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軼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鐵新線開通前的安全管理現(xiàn)狀,其次闡述了優(yōu)化安全管理策略的應用實踐,通過分析與地鐵新線開通前的實際情況結合,希望進一步提高地鐵運營安全管理的水平。
關鍵詞:地鐵新線開通前;安全管理;運營;應急預案
1關于地鐵新線開通前的安全管理現(xiàn)狀
安全,作為交通行業(yè)發(fā)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城市軌道交通,地鐵,更是要將乘客安全放在首位?;诖耍嚓P管理部門對運營城市軌道交通提出了標準化要求,即運營單位要負責地鐵投入運營階段的安全生產控制。該背景下,相關單位應加大安全生產管理部門的建設力度,通過配備專業(yè)人員、保證資金投入以及整體穩(wěn)定性,來使安全運營措施能夠有效落地。具體的安全生產管理主要內容為:地鐵運營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置。運營安全生產部門應組織其相應救援力量的同時,為應急處治工作開展提供必要的設備。在人員方面,也要定期組織培訓演練,以控制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問題影響[1]。
然而,在實際安全管理過程,管理工作者存在不清晰地鐵運營安全風險問題?;蛘哒f,沒有將安全管理工作的價值充分認識起來,這就導致安全生產管理機制不健全、參加組織安全培訓不積極以及其他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問題存在。上述問題在地鐵新建開通前期階段尤為突出,風險警惕性不高。為此,相關人員以此為例,通過分析地鐵新建開通前安全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應用策略,來為開通后管理控制制度的實施應用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這是推動城市軌道交通行業(yè)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課題,需引起重視,以服務于所處地區(qū)城市現(xiàn)代化經濟建設的全面發(fā)展。
2優(yōu)化地鐵新線開通前安全管理策略的應用實踐
安全風險高是城市軌道交通行業(yè)本身所具備的特點,要想達到安全生產運營目標,需從生產管理機制入手。這里的機制,就是從消防、行車以及綜合防治等方面,通過制定規(guī)范,還要明確安全培訓與教育制度內容。從實踐角度出發(fā),應開展并落實安全應急源與演練,來提高安全基礎工作開展的可靠性。這是地鐵新線開通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以下為具體開展的安全管理工作:
3.運營安全管理
(1)真正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即將安全管理責任到人。個人、班組、分部、中心、總部以及公司,應按照上下級簽訂相應的安全生產責任狀,以提高員工安全管理意識與責任意識。(2)抓好管理工作重點,將行車安全作為地鐵新線開通前安全管理的核心。此過程,設備應為安全提供保障,其中電氣防火尤為關鍵。需按照地鐵新線開通設備運行使用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自檢、互檢以及第三方檢查的力度,以使設備處在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3)加緊建立規(guī)章制度,保證制度的實用性與實效性。強化制度規(guī)范化與制度化的過程中,還要提升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專業(yè)技術水平。(4)加大全員地鐵新線開通安全管理與生產教育工作力度,具體可通過思想培訓、技能教育以及專業(yè)知識教育等措施,來為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提供人力資源基礎。這里的全員是指,公司級、中心級和班組級,通過安全教育的全面性覆蓋,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軌道交通企業(yè)的安全生產管理意識。(5)按照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員工的理論培訓工作,應從實際操作能力入手,即結合實際情況才能保證培訓工作開展的實用性。(6)根據(jù)地鐵新線開通試運營情況,來確定安全管理工作重點。主要從兩方面入手,即質量與安全驗收,以保證生產交接與運營安全接管工作質量。而在安全驗收方面,應將工作重點放在設備運行調試、質量評估以及運營前檢查等幾點上。同時,通過編制安全管理要點,來形成規(guī)范。(7)針對危險源的分類、辨識與管理工作特點,將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運用到其中,以達到運營安全管理目標。
3.1各階段安全措施重點
具體包含:現(xiàn)場跟蹤、設備驗收、設備技術交接、設備調試與演練、開通前的安全評估以及不同階段、不同需求下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青島3號線地鐵分段開通接口點的安全管理工作為例,試運營階段,大交路運行階段接口點需調整至雙山站。具體情況,如圖1所示。
針對接口點的實際情況,應將安全管理工作重點放在三權移交接管前后。接管前,應按照運營公司申報的施工作業(yè)組織,來向生產施工室與控制中心進行提報,并形成規(guī)章制度。如設備安裝與調試等安全控制,運營單位應派遣參建人員參與全過程。并在建立完善的管控機制與應急保障體系前提下,保障安全管理工作質量。接管后,則應開展安全大檢查,以確保設備設施歸屬清晰,且均處在軌行區(qū)安全限界范圍內。在試運營階段,要對隔離設施進行拆除,并使權限處在運營管理單位。
3.2新增安全應急預案
根據(jù)新開通線路、設備技術特點以及設計運營所處情況,對應急源進行補充。
3.3規(guī)劃保衛(wèi)綜合方案
首先,選用融合駐站守護與巡查模式。以作用于車站設備和附屬設備。此外,運營安全管理人員,還要從綜合角度出發(fā),做好安全保衛(wèi)。其次,遵循逐級負責與屬地管理兩個原則,來提高車站保溫的綜合治理效果。再次,從技術角度出發(fā),優(yōu)化防范措施應用。具體來說,就是結合地鐵新開通線路所屬車站的實際情況,將現(xiàn)有科技成果利用起來,如視頻監(jiān)控等技術,來保證安全防范工作的科學有效性。最后,集中社會力量,集中車站所處派出所與居委會,通過聯(lián)防群治等措施來提高治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與全面性。落于實際操作,就是定期與派出所、居委會進行溝通,以掌握車站區(qū)域的治安情況。如此,就可以從整體角度出發(fā),提高保衛(wèi)綜合治理效果[2]。
3.4健全安全生產管理機制
(1)引進職業(yè)健康安全管理架構,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接管地鐵新線開通的前期,應在明確危險源評價后,根據(jù)運營演練與開通初期的運營安全情況,來對危險源進行二次評估,并對危險源的預防控制措施進行補充完善。首先,要建立起危險源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其次,制定定期檢查機制;再次,對反饋的信息進行完善與調整;最后,形成科學有效的考核獎懲制度。
(2)采用PDCA循環(huán)管理方法對安全管理內容進行循環(huán)跟進。具體來說,就是對試運營階段的員工操作、設備質量與規(guī)章文本上的問題進行及時跟進。但首先,應給出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去開展實施、檢查與總結工作。當安全管理工作處在不斷循環(huán)管理環(huán)境下,就可有效提升各項安全管理措施的應用水平。
(3)結合桌面與實戰(zhàn)演練的方法,來提升員工對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理的能力水平。具體是指,處理行車與消防設備在運營階段出現(xiàn)故障問題采取的措施進行演練,如火災、爆炸等應急演練。
(4)定期對安全管理進行績效評估,并根據(jù)結果做出總結,與強化安全管理的整體性。此外,還要做好地鐵新線開通前安全生產信息管理與臺賬工作,以使其能夠真實反映出安全生產管理過程的成績情況,進而為安全管控提供必要的參數(shù)信息。
因地鐵新線開通前期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涉及單位眾多,且具有流程復雜與安全關鍵點多的特點,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從規(guī)章制度入手,才能從源頭入手,對可能存在的隱患進行綜合預防治理。
4結語:
綜上所述,地鐵新線開通前,應構建對應的安全生產規(guī)章制度,并通過試運營來確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點。具體規(guī)章制度,應結合地鐵新線開通前試運營階段出現(xiàn)的實際問題進行制定,以提高安全管理措施與應急預案運用的適用性與可靠性。事實證明,只有如此,才能最大程度的規(guī)避地鐵新線開通運營后出現(xiàn)的一系列安全問題影響,故,相關建設者應將上述分析內容與科研結果更多地運用到不同環(huán)境、不同安全生產需求的地鐵線路運營,以達到安全管理控制工作目標。
參考文獻:
[1]宋以華,仝森.地鐵分段開通接口點安全管理研究[J].廣東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20(02):17-20.
[2]王學淵,李婧薇,趙連閣.地鐵開通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J].中國人口科學,2020(03):89-10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