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衍勤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睆埲籼撝畣枺林辛硕嗌偃说耐袋c。
每個人都渴望圓滿,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輪圓月。這輪圓月是一己之愛,是頭戴宮花,是家國安詳??墒?,“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枚月亮,并不總是那么圓滿。
古往今來,多少有夢的人追求同一個目標,懷著同一個夢想,呼喚著同一個美好的象征—月亮。
杜甫曾經(jīng)和李白結(jié)伴而行,策馬江湖。杜甫羨慕李白的灑脫和不羈,崇拜他的天賦與才華。可惜,我“腳踏江河”,你“飛天攬月”,他們終究揮手而別。
李白心中始終有一輪圓月,招引著他“仰天大笑出門去”,又揮一揮衣袖,放馬青山綠水間,追尋他的月亮。但他心儀的月姑娘,終是負了他。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豁達如東坡,也有如此扎心的感慨。那輪圓月啊,何事長向別時圓!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久別重逢,終于可以和弟弟一同在中秋賞月。但是,兩人相聚的時日甚短,轉(zhuǎn)眼各奔東西。下一次的圓月,不知在何方。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备糁聊?,都感受到他的孤獨與清冷。
紅顏褪色,英雄白頭。圓月就這樣用它一雙永恒的眼睛,靜靜地看著我們,看我們演繹分分合合,或喜或悲。
回村收割秋糧的打工者,不等中秋圓月消蝕,又要離開。歸人轉(zhuǎn)身變離人,下一次團圓,就到了年關。
我為背井離鄉(xiāng)的朋友寫過這樣的小詞:
秋又至,雁南行,余霞為誰濃。橋頭轉(zhuǎn)身即天涯,何日又重逢?
葉落早,離人惱,最怕人去春老。目光長短望西風,莫看山楓紅。
男兒心,并不如鐵,那漫山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
我的同桌,有三位再也無法看到今晚的月亮。她們沒有道別,就永遠留在了昨天。而我自己呢?每日都在“大雪紛飛”,來回奔波,每天平均五節(jié)課,病痛、傷痛,感覺每日都苦苦掙扎在生死線上。
有時,真想一走了之。
如風行走八千里,不問歸期。
只手兩不牽,獨步天涯。
任秋風拂面,落葉飄搖,
萬里江山,我只醉濁酒一杯。
銀河轉(zhuǎn)玉盤,月移柳下船。
我的影,被秋風吹去。
如月高懸,九萬里空懸。
但是,我只能想想。我的翅膀覆蓋了太多的鉛和塵。讀到這樣一段話:
不必站在50歲的年齡,悔恨30歲的生活,也不必站在30歲的年齡,悔恨20歲的愛情。我們不能站在后來的高度,去批判當年的自己,這不公平。如果重來一次的話,以當時的心智和閱歷,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既然如此,那就試著和自己和解吧,去接受每一個時期的自己。
什么是團團轉(zhuǎn),皆因繩未斷。終究是凡塵中人,不必自責有太多的割舍不斷。
“徐州城外籬笆院,玉帶秋水月滿天。千里江山兩棲地,萬古人間一團圓?!薄靶≡簼M藤綠影窗,晚風送得幾絲涼。雜花沐月享露滋,豆角垂天夏日長?!薄爸穸敷?,布衣裳,斜陽把盞籬笆旁。玉帶憑欄東逝水,柳送點點豆花香?!卑涯抗鈴脑律鲜栈匕?,給自己一些不求上進的理由:“不羨車馬不羨官,他得驅(qū)馳我得閑。”
鄰居家觥籌交錯,孩子們打打鬧鬧,甚是歡樂。想起我的童年,貧窮卻無憂。母親忙于灶臺,祖母坐在灶前,得空就燒香拜佛。院子里飄滿飯菜的香和燒過的線香的味道。而我的父親,就坐在桌旁,不時磕磕煙灰,端起酒杯,得意地隨著煙霧繚繞。
現(xiàn)在,祖母燒香跪拜佛前,她的蒼蒼白發(fā),她的慈祥的笑臉,都成了夢境。
我的父親,那個最愛場面和團圓的人,有客沒客都在桌前端起酒杯的人,他在哪里?想起他枯萎的身軀和蒼白的臉,想起他躺在泥土里的潮濕和冰冷,想起再也不能團圓,我禁不住淚如雨下……
正因為人生太多缺憾,我們才如此渴望圓滿吧。
天上的月亮常缺,不遂人意,就在心中升起那輪圓月吧!
華枝春滿,天心月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