 大波波高進行觀測; 2009 年以后, 增加了有效波高的觀測。

        1.2 熱帶氣旋數(shù)據(jù)

        本文使用的是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資料中心(Ying et al, 2014)發(fā)布的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shù)據(jù)集,包括熱帶氣旋的中心位置、時間、強度等級、中心最低氣壓、2 min 平均近中心最大風速, 時間間隔為6 h。在使用前, 去除了未被編號和命名的熱帶氣旋過程。

        熱帶氣旋的強度等級劃分遵循《熱帶氣旋等級》國家標準(GB/T 19201—2006), 以其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標準(正點前 2 min 至正點內(nèi)的平均風速)。數(shù)據(jù)采用的熱帶氣旋等級強度具體定義為: 0 級-弱于熱帶低壓, 1 級-熱帶低壓(10.8—17.1 m/s), 2 級-熱帶風暴(17.2—24.4 m/s), 3 級-強熱帶風暴(24.5—32.6 m/s), 4 級-臺風(32.7—41.4 m/s), 5 級-強臺風(41.5—50.9 m/s), 6 級-超強臺風(≥51.0 m/s)。

        2 結果

        2.1 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提取

        首先, 由于觀測數(shù)據(jù)中 1/10 大波波高的樣本數(shù)量遠多于有效過高, 因此, 本文中將1/10 大波波高≥4 m 的海浪定義為災害性海浪。然后, 統(tǒng)計210 個熱帶氣旋過程期間海浪的 1/10 大波波高最大值, 提取出了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 31 個熱帶氣旋過程, 它們的移動路徑如圖1 所示。利用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shù)據(jù)集,計算了 31 個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距離觀測站的最短距離: 平均值為196.8 km, 標準差為144.9 km, 最小值為7.6 km, 最大值為509.4 km。在圖1 中對1/10 大波波高≥4 m 時的熱帶氣旋位置進行了標注(綠點, 熱帶氣旋位置為 6 h 間隔), 可以看出, 出現(xiàn)災害性海浪時,熱帶氣旋主要位于觀測站點的西側(115.57°E 以西)。

        圖1 在汕尾市海域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路徑圖Fig.1 Tracks of tropical cyclone that induced disastrous waves in Shanwei City, Guangdong, South China

        210 個熱帶氣旋過程中, 有些熱帶氣旋的路徑距離觀測站點較遠, 對站點無影響, 不應參與本文后續(xù)的統(tǒng)計分析。由于上述31 個熱帶氣旋路徑距離觀測臺站的最遠距離為 509.4 km, 本研究假設能夠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基本均會途經(jīng)此距離內(nèi)。因此, 本文以觀測站點為中心, 以 510 km 為半徑畫圓(圖1 紅色圓圈, 后文統(tǒng)稱“紅圈海域”), 統(tǒng)計210 個過程中所有途經(jīng)紅圈海域的熱帶氣旋過程,共計 150 個, 如圖 2a。同時, 利用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shù)據(jù)集, 同樣統(tǒng)計了途經(jīng)此紅圈海域的所有熱帶氣旋過程, 共計 180 個。因此, 在觀測站點漏掉了30 個熱帶氣旋過程的海浪觀測, 熱帶氣旋路徑見圖2b。首先, 這些熱帶氣旋大多數(shù)是途經(jīng)紅圈海域的南部和東部邊緣區(qū)域, 距離觀測站點較遠; 而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主要集中在圓圈范圍的西半部分, 這是由于熱帶氣旋主要在其行進方向的右側沿岸海域引發(fā)較強的海浪。其次, 從熱帶氣旋分布的年份和月份來看(圖 3a, 3b), 缺測的 30 個熱帶氣旋過程分布相對較為均勻。基于以上兩點, 我們認為, 缺測的熱帶氣旋過程對分析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長期統(tǒng)計特征影響較小。

        圖2 臺站觀測數(shù)據(jù)中熱帶氣旋移動路徑圖Fig.2 Tracks of tropical cyclone recorded in ocean station

        圖3 途經(jīng)紅圈海域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的分布(a, b)以及150 個熱帶氣旋期間的1/10 大波波高(c)和有效波高(d)最大值Fig.3 Yearly (a) and monthly (b) distribu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arrived into the red circle, and maximums of 1/10 wave height (c) and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d) of the 150 tropical cyclones.

        途經(jīng)紅圈海域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存在顯著的年際變化(圖3a 中虛線): 年平均數(shù)量為5.8 個, 1994 年和2013 年影響觀測臺站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均達到9 個, 而1997 年僅有 2 個熱帶氣旋過程進入此區(qū)域。在季節(jié)上, 熱帶氣旋集中在7、8 和9 月份到來, 6 月份和10月份的臺風數(shù)量顯著減少。150 個熱帶氣旋過程中,臺站觀測的海浪1/10 大波波高的最大值見圖3c。從2009 年開始, 觀測站點記錄了36 次熱帶氣旋過程的海浪有效波高, 共 1014 個有效觀測記錄; 基于這些有效波高和對應時刻的1/10 大波波高數(shù)據(jù)(圖4), 擬合了二者的線性換算公式:

        其中, H1/10表示1/10 大波波高, H1/3表示有效波高。對150 個熱帶氣旋過程的有效波高進行了換算, 統(tǒng)計了每個熱帶氣旋過程的海浪有效波高的最大值(圖 3d)。如前所述, 31 個熱帶氣旋過程引起了≥4 m 的1/10 大波波高; 1/10大波波高最大值的平均值為5.05 m, 標準差為1.14 m, 最大值為7.5 m; 對應的有效波高最大值的平均值為4.07 m, 標準差為0.93 m, 最大值為6.04 m。

        2.2 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熱帶氣旋的特征分析

        2.2.1 移動路徑 在研究站點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31 個熱帶氣旋過程中, 有26 個熱帶氣旋(占比83.9%)生成于121°E 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 僅有5 個熱帶氣旋(占比 16.1%)生成于 121°E 以西的中國南海海域(表 1)。從圖 1 可以看出, 來自西太平洋的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相對較集中, 主要途經(jīng)呂宋海峽附近進入南海。途經(jīng)呂宋海峽(16°—22°N)的熱帶氣旋總數(shù)為 25 個, 其中 22 個熱帶氣旋途經(jīng) 16°—20°N 之間,是最為重要的通道。

        圖4 臺站觀測的1/10 大波波高與有效波高的對應關系(散點)及其擬合曲線(黑線)Fig.4 The fitting curve between the 1/10 wave height and significant wave height

        表1 熱帶氣旋數(shù)量分區(qū)統(tǒng)計Tab.1 Numbers of tropical cyclone in different regions

        與紅圈海域有海浪觀測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相比,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占總數(shù)的20.7%, 占生成于121°E 以東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的23.2%, 占生成于西太平洋且途經(jīng)呂宋海峽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的34.3%; 值得注意的是, 在臺站觀測中, 生成于西太平洋且途經(jīng)呂宋海峽南段(16°—20°N)進入研究區(qū)域的熱帶氣旋, 37.9%的熱帶氣旋引發(fā)了災害性海浪;其概率是呂宋海峽北段(20°—22°N, 20%)的接近 2倍。與現(xiàn)實中所有生成于西太平洋且途經(jīng)呂宋海峽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相比, 能夠在觀測站點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占總數(shù)的24.3%; 其中途經(jīng)海峽南段的熱帶氣旋有26.2%可以引發(fā)災害性海浪, 途經(jīng)海峽北段的則僅有15.8%可以引發(fā)災害性海浪。

        2.2.2 強度 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31 個熱帶氣旋的強度如圖5a 所示。當觀測站點的海浪1/10 大波波高達到最大值時, 熱帶氣旋強度等級的平均值為 3.35,最大等級為5 級, 最小等級為2 級。31 個熱帶氣旋移動過程中的最強等級的平均值為4.26, 最大等級為6級, 最小等級為2 級。對于生成于南海海域的熱帶氣旋, 總體來說, 強度等級要≥3 級才可以在觀測站引起災害性海浪。此外, 有3 個熱帶氣旋過程的最強等級僅為2 級, 它們生成于西太平洋海域, 途經(jīng)呂宋海峽抵達研究海域(圖 6a)。在它們引發(fā)災害性海浪時,熱帶氣旋在觀測站西側偏南的位置, 距離分別為120.1、352.6 和133.3 km, 相對較近。

        對于生成于西太平洋且途經(jīng)呂宋海峽的熱帶氣旋來說, 它們在整個移動過程中的最強等級的平均值為 4.44, 途經(jīng)呂宋海峽處的強度等級平均值為3.44(圖 5b)。而且, 有 6 個熱帶氣旋在途經(jīng)呂宋海峽時強度等級僅為1 級, 有3 個熱帶氣旋在途經(jīng)呂宋海峽時強度等級為2 級。由此可見, 由于熱帶氣旋在移動過程中, 受到大氣環(huán)流和海溫的影響, 可能存在顯著的增強和減弱, 因此, 在途經(jīng)呂宋海峽處的強度等級并不能作為判斷其是否能在觀測站點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標準。

        圖5 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31 個熱帶氣旋(a)以及生成于西太平洋且途經(jīng)呂宋海峽的25 個熱帶氣旋(b)的強度等級Fig.5 Intensity of tropical cyclone that induced disastrous wave(a) and intensity of those generated in the western Pacific and passed through the Luzon Strait region (b)

        2.2.3 月份分布 31 次災害性海浪事件發(fā)生的月份也呈現(xiàn)出顯著的年變化: 主要發(fā)生在夏季(圖 7),與抵達紅圈海域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的年變化較為相似(圖 3b)。值得注意的是, 6 月份抵達紅圈海域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約為 7—9 月份的 50%左右, 而對于災害性海浪事件來說, 6 月份發(fā)生的次數(shù)與7—9 月份基本一致。6 月份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共有7 次, 有5 個生成于太平洋海域, 有2 個生成于南海的海南島東部海域(圖6b)。由于月份較早, 太平洋海域的5 個熱帶氣旋均生成于12°N 以南。

        圖6 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31 個熱帶氣旋中最強等級為2 級的熱帶氣旋移動路徑(a)和發(fā)生于6 月的熱帶氣旋移動路徑(b)Fig.6 Tracks of tropical cyclone that induced disastrous wave whose largest intensity was two(a) and tracks of tropical cyclone that induced disastrous wave and arrived in June(b)

        圖7 災害性海浪事件發(fā)生次數(shù)的月份分布Fig.7 Monthly distribution of disastrous wave events

        進一步對比分析6—9 月份途經(jīng)紅色圓圈區(qū)域的熱帶氣旋(圖8)后發(fā)現(xiàn), 相對于7—9 月份, 6 月份的熱帶氣旋的生成緯度相對較低, 位置相對靠西。另外, 6月份從西太平洋來的熱帶氣旋均在臺灣島以南進入研究海域, 且絕大部分途經(jīng)菲律賓北部; 而 7—9 月份的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有整體北移的趨勢, 途經(jīng)呂宋海峽北部或穿越臺灣島上空進入研究海域的熱帶氣旋顯著增多。雖然7—9 月份熱帶氣旋數(shù)量增加,但移動路徑的差異使得許多熱帶氣旋途經(jīng)汕尾市以東海域, 降低了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概率。熱帶氣旋一般是沿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邊緣移動, 造成移動路徑北移的原因是副熱帶高壓的季節(jié)性移動: 5—8月, 副熱帶高壓整體呈現(xiàn)出向北、向東移動; 從9 月開始向南、向西移動。

        3 討論

        需要注意的是, 觀測站點僅在白天的 8:00、11:00、14:00 和 17:00 四個時刻有海浪觀測數(shù)據(jù), 這種觀測方式會漏掉一些晚上發(fā)生的災害性海浪事件。由于采樣樣本大, 時間覆蓋范圍廣, 所以我們認為僅有白天的觀測對熱帶氣旋強度、空間分布和移動路徑特征的分析影響較小, 但還是會影響移動路徑的概率統(tǒng)計結果。

        下面, 我們將在紅圈海域內(nèi)統(tǒng)計全天的熱帶氣旋的累計存在情況。首先, 將熱帶氣旋路徑從原先的6 h 間隔插值到對應臺站海浪觀測時刻的3 h 間隔上,統(tǒng)計150 個熱帶氣旋在途經(jīng)紅圈海域時的位置, 如圖9a 所示。在紅圈海域, 每個時刻(2:00—23:00, 每3 h)累計存在熱帶氣旋的位置數(shù)量和平均近中心最大風速顯示(圖 9b): 全天熱帶氣旋的數(shù)量變化不大, 8:00—17:00(白天時段)的累計存在位置總數(shù)為 1245,20:00—5:00(夜晚時段)的累計存在位置總數(shù)為 1274;近中心最大風速均在 25—26.2 m/s 范圍內(nèi), 差別很小。如僅統(tǒng)計觀測站點西側(115.57°E 以西)的熱帶氣旋位置, 熱帶氣旋在白天時段和夜晚時段出現(xiàn)的數(shù)量和強度差異也很小。因此, 熱帶氣旋在白天和夜晚的出現(xiàn)概率基本相同, 據(jù)此估算, 現(xiàn)實中(包含夜晚)熱帶氣旋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概率最大將會加倍: 途經(jīng)呂宋海峽(16°—22°N)且途經(jīng)研究海域的熱帶氣旋在觀測站點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概率約為 35%—70%;途經(jīng)呂宋海峽(16°—22°N)的熱帶氣旋在觀測站點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概率約為25%—50%。

        4 結論

        基于31 a (1986—2016 年)汕尾市海域的210 次熱帶氣旋影響期間白天的海浪臺站觀測數(shù)據(jù), 本文定義并提取了31 次災害性海浪事件(1/10 大波波高≥4 m),海浪 1/10 大波波高最大值的平均值為 5.05 m, 標準差為 1.14 m, 最大值為 7.5 m, 對應的有效波高最大值的平均值為 4.07 m。當海浪 1/10 大波波高達到最大值時, 熱帶氣旋強度等級的平均值為 3.35, 最大等級為5 級, 最小等級為2 級。在引發(fā)災害性海浪時, 熱帶氣旋主要位于觀測站點的西側(115.57°E 以西)。

        圖8 在研究區(qū)域內(nèi)發(fā)生于6 月份(a)、7 月份(b)、8 月份(c)、9 月份(d)的熱帶氣旋移動路徑Fig.8 Tracks of tropical cyclone arrived in June (a), July (b), August (c) and September (d)

        圖9 150 個熱帶氣旋途經(jīng)紅圈海域時的位置散點圖(a, 每3 h)以及一天中每個時刻對應的累計散點的數(shù)量和熱帶氣旋平均近中心最大風速(b)Fig.9 Locations of the 150 tropical cyclones in red circle (a, every 3 h) and number of points in Fig.9a and mean wind speed every 3 h (b)

        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31 個熱帶氣旋過程中, 有26個熱帶氣旋(占比83.9%)生成于 121°E 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 僅有5 個熱帶氣旋(占比16.1%)生成于121°E以西的中國南海海域。對于生成于南海的熱帶氣旋,總體來說, 強度等級要≥3 級才可以在觀測站引起災害性海浪。來自西太平洋的熱帶氣旋的移動路徑相對較集中, 途經(jīng)呂宋海峽(16°—22°N)的熱帶氣旋總數(shù)為 25 個, 其中 22 個熱帶氣旋途經(jīng) 16°—20°N 之間,是最為重要的通道。由于觀測站僅記錄了白天時段的海浪數(shù)據(jù), 但研究海域內(nèi)熱帶氣旋在白天和夜晚的發(fā)生概率和強度基本相同, 本文據(jù)此進行定量估算:途經(jīng)呂宋海峽(16°—22°N)的熱帶氣旋在觀測站點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概率約為25%—50%。此外, 熱帶氣旋在經(jīng)過呂宋海峽后, 強度等級可能發(fā)生較大變化,所以呂宋海峽處的強度等級并不能作為判斷其是否能在觀測站點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標準。

        以遮浪站為中心, 以510 km 為半徑的研究海域,所有途經(jīng)此范圍的熱帶氣旋集中在7、8 和9 月份到來, 6 月份和10 月份到來的數(shù)量顯著減少; 熱帶氣旋數(shù)量也存在顯著的年際變化, 尤其是在1996 年之后,數(shù)量有較為明顯的增加趨勢。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 31次事件對應的月份也呈現(xiàn)出較為相似的季節(jié)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是, 雖然6 月份到來的熱帶氣旋數(shù)量相對較少, 但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概率約為 7—9 月份的兩倍, 其原因是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季節(jié)性移動對熱帶氣旋移動路徑的影響。

        本文針對汕尾市海域, 提取了引發(fā)災害性海浪的熱帶氣旋事件, 歸納了熱帶氣旋的生成地、強度和移動路徑特征, 為汕尾市災害性海浪的預警報和防災減災提供了重要參考。

        致謝本文使用的遮浪觀測站波浪觀測數(shù)據(jù)是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提供; 使用的熱帶氣旋最佳路徑數(shù)據(jù)集由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資料中心提供, 可通過https://tcdata.typhoon.org.cn 下載。

        猜你喜歡
        呂宋災害性途經(jīng)
        譜松弛動力降尺度方法及其在呂宋海峽黑潮模擬中的應用
        海洋通報(2022年6期)2023-01-07 02:48:56
        郁南縣河口鎮(zhèn)芒果喜獲豐收
        源流(2020年6期)2020-08-03 01:59:35
        以新聞史視角探析晚清《申報》中呂宋票廣告鏡像
        傳播力研究(2019年1期)2019-03-20 11:28:14
        朱德率部途經(jīng)平和及影響
        紅土地(2017年2期)2017-06-22 10:23:39
        西藏南部災害性天氣中氣象服務的思考與研究
        西藏科技(2015年6期)2015-09-26 12:12:14
        西藏南部災害性暴雪天氣診斷分析
        西藏科技(2015年8期)2015-09-26 11:56:03
        災害性公共危機協(xié)合治理機制分析
        災害性天氣對朝鮮薊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什么是海市蜃樓
        機械臂途經(jīng)N路徑點的連續(xù)軌跡插補算法研究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一厂片内射视频播放|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尤物|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乱码| 乌克兰粉嫩xxx极品hd| 国产一级毛片卡| 视频一区二区不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天堂野外|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专区一级婬片毛片| 肉丝高跟国产精品啪啪| av剧情演绎福利对白| 高清破外女出血av毛片|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94|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导航|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最猛黑人xxxx|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粉嫩av| 久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百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少妇被黑人整得嗷嗷叫视频| 国产高潮刺激叫喊视频| 国产情侣一区在线| 女优av性天堂网男人天堂| 超碰97人人射妻| 国产在线白丝DVD精品| 性感人妻av在线播放| 天天综合天天爱天天做| 99热久久精里都是精品6| 无码中文字幕专区一二三|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播放|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国产资源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家一级内射高清视频|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