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龍光閣幼兒園 江蘇 淮安 223200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若根本出了差錯,縱然你再有多少學問和本領,也毫無大用?!盵3]道德品質是檢驗一個人的根本標準。幼兒時期是幼兒良好道德品質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要想讓幼兒成長為一名德才兼?zhèn)涞娜?就必須從多方面著手幫助幼兒逐漸形成良好品質。
民主的家庭氛圍,家長能夠以正確的寬容態(tài)度尊重孩子的個性,避免給孩子壓力,孩子的品性能夠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形成。調查顯示,孩提時代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一般比較頑皮、淘氣,敢想敢問、質疑問難,容易讓成年人覺得“討厭”、“不聽話”。父母應該信任孩子,給予他們實施意愿的自由,允許他們獨立行動,獨立思考,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過度干預、禁止、期望,只會抑制孩子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利于孩子良好品性的形成。父母應該把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尊重他們的個性,與他們平等地討論問題,一起玩游戲,編故事,商討事情。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三條原則:第一,不要傷害和削弱孩子的個性;對兒童進行教育,應以民主、和諧、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如兒童對被嘲笑、嘲弄、或施加壓力的言語非常敏感,要用“我是爸爸(或媽媽),你說什么我就聽什么”或“你真可惡”的方式來教導孩子,不要讓孩子的行為偏離軌道,否則會引起孩子的情緒波動。要想讓孩子正常地成長,讓他們覺得自己是個獨立的人,應該得到尊重。第二,家長不要忘記榜樣。教育孩子以身作則是引導他們的最佳方式。家長要鼓勵孩子樹立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或者與人為善的態(tài)度,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做。兒童從父母那里學習,經常觀察他們的行為。第三,不要體罰兒童。由于家長體罰孩子,給孩子樹立了暴力的榜樣,讓孩子在行為上更加具有攻擊性,孩子被父母打得越厲害,就越有可能毆打他人。但是,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品德,孩子做錯了事情,也要批評。家長批評孩子的態(tài)度應該是一致的,應該是贊揚之后再批評。與其高聲斥責,不如在批評的時候表現(xiàn)出愛撫之情,或者讓批評變得毫無意義。
簡言之,父母對子女民主、平等、寬容的態(tài)度,可以促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情感雙向交流,達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兒童的身心健康。
情景教育是一種對兒童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有效方法。能使幼兒形成身臨其境的主觀感受,在加深情感體驗中陶冶情操。孩子是最富有情感的,真實的感情總是在孩子純真的心靈中激蕩,在客觀環(huán)境的作用下,孩子很容易把自己的感情轉移到所感知的事物上。情景教育就是利用幼兒心靈中這一最寶貴的特征,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情感的紐帶作用和驅動力。
應用情景教育,需要家長抓住一些偶然的典型案例,抓住隨機教育的機會。見小孩跌倒了,要引導小孩去扶,幫他拍拍身上的土,關切地問一下小孩是否摔痛。鼓勵孩子思考,如果你自己跌倒了,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希望別人為你做些什么,當別人幫助你時,你會有怎樣的感覺?街上遇到有需要的人,不妨把他們的苦惱告訴孩子,讓孩子產生共鳴,以此來激發(fā)孩子的同情心;對孩子出現(xiàn)的不良行為,一定不要輕易放過,要把握好時機,開展教育,創(chuàng)設情境,讓孩子進行情感體驗。兒童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中,學會辨別是非,形成健康的情緒。所以家庭教育需要從簡單開始,從小處著手,從身邊的小事著手。
父母素質高,教育環(huán)境適宜,是家庭教育的前提,也是培養(yǎng)幼兒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關鍵之一。家是個人的第一個學校,也是終身的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社會經濟地位、職業(yè)特點、思想文化素質和興趣愛好的差異對孩子的影響是不一樣的。父母嚴重的價值觀和功利思想,或者用封建迷信的方法教育孩子,或者用自己粗野、不文明的行為影響孩子,就不能形成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就不能實現(xiàn)對孩子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根據(jù)調查,父母最大的嗜好是看電視,其次是上網,下國際象棋,打撲克,打麻將,種花養(yǎng)魚等等。家長單純地沉迷于某種不良嗜好,多半會對孩子的思想道德產生負面影響。有些家庭忽視幼兒道德教育,一味地寵愛、縱容幼兒;有些留守幼兒家長對幼兒只注重吃好穿暖,不關心幼兒道德的形成和教育,發(fā)現(xiàn)有不良行為就要進行體罰;有些家庭殘缺,從小的失寵,缺乏教養(yǎng);有些家長自身形象惡劣,子女耳濡目染,養(yǎng)成不良習慣。因此,提高家長的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就成了培養(yǎng)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應引起全社會的重視。
幼兒園應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向家長傳授德育理論,學習德育大綱,提高家長對家庭德育重要性的認識;其次,教師應通過各種形式向家長宣傳幼兒道德教育的有效方法,善于利用家長的教育資源,宣傳典型家長的成功教育經驗,讓家長來教育他們。定期舉辦家長教育經驗交流會,讓家長有機會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在討論中形成共識,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再次,教師和家長要善于溝通,同時掌握關于孩子的第一手資料,雙方要相互配合,對幼兒進行協(xié)調一致的教育,共同為孩子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總而言之,為了孩子在道德品質教育方面能夠獲得健康發(fā)展,我們的幼兒父母及老師,都希望孩子成為一名人人羨慕、社會認可的二十一世紀人才。為此,這就需要我們家園共同齊心協(xié)力,以實施素質教育為目標,重視幼兒的德育工作,通過采用全方位的立體式德育模式,將幼兒培養(yǎng)成為德藝雙馨的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