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超
(長春市第六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00)
作為我國精神科臨床上的一類重難點疾病,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會對患者的身心發(fā)展情況產生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與此同時,使用傳統(tǒng)的藥物治療法,也很難改善患者的病情。而本研究正是以此為背景,嘗試在本院收治的103例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當中展開相應的分析,以此來探究此類疾病的臨床特點?,F(xiàn)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使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在2019年4月10日~2020年4月10日這段時間內前來本院就診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當中,隨機抽取103例,納入到研究組當中。在這103例患者當中,男性患者的數(shù)量為73例,剩下的30例均為女性患者。除此之外,其中年齡最低的患者21歲,年齡最高的患者72歲,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2.56±3.4)歲。其中病程最短的3.9年,最長的19年,平均病程為(7.8±5.8)年。與此同時,在本院同期收治的非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當中,隨機抽取103例,納入到對照組當中。在這103例患者當中,男性患者的數(shù)量為71例,剩下的32例均為女性患者。除此之外,其中年齡最低的患者22歲,年齡最高的患者70歲,他們的平均年齡為(43.17±5.8)歲。其中病程最短的3.8年,最長的20年,平均病程為(8.2±4.7)年。除此之外,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并不具備顯著性的差異,可以進行綜合的對比研究,其中P>0.05。
1.2 研究方法
對參與本次研究的206例患者的一系列臨床資料進行綜合的分析。主要的分析內容包括患者的具體資料(年齡大小、發(fā)病時間、家庭背景等)以及患者的疾病特點。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在研究過程當中,全面收集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在研究結束后,統(tǒng)一錄入到SPSS 22.0軟件當中,進行相應的對比研究。最后,使用t檢驗的方式,來統(tǒng)計兩組患者之間存在的數(shù)據(jù)差異性。
2.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分析
2.2 家族史陽性以及用藥情況對比分析
在研究組的103例患者當中,存在家族史陽性的人數(shù)一共有79例,占總體比例的76.7%。而在對照組當中,存在家族史陽性的人數(shù)只有43例,占總體比例的41.75%。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此外,研究組患者當中存在自行停藥現(xiàn)象的人數(shù)一共有81例,占總體比例的78.64%.而對照組患者當中存在這一現(xiàn)象的人數(shù)只有32例,占比31.1%。兩組差異顯著,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分析表()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對比分析表()
組別 研究組 對照組 t值受教育年數(shù) 7.65±3.24 9.97±2.35 5.134疾病首發(fā)年齡 22.65±7.28 29.67±8.9 5.146病程 9.76±8.3 6.12±5.1 4.238住院次數(shù) 4.3±2.8 1.6±0.6 6.578家庭經濟水平 2.7±0.6 3.1±0.5 1.876用藥依從性水平 2.2±0.4 3.4±0.8 6.984社會支持情況 2.6±1.3 3.4±0.6 5.235
難治性精神分裂癥一般是由多種復雜的原因共同導致的?;忌洗祟惣膊〉幕颊卟粌H會出現(xiàn)思維和認知方面的障礙,與此同時,也無法和他人進行正常的情感交流。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會表現(xiàn)出一系列異常的行為和舉止。一般來說,導致患者出現(xiàn)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原因有以下幾個。第一是遺傳因素。由此類因素導致的難治性精神分裂癥最難治療,而且預防過程十分困難。只有在父母的病情已經完全治愈的前提下,其子女患病的概率才能夠得到有效的降低。第二是環(huán)境因素。突如其來的意外打擊,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精神創(chuàng)傷,進而引發(fā)精神分裂癥。一般來說,在治療這一類型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時,臨床醫(yī)師應當注重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質,并采用藥物療法來緩解患者的病情。第三是性格因素。由于性格因素所導致的精神分裂癥的治療過程十分困難,而且很難借助藥物療法加以治療。在得到治療之后,疾病復發(fā)的概率也居高不下。只有患者自身不斷努力,改變性格因素,才能夠提高治療有效性。
在治療此類疾病的時候,應當避免使用單一用藥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否則患者很有可能會產生高度的藥物依賴性。臨床醫(yī)師應當盡量采用身心結合的方式,為患者進行疏導,以此來緩解其癥狀。對于已經康復的患者,也應當加強康復訓練,使其盡快融入社會,避免病情反復發(f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