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娥 李曉樂 李家妮
廣東省東莞市婦幼保健院康復醫(yī)學科 523000
自閉癥(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主要表現(xiàn)為社交障礙、語言能力低下,尤其好發(fā)于兒童。由于該病不能根治,常通過早期康復治療手段促進患兒核心癥狀改善以及其能力發(fā)展,提高患兒生活質量[1]。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多學科、廣角度、全方面已成為治療ASD主要原則。團體語言訓練和感覺統(tǒng)合游戲通過提供接近社會交往環(huán)境,進行語言訓練,組織集體游戲,改善患兒交流、運動能力;圖片交換溝通系統(tǒng)(PECS)通過使用圖片指導患兒進行交互性溝通。本文將通過運用團體語言訓練、團體感覺統(tǒng)合游戲及PECS多方式聯(lián)合治療,觀察其對ASD患兒行為以及康復效果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12月入院的ASD兒童6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1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15例;年齡2~10(4.25±1.21)歲;病程1~3(2.05±0.82)年。父親陪同11例,母親陪同20例;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16例,大專及以上6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4例;年齡2~11(5.01±1.36)歲;病程1~3(1.94±0.83)年;父親陪同12例,母親陪同19例;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17例,大專及以上4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納入標準: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5版)對ASD的診斷標準,經兒童發(fā)育行為專業(yè)人員確診為兒童ASD[2];患兒年齡2~12歲;父母年齡20~65歲;相關臨床資料完整;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發(fā)育障礙或神經系統(tǒng)疾??;合并其他廣泛性發(fā)育障礙性疾病患兒;合并聽力功能障礙或中樞聽力疾病患兒;家長合并精神、心理疾病者;患兒及家屬依從性差。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guī)康復訓練,具體包括生活技能、語言交流訓練等。觀察組患兒在其基礎上聯(lián)合團體語言訓練、團體感覺統(tǒng)合游戲及PECS治療。具體步驟為:(1)成立ASD患兒治療小組,小組成員為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高級職稱醫(yī)師組成,具備進行團體語言訓練、團體感覺統(tǒng)合游戲、PECS治療經驗,對小組成員進行統(tǒng)一培訓,熟練掌握各項治療手段;大量采集患兒臨床資料并進行分析,由專業(yè)人員進行檢查并登記。(2)團體語言訓練及感覺統(tǒng)合游戲。保證周圍環(huán)境安靜的前提上進行主題式授課,由兩名治療師進行。上課前治療師按順序對患兒進行點名,積極引導患兒與治療師交流,引導患兒交流欲望;鼓勵患兒主動進行語言溝通,表達其需求及意愿;營造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寓教于樂。播放歡快愉悅的歌曲,布置場地將患兒帶入相應情景里,合理擺放玩具設施位置,規(guī)定好游戲任務,設置患兒喜歡的游戲情節(jié),提高其參與積極性。(3)PECS治療。第1階段為以物換物,指導患兒根據圖片做出指令動作以圖片以換取實物;第2階段為提高患兒主動性。鼓勵患兒主動參與到治療過程中;第3階段為識別圖片及表達需求,治療師對圖片詢問簡單問題,語氣應溫柔,如“在這張圖片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是什么?”并且引導患兒表達需求,對喜歡的東西進行回答;第4階段擴大詞匯量?;純禾岢鲂枨蠛螅膭罨純哼\用“我想要”等結構句子試著去將自己想要的東西表達出來。兩組均治療5d/周,30min/次,共治療3個月。
1.3 評價標準 患兒孤獨行為:采用兒童ASD行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該量表包括感覺、交往、運動、語言、自理5個維度,共57個條目,總分0~158分,分值越高患兒孤獨行為越嚴重[3-4]。病情嚴重程度:采用兒童ASD評定量表(Chil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該量表包括人際關系、模仿、情感反應、軀體運用能力等15項評定患兒ASD行為,總分0~6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兒ASD病情越明顯[5]。學習能力:采用ASD心理教育量表(Phycho-educational profile-3,PEP-3),該量表分別溝通、體能、行為3方面對患兒治療效果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分值越高學習能力越強[6-7]。
1.4 觀察指標 比較治療3個月后兩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及治療3個月后兩組患兒孤獨行為(ABC評分)、病情嚴重程度(CARS評分)、學習能力(PEP-3評分)差異。
2.1 ABC評分比較 治療3個月后,兩組ABC評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同一時期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ABC評分比較分)
2.2 CARS、PEP-3評分比較 治療3個月后,兩組CARS評分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同一時期對照組(P<0.05);兩組PEP-3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同一時期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CARS、PEP-3評分比較分)
ASD屬于神經發(fā)育障礙,常伴隨有其他如社交、語言障礙,不利于患兒融入社會生活,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8]。傳統(tǒng)的康復訓練治療不利于提高患兒參與度,效果不佳,因此尋求新型有效治療方式必要性較大。
團體語言訓練可以提供一個接近自然的社會交往環(huán)境,有利于患兒調整社會適應能力,為其顯示社交做準備。研究表明,在ASD患兒周圍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教學,是提高其社會技能訓練有效性的策略之一[9]。本文結果表明,相比于治療前,兩組患兒治療后PEP-3評分升高,觀察組升高幅度較對照組大,提示在該種治療方式下,ASD患兒治療效果顯著提高。推測其原因是在共同參與訓練以及進行統(tǒng)合游戲過程中,以輕松的氛圍,激發(fā)患兒參與并接受治療師的引導。本文結果顯示,在聯(lián)合治療下,觀察組患兒臨床療效明顯較對照組好。提示將上述三種治療手段應用于ASD患兒,改善兒童行為、心理健康,從而為其提供一種良好的聯(lián)合治療方案,從而確保治療合理創(chuàng)設、治療方案的科學選擇以及治療師專業(yè)水平、綜合素質的提升。
PECS系統(tǒng)是對ASD有效治療方式之一,對ASD患兒社交、溝通、聯(lián)合注意發(fā)展有積極意義。PECS從一開始便強調需求表達,從“提要求”入手,促進ASD兒童產生自發(fā)的、具有功能性的溝通行為。本文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3個月后,兩組CARS下降,且觀察組評分下降更為顯著,提示采用團體語言及感覺統(tǒng)合訓練聯(lián)合PECS治療,有利于改善自閉行為,提高患兒語言溝通能力。推測其原因是在訓練過程中,采用圖片交換、情景游戲的形式,相較傳統(tǒng)康復訓練,更容易被患兒接受。在治療過程中通過一步步引導,讓患兒逐漸由被動到主動溝通。本文還發(fā)現(xiàn),治療后兩組患兒ABC量表各維度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提示兩組患兒交往、運動、語言行為方面有所改善,觀察組改善更為明顯,推測其原因是感覺統(tǒng)合游戲以豐富多彩的教具、活潑有趣的組織形式,對ASD兒童具有極大吸引力,使他們愿意參與并體驗快樂,同時患兒從中獲得所需感覺大量刺激從而促進腦的組合功能發(fā)展。
綜上所述,團體語言訓練、團體感覺統(tǒng)合游戲聯(lián)合PECS系統(tǒng)治療有利于改善ASD患兒社會行為和學習能力,并促進患兒病情恢復,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