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青
輸液是急診醫(yī)學科臨床常見的醫(yī)治方式,對加快患者康復進程,提高療效有著非常好的作用[1]。由于急診科患者疾病種類繁多,用藥品種復雜,加之輸液患者留院時間短,大大提高了輸液護理難度,易引起護患糾紛,對醫(yī)院品牌形象產生負面影響[2]。為進一步提高患者在輸液過程中的依從性,穩(wěn)定患者的身心狀態(tài),筆者所在醫(yī)院對護理人員進行溝通技能培訓,幫助護理人員提高溝通技巧,于2019年1-10月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急診輸液患者188例,研究護患溝通技巧在急診科臨床輸液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將具體結果匯報如下。
選擇2019年1-10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188例急診輸液患者當作觀察對象。排除精神意識障礙、嚴重肝腎疾病和無法正常溝通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94例。對照組男40例,女54例;年齡17~75歲,平均(41.3±4.2歲)。研究組男51例,女43例;年齡18~72歲,平均(41.5±4.6)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颊呒凹覍倬栽竻⑴c本研究,本次研究已得到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審批。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輸液護理,包括穿刺護理、健康教育和用藥指導等。研究組在常規(guī)輸液護理基礎上加強護患溝通技巧干預,方法如下。
1.2.1 樹立良好形象 護理人員良好形象直接影響患者在輸液過程中的配合度和依從性,更是護理人員業(yè)務修養(yǎng)與個人素質的直接體現(xiàn),是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重要前提。護理人員應詳細專業(yè)地向患者做入院介紹,減輕其陌生心理。對待患者應當保持微笑且態(tài)度真誠,緩解患者緊張情緒,確保穿刺與注射工作順利展開,減少穿刺疼痛感與工作時間成本。
1.2.2 心理疏導 急診科患者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心理與消極情緒,護理人員應當加強患者心理狀態(tài)評估與疏導,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對緊張、焦慮、抑郁等不同心理狀態(tài)的患者予以有針對性的安慰、鼓勵,耐心回答患者疑慮,指導患者使用自我鼓勵、心理暗示等方法自我調節(jié)情緒,提高患者認知度,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3 合理運用語言溝通藝術 在護患溝通中合理運用語言溝通藝術,在交流時保持和緩親切,充分體諒與理解患者處境。在護患溝通時應多采用鼓勵性的用語,提高患者治療信心,使其感受到人文關懷。護理中做到有問必答,回答時言簡意賅、條理清晰、通俗易懂,給予患者充分的尊重。記住需多次輸液患者的名字,提高其護理服務滿意度。不要在患者面前討論患者病情,減少不當言語對患者身心狀態(tài)刺激。
1.2.4 合理應用肢體語言 肢體語言是語言溝通的有效補充。與輸液患者保持語言溝通之外,保持微笑,以鼓勵性的眼神、手勢等肢體語言,對患者表現(xiàn)出尊重、鼓勵等。此外,還可以為患者提供熱敷、攙扶、叩背等服務,使患者在急診科感受到溫馨的關懷。
(1)對比兩組護理糾紛率。(2)對比兩組護理依從性,分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和不依從三級。完全依從:在輸液時能夠主動配合護士完成輸液及用藥;部分依從:只有在護士督促時才能配合好護士完成輸液及用藥;不依從:不愿意配合護士完成輸液及用藥??傄缽穆?(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shù)×100%。(3)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向患者發(fā)放自擬滿意度調查,滿分為100分,非常滿意為90~100分,滿意為60~89分,不滿意為0~59分。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患糾紛率為2.13%(2/94),低于對照組的13.83%(13/9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3),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糾紛率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依從率為98.94%(93/94),高于對照組的90.43%(85/9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87%(92/94),高于對照組的82.98%(78/9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護理依從性比較 例(%)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例(%)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顯著提高,對醫(yī)療服務質量更加看重,從而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3-4]。急診室是承擔著醫(yī)院急診業(yè)務的科室,急診患者一般發(fā)病急,病情復雜,甚至部分患者病情較重,若無法得到及時救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這對急診醫(yī)護人員的醫(yī)療水平和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靜脈輸液是急診科室常見的治療方法,通過靜脈輸液為患者注入藥物,能迅速改善患者癥狀,同時為患者補充營養(yǎng),維持酸堿平衡。在急診輸液治療時,護理風險貫穿患者輸液治療全程,易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痛、寒戰(zhàn)、發(fā)熱等不良反應,嚴重時會引起靜脈炎、肺水腫等,不僅對患者的疾病治療產生負面效應,還會引發(fā)護患糾紛,直接影響醫(yī)療效果與科室形象,不利于醫(yī)院長久發(fā)展[5]。
因此,在對急診輸液患者進行輸液護理時應積極實施護患溝通技巧,對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服務滿意度、提升科室護理管理水平有著現(xiàn)實意義[6]。通過為急診科護士組織護患溝通技巧和心理學相關的培訓,經考核合格后予以上崗。護理人員憑借所掌握的護患溝通技巧,在急診科輸液患者護理工作中使用[7]。首先,護理人員應當注重儀容儀表,保持精神飽滿、服裝整潔,向患者展示良好的職業(yè)形象,體現(xiàn)出輸液護理工作的專業(yè)性和職業(yè)性[8-9]。其次,要充分尊重患者,面帶微笑,保持和緩的語速,以親切的口吻與患者交流,耐心回答患者的疑問,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10]。再次,要關注患者在急診輸液時的表現(xiàn),不僅要關注患者在輸液過程中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并發(fā)癥,還要關注患者在急診輸液時表現(xiàn)出的焦急、焦慮或抑郁情緒[11]。要及時干預處理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和負面情緒,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排解不良的負面情緒,使其身心處于最佳治療狀態(tài),以提高輸液治療的整體療效[12]。最后,在語言溝通之外,還可以采取恰當?shù)闹w語言對患者表示鼓勵與支持,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護患糾紛率為2.13%,低于對照組的13.8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總依從率為98.94%,高于對照組的90.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總滿意度為97.87%,高于對照組的82.9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采用加強護患溝通在急診輸液中有著較好的應用效果。加強護患溝通的研究組護理糾紛率、護理依從度和護理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加強護患溝通在急診科輸液中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在急診輸液治療中加強護患溝通技巧,能顯著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護理糾紛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在護理中的依從性,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