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亮
寫人記敘文,核心在于寫“好”人,寫“活”人。具體說來,就要像蘇州園林一樣,來一個“四講究”,多角度、多層次地展示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給讀者強烈的直觀感受。
一、講究尖銳的矛盾沖突。
寫人物,忌諱將人物的個性特點及命運直接敘述出來,應該使人物置身于矛盾沖突比較尖銳的典型事件中,讓人物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自我畫像”,展示個性。
比如契訶夫的《變色龍》,如何體現(xiàn)奧楚蔑洛夫的“善變”?作者將奧楚蔑洛夫放到?jīng)_突尖銳的典型事件中去具體表現(xiàn):咬人的獵狗,無主,就要當街打死,受害者得到同情;是將軍家的,就要善待,受到夸贊,受害者被威脅,遭到呵斥。在反復變化中,一個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的卑鄙官僚形象躍然紙上。
二、講究傳神的個性描寫。
對人物描寫而言,要生動、傳神地突出人物個性,讓人物活靈活現(xiàn)。
比如魯迅在《藤野先生》中這樣描寫“清國留學生”:“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p>
作者僅僅抓住留學生的外貌——或“高高聳起”或“油光可鑒”的辮子,動作——“扭幾扭”,就生動地展現(xiàn)出留學生吃喝玩樂、不學無術的形象及其以丑為美的骯臟心靈。
而對自己敬仰的藤野先生,描寫更是精練、傳神:“其時進來的是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臺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的……’”
這里,黑瘦、八字須、戴著眼鏡,是外貌描寫;挾書、放書,是動作描寫;自我介紹是語言描寫。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塑造出了藤野先生生活清貧、治學嚴謹、為人溫和的形象。
中考作文《怪老師》中有這樣一段:“第一節(jié)數(shù)學課,大家鬧得正歡,他無聲地踱進來,板著臉,兩只不大的金魚眼透過大大的鏡片,冷冷地掃射著全班,幾根稀疏的小胡子動幾動,表情嚴肅,好像一個黑臉包公。沒等我們再次看清他的相貌,他便轉過身去,拿起一根粉筆,龍飛鳳舞,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大大的‘劉’字,自我介紹道:‘劉意,湖南人,現(xiàn)年30歲……’”
考生惜墨如金,使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特征,畫冷眼,點稀胡,刻畫人物的寫字動作……寥寥數(shù)筆,將一個嚴肅、倔強、果斷的“怪老師”形象鮮明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事實上,考場作文時間緊、有字數(shù)限制,一般不適合面面俱到地描寫人物,而特別適宜采用白描手法,用簡潔的語言,傳神地描繪人物的肖像、神態(tài)、語言、行為、心理等方面的特性,精妙地展現(xiàn)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
三、講究精要的景物烘托。
描寫人物講究角度多變,既要有對肖像、神態(tài)、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正面描寫,也要適當?shù)剡M行側面烘托。進行精要的景物描寫,就是一個常用的方法。
艾芙·居里的《美麗的顏色》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它還自動發(fā)光!在這個黑暗的棚屋里沒有柜子,這些零星的寶貝裝在極小的玻璃容器里,放在釘在墻上的板子或桌子上;它們那些略帶藍色熒光的輪廓閃耀著,懸在夜的黑暗中。‘看哪……看哪!’這位年輕婦人低聲說著?!?/p>
其他景物全都忽略不計,作者僅僅抓住極小的玻璃容器,簡陋的板子、桌子,在黑夜中閃耀的鐳光……一下子襯托出居里夫婦淡泊名利、矢志科學、不懼艱苦、頑強拼搏的獻身精神,讓大家豁然開朗:其實,最美麗的顏色,不只是鐳光,更是科學家崇高的精神境界。
中考作文《一汀煙雨杏花寒》也善于運用景物描寫來襯托人物心情,塑造出一個迷茫無助的人物形象:“四月了,天還冷著,甚至飄下雨來。細細密密的雨綿綿地下著,打濕了我的衣襟。我迷茫地望向那株剛開花不久的杏樹,小小的杏花在寒冷的雨中蜷縮著。真像我啊,在學習的重壓下低著頭,再也抬不起來……”
這里,綿綿的細雨象征學習的壓力,蜷縮的杏花就是在學習重壓下無比苦悶的自己,展現(xiàn)的是自己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和凄涼心情,景物和人物心情相互映襯,相得益彰,凸顯了“我”的孤獨無依,讓人對青少年成長路上的煩惱產(chǎn)生共鳴。
四、講究主次人物的對比襯托。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十分值得學習借鑒。文中對“我”的行為進行了詳細描寫:“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滿是皺紋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臉,那是一張又老又窮苦的臉,滿臉愁容,狼狽不堪。我心里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医o了他十個銅子的小費……”
作者通過“我”的眼睛,寫出了于勒叔叔的窮困潦倒;通過“我”饋贈小費的行為,寫出了“我”的善良,與父母形成鮮明對比,側面烘托了菲利普夫婦的嫌貧愛富、趨炎附勢,也突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和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
作文《留在記憶里的芬芳》,寫媽媽在臺風來臨之際,還不忘兒子的喜好,冒著大雨去搶摘樹上的楊桃,同時,還描寫了“我”和“爸爸”的表現(xiàn):“媽媽怔怔地看著,突然鉆進雨幕,去搶摘樹上殘留的‘星星’?!偭?!’我和爸爸一陣驚詫,一陣呼喊,手上的雨傘一下子被風吹翻,脫手而去。但媽媽好像魔怔了,始終不肯放下手里的楊桃,她被風粗暴地扯拉,被雨無情地鞭打?!€好,摘下了一些,要不然,你臭小子又要等上一年……’媽媽回來了,抱著那晶瑩剔透的楊桃,濕漉漉的頭發(fā)粘著枯葉,她笑得像花一樣燦爛。我含著淚水,咬著楊桃,滿口都是愛的味道……”
作文以寫媽媽的表現(xiàn)為主,只有兩個地方寫“我”和爸爸,雖寫得十分簡潔,卻既寫出了風雨之大,“我”的擔心,“我”的幸福,又寫出媽媽對兒子深深的愛,讓人產(chǎn)生無限感動,使一個愛兒子的媽媽的形象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