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描寫是刻畫描寫對象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對描寫對象動作、行為的語言加工與藝術(shù)呈現(xiàn)。通過捕捉這種“體態(tài)語言”,能夠便于讀者了解描寫對象的性格特點或者當下的心理活動。
片段示范
演出開始了,藍燦“嗖”地一下子躥到籠子的邊緣,用力地啄籠子的鋼條,黃彩則怯生生地站在一旁好似加油助威,嘰嘰喳喳地喚著“加油”,這樣,藍燦表演得更加賣力了,在鐵鏈上倒立或者轉(zhuǎn)圈圈。
——陳依嫻《兩只鸚鵡》
名師點評
在小作者的描寫下,兩只鸚鵡截然不同的個性特點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就拿這只名叫“藍燦”的鸚鵡來說,通過“躥”“啄”“倒立”“轉(zhuǎn)圈”等一連串的動作,“藍燦”活潑、好動又淘氣可愛的個性一下子豐滿起來,好像只要我們輕輕翻動紙張,如此鮮活的“藍燦”就要撲騰著翅膀從文字中破殼而出。正當“藍燦”賣力表演時,“黃彩”怯生生地站著,除了叫喚幾聲以外,小作者沒有再用任何動詞??蓮膬H有的“站”與“喚”兩個動詞,我們?nèi)耘f可以感受到“黃彩”的安靜與怯弱。這要歸功于小作者敏銳的寫作嗅覺,精準地抓住了兩只鸚鵡玩鬧時下意識的動作中流露出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