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中國古代社會“戴物”習俗源流考

        2021-01-26 02:16:20李二年
        地域文化研究 2021年1期
        關(guān)鍵詞:頭頂

        李二年

        戴物,也就是用頭頂搬運物品,此一習俗在今天一些民族、地區(qū)還依然存在,曾經(jīng)也是古代社會一種簡單而實用的運輸方式。戴物習俗在中國古文獻中有記載,不過在后來的漢文化圈中,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不斷發(fā)展與變革而逐漸消減。近些年出版的數(shù)部中國風俗通史、社會生活史、民俗史以及相關(guān)的人類學、民族學論著等對此均并未能加以留意,即使有所涉及也只是數(shù)語略過,這顯然與曾經(jīng)作為人類相對普遍的生活習俗是極不相稱的,因此綜合相關(guān)材料對這一問題加以梳理與討論顯然是很有必要的。

        一、戴物,一種基本的運輸方式

        《墨子·辭過》載“古之民,未知為舟車”,人類社會初期,先民不會有可以依賴的交通工具,其實即使文明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對于社會中的絕大多數(shù)平民而言,徒步也是相對更為廣泛而便捷的方式。至于人類攜物運輸?shù)姆绞?,林惠祥在《文化人類學》談到人類的交通方法時指出:“最簡單的運輸方法,便是用人的手、頭、肩、背負載物件行路。這四部分的使用各民族各有所專精,并不全用。但使用最發(fā)達者只有中國人,能以兩肩挑負很重的物件。在非洲、亞洲東南部及地中海邊的人則常用頭載重。美洲人則負重以背。有些原始民族的婦人背負一筐,但卻將其帶置額上使額承其重,如瑤族和臺灣少數(shù)民族便如此?!雹倭只菹椋骸段幕祟悓W》,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第131頁。林耀華等《中國原始社會史》謂:“載重重物,一般是用頭頂、手提和肩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我國的瑤族、基諾族、高山族、哈尼族和苗族均用頭載物,其中有兩種形式:一是以頭頂直接頂物,如紅山文化婦女、石寨山文化貯備器上就有以頭頂筐籃的形象。朝鮮族為了頂物,往往在頭頂上放一布或草圈,稱之‘頂圈’,既可保護頭部,又可利用其置物。另一種是利用頭頂枷或帶索負物……”。①宋兆麟等:《中國原始社會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第376頁;宋兆麟:《中國風俗通史—原始社會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第184頁。

        借助頭頂頂物的交通運輸方式非常有生命力,以至現(xiàn)在這種方式還保留在部分民族的日常生活當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文字對此作過繪聲繪色的描述,為增加我們對這種習俗的感性認識,試拈一例:

        一踏上幅員遼闊的非洲大地,無論是在盛產(chǎn)黃金的“黃金海岸”加納,還是在地勢高聳的“千丘之國”盧旺達;無論是在中非洲十字路口的“非洲縮影”喀麥隆,還是在擁有古代火山燦爛文化的“石頭城”津巴布韋……幾乎時時、處處都能見到婦女頭部那道令人贊嘆不已,甚至目瞪口呆的奇特“風景線”。學生頂著書包去上學;農(nóng)夫頂著農(nóng)具去下田;工人頂著材料去工地;走起路來,四平八穩(wěn),扭動身軀,擺動雙手,有時還不住地說說唱唱,輕松自如,就像在舞臺上表演節(jié)目一樣嫻熟、歡快。在科特迪瓦的一個小車站,做生意的姑娘們,常常頂著六七十厘米大小且裝滿食品的托盤,在車水馬龍的鬧市穿來穿去,既不會撒落,更不會傾翻,就像靈巧的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②冬楓:《非洲人頭頂上的“風景線”》,《環(huán)球時報》2008年12月16日第9版。

        此外,美洲西班牙語中“abunuco”即是“(以頭頂物用時的)墊圈”的意思③孫憲舜:《美洲西班牙語詞典》,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頁。,顯然對應這一詞匯應該有以頭搬物的習俗。在亞洲越南婦女也有這樣的習慣,據(jù)《難忘歲月——余貽冀回憶錄》作者的回憶:“越南婦女習慣以頭頂物,她們因常年嚼食檳榔……”。④余貽冀:《難忘歲月——余貽冀回憶錄》,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第17頁。楊樹達先生記載日本人同樣有這樣的習慣:“樹達昔居倭西京,見女子賣菜者頭戴物至重,北平業(yè)遷徙轉(zhuǎn)物者亦多以頭戴物,此古俗之遺也。”⑤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01頁。而古埃及婦女頂桶像圖像表明埃及婦女有以頭戴物的習慣(圖一)⑥[日]西村真次著,李寶瑄譯:《文化移動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年,圖版一。,在臺灣地區(qū)鄒族語中有pofu?ua,對應漢語意義為“以頭頂物(搬運)”,很容易讓我們聯(lián)想到在其社會生活中也有這一習俗,類似例子此處就不一一贅述了。戴物曾經(jīng)是人類一種基本的運輸方式,然而在今天的漢文化圈社會生活中并不多見,我們不禁會想:此種方式在中國古代社會如何,是否也曾經(jīng)有過廣闊的地域分布呢?

        二、古文字、考古材料中的戴物

        圖一 古埃及婦女頂桶像

        古文字材料中的確有能反映古人戴物習俗的證據(jù)。我們先從“戴”字說起,《說文解字》卷三“異部”下:“戴,分物得增益曰戴。從異,省?!痹S慎把這個字當作形聲字,不過他對“戴”的說解恐怕還不是本義。季旭昇《說文新證》謂“戴”:

        釋義 加物于頭。如《孟子·梁惠王上》:“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北吃谏砩辖胸?,頂在頭上為戴。

        釋形“戴”是“異”的分化字,因為“異”假借為“歧異”,于是“加物于頂”義只好加“”聲以為區(qū)別?!渡喜┒と莩墒稀贰奥牡靥臁?,“”從首,省聲(參見《上博三讀本》)?!渡喜┝ど髯釉还Ш啞贰笆酌┸剑ㄆ眩?,沈培謂“”從首,之聲,為“戴”的異體(《試釋戰(zhàn)國時代從之從首之字》)。

        季旭昇的說法頗能代表古文字學者對“戴”的看法,如近年出版的《古文字譜系疏證》認為“戴,從異,為累加聲符”②黃德寬主編:《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第168頁。。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異”下認為“由構(gòu)形上看‘異’本是表示‘戴’一詞的,‘異’一詞因與‘戴’音近而借‘異’(戴)字,后加注聲符‘’分化‘戴’一詞的專字”。③董蓮池:《說文解字考正》,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105頁。不過,近年周忠兵受沈培《試釋戰(zhàn)國時代從“之”從“首(或從頁)”之字》一文的啟發(fā),④沈培:《試釋戰(zhàn)國時代從“之”從“首(或從頁)”之字》,武漢:簡帛網(wǎng),2007-7-17,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630.在《說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關(guān)問題》中進行了更細致而翔實的考察,⑤周忠兵:《說古文字中的“戴”字及相關(guān)問題》,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364-374頁。周文的第二部分專門討論從“戠”得聲的“戴”字,論證了“‘戴’字可以‘戠’為聲符應無疑義”。隨后指出:

        西周金文中已經(jīng)有“戴”字,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么再早一點的商代甲骨文當中有沒有“戴”呢?周忠兵認為(《合集》2274),是真正的“戴”字。此字形分別見于《合集》第1096、24900、33918號以及《英國所藏甲骨合集》第314號等,周文謂“字所頂之物為‘甾’字象形,其三豎筆都超出最上一橫畫。像一人頭頂上頂著一個甾,應即‘戴’字的表意字,其所從的‘甾’有可能是兼表‘戴’字的聲音。‘甾’精母之部,‘戴’端母之部,兩者古音近,所以‘甾’可作‘戴’的聲符。”其說可從?!墩f文》認為“東楚名缶曰甾”。以頭頂甾這樣的方式,這讓我們很容易聯(lián)想到王獻唐先生在《炎黃氏族文化考》中對“婁”的考證:

        圖二 山東孝堂山畫像石

        《說文》:“婁,空也。從母,從中女。一曰:婁,務、愚也?!倍巫⒂鼐?,俞蔭甫、李越縵及近人章太炎說亦為的。訓愚之意,本出于魯,魯婁雙聲音近,假借為婁,乃有愚意。(可證前章魯從婁出之誼。)當時許君已不能明,故并列二說,皆非婁真解也。吳清卿《奚字說》:婁字從女,從疑即象戴器之形。又謂朝鮮民俗負戴于道者,男子多負,女子多戴,童仆亦有戴者,猶有三代遺風。按,吳說是也,唯非三代遺風,乃炎族遺風耳。近代中國內(nèi)地及安南南洋群島一帶,時有戴物于首以攜帶者。物多為簍,簍盛物品,或數(shù)簍疊積高戴首上,習用嫻熟,不以手扶,無傾斜之虞,惟多限于女子,簍字為迭戴女子之首,正象其形,亦即邾婁人之形也。邾族習俗,女子戴簍于首,作此象之……故此字為邾婁之婁本字,字象其形……后以簍中虛空,引申為空。許君所說,非本誼也……戴簍之俗,自周、漢迄今尚存其制,皆邾族遺風。①王獻唐:《炎黃氏族文化考》,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第113-116頁。

        王獻唐認為邾婁人習慣戴簍于首,故造此字為邾婁之“婁”本字。隨后王先生又結(jié)合秦漢文字對于此字的構(gòu)形做了進一步的考證,此不贅述。因為時代的限制,王獻唐先生所使用的文字材料僅局限于秦漢時代的文字形體。我們現(xiàn)在知道,此字在先秦金文材料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②董蓮池:《新金文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第1668頁。如(《殷周金文集成》03537.1)(以下簡稱集成)(《集成》03910.1)皆作一女身頭頂筐狀物,且以兩手相扶之形,從字形看確實為人戴簍于首。前面已經(jīng)說過,以頭頂物并非為邾婁之地專有,周、漢迄今尚存其制者,當然亦非皆邾族遺風,但王先生對此字構(gòu)形的解讀還是頗具啟發(fā)意義的。值得注意的是漢語中的“窶藪”(即頭頂物時,用草等結(jié)成的環(huán)狀物來墊在盆、盎等類器皿的下面,以便將盛物頂戴在頭上,多喻指淺?。ⅰ案M人”(淺薄鄙陋的人)、“窶陋”(鄙陋,淺薄)等,以頭戴物多為下層民眾,“婁”與以頭頂物顯然是有某種邏輯上的理性的聯(lián)系。

        在商代和西周銘文中,有一類象形程度很高的銘文,關(guān)于這類銘文曾有族徽文字等名稱。前幾年出版的《商周圖形文字編》即是這方面的材料的一次系統(tǒng)整理,③王心怡:《商周圖形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如何解讀這類銘文,何景成在《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研究》指出:“經(jīng)過郭沫若、唐蘭、林沄、裘錫圭等學者的論證和分析,族氏銘文已經(jīng)是文字的性質(zhì)基本上可以得到肯定。盡管族氏銘文在形體上有著不同于一般文字的特點,但這些特點并不影響其作為文字的本質(zhì),而且有些特點在當時的一般文字上也有體現(xiàn)?!雹芎尉俺桑骸渡讨芮嚆~器族氏銘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第39頁。比如(《集成》05025)(《集成》02250)(《集成》10323)(《集成》10300)(《殷周金文集錄》366)所示銘文,其人頭頂物的形象十分逼真,結(jié)合其出土地點,釋為“戴”字無疑是很可靠的。

        在西周金文還有“妻”字,其甲骨文字構(gòu)形本為以手掠女之形,這一構(gòu)形同樣為周代金文所保留,如(《集成》09811.1),本來構(gòu)形與戴物無涉,不過有意思的是有一字形作(《集成》05424.1),字上部本是從又,但此處從甾,也就是筐子之類的東西,下面從女,整個字形就是一個女子頭頂著筐子。這是鑄造青銅器時的字外之奇,還是工匠或?qū)懯挚桃鉃橹?,?lián)想到以頭戴物的多為女性,此中的情形著實耐人尋味。

        關(guān)于考古材料中的戴物,由于此前人們對于這一生活習俗留意不夠充分,所以現(xiàn)在刊布的材料相對較為薄弱,孫機《漢代物質(zhì)文化資料圖說》第31 節(jié)對考古材料中出現(xiàn)的古人戴物曾有提及。①孫機:《漢代物質(zhì)文化圖說》(增訂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7頁。以目前所知,山東省長清縣孝里鋪孝堂山上的墓前石祠內(nèi)壁上所刻的畫像石中有一以頭頂盆的圖案(圖二),其時代為漢代,可以與同時代司馬遷《報任安書》中的“戴盆何以望天”互證。山東臨沂金雀山13、14號西漢墓有戴壺的女傭(圖三)②孫機:《漢代物質(zhì)文化資料圖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8頁。。晉寧石寨山出土的貯貝器,有三種人物形象與戴物相關(guān),一種是用頭頂著器皿,器皿內(nèi)有物(圖四)③易學鐘:《晉寧石寨山12號墓貯貝器上人物雕像考釋》,《考古學報》1987年第4期。,另一種直接用頭部頂著物體(圖五),還有一種是手執(zhí)窶藪的形象(圖六)④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第129頁。,窶藪是戴物時為了防滑或保護頭部的物件。關(guān)于窶藪,我們在后文還能談到。

        圖三 山東金雀山西漢墓女俑

        圖四 云南石寨山貯貝器人俑

        圖五 漢代貯貝器上滇人的奴隸和奴隸主

        圖六 漢代貯貝器上滇人的奴隸和奴隸主

        三、古文獻中的戴物

        中國古書關(guān)于古人以頭載物的方式的記載并不多,這給了解戴物習俗帶來不少麻煩。究其原因,常金倉在《周代社會生活述論》“幾點說明”謂:“這是因為我國占主流地位的史學歷來就是政治史,這種史學關(guān)注的是王公大臣的世系、王朝的盛衰興亡、政治制度的沿革、重大事件的過程、為政府所支持的意識形態(tài),等等。這些固然是非常重要的,每個歷史工作者不可不知,然而于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卻只能從史官文人不經(jīng)意的行文中觀察出一些?!雹俪=饌}:《周代社會生活述論》,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頁。20 世紀的學者中,較早注意古文獻中古人戴物的生活方式并加以簡單勾勒的是尚秉和先生,在其《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卷24單列“古人以頭戴物歷史”一小節(jié),②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80頁。專以古文獻中的記載討論這一問題,這是頗難能可貴的。其所引證的四條材料也成為后來學者解說這一歷史生活方式經(jīng)常引用的證據(jù),足見其影響之深遠。

        下面我們就結(jié)合尚秉和所輯加上我們所能查閱到的材料,對文獻中的古人戴物做進一步的勾勒。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焦循《孟子正義》:“負謂負于背,戴謂戴于首?!雹劢寡骸睹献诱x》,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第59頁。頒白者就是斑白者,即是須發(fā)白黑相間的老年人。這和《禮記·王制》云“斑白不提挈”、《禮記·祭義》“頒白者不以其行乎道路”意思差不多,人人敬老,年輕的在道路上遇到年老的,要代為負戴?!睹献印分械倪@句頗為有名,以致后來文人多有化用。如漢代《在鄒詩》“祈祈我徒。戴負盈路。”④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07頁。又曹操詩《對酒》“三年耕有九年儲,倉谷滿盈,斑白不負戴。雨澤如此,五谷用成”,⑤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347頁。皆是如此。

        《荀子·富國篇》:“譬之是猶使處女嬰寶珠,佩寶玉,負戴黃金,而遇中山之盜也,雖為之逢蒙視,詘要撓腘,君盧屋妾,由將不足以免也。”此處的戴也當作以頭頂黃金之意。

        《漢書·朱買臣傳》:“朱買臣家貧,常刈薪樵,賣以給食。檐束薪,行且誦書。妻亦負戴相隨,數(shù)止買臣無謳歌道中,買臣愈益疾歌……”。當然負戴也可以說成戴負,如《淮南子·泰族訓》:“孔子為魯司寇,道不拾遺,市買不豫賈,田漁皆讓長,而斑白不戴負,非法之所能致也?!?/p>

        上幾例是負戴連用的情況,也有單用的。

        《莊子·讓王》:“舜以天下讓其友石戶之農(nóng)。石戶之農(nóng)曰:‘卷卷乎,后之為人,葆力之士也。’以舜之德為未至也。于是夫負妻戴,攜子以入于海,終身不反也”。而在《莊子》其他篇章的成玄英《疏》中也出現(xiàn)2處類似的語句:第1處是卷一“肩吾問于連叔”章《疏》:于是夫負妻戴,以游山海,莫知所終。第2 處是卷九“老萊子之弟子出薪”章《疏》:老萊隨之,夫負妻戴,逃于江南,莫知所之。此中透露的信息是男子負物女子戴物,這與目前還保留以頭戴物風俗的地域還多為女性是一致的。

        而與戴物有關(guān)的工具,從下層百姓日常生活來講,花簍、筐之類的必定是常用戴物工具。

        不過還可以有其他的器具,司馬遷《報任安書》中有“仆以為戴盆何以望天”頗為大家所熟悉,《文選》六臣注呂向曰:“戴盆則不見天,既為太史,欲兼諸事,恐隳先人之業(yè),故欲絕諸事,以專其職位?!倍钌圃弧把匀舜髋鑴t不得望天,望天則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言己方一心營職,不假修人事也?!雹蘩钌频龋骸度毡咀憷麑W校藏宋刊明州本六臣注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第630頁。注釋的不可謂不對,但是并沒有把戴盆的具體意義揭示出來。所謂戴盆,實際就是用頭頂盆,這一點可以與前揭晉寧石寨山出土的貯貝器上的人物戴盆形象印證,六臣注之所以沒有具體的注釋,透露出的信息是在唐代這樣的風俗還不難見到,而司馬遷以此作喻,顯見其風俗在漢代頗為流行。《焦氏易林》卷九:“東方孟春,乘冰戴盆。懼危不安,終失所歡?!鄙斜妥ⅲ骸笆锥洌^當春暖,戴盆行冰上,故危而不安也。古人以頭戴物,孟子所謂斑白者不負戴于道路也?!雹偕斜停骸渡惺弦讓W存稿校理》(第二卷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年,第637頁。注釋當然是恰當?shù)?。戴盆在后世詩文出現(xiàn)頻率很高,不排除這與《報任安書》的影響有關(guān),如《抱樸子內(nèi)篇》卷之八:“人生星宿,各有所值,既詳之于別篇矣。子可謂戴盆以仰望,不睹七曜之炳粲”。至于唐詩中的例子俯拾即是,此不詳舉。

        上揭各例已完全能驗證古人的戴物風俗,不過尚談不到“鮮活”,《左傳》中的一段記載正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憾。宣公二年載:“晉靈公不君,厚斂以雕墻。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殺之,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之。”“使婦人載以過朝”一句后人多不得其解,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云:

        《詩·頌·緇衣》:“絲衣其紑,載弁俅俅?!编嵭豆{》云:“載,猶戴也?!贝溯d字義當同,謂戴其畚以過朝也?!秴问洗呵铩み^理篇》云:“令婦人載而過朝以示威。”《晉世家》云:“使婦人持其尸出棄之,過朝?!眲t過朝之故有兩說。若為示威,則趙盾、士季不容“見其手,問其故”始知之,《晉世家》似較近情理。《公羊》宣六年《傳》云:“趙盾已朝而出,與諸大夫立于朝。有人荷畚自閨而出者。趙盾曰:‘彼何也?夫畚曷為出乎閨?’呼之,不至,曰‘子,大夫也,欲視之,則就而視之?!雹跅畈骸洞呵镒髠髯ⅰ罚本褐腥A書局,1990年,第656頁。

        我們知道,在語源學上,戴和載是同源的,《釋名》卷二“戴,載也,載之于頭也”。兩字在古書中經(jīng)常通用,③高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第420頁。就本句來講,有了前面關(guān)于戴物討論的基礎(chǔ),比起用車裝載,顯然解釋為以頭戴物更為可信。關(guān)于這一問題,可參看柳謙在《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注釋商榷》一文中更為詳盡的考證。④柳謙:《王力主編〈古代漢語〉注釋商榷》,《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2年第3期。

        古人以頭戴物,在頭與物件之間往往還需要依賴其他器具的輔助,一則防止東西滑落,再則可以保護頭部。一種叫作“窶數(shù)”的東西正是這樣的器具。據(jù)《漢書·東方朔傳》:

        時有幸倡郭舍人,滑稽不窮,常侍左右,曰:“朔狂,幸中耳,非至數(shù)也。臣愿令朔復射,朔中之,臣榜百,不能中,臣賜帛?!蹦烁矘渖霞纳钏飞渲?。朔曰:“是窶藪也?!鳖亷煿抛ⅲ焊M數(shù),戴器也,以盆盛物載于頭者,則以窶數(shù)薦之,今賣白團餅人所用者是也。寄生者,芝菌之類,淋潦之日,著樹而生,形有周圜象窶數(shù)者,今關(guān)中俗亦呼為寄生。非為蔦之寄生寓木宛童有枝葉者也。故朔云“著樹為寄生,盆下為窶數(shù)?!泵髌涑T谂柘?。今讀書者不曉意,其謂射覆之物覆在盆下,輒改前“覆守宮盂下”為盆字,失之遠矣?!稐類羵鳌吩啤笆蟛蝗菅ǎ暩M數(shù)也。”盆下之物有飲食氣,故鼠銜之,四股鐵鉤,非所銜也。⑤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第2845頁。

        前者道出了窶數(shù)的形狀,似大樹雨淋后生的木耳,圈狀,中間薄,窶數(shù)一般也是邊厚而中間薄,置頭上高低正平,兩者形狀一致。后者說這個窶數(shù)常戴盆時用,沾染盆中食物的味道。舊時讀書人因為多不能理解窶數(shù),以致多誤解此句。當然后世文獻對以頭戴物并非沒有記載,宋時張師正《括異志》:“及披發(fā),見肉胝圓五六寸,若窶數(shù)然?!雹侔谆闹?,許德楠點校:《稽神錄括異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第81頁。小說以窶數(shù)作喻,顯見在宋代窶數(shù)也并不是什么難見之物。

        結(jié) 語

        以頭戴物,曾經(jīng)是人類比較普遍的搬運方式,其范圍之廣超乎我們的預料。人類各區(qū)域的搬運方式也五花八門、各具特色,關(guān)于這一點可以參看日本學者西村真次《文化移動論》中的記述,②【日】西村真次著,李寶瑄譯:《文化移動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5年,第180-185頁。該書為1936年商務印書館版同書影印本。但不可否認的是,以頭戴物具有相當?shù)钠毡橐饬x。那么為何要采取這樣的搬運方式呢?聯(lián)想到《孟子》所說人類社會初期“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倘若沒有恰當?shù)谋尘?,可以想見行路之時要盡可能地將雙手騰出,以便掃清茅塞扶持他物以便于行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以頭頂物相對要省些氣力,一種科學普及讀物曾有所提及:“測試結(jié)果表明,在一般情況下,當用頭頂?shù)奈镏叵喈斢隗w重的70%的時候,人對氧氣的需求量要加大50%—60%;當頭頂?shù)奈镏厥求w重的30%時,對氧氣的需求量只加大10%;而頭頂?shù)奈镏厥侨梭w重的20%時,人對氧氣的需求量幾乎與徒手行走時的情況沒有區(qū)別。然而,如果重物是用手的話,那么,所要消耗的能量就大多了。因此,從消耗體能的角度看,頭頂重物是比較科學的方法,怪不得在不少地方一直被人們沿用。”③王國忠、鄭延慧:《新編十萬個為什么——物理》,南寧:廣西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1年,第46頁。如云南哈尼族等許多民族把背繩套在頭頂,他們認為這樣勁大,也是同樣的道理。至于為何女子多戴物,除去省些力氣,恐怕與戴物行路更容易保持身姿有相當聯(lián)系,當然這點還需要作進一步的證實。

        猜你喜歡
        頭頂
        為什么鯨魚的頭頂會噴水
        世界最大垃圾場就在我們頭頂?
        軍事文摘(2021年24期)2022-01-11 08:29:16
        找自己
        頭頂神功
        一片落葉,砸痛了我的頭頂
        天津詩人(2019年3期)2019-11-13 19:29:53
        頭頂?shù)暗暗男∝i
        出去
        詩潮(2017年4期)2017-12-05 10:16:18
        把黨和人民舉在頭頂
        傳媒評論(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頭頂上的花椰菜
        頭頂上的花椰菜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全免费观看 | 欧美寡妇xxxx黑人猛交| 日本无遮挡吸乳呻吟视频| 永久免费看免费无码视频 | 中文 国产 无码免费| 精品国产迪丽热巴在线| 精品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av在线a麻豆| 2019年92午夜视频福利| 少妇bbwbbw高潮| 大陆成人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极品尤物高潮潮喷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网站| 久久这里都是精品99| 亚洲加勒比久久88色综合| 国产精品video|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夫| 日本中文字幕婷婷在线| 欧美黑人xxxx又粗又长| 纯肉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色综合久久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 午夜无码亚| 四季极品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蜜臀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91第一页|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精品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自拍另类制服在线| 亚洲欧洲巨乳清纯| 精品久久杨幂国产杨幂| 日韩av水蜜桃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app| 99re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av精品一区二区| 一本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自拍首页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亚洲加勒比| 尤物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