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玲芝,黃丹倩,黃 峰,程衛(wèi)珍
臺州市中心醫(yī)院(臺州學院附屬醫(yī)院),浙江臺州 318000
介入手術是一種微創(chuàng)性治療,手術消毒需要為患者脫去手術服、暴露穿刺點,手術結束后穿刺處需壓迫止血[1]。因術后穿刺側患肢制動、術后創(chuàng)口觀察需要,穿脫傳統(tǒng)手術服造成諸多不便,已經(jīng)無法滿足介入手術的需求[2-3]。為了滿足患者對隱私保護的需求,同時便于醫(yī)務人員操作,臺州市中心醫(yī)院介入導管室設計并制作了介入手術服(專利號:ZL 2019 2 1029551.5),并在臨床應用,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淡藍色和白底藍小花或白底藍條紋全棉織布,黑色尼龍材質魔術貼,棉紗彈力松緊帶,塑料紐扣5枚。
介入手術服由上衣、褲體組成。上衣領口呈長方形,衣服袖子是五分袖,上衣左側設有口袋。褲腰處用棉紗彈力松緊帶作松緊褲腰,褲體包括褲襠和兩個褲管,前褲襠與前褲管做掀開粘合模式,后褲襠與褲管一體,前褲襠與褲管開口處使用魔術貼固定,粘合后在褲管內側形成一個空隙,每個褲管正面均設有口袋。裁剪尺寸:上衣長70 cm、寬60 cm,前領口長26 cm、寬9 cm,后領口長26 cm、寬5 cm,衣服前片為開衫設計,用5枚塑料紐扣固定,后片做整體裁剪,衣袖兩側對稱總長28 cm、寬18 cm,上衣左側距領口下方8 cm設有一口袋,袋片長14 cm、寬13 cm;褲體總長86 cm、寬50 cm,其中前褲襠長26 cm、寬同褲體,前褲管兩側對稱長62 cm、寬27 cm,褲襠、褲管均與后片褲體做分離,能掀開,口袋兩側對稱距離褲管頂端10 cm,袋片長17 cm、寬15 cm。褲體能掀開的部分左右側方豎向魔術貼縫制于距離褲腰松緊帶15 cm下緣,公貼長20 cm、寬1.5 cm,母貼分上下母貼,上母貼縫制在前褲襠片側面,下母貼縫制在左右前褲管側面,上下母貼等長等寬,長10 cm、寬1.5 cm;橫向魔術貼縫制于能自由掀開的褲襠與褲管對口處,前褲襠片為公貼,前褲管處為母貼,公貼長3 cm、寬1.5 cm,母貼長寬同公貼,每隔8 cm縫合1對,共縫合5對。衣服設有大、中、小號。介入手術服結構示意圖見圖1。委托某廠家生產(chǎn)制作,介入手術服實物見圖2。
1.方形領口;2.五分衣袖;3.上衣口袋;4.衣扣;5.前褲襠片;6.前褲襠片魔術貼(上母貼);7.松緊褲腰;8.后褲襠片;9.后褲襠片魔術貼(公貼);10.開衩褲管魔術貼;11.開衩褲管;12.褲管口袋;13.褲管;14.開衩褲管魔術貼(下母貼)。
圖2 介入手術服實物圖
進行介入手術前,囑咐患者穿上新型介入手術服?;颊哌M入介入導管室后,根據(jù)介入手術情況安置合適手術體位,介入護士根據(jù)手術穿刺點位置暴露操作位置,無需患者脫手術衣褲。冠狀動脈造影術經(jīng)橈動脈入路行介入手術,術中需要心電監(jiān)護,因心臟造影透視需要,電極片不能粘貼在正常的前胸位置上,由于新型介入手術服領口呈方形設計,可直接在患者裸露的后背貼電極片,無需解開衣領,操作方便,同時五分袖上衣無多余的袖子滑落污染手術區(qū)域的風險。全腦血管造影術經(jīng)股動脈入路介入手術,需要在腹股溝處暴露股動脈穿刺點消毒范圍,由于新型介入手術服能夠自由掀開,可直接將前褲襠蓋打開,掀開至臍部以上,利用褲腰松緊帶固定掀開的褲體,容易固定,不會有滑落的風險;兩側褲管拉下至膝關節(jié)以下,用一次性棉墊墊于尾骶部,充分暴露手術部位即可;術后穿刺點按壓后彈力繃帶固定,拉回前褲襠,用魔術貼粘合,需要觀察穿刺點時打開魔術貼即可。介入手術患者如果放置引流管,可通過魔術貼空隙固定引流管,并將引流袋放置褲管口袋中,避免引流管折疊,扭曲,便于轉運及術后床邊交接時引流液與量的觀察。
2019年7月至9月,臨床應用新型介入手術服235例次,患者均表示新型介入手術服舒適、便捷、保暖,術前術后全程保護隱私,非常滿意;介入護士表示便于手術前皮膚準備、術后轉運、引流液的觀察,縮短術前準備及術后交接的時間。
新型介入手術服采用舒適的純棉材質,魔術公母貼均縫制在衣褲外,不會與患者皮膚直接接觸,讓患者臥床更舒適。寬口衣領,五分衣袖的設計,便于心內科冠狀動脈造影術的術前皮膚消毒、貼電極片、術后穿刺點觀察等操作;開口式褲體,在觀察切口、穿刺側肢體時,只需打開前褲襠,便于所有經(jīng)股動脈入路介入手術的術前皮膚準備,術后觀察穿刺點敷料、穿刺側肢體情況,同時保護了患者隱私。口袋設計,使各種引流袋靈活定位,有效預防導管折疊、扭曲等風險,也便于護士搬運,交接過程中觀察引流液。新型介入手術服臨床使用235例次,患者及護士均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