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卡
【適用話題】虛擬與現(xiàn)實 虛擬偶像 情感交互 邊界的定義
玲娜貝兒是一只來自迪士尼的粉紅色小狐貍,她有著亮閃閃的眼睛和毛茸茸的大尾巴,一出道就掀起了一股“狐貍熱”。自2021年9月底正式“出道”以來,熱搜上幾乎天天都有她的名字,從出道首秀到日常細節(jié)都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大家知道她不喜歡被叫“兒兒”、愛做美甲、看到粉絲和其他玩偶互動會吃醋,很會撒嬌,還知道她被游客拍了腦袋,最近尾巴還受傷了……網(wǎng)絡上四處流傳著與她有關的表情包;出道當天與她有關的周邊產(chǎn)品全部斷貨;與她有關的段子也層出不窮,網(wǎng)友們還給她起了一個頗有代表性的新名字:“川沙妲己”。
但即便說了這么多,驗證了玲娜貝兒實火,還會有不少人發(fā)出疑問:“她究竟出自哪部動畫?”畢竟過去迪士尼里我們熟知的角色通常都來源于迪士尼IP里的動畫或電影作品,答案讓人意外——沒有。玲娜貝兒并不是動畫角色,她是“達菲和他的朋友們”中的新晉成員,是完全獨立于動畫之外的角色形象,只有“人設”,沒有“作品”。
從某種意義上說,玲娜貝兒這種并不依托于某部作品存在,而是直接以虛擬形象出現(xiàn)并活動在大眾面前的角色,身份更接近于“虛擬偶像”。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借用虛擬形象,與觀眾、粉絲進行溝通、互動,并參與各類活動的“人物”。
然而,在玲娜貝兒、初音未來以及其他虛擬偶像被喜愛與稱贊的同時,還是有很多人表達了不解。他們無法理解這種將情感寄托在玩偶或虛擬人設身上的行為,覺得那些都是假的、是哄小孩的。
換個角度看,虛擬偶像又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與真實世界里的偶像相比,他們的人設穩(wěn)定、可控,不會變老、不易崩塌。打著“永不塌房”標簽的虛擬偶像,似乎更討人歡心。這樣看來,虛擬偶像們早已走上了一條遙遙領先的“朋克”之路——他們正在引領潮流。
伴隨著玲娜貝兒的“出圈”,虛擬偶像又掀起一股熱潮,虛擬世界的概念也被牽扯出來——虛擬世界可以讓很多原本并不存在于現(xiàn)實中的事情成為“真實”,帶給我們身臨其境的夢幻體驗。伴隨著我們的心念一動,我們能像穿過哆啦A夢的任意門一樣,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上一秒還在阿爾卑斯山滑雪,下一秒就能坐上土耳其的熱氣球,而虛擬偶像不過是這龐大宇宙中的微小投影。
然而,虛擬和真實的邊界到底在哪里呢?當我們與某個虛擬形象交互時,我們絕不可能是被數(shù)據(jù)構筑出來的虛擬外表所吸引,而是透過外表看到了更真實、更人性的內(nèi)核。就像這只小狐貍,我們不因虛擬而喜歡,而因她呈現(xiàn)給我們的可愛、勇敢、真實而喜歡。我們在意的、期待的、為之動容的,依舊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互與雙向奔赴。從這個角度看,虛擬世界終究是人性的載體。它依舊真實,虛擬的不過是表象,真實的才是內(nèi)在。
而在這片虛擬與真實混雜的世界里,或許就藏著我們可望也可即的未來。
(摘自微信公眾號“雷叔說事”,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