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華,向 菲
(巴中市通江縣中醫(yī)醫(yī)院,四川 巴中 636700)
偏頭痛在臨床上比較常見,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顳部、前額、枕部、枕下部疼痛,伴有面色蒼白、呼吸增快等癥狀,極易反復發(fā)作,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均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目前,臨床上主要以西藥治療,不但療效不高,并且所引發(fā)的副作用還比較多。本院近年來在治療偏頭痛患者時,在氟桂利嗪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了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次研究選取了92例2018年7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療的偏頭痛患者,詳細的分析了麻黃附子細辛湯聯(lián)合氟桂利嗪治療偏頭痛效果進行觀察,報告如下。
選取92例偏頭痛患者,均為2018年7月~2019年11月在巴中市通江縣中醫(yī)醫(yī)院治療,納入標準:(1)符合偏頭痛診斷標準[1];(2)近2個月內(nèi)未使用過偏頭痛藥物治療;(3)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排除標準:(1)由高血壓、腫瘤、腦血管疾病等引發(fā)的偏頭痛;(2)有癲癇疾病史;(3)對本次治療所用藥物有過敏史。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46例和觀察組46例。對照組中男:女=22:24例,年齡20~56(38.5±5.2)歲,病程5個月~4年(2.3±0.7)年;觀察組中男:女=23:23例,年齡21~57(39.1±5.9)歲,病程4個月~5年(2.4±0.8)年。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對照組實施氟桂利嗪治療。取氟桂利嗪給患者口服,睡前服用,5 mg/次,1次/d,持續(xù)治療1個月。
觀察組患者實施麻黃附子細辛湯聯(lián)合氟桂利嗪治療。西藥治療方法、劑量等同對照組,再取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先取炮附子15 g、炙麻黃10 g,將其浸泡在清水中30 min后開始煎熬,5 min后再加入10 g遼細辛。如果頭痛癥狀持續(xù)時間較長,則加入地龍10 g、土元6 g;如頭痛癥狀加劇,則加入川芎20 g、蔓荊子10 g;如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則加入旋復花10 g、半夏6 g;如伴有情緒煩躁,易怒等癥狀,則加入石決明20 g、夏枯草10 g;如伴有疲乏癥狀,則加入黃芪、太子參各15 g;將所用藥物煎服成200 mL湯藥,1劑/d,分早晚2次服用。給本組患者持續(xù)治療1個月。
對兩組治療前后頭痛評分及療效進行對比。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對患者治療前后的頭痛程度進行評分,0分表示不痛,10分表示最劇烈的疼痛。當患者頭痛癥狀完全消失,則為治愈,當頭痛發(fā)作的次數(shù)及時間均減少,疼痛程度明顯減輕,則為顯效,當頭痛發(fā)作的次數(shù)及時間均有所減少,疼痛程度有所減輕,則為有效,當未達到上述要求,則為無效。
采用SPSS 20.0軟件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及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以t、x2檢驗,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治療前,兩組頭痛VAS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頭痛VAS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頭痛VAS評分比較()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t P觀察組(n=46) 9.31±1.08 3.14±0.68 6.214 0.016對照組(n=46) 9.32±1.06 5.94±0.99 5.013 0.024 t 0.103 4.627 / /P 1.002 0.035 / /
在治療效果方面,觀察組為(91.30%),對照組為(65.22%),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n(%)]
偏頭痛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慢性神經(jīng)血管性疾病,關于其發(fā)病機制,有研究人員認為,其發(fā)病與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精神狀況、遺傳、飲食、內(nèi)分泌狀況等密切相關[2]。有大量的研究顯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能夠有效提高對偏頭痛患者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氟桂利嗪不但治療效果欠佳,并且還極易引發(fā)乏力、嗜睡等癥狀。中醫(yī)學者認為,偏頭痛屬于“偏頭風”范疇,在治療上應主要以散寒溫陽、活血化瘀、化濕健脾等為主[3]。本院則在氟桂利嗪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了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此藥方中炮附子、遼細辛、蔓荊子具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通竅止痛、溫肺化飲等功效;炙麻黃、半夏主要應用于風寒表癥、咳喘癥的治療;地龍具有清熱定驚、降血壓、止咳平喘等功效;土元具有破血逐瘀的功效;川芎能夠活血祛瘀、祛風止痛;旋復花具有下氣、行水等功效;石決明能夠清肝潛陽、退翳明目;夏枯草具有散結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黃芪具有補氣的功效;太子參能夠提高免疫力。將以上藥物混合熬制,起到了較好的散寒溫陽、活血化瘀、治療偏頭痛的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頭痛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對偏頭痛采用麻黃附子細辛湯與氟桂利嗪聯(lián)合治療,對患者頭痛癥狀有明顯緩解作用;觀察組療效(91.30%)高于對照組(65.22%),差異顯著(P<0.05)。這與梁麗麗[4]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進一步證實了麻黃附子細辛湯聯(lián)合氟桂利嗪在治療偏頭痛患者中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臨床上治療偏頭痛患者時,在單純的氟桂利嗪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麻黃附子細辛湯治療,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頭痛癥狀,效果顯著,建議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