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河北青縣組織部
離退休黨支部建設是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的各級組織聯(lián)系老同志的橋梁和紐帶。加強和改進離退休黨支部建設既是發(fā)揮離退休黨員作用的需要,又是鞏固黨的執(zhí)政基礎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需要。近期通過走訪、座談、電話訪談等形式對新形勢下離退休黨支部管理模式進行調研。
調研地離退休黨支部始建于1989年,隨著各單位將離退休黨員組織關系不斷下放,越來越多的離退休黨員進入了離退休黨支部。老干部黨總支下屬支部已經由從最初的3個支部50余人發(fā)展到目前11個支部700余人。
離退休黨支部黨員構成復雜。一是離退休黨支部黨員年齡跨度大,有的黨員退休已有30多年,而有的則是剛剛退休。二是黨員來源渠道不一,既包括調研地各單位離退休干部黨員又包括省市直轄、鄉(xiāng)鎮(zhèn)、改制企業(yè)的離退休黨員。
離退休黨支部部分黨員參與活動效果不佳,情況表現(xiàn)為:一是黨員退休后離開工作崗位放松對自身的要求,參加組織生活積極性不高;二是部分離退休黨員因為行動不便無法參加組織生活;三是部分離退休黨員隨子女異地居住、就醫(yī)、療養(yǎng),造成黨員關系和生活所在地長期分離,與黨組織聯(lián)絡不便,黨組織對其原居住地實地或電話走訪等聯(lián)系困難;四是來源渠道不一,增加了教育和管理的難度,易使離退休黨員流失于黨組織之外。
1.黨員數量持續(xù)增加,管理壓力劇增
離退休黨支部在人口老齡化趨勢下面臨較大壓力,退休黨員數量持續(xù)增加,隨之而來的是離退休黨支部黨員數與之增加,個別支部甚至超百名黨員而不得不重新劃分支部。這樣同時也造成支委會對新接收的黨員不熟悉甚至是陌生,不利于支委會及時了解黨員的思想動態(tài)、守紀情況和發(fā)揮作用狀況,更不利于“三會一課”制度的有效落實和離退休黨支部整體長遠建設。
2.支委會梯隊更新建設難以開展
作為管理層的支委會成員均是支部中聲望頗高的退休黨員。退休年齡是現(xiàn)實情況,身體狀況、身體承受能力逐年變化,對“從嚴治黨”各項要求保障有難度。他們?yōu)槁?lián)絡個別黨員登門三四次,四處打聽黨員情況上下爬樓氣喘吁吁、甚至有為部分黨員的不正當言行生氣臥床的等等。
新退休的黨員同志未能在支委會中做到及時補充。一是對支部情況、黨員情況不甚了解,甚至轉接到新支部后仍沒有深入了解的機會。二是退休生活的開啟降低了其對支部管理的興趣,現(xiàn)任支委會動員工作成效不明顯,支委會更新困難。
3.離退休黨支部制度約束乏力
支委會成員中的書記、委員均由離退黨員構成。離退休黨支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多為服務。離退休黨支部的基層組織結構雖已形成并設立相應制度,但日常管理主要依靠各支部書記、委員的自覺奉獻精神以及人情約束、社情輿論約束,有悖于全面“從嚴治黨”的大形勢,制度的現(xiàn)實約束力疲乏,黨建工作效果無法達到預期。
老干部工作部門主要職責是對老干部進行服務和管理,局限于對支部工作的指導,在“度”上難以把握,存在不便“使勁”的現(xiàn)象。
4.離退休黨支部活動開展困難
黨的理論是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的,老同志在加強黨理論武裝方面更新及時性上有短板。有的支部沿襲舊的活動方式,念念報紙、嘮嘮家常;有的下棋打麻將,以娛樂代替組織活動。支部活動內容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或無活動、或有流于形式之嫌。
1.與部分黨員加強黨的教育需求不符
老離退休黨支部黨員年齡跨度大,部分黨員體力充沛,精力旺盛,且文化程度較高,對新生事物接收較快,對于嚴肅認真的組織管理需求迫切,而現(xiàn)行離退休支部難以滿足其需求,與現(xiàn)行離退黨員管理離退黨員模式存在矛盾。
2.與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時代要求不符
“從嚴治黨”是“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叭妗本褪枪苋h、治全黨,面向9000多萬黨員。離退休黨支部建設理應涵蓋其內,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jiān)督黨員的職責。而離退休黨員管理離退黨員的模式是實現(xiàn)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特殊組織,與當前功能型支部建設要求沒有達到完美契合。
針對當前離退休黨支部建設出現(xiàn)的新問題以及離退休黨員隊伍的實際情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調整組織設置、改進工作方式、創(chuàng)新活動內容、增強基層落實的可操作性,已成為新時期離退休黨支部建設亟待解決的問題。
1.對于離退休黨員的管理依托原單位,由專管副職分管或兼任支部書記。新支部的設立堅持成熟一個建立一個,不成熟的可納入機關支部由為代管。
2.對于組織關系現(xiàn)存于離退休黨支部的黨員,結合本人意愿原則,既可保持現(xiàn)狀,也可轉回原單位管理。
1.有利于正常組織生活的開展。原單位有固定的活動場地和經費支出,有年輕專職管理人員。這在活動地點、活動經費、管理人員身體狀態(tài)等方面有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可為“三會一課”和黨內的其他活動提供強有力保障。
2.人員熟識,便于組織管理。熟悉離退黨員的生理、心理特點及需要,能根據本單位離退黨員的特點和需求,利用在思想政治、學識傾向、業(yè)務傾向、溝通聯(lián)系等方面的優(yōu)勢及時向離退休黨員傳遞帶有傾向性的和其感興趣的政策信息,利于離退休黨員的思想緊跟黨中央,利于實現(xiàn)黨員“工作離崗,思想不離崗”,做到政治堅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
3.有助于支部和單位攜手共進。年輕干部管理為支部注入活力。離退休黨員對新事物、新思想的掌握相對滯后,在信息渠道暢通方面不及年輕黨員,離退休黨員管理支部不符合時代要求,亟須年輕黨員的幫扶帶。而離退休黨員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能夠為原單位的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對于廣大離退休黨員發(fā)揮余熱、繼續(xù)為黨和人民事業(yè)增添正能量提供了有效的平臺,實現(xiàn)廣大離退休黨員“退休不退志、離崗不離黨”。
4.有助于增強老黨員與原單位聯(lián)系,利于落實組織關懷。黨員退休后幾乎與原單位工作脫節(jié)。黨員關系由原單位管理,開展經常性的活動,使離退休黨員更能夠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利于以更飽滿的熱情投身社會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