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老妖
發(fā)生火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無論是生命還是財產(chǎn),在火焰面前都是如此脆弱。而有一類火災更是堪稱人類噩夢,那就是森林火災。
為什么會是噩夢?那就不得不談到森林火災的特點——持續(xù)時間長,一旦發(fā)生森林火災,通常會持續(xù)幾天甚至幾十天;過火面積大,波及幾百、幾千甚至上萬平方公里;導致嚴重的生命傷亡,以及數(shù)以億計的財產(chǎn)損失。更麻煩的是,森林火災的撲救,遠比一般的城市房屋火災困難得多。
森林中的“流星火雨”
在城市中,消防員滅火一般是用高壓水槍。而撲滅森林火災,最常見的是很多消防員站成一排,用各種工具撲打地面上的火焰;或者用滅火風機對著火苗狠吹,讓其熄滅。這些最常用的方法,能夠有效地控制火勢,阻止地表火勢順著地面蔓延。
然而,森林火災真正的可怕之處,是它可能形成“飛火”,甚至是“流星火雨”。很多小火苗像“流星雨”一般從空中飛瀉而下,越過燃燒的前鋒,落在幾十米、幾百米之外,形成新的著火點,導致滅火人員被前后夾擊,極可能導致慘痛的傷亡事故。
飛火從何而來
論及形成飛火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有這么幾種:平流火。當火場上有大風刮過時,帶有火星的樹皮、樹枝被卷了起來,吹到遠處再落下,遇到可燃物,就形成了新的著火點。
對流火。指火焰燃燒產(chǎn)生的高溫形成一個上升的氣流,從而把火星吹到高空,在氣流變?nèi)鹾笤賶嬒?,形成著火點。
輻射火。燃燒產(chǎn)生的熱量通過輻射加熱了附近的樹木,尤其是多油的松樹、桉樹等,讓其逐漸干燥,并釋放出大量的可燃油脂,這些油脂揮發(fā)、和空氣混合后,可能會突然被點燃,形成一片新的火場。
如果對流火足夠猛烈,再加上地形配合,比如火災發(fā)生在風速較大的峽谷地帶,或是兩座山之間的鞍部時,還會形成可怕的“火漩渦”:燃燒產(chǎn)生的上升氣流,夾雜著灰塵、火種和火焰,一邊高速旋轉(zhuǎn),一邊沿著地面水平移動,速度可達20-40km/h,幾分鐘內(nèi)火勢就會蔓延開來。如果滅火人員不幸碰上它,幾乎無法生還。
此外,據(jù)說有些鳥類,比如澳洲的嘯栗鳶、褐隼等,在遇到森林火災時,還會主動叼起燃燒中的小樹枝,丟到尚未起火的樹林里——這樣,就可以把蜥蜴、老鼠等小動物攆出來,飽餐一頓。這種“縱火犯”,目前在我國尚未發(fā)現(xiàn)。
上述幾種飛火現(xiàn)象,雖然發(fā)生概率不大,卻讓人防不勝防。很可能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消防員原本的后方,就會變成滅火的前線。而常規(guī)的防火隔離帶(即將地面的植被徹底清理,形成的一個十多米寬的空地),對于這幾類飛火,也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如何應對森林火災?
那么,既然森林火災如此可怕,人類又該如何應對呢?
答案恐怕讓人沮喪:并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一旦森林火災發(fā)生,且在長時間干燥少雨、風大、風向變化頻繁等不利的氣候條件下,或是燃燒的森林位于陡坡或峽谷等不利的地形中,消防員能做的,就是在火場外圍盡可能建立隔離帶,并隨時警惕飛火現(xiàn)象。若飛火剛剛發(fā)生時,迅速組織力量撲救,還是有可能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的。反之,不顧條件貿(mào)然進場撲救,就容易出現(xiàn)傷亡。
此外,對于森林火災,八字金句依然適用:防消結(jié)合,預防為主。在這一點上,每個進入森林的人都有著重大的責任,不把火種帶入森林,就是對森林最大的關(guān)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