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
看似新潮的“直播帶貨”,其實可不是現(xiàn)代人的專利,古代不少名人早就玩過,而且在那個沒有網(wǎng)絡(luò)的時代,其強大的帶貨能力,更是讓人驚嘆。
春秋時期,有個叫孫陽的人,精于相馬之術(shù),人們稱他為伯樂。《戰(zhàn)國策》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有個人得了一匹駿馬,想帶到馬市上賣掉,誰知在馬市一連站了三天,也無人問津。此人無奈之下,前去拜訪伯樂,說:“希望先生能幫幫我,請您圍著我的馬轉(zhuǎn)一圈,做出查看它的樣子,離開的時候再回過頭來看它一眼?!?/p>
伯樂看了看他的馬,見此馬雖非寶馬,但也是一匹難得的駿馬,于是有心相助。次日,伯樂來到馬市,圍著那匹馬轉(zhuǎn)了一圈,還仔細地觀察那匹馬,然后就離開了,離開之后,他又回過頭來,看了那匹馬一眼。馬市上的人見伯樂如此關(guān)注這匹馬,都認定這是一匹好馬,于是大家爭著來買,一會兒這匹馬就賣出去了,并且賣了原來十倍的價格。
《晉書·謝安傳》中記載了一個小故事,說東晉名士謝安有個老鄉(xiāng),本來在中宿縣做官,由于犯了錯被革職,只好收拾行李回老家。臨行前,老鄉(xiāng)去跟謝安告別。謝安安慰了他一番,又問他可有回家的盤纏。老鄉(xiāng)回答說:“我沒有盤纏,如今手里只有五萬把蒲葵扇,因過了用扇子的季節(jié),還積壓在手里?!?/p>
謝安想幫老鄉(xiāng)一把。他想了想,拿了老鄉(xiāng)一把蒲葵扇,天天帶著它去街上閑逛。不管走到哪里,謝安都拿著蒲葵扇,不時地扇幾下,舉手投足之間,儒雅淡定,人們不禁被他的瀟灑氣度迷倒,一時間紛紛效仿。有了謝安的帶貨,顏值普通的蒲葵扇很快成了時尚單品,滿城掀起了購買蒲葵扇的風潮,謝安老鄉(xiāng)的五萬把蒲葵扇不久就賣光了。
先秦時期,中原地區(qū)并沒有種植葡萄,直到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才從大宛國引進了葡萄。然而葡萄被引進之后,并沒有向全國推廣,只是在皇宮中種植。葡萄真正在全國流行起來,是在三國時期,且要歸功于魏文帝曹丕。
由于曹丕極愛葡萄,他在宴請群臣時,總是會在宴席上擺出葡萄和大臣們一起品嘗,他還說:“南方有龍眼荔枝,寧比西國葡萄石蜜乎?”皇帝親自推薦,自然喜歡葡萄的人越來越多,人們開始廣泛地種植葡萄,順便連葡萄酒也帶火了,到了晉朝及南北朝時期,葡萄酒成了貴族筵席上不可或缺的佳釀。隨著中原大面積種植葡萄,葡萄很快在全國普及起來,成為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水果。
黑色玫瑰摘自《閱讀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