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榮
近年來,我國中職院校飛速發(fā)展,為了擴大院校的規(guī)模,降低了招生標準,使得入學學生的成績水平和自身素質都偏低。而數學是分數占比較高也很難學習的一科。而擴大招生,降低分數標準后,入學的學生大都數學成績不理想。學習任何知識都是從一開始的基礎慢慢累積,從易到難,慢慢發(fā)展,數學也不例外。而中職院校的學生大都數學成績差,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這就引起了一連串的問題。更有甚者,小學數學學習就沒有很好的入門,導致初中學習數學的時候對很多概念模棱兩可,整個學習周期數學成績偏低,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下降。在升入中職院校后,數學課程又增加了一個難度,學生就很難從初中數學向中職數學過度。
中職學生不僅數學基礎較差,而且他們的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差,再加上知識體系不完整,在面臨新環(huán)境、教師及教法時,就會出現(xiàn)難以適應的現(xiàn)象,在學習中職數學時不能對以往學過的知識進行遷移,也無法有效理清學習頭緒。
由于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相對薄弱,因此在完善數學課堂時應注重注意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相對應的措施。采用適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主動與學生溝通,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讓學生能夠主動配合課堂教學,從而有效提高數學教學水平。另一方面,應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行分層教學與分類管理。分類管理指的是在實施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基礎不同的中職學生采用不同的教育管理模式,盡量對學生進行彈性管理。對于部分基礎較好且情商相對較高的學生,則采用相對寬松的管理方法,讓學生可以自由掌控數學學習方法。而對于基礎相對較差或學習自主性不強的學生,則在實施數學教學時應注重采用課堂提問及課外抽查相結合的管理方法,確保學生能夠在相對嚴格的管理下接受。此外,還要在考察學生專業(yè)實際需要與基礎知識熟練程度的基礎上優(yōu)化數學課程及實施分層教學,對數學理論證明教學進行適當的淡化,同時強化培養(yǎng)數學思維。
數學教學中必須充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理論知識解答數學問題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訓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找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主導性,從而實現(xiàn)教學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