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蘇統(tǒng)謀與南音? ?陳燕婷
1.9 鶴發(fā)銀絲映日月 丹心熱血沃新花——懷念我的導師于蘇賢先生? ?梁發(fā)勇
2.4 會意尚巧 遣言貴妍——魏國藝術成就素描 寧 汐
2.12 弘揚民族音樂——笛藝大師趙松庭的藝術人生
趙曉笛
3.4 杜曉十:二重賦格般的音樂人生? ?檀革勝
4.4 段平泰先生的一堂課? 官 宇
5.4 潤物細無聲——記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向民
王姿肖
6.4 精研覃思 如詩亦如畫——作曲家、音樂理論家
賈達群教授的尋藝人生 鄔 娟
7.4 不拘一格的多元斑斕世界——記作曲家陸培和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 吳宏微
8.4 田青先生的音樂世界? 謝忠軍
9.4 王子初與中國音樂考古學 邵曉潔
9.12 作曲家溫德青訪談 李淑琴
10.4 砥志研思悉學術 內(nèi)外兼修厚德行——上海音樂學院錢亦平教授的人格魅力? 楊婷婷
11.4 怡情 狂想 動容 高峰——王建民音樂藝術的歷史簡論 王安潮
12.4 匠心獨運 閎約深美——作曲家周湘林藝術成就的歷史研究 王安潮
6.14 頌黨紅歌唱百年 楊瑞慶
6.18 假如聶耳、星海還健在——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而作 項筱剛
6.22 讀史辨曲之《五一紀念歌》 商樹利 盧歡歡
1.13 中國當代音樂教育發(fā)展中的階段性探索——以安徽教育學院音樂專業(yè)為例的歷史反思? 王安潮
2.15 多覺聯(lián)動音樂教學法——一場音樂課堂教學的革命 崔學榮
2.21 黎英海古詩詞藝術歌曲創(chuàng)腔的審美融通——以《登鸛雀樓》為例 張慧琴 鄧程磊
3.12 中國當代原創(chuàng)音樂作品精品出版探析——“新時代中國原創(chuàng)音樂作品系列”的出版實踐與思考 邢媛媛
3.16 辨析中國音樂結(jié)構(gòu)的微觀數(shù)理——陳應時教授的音樂曲體理論研究之二 王安潮
3.21 中國傳統(tǒng)音樂現(xiàn)象流探微? ? ? ?錢玥旨
4.10 唐代琵琶藝術的歷史形態(tài)及其當代顯現(xiàn)——兼及宮廷音樂、詩詞的當代藝術實踐? 潘靜宇 寧 汐
4.16 魯西南鼓吹樂之禮俗用樂研究? 尚 璇
5.10 錢仁康對俄文和聲教材漢譯的貢獻和影響——《推薦〈和聲學實用教程〉》學習札記? 彭 程
5.15 民族音樂學視角下的延安魯藝歌曲研究? ?姜 玥
6.25 舞境·樂境——以《火鳥》為例論鋼琴改編作品中的交響化演奏思維 程 妍
6.28 廣西北海咸水歌的美學價值研究 吳啟健
7.15 探音樂之基底 尋對話之平等——論“描寫音樂形態(tài)學”理論話語的建構(gòu)? 孫小鈞
8.11 改革開放初期的通俗歌曲? 齊柏平
8.19 自由探索、包容傾聽、簡單真誠——關于即興表達與民族音樂發(fā)展的對談? ?臧 娜
9.27 地理文化學視野下南海水上民歌的流行與傳播路徑
郭建民 張熒子暄
10.11 古詩詞藝術歌曲《越人歌》音樂分析與情感處理
徐 潛 佰 琳
10.17 趙玉齋古箏演奏藝術探究? 周桐舟 計曉華
11.11 《錫報》上海版戲曲資料撰稿人群像特征探究——以《游藝座》??拇笾骶帪榭疾鞂ο? ?李曉春
11.17 草原絲綢之路視野下的遼代胡旋舞研究? 楊育新
12.12 陸在易女聲合唱作品鋼琴伴奏藝術特征研究
韓靜怡 顏 詠
1.18 一部強化音樂教師教學技能的力作——評崔學榮編著《音樂微格教學》? 張 祎 康瑞軍
2.26 先秦音樂史學的新拓展——評周柱銓《先秦文獻音樂史料考》 顏婷玉 王安潮
2.31 音樂批評的三問與三度探究——兼及與寶玉博士的隔空對話 金 晶
3.24 傳聲 傳形 傳蘊 傳道——評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作曲學科教師作品音樂會 王 程
4.19 蜀宮燕樂的現(xiàn)代回響——國樂觀念劇《伎樂·24》評析? 胡怡樂 王安潮
5.18 嚴謹理性視野下的幻想與狂想——評金瀚文“王者的詠嘆”鋼琴獨奏重奏音樂會 寧 汐
5.23 邂逅與聆聽——評沈媛的管風琴演奏專場 張聽雨
5.25 廣西民族地區(qū)高校音樂評論卓越人才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踐 楊柳成
6.31 音樂表演藝術的參照性前提——兼談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110第三樂章的部分演奏版本比較 文 靜
7.19 當代室內(nèi)樂的視聽跨界——評《移動的風景:當代室內(nèi)樂新作品音樂會》 孫 焱
8.25 貝多芬的“孤島”樂聲中的哲思——曹鵬演繹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音樂會印象? ?高賀杰
9.30 寄寓于西方音樂中的“新”遐想——以阿連斯基《練習曲Op.25,No.3》為例 萬夢縈
9.36 憶往昔累累碩果 展未來不忘初心——管窺中國歌劇藝術的發(fā)展 徐 潛
10.21 21世紀我們該如何演奏帕格尼尼隨想曲——評寧峰小提琴獨奏音樂會? 楊 健
11.22 逆流而上 匯于百川——評作曲家梁雷與文集《百川匯流的聲景》? ?張 姣
12.16 從《狂人日記》到《思凡》——郭文景歌劇作品研究述評 喬文熙
12.22 在探索嗩吶系樂種流變中反思家鄉(xiāng)民俗學——評《蘇北嗩吶班百年活態(tài)流變研究》 錢 鈺 白 莉
1.21 聲樂套曲《冬之旅》之《春夢》音樂分析
樊卓穎 王 勇
1.24 小提琴曲《紅軍哥哥回來了》對二胡演奏藝術的? 借鑒? 李文佳
2.35 20世紀西方新音樂的視唱音準教學探析 于 洋
2.40 綜合類高校音樂表演專業(yè)的就業(yè)情況分析 王 婕
2.43 試論西方音樂流變中的“陌生化”與“偏離”
王俊達 陽 軍
2.46 巴赫《恰空舞曲》的音高材料創(chuàng)作技術及特點分析 孫 博
3.29 若言琴上若有聲——關于當代中國二部鋼琴協(xié)奏曲的風格意識? ? 陳雨池
3.34 從詩到樂——德彪西鋼琴作品《泛舟》中的情景建構(gòu)
周 靜 陳 韻
4.24 雙鋼琴改編曲《十面埋伏》演奏分析及意蘊詮釋
謝 媛 韓 莎
4.28 淺析琵琶曲《春蠶》的演奏技法及音樂意境? 李時茜
4.31 心中有信仰 腳下有力量——論歌劇《長征》中典型人物的角色塑造 韓嵩楠
4.34 電影音樂設計中的留白藝術探析? 王夢菲 佟雪娜
5.29 久石讓動畫電影音樂創(chuàng)作技法分析? ?張 睿
5.33 淺析鋼琴藝術指導在紅色經(jīng)典小提琴作品中的 演繹? ?朱 虹
5.36 新疆民族民間音樂簡析——以柯爾克孜族為例
楊雙良
5.39 淺析舒伯特藝術歌曲的音樂特征——以《冬之旅》中“晚安”、“風信旗”兩首為例 李云龍 狄其安
6.37 江文也鋼琴套曲《鄉(xiāng)土節(jié)令詩》現(xiàn)代作曲技法運用分析 錢至美 劉圓夢
6.40 保羅·克萊斯頓《薩克斯管奏鳴曲》(Op.19)演奏技法分析 朱彥齊 郭 鋼
6.44 揚州民歌的保護措施分析 王金鑫 姚 霆
7.23 安東·韋伯恩《鋼琴變奏曲》Op.27第一樂章鏡像結(jié)構(gòu)分析? 孫昕穎 吳晶晶
7.26 淺析貝多芬《C大調(diào)第三鋼琴奏鳴曲(Op.2,No.3)》
——第一樂章的創(chuàng)作特征? 趙 敏 夏小曹
7.29 淺析元雜劇《感天動地竇娥冤》中竇娥曲詞之美
張孟喬 張 維
8.29 莫扎特歌劇《費加羅的婚禮》認親場景的喜劇性解讀
王鶴夢 邱桂香
8.33 淺析《十二首民間曲調(diào)》的藝術風格——以盧托斯瓦夫斯基兩首民間曲調(diào)為例? ?毛雯琦 紀曄曄
9.43 傳承與創(chuàng)新——鋼琴曲《陽關三疊》的藝術特色與演奏分析 李若斐
9.46 藝術歌曲《卓文君》情感分析 趙嘉璐 班 安
10.24 秋葉之靜美——《入殮師》音樂分析
劉 思 陳 晨
10.27 探析梅特納鋼琴獨奏體裁《童話》的創(chuàng)作風格
楊煦熔
10.30 戲入情 歌入心——豫歌的韻味元素表現(xiàn)
于 潔
10.33 明代紹興派琴譜譜系研究? ? 許 萍
11.27 試析貝多芬《第三鋼琴奏鳴曲》第二樂章曲式結(jié)構(gòu)
李云龍 王 勇
11.30 還原本質(zhì)——論貝多芬鋼琴協(xié)奏曲的音色設計
嚴逸澄
11.33 《湯姆森鋼琴教程》和《巴斯蒂安鋼琴教程》的對比分析 鄭清然 葉朝暉
11.36 花腔聲樂作品《瑪依拉變奏曲》兩種演唱版本對比分析——以吳碧霞和常思思版本為例
趙建新 陳俊玲
12.26 “第二實踐”在蒙特威爾第歌劇《奧菲歐》中的運用 陳 思
12.30 淺談美聲唱法與流行唱法的融合——以音樂劇《歌劇魅影》為例 陳 瑤
1.29 扎根本土 深植時代——大型民族管弦交響神話詩劇《大愛長白》的文藝創(chuàng)作價值 錢今幗 李 爍
1.32 多重因素造就的奇觀——解析南海“水上民歌” 七最? ?郭建民 梁 卿
1.36 新穎別致的音樂教育 意義深遠的希望工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和平鎮(zhèn)希望小學音樂課堂實錄 張 昀
2.49 蘇統(tǒng)謀與南音(一)——苦樂參半的童年 陳燕婷
2.54 南?!八厦窀琛薄I辖z綢之路流動的音樂景觀
郭建民 梁 卿
3.37 蘇統(tǒng)謀與南音(二)——館閣學藝? ? ? 陳燕婷
3.41 “音地關系”語境下海南地區(qū)跨界族群民歌比較 研究? 郭建民 姜海超
3.44 論音樂“拼貼”創(chuàng)作中的陌生化效果? ? 靳海音
4.37 “音地關系”語境下海南地區(qū)跨界族群民歌比較研究(下) 郭建民 姜海超
4.43 蘇統(tǒng)謀與南音(三)——艱辛的學徒生涯? 陳燕婷
4.46 用中國語文方式普及中國音樂母語文化——解讀《中國音樂基礎課訓練教材》? 王 曄
4.49 二胡與交響樂團的錄音與制作淺釋? 宋 芹
5.42 開封二夾弦戲曲博物館的成立與使命? ?尚永娜
5.46 蘇統(tǒng)謀與南音(四)——嚴師出高徒? ?陳燕婷
6.47 文化再生產(chǎn)視角下民族音樂教學的場域空間思考
李爽霞
6.50 蘇統(tǒng)謀與南音(五)——基層生活的歷練 陳燕婷
6.53 李斯特《但丁讀后感——幻想奏鳴曲》的結(jié)構(gòu)及音高材料研究 關明月 吳家軍
7.32 古城新韻 獻禮百年——2021年第二屆蘇州金雞湖作曲比賽音樂會述評? 張 堯
7.37 蘇統(tǒng)謀與南音(六)——親如一家的師生情誼
陳燕婷
7.42 20世紀中國鋼琴奏鳴曲創(chuàng)作特征研究——以汪立三《幻想奏鳴曲“黑土”——二人轉(zhuǎn)的回憶》為例
楊若男 陽軍
8.36 芻議劇院管理運營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 ?李潤瑤 李小瑩
8.40 蘇統(tǒng)謀與南音(七)——曲折的劇團重組經(jīng)歷
陳燕婷
8.44 從巴洛克到浪漫派的一次邂逅——古典音樂風格鑒賞綜述 崔 健
9.49 從鋼琴伴奏風格看陳田鶴藝術歌曲的審美價值
王 瑋
9.53 殊同歸途卻殊途同歸的音樂數(shù)字化探索之路
——中國區(qū)域音樂文化數(shù)字化與新型智庫建設學術研討會綜述 王瀟萌 賀志凌
9.59 秦腔傳統(tǒng)劇目的文化價值研究 孫 婷
9.63 蘇統(tǒng)謀與南音(八)——木偶劇團的輝煌時期 陳燕婷
10.36 關于音樂與音樂劇的一次探討——2021盛京戲曲論壇音樂劇《鐫·刻》劇目研討會綜述? 鄭永為
10.40 試論楊娜妮古箏高級練習曲的訓練體系建構(gòu)
劉 娜
10.44 向海而歌——南?!八厦窀琛比宋年U釋
郭建民 郭溢洋
10.50 蘇統(tǒng)謀與南音(九)——奠定人脈基礎的文化局 工作 陳燕婷
11.39 試論“四全媒體”視域下民樂類電視節(jié)目的內(nèi)容革新——以《風華國樂》為例? ?葉琦瑛
11.42 音樂的新資源——格文美爾獲獎感言? 梁 雷
11.45 國際視野下的音樂產(chǎn)業(yè)發(fā)展探究 郝 珊 佟雪娜
11.50 “角逐”中的木琴——音樂人類學視角下《最后的木琴師》研究? 吳政霖 王嘯冰
12.33 斯洛尼姆斯基小提琴作品賞析:從《單旋律樂曲》到《傳奇》 張鎧麟
12.36 肖邦《第二諧謔曲》跨語境演奏研究——以郎朗、齊默爾曼及莫拉維奇為例 程憲偉
12.39 回望魯藝初心 共謀魯藝學科發(fā)展新向度——沈陽音樂學院“魯藝音樂文化學科建設與發(fā)展”座談會側(cè)記 李 放
1.39 論舒伯特藝術歌曲《巖石上的牧羊人》詞樂關系
周秋彬
1.43 論全媒體時代音樂類電視節(jié)目編導的創(chuàng)作與創(chuàng)新
岳德峰
1.45 音樂劇演唱的審美意識拓展——基于表演思維的建構(gòu)探究? ?鄭 敏
1.48 色彩、音樂與跨感官運用研究? ?靳海音
2.61 吟誦文獻研究綜述(2016-2020年) 楊 玫
2.66 關于鋼琴藝術欣賞中的審美意識初探 黃 超
3.47 二胡演奏藝術中的意境營造研究? ? 王 寧
3.50 “一帶一路”背景下遼寧東北民族民間音樂對外交流與合作研究? ? 沈德鵬
3.53 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 特色引領未來——江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學科發(fā)展路徑及辦學宗旨述要? 陳立芳
4.55 不言春作苦 ??重撍鶓选獮閺垖毴A的專著《辟斯頓弦樂四重奏和聲技法研究》所作的序言 李吉提
4.57 《錫報》音樂資料中與京劇相關的若干名稱闡釋
李曉春 文 晟
4.60 詳解德沃夏克“杜姆卡鋼琴三重奏”O(jiān)p.90及對演奏的啟示 李京倍
5.50 談中國聲樂作品歌詞中的韻母? ?賈姝君
5.54 徽州民歌介入徽州研學旅行項目的提升路徑探析
史一豐
6.59 中國少數(shù)民族特色的重唱與表演唱研究 肖金勇
6.61 武漢琴臺音樂廳管風琴的設計與應用 李 想
7.45 數(shù)字化時代民族音樂的傳播研究——以民族樂器琵琶為例? 石金語 王燕平
7.48 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專業(yè)多聲部視唱教學研究
許 月
8.47 論音樂的美育功能? ?葛殊桉 陽 軍
8.50 精品是這樣煉成的——談《黨的女兒》復排的幾點 思考 鄧 川
8.53 云南原生態(tài)民族音樂研究 歐陽麗梅
9.66 淺析新音樂崛起的繁盛與當代音樂評論的困境
李鐵剛
10.55 日內(nèi)瓦游學記——赴瑞士留學有感 陸 曦
10.60 城市音樂文化在城市發(fā)展建設中的價值與實踐 研究? 王 賽
11.53 君子謀道不謀食——紀念于蘇賢先生逝世一周年(上)? ?檀革勝
11.63 再議芭蕾舞鋼琴伴奏中音樂表現(xiàn)力的建構(gòu)路徑
鄭玲玲
11.66 蘇統(tǒng)謀與南音(十)——潛心編書的文化館階段(上)? ? 陳燕婷
11.71 面向孤獨癥兒童的音樂文化公共服務初探
何 晶
12.44 歷史記憶與個性延展———遼劇音樂的傳承、流播研究 姚佳欣
12.49 蘇北琴書生存現(xiàn)狀及傳承探討 吳燕菊
12.52 中提琴演奏的教學策略研究 鐘 華
1.51 高校合唱指揮教學關鍵點與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 劉佩榮
1.54 中職音樂課程素養(yǎng)化教育探究? ?周 放
1.56 普通高校音樂通識課程的教學成果調(diào)研——以上海大學為例? ?王梓同 卿 揚
1.59 數(shù)字化技術背景下聲樂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 石 磊
1.63 論信息技術背景下高校聲樂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 孫雪梅
1.66 論多媒體技術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
周又佳 馮凌燕
2.69 論中小學音樂課堂情境教學構(gòu)想 曹麗艷
2.72 信息化時代下引領高校音樂教育的新發(fā)展——以聲樂課為例 連文玲
2.75 高校音樂舞蹈專業(yè)和管樂教育專業(yè)鋼琴教學的現(xiàn)狀和課程改革 奉 建
3.60 論我國高校聲樂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與策略 金英淑
3.63 音美交融 提升素養(yǎng)——淺談核心素養(yǎng)下高校音樂教育與美育的融合探究 潘欣杭 張東方
3.66 薩克斯管演奏專業(yè)在高職院校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策略 研究 周遠星
3.70 論鋼琴藝術指導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 于嘉馨
4.63 視唱練耳對聲樂技巧的作用和影響研究? 于宏偉
4.67 電子管風琴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演奏研究? 蘇 媛
4.70 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高校音樂教育的改革創(chuàng)新? 研究? 安師瑤
4.73 淺談視唱訓練中的“唱”與“練”——讀《視唱練耳簡明教程(上)》有感? 王文婷
5.57 高校鋼琴教學中即興伴奏的應用探討? ?劉 進
5.60 高校音樂學專業(yè)藝術實踐教學模式探究? ?陳 怡
5.63 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高職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問題的若干思考? ?張 瑞
5.66 德育教育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體現(xiàn)和運用 劉紀秋
5.69 高校學前教育民族聲樂教學的思考 沈 旭
6.64 義務教育階段樂器進課堂的實踐策略研究 何 苗
6.67 高校鋼琴教育對發(fā)展民族音樂文化的作用與路徑 探析 朱敬文
7.51 古詩詞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運用與推廣 牛藝添
7.55 “羅森塔爾效應”在兒童聲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以6-8歲兒童為例? 王承鳳 宮 偉
7.58 “運動覺”感知訓練對大學生音樂思維發(fā)展的優(yōu)化策略研究——基于大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構(gòu)建的 視角? 詹燕君
7.64 中西音樂比較中高師傳統(tǒng)音樂教育問題探微
關陳偉 耿勁松
8.56 課堂引導教學模式下高校鋼琴教學分析? ?于佳楠
8.60 基于藝術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聲樂課堂——教學手段與方法改革研究? ?李艷萍
8.63 基礎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活動管窺? 李 淵 劉永福
8.66 聲樂表演的心理調(diào)控策略思考? ?牛藝添
8.72 高校紅色經(jīng)典音樂的教學模式探究與傳承 王 晨
9.69 中國鋼琴曲紅色經(jīng)典作品在教學中的傳承與發(fā)展
王晨曦
9.72 高校音樂師范專業(yè)實踐課程的改革與探究 李興旺
9.75 淺談舞臺實踐在中職院校二胡教學中的重要性及教學要點 王 萃 姚 霆
9.78 傳統(tǒng)“以樂輔德”教育思想之考論 鞏兆越 田 怡
10.63 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融合應用
于佳楠
10.66 論聲樂審美在聲樂練習及藝術實踐中的作用
秦慶璋 高 超
10.69 高校鋼琴即興伴奏課程的教學思考? ?鄭迪瀚
11.74 提升高校音樂教育水平的有效管理策略? 李 浩
11.77 鋼琴曲《箏簫吟》的音樂與教學分析
張成功 張冰冰
12.55 高校鋼琴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吳晶晶
12.58 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普修課中的教學運用
朱玉姝 許 鳳
12.61 關于高校多元化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與探究 李 浩
12.64 論預備練聲練習在高校聲樂專業(yè)課中的重要性
李英瑜
12.67 高等院校音樂劇表演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的課程設置與實施探析 朱晏鋒
1.69 數(shù)字“三”在民族音樂中的文化解讀? ?徐海龍
1.74 論舒伯特藝術歌曲的特色——以聲樂套曲《冬之旅》第二首《風信旗》為例? ?牛文潔 狄其安
1.77 論聲樂演唱在民族歌劇表演藝術中的戲劇性體現(xiàn)
郝亮亮
1.80 民族樂器管子獨奏曲《江河水》的風格與演奏技巧
梁 昕
2.78 論新民樂中琵琶演奏的發(fā)展趨勢 李 敬
2.81 仫佬族師公調(diào)音樂的現(xiàn)狀及傳承 石 寧
2.84 聲樂演唱技巧在聲樂表演中的作用
崔欣陽 虎 翼
3.73 車爾尼鋼琴練習曲740(699)中的琶音技術練習 研究 竇 瑾
3.78 李斯特單樂章作品的套曲化設計? ? ?朱顯平
3.84 生與死的探索——馬勒《亡兒之歌》第一首《此刻太陽終將升起》? 陳晶霞 王婷婷
4.76 以《官僚小奏鳴曲》為例探析埃里克·薩蒂的創(chuàng)作 風格? 翟東寧
4.79 秧歌在民族聲樂藝術中的融合探索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 分析? 王小林
4.82 板胡作品《水袖》中鋼琴伴奏的中國寫意? 侯 嘉
4.85 黎族竹木器樂相關研究綜述? 劉庭萱 李 蕓
5.72 從影視音樂功能看影視音樂創(chuàng)作與制作的特殊性
宋 芹
5.75 鋼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現(xiàn)與觸鍵技巧的運用探討
鄭麗莎
5.78 論聲樂表演藝術的形體語言? ?郎 燦
5.81 手風琴演奏中藝術表現(xiàn)力的運用研究? 周 宇
6.71 復調(diào)因素在莫扎特《朱庇特交響曲》末樂章中的運用
馬小童
6.77 歌劇《維特》的詠嘆調(diào)《春風你為何喚醒我》的藝術表現(xiàn)及演唱研究 牛藝添
6.81 探討動與靜在鋼琴演奏中的藝術體現(xiàn) 王金哲
6.84 云南民族聲樂的發(fā)展研究 歐陽麗梅
7.67 鋼琴演奏中觸鍵與踏板對音色的影響? 于佳楠
7.71 高校舞蹈教學中鼓子秧歌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研究
張 哲
7.74 歌劇《蒼原》的當代價值思考? 杜 陽
7.78 北頓涅茨河岸的朝陽——普羅科菲耶夫《第一鋼琴奏鳴曲》探析 陳佳瑋 吳晶晶
8.75 中國五聲性調(diào)式和聲的理論發(fā)展——以陳培勛鋼琴曲《平湖秋月》為例? ?孫天驕 洪 丁
8.78 群體意識視域下中國傳統(tǒng)音樂特征研究? ?錢玥旨
8.81 電子音樂制作技術手段在電影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及發(fā)展趨勢 魏娛卉 王 鉉
8.84 鋼琴風格即興創(chuàng)編于兒童工作記憶發(fā)展的運用
陶 紅
9.81 淺談鋼琴演奏中觸鍵技巧及音色效果
尉佳佳 吳 琛
10.72 談丁善德藝術歌曲《想親娘》? 趙宏達 李 沫
10.77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中的音樂表演
王 君 趙雨蒙
10.80 笛曲《鄉(xiāng)歌》藝術特色新探? ?郝乃鳳
10.83 鋼琴演奏技巧對音樂表現(xiàn)力的作用 王 蕾
11.80 抗戰(zhàn)歌曲的發(fā)展與當代價值? ?徐 潛 張欣然
11.84 由舞蹈《踏歌》談中國古代女樂歌舞的審美特性
王舒洋 楊 潔
12.71 楚州十番鑼鼓音樂研究現(xiàn)狀與當下研究路徑
仲崇連 羅天羽
12.74 中國民族歌劇在高校傳播路徑及影響力的探索與研究 陳曦澤
12.77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鋼琴文化的海外傳播路徑探尋 程楚喬
1.85 打造藝術精品 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作曲家欒凱? 訪談? ?金佳明 趙德山
1.88 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網(wǎng)絡音樂作品版權保護研究
周 慶 崔東明
1.91 聲樂作品選擇在聲樂訓練中的重要性研究? 陳欣榮
1.94 從箏曲看流派——《高山流水》與河南、山東、浙江三大箏派? 王曉紅 王 憲
2.87 歌唱方法之我見 李鳳蓮
2.90 淺談俄裔作曲家齊爾品中日音樂活動的貢獻及影響
何依霖
2.94 論唐代中原樂舞與西域樂舞的交流與融合
李晨楓 相 寧
3.87 淺析影視人類學視角下儀式音樂研究——以廣西靖西縣儀式音樂研究為例? ? 李秀明
3.90 廣西瑤族山歌調(diào)查報告——以賀州市富川縣平地瑤為例? ? 趙洪倩 張黎明
3.93 線上與線下的對話 原創(chuàng)與經(jīng)典的交融——中央歌劇院2020年演出概述? ?王坤彤
4.88 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音樂風格研究——以第一首《晚安》(Gute Nacht)為例? 邱靜文 袁 勤
4.91 論創(chuàng)建“宮·徵”民族器樂藝術中心的路徑研究
王新蓉 郝宏歌
4.95 基于文化語境下鋼琴改編曲教學創(chuàng)新——以廣東音樂鋼琴改編曲為例? 趙 昕
5.84 民俗文化視角下十番音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陳曦澤
5.87 關于在高等音樂教育中器樂教學與小組課相結(jié)合的反思 劉 陽 邊 鵬
5.90 淺析合唱指揮中的藝術表現(xiàn)力及其提升策略
楊清強
5.93 臨海詞調(diào)歷史發(fā)展略論? 江劍輝 張 珂 王安潮
6.87 閩臺音樂的傳承與發(fā)展現(xiàn)狀研究 王 淼
6.90 “在那遙遠的地方‘邂逅’巴拉萊卡”——一次中俄音樂融合實驗之延展追敘? ?周 耘
6.94 淺析小劇場歌劇發(fā)展特征——以歌劇《再別康橋》 為例 李 吉 袁 勤
7.81 具有異曲同工之美的三部經(jīng)典民族歌劇 楊瑞慶
7.86 論張千一歌曲創(chuàng)作的民族情感? 馬淑偉
7.90 俄羅斯音樂之我見? 馬嗣春
7.94 網(wǎng)絡教育背景下鋼琴教學模式的拓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
鄭雅麗
8.87 淺談鋼琴教育教學模式在高校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 更藏吉
8.91 《義勇軍進行曲》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與蘊含的當代價值研究 邱 田
8.94 九江山歌研究綜述? ?孫煒唯
9.84 獻身教育終不悔,一片丹心育英才——追憶我的父親、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齊鶴堂 齊 易
9.90 談贛劇饒河戲彈腔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羅 娜 羅紅霞
9.93 湘南學院音樂學院聲樂教材建設研究 梁小成
10.86 紅色經(jīng)典歌曲資源融入“四史”教育研究——以黨史學習教育為例? 陸 苗
10.89 淺析音樂與舞臺的藝術關系 潘思蘭
10.91 淺談高校音樂課堂與舞蹈相結(jié)合? ?董玉芝
10.94 多元視角下小提琴本體作品向聲樂載體作品跨界教學模式初探 王亞莉
11.87 贊歌頌百年 開啟遼寧流行音樂創(chuàng)作新篇章
王 旭
11.90 壯族山歌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性探究
李肖一
11.93 試論“新四史”教育與《音樂鑒賞》課程思政教改的意義與策略? ?柯云燕
12.80 淺析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音樂審美 姜 凱 牛藝添
12.84 試論校園劇多樣性表演風格統(tǒng)一呈現(xiàn)中音樂的作用——淺析五音戲校園清唱劇《王盡美的母親》 尹 露
12.87 文化視域下的天水酒歌探析 范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