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寧 林彩戰(zhàn) 陳國偉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臨床常見的慢性肺部疾病,主要臨床特征為氣道氣流不完全可逆受限及肺功能下降,患者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呼吸困難、咳痰、喘息等。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我國60歲以上老年群體COPD發(fā)病率高達8%~10%,每年死于COPD人數(shù)達100萬[1-3]。且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劇,該疾病發(fā)生率逐年攀升。COPD在目前已有年輕化趨勢,易感基因人群即經(jīng)??人浴⒏忻暗娜?,長期從事戶外工作,呼吸道長時間吸收粉塵的人群及吸煙人群,是COPD患病的高危人群。COPD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不僅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莫西沙星是臨床治療COPD的常見藥物,其在緩解患者病情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單一藥物治療效果不甚理想[4]。此次研究引入莫西沙星聯(lián)合美羅培南治療方案,為探究其臨床有效性,收集COPD病例100例,分別采用不同治療方案,對其效果予以比較,結果如下。
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100例COPD患者。納入標準:經(jīng)實驗室檢查、肺部CT、X線診斷均確診為COPD[5]。排除標準:(1)心肝腎功能疾病;(2)精神科疾病或存在精神障礙;(3)近期接受過影響觀察指標的相關治療;(4)存在語言交流溝通障礙、聽力障礙及無法配合研究;(5)對研究藥物存在過敏史;(6)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5-6]。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觀察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7~76歲,平均(66.63±5.72)歲;病程1~12年,平均(6.13±1.42)年。對照組男26例,女24例;年齡45~78歲,平均(66.53±5.59)歲;病程1~11年,平均(6.09±1.38)年。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給予單純莫西沙星(四川科倫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193110,規(guī)格:20 ml∶0.4 g,1 支 /盒)治療,將0.4 g莫西沙星溶入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中給予靜脈滴注,1次/d。觀察組:給予莫西沙星聯(lián)合美羅培南[石藥集團中諾藥業(yè)(石家莊)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5253,規(guī)格:0.5 g×10瓶]治療,莫西沙星治療方式同對照組,美羅培南0.25 g溶入250 ml 0.9%氯化鈉注射液實施靜脈滴注,2次/d。兩組患者均給予1周治療。
檢測治療前后兩組炎性因子水平;比較治療總有效率;隨訪患者治療后1個月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1)C-反應蛋白(CRP)指標采用熒光定量免疫分析儀檢測,白細胞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CRP正常參考值:0.068~8.200 mg/L,IL-8正常參考值:8.1~21.3μg/L,TNF-α 正常參考值 0~8.1 ng/L,(2)療效標準:治療后患者各項癥狀均消失、肺功能恢復正常、炎癥消失為顯效;經(jīng)過治療癥狀緩解、肺部CT檢查顯示無鳴音、炎癥大部分吸收為有效;接受治療后癥狀無變化或加重記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7-8]。(3)不良反應:包括消化道反應、低鈣血癥、皮疹。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CRP、IL-8、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RP、IL-8、TNF-α水平較治療前均下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對比 (±s)
*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CRP(mg/L)IL-8(μg/L)TNF-α(ng/L)觀察組(n=50) 治療前 12.52±3.74 43.98±6.12 36.32±4.55治療后 6.02±1.56* 20.26±4.24* 22.17±3.52*t值 13.226 10.376 9.063 P值 <0.05 <0.05 <0.05對照組(n=50) 治療前 12.19±3.84 43.95±5.21 36.35±4.62治療后 9.67±1.23 33.78±3.26 30.87±5.37 t值 7.506 8.464 4.525 P值 <0.05 <0.05 <0.05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0%、7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例(%)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0.0%,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223,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COPD是臨床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多發(fā)生于中老年群體,主要臨床特點進行性不完全可逆氣道受限。流行病學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COPD在全球范圍內發(fā)病率高達40%,患者肺末端容易受到顆粒阻塞,進而引起慢性肺衰竭,直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9-13]。
門診患者通常為COPD合并輕度的肺炎患者,病原菌以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和非典型病原體為主。臨床上多選擇能夠覆蓋致病菌的口服抗菌藥物進行治療。住院患者通常病情較重甚至合并呼吸衰竭,對于存在銅綠假單胞菌感染風險的COPD合并肺炎的患者,臨床上需選擇能夠覆蓋銅綠假單胞菌的抗菌藥物,包括頭孢菌素類、碳青霉烯類、氨基糖苷類和氟喹諾酮類。此次研究觀察組接受莫西沙星聯(lián)合美羅培南治療,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CRP、IL-8、TNF-α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體現(xiàn)了該治療方式對患者炎癥癥狀的改善作用。作為一種廣譜抗菌藥物,莫西沙星能夠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及厭氧菌等產(chǎn)生抗菌活性,在肺部感染治療中體現(xiàn)出較好效果,有利于緩解因肺部感染產(chǎn)生的咳嗽、咳痰等癥狀[14]。近年來該藥物使用范圍不斷擴大,成為應用最為廣泛的抗菌藥物。氟喹諾酮類藥物中左氧氟沙星和環(huán)丙沙星均能覆蓋銅綠假單胞菌。而莫西沙星雖然對革蘭氏陽性球菌作用較好,但不能覆蓋銅綠假單胞菌。美羅培南則是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為人工合成,其能夠對細菌細胞壁合成產(chǎn)生抑制作用,進而發(fā)揮抗菌作用,能夠穿透大多數(shù)革蘭陽性、陰性菌細胞壁,藥物作用顯著。且與亞胺培南藥物相比,安全性更高,能夠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15]。其與莫西沙星聯(lián)合應用能夠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強化臨床療效。此次研究比較了兩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在用藥安全性方面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體現(xiàn)了其臨床有效性與安全性。朱立穎等[16]在研究中將156例COPD合并感染性肺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78例,分別給予鹽酸莫西沙星聯(lián)合美羅培南治療與單純鹽酸莫西沙星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肺功能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顯效與有效共計96.2%,高于對照組,研究結果與本文相似。本研究就COPD患者莫西沙星聯(lián)合美羅培南治療效果進行了研究,其療效得到證實,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由于研究時間短、樣本少,未能針對該治療方案遠期療效及安全性進行觀察,在今后研究中應注重對其遠期療效的跟蹤隨訪,為COPD患者莫西沙星聯(lián)合美羅培南治療提供更多的依據(jù)。
綜上所述,針對COPD患者給予莫西沙星聯(lián)合美羅培南治療,是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有效治療方案,療效確切,值得臨床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