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偉
《黃河之水天上來》 冀進聯(lián)/ 作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方水土也會潤物細無聲般滋養(yǎng)一個人的性情和學養(yǎng)。生長在大西北厚重高深土壤上的進聯(lián)先生,不但具有大西北人大氣豪爽、率真坦誠、熱情包容的性格,還將西北人的這種文化基因展現(xiàn)到繪畫上。所以,看了他的畫會使人內(nèi)心油然升華起一種大江東去浪淘盡般的壯志豪情和撫今追昔的幽谷之思。進聯(lián)先生青年時期曾在軍旅之中磨礪多年,這段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經(jīng)歷使其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受益匪淺。比如從其山水作品的格局、意境、取勢上便可一斑窺全豹。其用如有神助般的大筆恣意縱橫地畫出的大山大水大景,使人在拍案叫絕之中立馬升騰起“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無限感慨。倘若再如品茶一般細細品味畫作的詩情畫意,則又會讓行家從那取法乎上、繼古揚新的筆精墨妙中讀到山水大家范寬筆觸的神出鬼沒、浪漫情懷。欣賞進聯(lián)先生筆下的“大秦嶺”之千山萬壑,仿佛入境其中,徜徉在峻嶺綠林、流瀑清泉、行云霧嵐中,有一種羽化而成仙般的愜意感、幸福感。同時在這種爽悅之中身心、思想也同時為之凈化和陶冶。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边@是筆者多角度欣賞冀進聯(lián)先生畫作時內(nèi)心迸發(fā)出的感嘆。進聯(lián)先生的畫作讓人跳出山林和峰嶺的遮蔽,全面地從藝術的高度領略到大山的那種雄渾博大、包羅萬象,品味到山之中、山之外、山之境的生機、禪機、禪意和況味。從這一意義上來講,進聯(lián)先生的山水畫堪稱大有益于時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讀萬卷書,得行萬里路。冀進聯(lián)先生相信,只有腳踏實地地深入生活、走入生活、入境生活的人,方能真正創(chuàng)作出無愧于藝術、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美輪美奐的作品。長期以來,他躬耕于國畫領域,對秦嶺之青山澗水,以及祖國無數(shù)的大山名川情有獨鐘、一往情深,艱辛探索藝術苦旅,走遍萬山不言苦,寫盡千山永登攀。在他的鴻篇巨制《終南秋韻》中,他以“三遠法”的大手筆構圖,大刀闊斧地畫出了終南山“壯觀挺立天地間,峰嶺疊秀不斷連”的氣勢。此畫在創(chuàng)作上更有不乏創(chuàng)新的手筆,其在山色的點染上將朱砂的顏色運用其中,從而將終南山的絢爛,終南山于雄壯中所爆發(fā)出來的脈動精神如有神筆相助般力透紙背、神采奕奕地表現(xiàn)了出來。那擁抱天地的大情懷、大境界、大氣象,著實讓人嘆為觀止、嘖嘖不已。大自然在“終南山”中所凝聚的一切鐘靈神秀、歷史云嵐、滄桑巨變,使我們在其無限大美的丹青中便可以極目追蹤到那文化淵源、那歷史云煙、那中華萬象、那苦難輝煌……
遠看近看山山美,高峰幽谷不勝收。冀進聯(lián)的山水畫之景象、之境界真是叫人如攀峰登嶺般欲窮千里路,再現(xiàn)“一線天”——這里有一股股跳躍在山間的清流沁人心腑,這里有云霧從容、林幽谷靜叫人悟明萬象,這里更有“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壯觀磅礴使人愛上祖國江山的如此多嬌……我想,之所以會有如許使人看了某一處山境為之拍案叫好、在觀展中一拍大腿發(fā)出喝彩聲的“叫座”作品,不僅源于畫家本身藝術功底的深厚,還源于畫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真正為了人民、為了大眾受益的理念、初心、使命與擔當。
《山高水長》 冀進聯(lián)/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