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環(huán)
百年人生,本就是一段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畫卷,當添上黃埔、抗戰(zhàn)的色彩,自然就成了一幅彌足珍貴的別樣風景。在貴州,年逾百歲的黃埔同學有整整10 位,年紀最長的106歲。他們分別是14 期到18 期同學,均親歷了抗戰(zhàn)。為記錄這一特殊群體的抗戰(zhàn)歲月和人生故事,留下他們的別樣風景,貴州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特別推出“貴州百歲黃埔同學風采錄”。
貴州是一塊與黃埔有著深厚淵源的南國熱土:黃埔軍校在大陸建校25 年間,數(shù)以千計的黔中兒女走進黃埔軍校搖籃,如“黃埔軍校犧牲第一人”蔡光舉、紅軍杰出將領周逸群、開國上將楊至成、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何應欽……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大量政府機構(gòu)、軍校等內(nèi)遷黔地,黃埔軍校第四分校在貴州三都、獨山、湄潭等地辦學達7年之久,都勻炮兵學校、麻江通訊兵學校、龍里輜重兵學校、貴陽防空學校等為黃埔代訓青年學生,貴州高原傾力接納并培養(yǎng)出了大批黃埔軍人。改革開放后,約1300名黃埔同學先后加入貴州省黃埔軍校同學會,繼續(xù)發(fā)揮余熱,投身到致力推進祖國統(tǒng)一和促進貴州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行列中……
今年以來,貴州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機關同志分別赴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畢節(jié)、黔東南6 個市州,采訪拍攝10 位百歲黃埔同學,用文字、圖片記錄他們的百歲人生。同時,剛果(金)中國和平統(tǒng)一促進會熱心人士積極參與,傾情加入到慰問看望百歲黃埔同學的行動中。
貴州百歲黃埔同學,是怎樣一群人呢?我們試圖尋找答案:黃埔學堂里,猶記得銅鼓井的四分校軍歌聲,忘不了炮校代訓的貴州高原情,經(jīng)歷著黃埔生到軍校教官的華麗蛻變,還有那些專注認識通訊器材、認真學習步兵操典的年輕目光;抗戰(zhàn)疆場上,白山黑水出走鄉(xiāng)關,南國熱土阻擊倭寇,九江無畏護彈藥,浴血金華保衛(wèi)戰(zhàn),鏖戰(zhàn)石牌“國門”,親歷“立馬九嶺”,或遠赴印緬異域揚威,或走出國門越南受降;新中國建設中,參與家鄉(xiāng)建設,投身社會工作,聯(lián)絡同學情誼,促進黔臺交流,感恩時代社會,樂享晚年生活……我們發(fā)現(xiàn),除了記錄和關注,答案本就無需找尋。
我們謹以圖片和文字,記錄10 位百歲黃埔老人的非凡人生,講述他們風雨百年的人生故事,追憶那段抗戰(zhàn)崢嶸歲月,銘記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歷久彌新的黃埔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