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曉琴
(核工業(yè)二〇八大隊,內蒙古包頭 014010)
設備本質安全的含義就是設備的安全設計,一般分為失誤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失誤安全功能主要指在實際工作過程中設備的自我保護功能,如果在操作過程中技術操作人員出現(xiàn)錯誤操作,由于失誤安全功能的存在也不會發(fā)生任何事故;故障安全功能指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如果設備發(fā)生了嚴重故障或者其他問題,設備可以繼續(xù)使用,從根本上進行安全防護工作。
在地質勘查單位的發(fā)展進程中,本質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對單位安全本質的原因進行仔細分析,然后結合問題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對預防措施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1]。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開展設備本質安全工作,可以加強對管理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設立有關的管理部門,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監(jiān)督安全管理工作不斷向制度化方向發(fā)展。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最大限度減少安全隱患,降低安全事故發(fā)生率。在本質安全中設備安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地質勘查單位安全進行各項工作的基礎,也是地質勘查單位的發(fā)展方向。
在進行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為有效提高整體安全工作的時效性,有關管理人員和部門應該嚴格遵循以下原則。
(1)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嚴格遵守減弱原則。部分生產設備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危險性,在不能完全避免危險性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對危險性進行減弱,保證設備的安全性能夠在可控范圍內,這樣也可以有效保障整體的生命財產安全。
(2)及時監(jiān)督和管理存在的安全隱患。要想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發(fā)生率,相關技術工作人員可以將獨立的安全裝置安裝在生產設備上,然后定期檢測和管理生產設備。這樣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各種問題,解決和處理設備故障及問題,為提高設備生產的經濟效益奠定堅實基礎。
(3)嚴格遵循租售堅固方面的原則。所謂堅固原則就是通過距離測量,從而有效提高整體的安全性[2]。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全面分析生產設備的各種影響因素,準確測量安全距離。這樣可以為相關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如果相關的安全距離的可行性無法得到保障,安全管理人員可以設置隔離欄或者防護欄等進行有效隔離,加強安全防范意識。
(4)設置薄弱環(huán)節(jié)原則[3]。利用薄弱的元件在工作設備上對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設置。在發(fā)生危險過程中,薄弱元件會首先遭到破壞。這樣工作人員就能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
(5)互鎖原則。結合實際情況,使用科學合理的手段使得元件之間相互發(fā)生作用,這樣可以提高運行工作的安全性。
(6)自動化原則。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如果不能及時有效解決和處理相關設備存在的危險,為最大限度減少對技術操作人員的威脅,通過使用自動控制裝置對設備進行操作。
設備的設計工作是生產工作順利進行的基礎,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設計生產設備過程中應該提高對設備本質安全管理的重視。深入探索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規(guī)劃有關的解決和預防方案。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于一些危險程度較高的工作,有關工作人員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合理應用自動化技術。這樣既可以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又能最大限度降低生產危險。除此之外,設計生產設備過程中,有關設計工作人員還需要提高對零部件的重視,嚴格監(jiān)督和管理生產設備零件的實際質量,嚴格遵守有關設計要求和材料要求,根本提高設備的質量和設備的安全性。強化生產設備零件的質量還可以為設備生產過程中的安全穩(wěn)定性提供保障[4]。在設計生產設備過程中,設計工作人員還需要提高對適應性的重視。在生產設備的準備階段,全面分析制造設備的原材料,明確材料的實際使用時間,排除有危險性的材料。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于一些危險系數(shù)較高的生產設備,設計人員要想有效降低其中的危險性,可以使用連鎖裝置對設備故障問題進行防范,例如,紅外報警裝置、連鎖互動裝置以及緊急裝置等。
在地勘單位設備管理工作中,生產設備的本質安全是其中重要的工作內容。因此,有關工作人員需要合理規(guī)劃設備管理臺賬,完善設備的前期管理工作,同時還需要全方位調查和研究設備應用的具體狀況。然后再對有關方案進行對比,使用先進的本質安全設備。這樣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的情況下,提高產品質量,同時相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也會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
在地勘單位實際發(fā)展進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有關生產設備的安全性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問題,在工作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也在不斷提高[5]。為有效提高生產設備的安全性,相關單位必須要在嚴格遵守國家和行業(yè)的有關標準和規(guī)定的情況下,全面深入分析設備的危險性,同時還需要分析設備的故障。這樣也可以有效提高整體生產設備的安全性,強化安全管理工作。
在生產設備操作階段,工作人員在使用設備過程中,需要在有關工作人員指導下進行。相關管理單位也可以在工作人員正式上崗之前,對其進行有關安全生產操作知識方面的培訓和指導。使得工作人員可以快速熟悉整體工作流程。與此同時,相關指導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還需要對技術操作人員的設備維修工作、故障診斷工作等進行指導。同時結合員工的實際工作情況,完善監(jiān)督管理機制,定期監(jiān)督和管理操作人員工作情況。除此之外,實際工作過程中,有關管理部門還應該結合員工的工作情況,定期進行考核,完善獎懲機制,對于表現(xiàn)比較好的員工可以適當獎勵,對于考核結果比較差的員工則需要進行適當懲罰[6]。為進一步提高設備操作階段的安全性,還需要提供個人防護用具。
在管理生產設備的階段,有關單位應該建立專門的監(jiān)督管理部門,結合單位實際發(fā)展需求,完善現(xiàn)代化的監(jiān)管制度,加強對工作人員的監(jiān)管力度。在工作過程中定期測量生產設備的系數(shù),實時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及時反饋生產設備的作業(yè)情況,保證設備的實際工作量不會超過自身的最大工作量。除此之外,還需要定期進行有關培訓工作,對工作人員進行生產設備操作流程、維護工作流程以及相關故障診斷等多個工作內容的培訓。單位還應該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生產設備定期進行測評,在能夠滿足設備使用范圍情況下,最大限度提高生產設備的實際使用效率[7]。為進一步強化設備保養(yǎng)工作,有關管理人員和部門需要建立健全責任制度,一旦發(fā)生任何問題,可以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這樣也能夠保證生產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與此同時,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生產設備的使用進行檔案管理,使得生產設備規(guī)范化。這樣也可以有效提高生產設備的實際使用效率。
在檢修和維護設備過程中,一般需要拆除部分安全裝置。如果檢修工作完成之后,安全裝置未被及時復原,也有可能增加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率。因此,日常維護管理工作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設備使用過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強化設備本質安全,才可以為安全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提高人們生命財產以及生產的安全性,進一步增加企業(yè)經濟收益。強化設備本質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進一步擴大設備安全的生產效益,更好地提高整體的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