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
海飛曾經說:“每一部小說都要有魂、有根、有可以深入到你骨髓里的東西;如果沒有,那這個小說就是輕的,沒有重量的。”
構建“海飛諜戰(zhàn)世界”系列,是作家、編劇海飛的一個龐大的寫作計劃,在這個計劃中,他把所有小說或劇本中的人物,都固定了他們的身份和職業(yè)。這部小說中的主角,可能是另一部小說中的配角,都可以出現(xiàn)在多部作品當中,建立起諜戰(zhàn)譜系。如今,該系列包括《驚蟄》、《向延安》、《捕風者》、《麻雀》、《棋手》、《蘇州河》,而《醒來》成為他這一系列最新的一部作品。
《醒來》是海飛陰差陽錯決定的,是一個靈光一現(xiàn)的概念先行。后來走得順了,在做大綱的時候,他發(fā)現(xiàn)這個故事十分瓷實,所以決定繼續(xù)下去。“這其實是一個約稿,但沒想到這個故事我會那么喜歡。我熱愛這個小說的氛圍,也熱愛著反派角色‘杜黃橋。杜黃橋是我老家附近一座村莊的名字,和我老家的村莊丹桂房,同樣充滿詩意?!?/p>
之所以把小說取名《醒來》,海飛說不管是中共地下黨陳開來,還是軍統(tǒng)金寶,抑或是汪偽特務杜黃橋,他們在不同情況下被各自的組織喚醒。三方都醒來,三方開始角力,于是劍拔弩張的特工戰(zhàn)開始了?!靶褋硎且粋€生動的詞,在《醒來》中,如果仔細分析,會發(fā)現(xiàn)很多‘三角關系。這不單單指三角戀情,還有三角友情、三角親情。因為三角形具有穩(wěn)定性,所以三角關系是很穩(wěn)固的,就像照相機配的三腳架一樣,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p>
在《醒來》之前,海飛已經創(chuàng)作出多部民國諜戰(zhàn)小說,在有了大量的積累之后,他已經很熟悉當時的上海灘。小到衣服上一顆紐扣的材質,歌舞廳的地理位置,當年的人事細節(jié),包括《醒來》中涉及的照相館。海飛坦言細節(jié)對于一部小說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這么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但他還是認為,來自資料的細節(jié)對小說家來說并不值得稱道,因為這只是基礎工作。而考驗你的,一定是構建故事和塑造人物的能力。
“您想通過《醒來》向世人傳達一種怎樣的精神?”
海飛思考了片刻,說道:“《醒來》中的陳開來以及‘陳開來們曾經嵌入敵人的心臟地帶,身臨對手環(huán)伺的孤絕境地,除非勝利或者犧牲,否則永遠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生活在巨大的驚慌與恐懼中。作為一名潛伏在敵營的偽裝者,一個處在巨大矛盾關系的自然人,一個拋除個人感情的潛伏者……如此種種,是錯綜復雜的情感張力,是淋漓抖落的人性。而作為故事之外的我們,用文字還原著別人的人生,其實最終觸摸抵達的仍是我們自己。這是對于歷史的真實認知與感悟,也是對于人性的了然與接納?!?/p>
從《捕風者》、《麻雀》、《驚蟄》到《棋手》、《琥珀》、《風塵里》……問及為什么對諜戰(zhàn)作品情有獨鐘。海飛覺得無論是寫諜戰(zhàn)劇還是寫推理懸疑劇,所有的小說與影視作品,都是在寫人豐富的內心。
“在我看來,諜戰(zhàn)題材有著天然的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緊張節(jié)奏、燒腦的智力對決和博弈,迷宮一樣的各種計劃、行動、潛伏、偽裝、人物關系,平靜外表下的暗潮涌動和不動聲色背后的萬馬奔騰……這對于小說家與編劇來說,飽含著太多的戲劇張力和故事眼,是不容錯過的寫作挑戰(zhàn)。而諜戰(zhàn)作品最吸引我的原因,歸根到底還是人性。驚心動魄的諜戰(zhàn)生涯背后,是轟鳴的人性攪拌機,身處其中的人們隨時隨地地懷疑與試探、誘惑與陷阱,人性中那些復雜微妙的細節(jié)一覽無遺。犧牲、信仰這些美好的詞語背后往往都是生命的坍塌與人性的黯淡。是身為一名特工、一個捕風者,個人的平凡又寶貴的東西的遮蔽與舍棄。這具有悲劇性,也有著人性中最閃亮的光芒?!?p>
提起海飛,就不得不從他的人生經歷開始說起。14歲開始務農,17歲偷偷跑去當兵。從部隊退役后,他擺攤賣拖鞋、做水電工、拉煤……在各種各樣的工種中不停變換。雖然辛苦,但仍讓他樂此不疲,覺得這塵世如此美好。“這不是在販賣苦難,而是在感謝生活??炊嗔巳碎g雜事,洞察了人情世故,突然發(fā)現(xiàn)我們在人生之旅中的掙扎并不是艱難,而是精彩、是生活、是美好,是一切你本就該接受的正常的人生秩序。如果沒有多變的生活,我一定不能洞察人性;如果不能準確洞察人性,不要提寫的小說和劇本會有多好?!?/p>
海飛曾在化肥廠拉煤灰的間隙中寫小說,“身邊是灰塵飛揚,我大口喝茶,趴在石板上寫小說,和工友們談笑風生,這不是粗鄙,這是一種精神的富足?!背酥猓矡釔圩x書,不停地看書,在他看來書是有光的,光會傳染,因此讀書的人也會變得有光。所有的一切,讓他變得適合寫小說,并與文字唇齒相依。他曾經在一個訪談中說,中年人最好的狀態(tài)應該是:眼中裝滿故事,臉上沒有風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