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堃
河南省新鄉(xiāng)市新華醫(yī)院 453000
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cute hypoxia respiratory failure,AHRF)為常見的危急重癥,多以低氧血癥為主要表現,對患兒機體發(fā)育、健康生長影響較大,已成為導致患兒死亡的重要原因[1]。近年來,小潮氣量(Tidal volume,VT)通氣策略已在AHRF治療中逐漸推廣應用,作為一種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小VT通氣中無須較高的呼吸支持參數,利于減輕肺損傷,但目前臨床針對將小VT通氣策略用于AHRF治療中的效果仍存在一定爭議[2-3]。鑒于此,本文將觀察小VT通氣策略對AHRF患兒呼吸力學指標及轉歸的影響?,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0月—2018年9月我院治療的AHRF患兒106例,應用隨機數表法分為兩組,每組53例。急性呼吸衰竭診斷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4]中相關標準;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均接受機械通氣治療。觀察組:女20例,男33例;年齡27d~6歲,平均年齡(2.84±1.20)歲;原發(fā)病:毛細支氣管炎15例,支氣管肺炎25例,膿毒癥13例。對照組:女23例,男30例;年齡25d~6歲,平均年齡(2.81±1.17)歲;原發(fā)?。好氈夤苎?6例,支氣管肺炎26例,膿毒癥11例。兩組基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獲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入選患兒均接受機械通氣治療,采取經口氣管插管,采用容量控制通氣模式或壓力控制模式,初調吸入氧濃度60%~100%,隨后依據患兒實際情況調整為35%~60%,其中嬰幼兒、兒童呼吸頻率分別調整為25~35次/min、20~25次/min,呼吸時間0.6~0.8s,呼吸峰壓≤30cmH2O(1cmH2O=0.098kPa)。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VT通氣策略,潮氣量10~12ml/kg,呼氣末正壓(PEEP)4~8cmH2O。觀察組接受小VT通氣策略,潮氣量6~8ml/kg,PEEP為6~14cmH2O。依據患兒實際情況調整參數,經皮氧飽和度88%~95%,維持動脈血氧分壓≥50mmHg(1mmHg=0.133kPa),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60mmHg。
1.3 評價指標 觀察兩組呼吸力學指標[呼吸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aw)、肺動態(tài)順應性(Dynamic compliance,Cdyn)]、氣壓傷(皮下氣腫、縱隔氣腫、氣胸)及病死率。治療前、治療3d后監(jiān)測兩組Raw、Cdyn。統計兩組治療30d后病死率。
2.1 Raw、Cdyn水平 治療前兩組Raw、Cdyn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Raw較低,Cdyn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Raw、Cdyn水平對比
2.2 氣壓傷、死亡率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氣壓傷發(fā)生率、死亡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氣壓傷發(fā)生率、死亡率對比[n(%)]
AHRF多是指由非呼吸系統或呼吸系統疾病所致的通氣功能障礙而誘發(fā)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及代謝紊亂綜合征,而采取何種治療方案以改善通氣及換氣功能、降低患兒病死率為AHRF治療的重點[5]。機械通氣為AHRF治療中有效方法,傳統VT通氣策略中多采用低水平PEEP、較大VT,極易促使肺泡異常膨脹,誘發(fā)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用于AHRF治療中存在一定的弊端[6]。
小VT通氣策略多被用于成人機械通氣患者治療中,與傳統VT通氣相比,小VT通氣策略利于減輕氣壓傷,但若單純采取小VT通氣將促使肺泡在呼氣末塌陷,且吸氣時塌陷肺泡、未塌陷肺泡交界部位將形成剪切力,損傷肺組織,加重原有肺損傷,但PEEP則可復張塌陷肺泡,同時保障其在呼吸末開放[7]。AHRF患兒接受機械通氣中,將導致其呼吸力學出現一定程度變化,故治療中密切監(jiān)測患兒呼吸力學,并觀察其動態(tài)變化,以對通氣策略有效性進行評估[8]。經研究發(fā)現,Cdyn利于對肺組織順應性、RAW進行判定,若Cdyn降低則反映Raw增加,肺順應性降低[9]。本文結果得出,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Raw較低,Cdyn較高,且觀察組氣壓傷發(fā)生率、死亡率較低,由此可見,小VT通氣策略利于改善AHRF患兒Raw、Cdyn等呼吸力學指標,減輕氣壓傷,提高患兒生存率。分析原因可能為與傳統VT通氣策略相比,小VT通氣策略可降低病理條件下肺泡膨脹程度,進而減少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同時可減輕對肺組織的過度牽拉,緩解肺泡上皮、血管內皮機械性損傷,改善肺泡—毛細血管膜通透性,進而降低出血、肺水腫及透明膜形成率[10]。
綜上所述,AHRF患兒接受小VT通氣策略有助于改善呼吸力學指標,減少氣壓傷,降低患兒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