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柏
(中交一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000)
塞內(nèi)加爾捷斯-圖巴高速公路項目地處塞內(nèi)加爾西南部平原區(qū),起于捷斯區(qū)的首府捷斯,終點位于久爾貝勒大區(qū)最重要的城市圖巴,全長為112.931 km。項目所在位置為熱帶草原性氣候,全年平均氣溫29 ℃,最高氣溫45 ℃,全年分為旱季和雨季,11月至來年6月為旱季,7月至10月為雨季,降雨量小,對施工影響有限。由于氣候干燥,地勢平坦,項目所在區(qū)幾乎無水系網(wǎng),大部分地方土質(zhì)表現(xiàn)為砂質(zhì)(沙類型為風積沙),但沒有內(nèi)陸河形成的河沙。由于當?shù)夭牧舷拗?,河砂短缺,采用當?shù)爻毶?風積沙)作為工程材料不但節(jié)省項目成本,而且對超細砂在非洲地區(qū)工程建設的應用提供經(jīng)驗是十分必要的。
本設計采用的水泥為當?shù)豐AHEL水泥廠生產(chǎn)的CIMENT CEM Ⅰ/42.5。依據(jù)CCTP要求骨料最大粒徑為25 mm,考慮設計T梁鋼筋間距較小和施工要求,本配比采用的粗骨料為3~8 mm:8~16 mm=20∶80的比例摻配,級配良好,表觀密度2.97 g/cm3。機制砂采用當?shù)厮槭瘓錾a(chǎn)的0~3 mm石屑,細度模數(shù)為3.18,顆粒級配良好,表觀密度2.99 g/cm3,吸水率1.06%。超細沙粒徑主要分布在0.15~0.3 mm之間,占75%以上,顆粒級配不良,表觀密度2.61 g/cm3,含泥量小于0.5%,細度模數(shù)為1.05。依據(jù)CCTP要求,高塑性添加劑為Sika ViscoFlow-21,摻量為0.7%(建議值為水泥用量的0.2%~2.0%),經(jīng)試驗,各方面性能合格并與水泥適應性良好?;炷劣盟捎脵z驗合格的地下水。
CCTP要求預應力T梁混凝土等級為C35/45,設計出機混凝土坍落度130±30 mm,最小的水泥用量400 kg/m3,本配比根據(jù)高性能混凝土的最大水膠比(0.4)和最小膠凝材料用量、坍落度、細骨料細度及混凝土和易性確定水泥用量為430 kg/m3,水用量為174 kg/m3,根據(jù)骨料的技術指標、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和施工要求確定砂率為33%,采用質(zhì)量法確定粗細骨料用量。
本試驗主要研究超細砂與機制砂在不同摻配比例(機制砂摻配比例間隔為10%,摻配范圍為0~80%)情況下的混凝土和易性能,并對比其3 d、7 d和28 d抗壓強度及抗折強度,確定最佳摻配比例。通過力學性能結(jié)果分析細骨料級配對設計T梁混凝土早期強度和后期強度的影響程度,建立擬合曲線及數(shù)學關系式,為T梁后續(xù)施工工序提供參考依據(jù)。
不同機制砂摻配比例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能試驗結(jié)果統(tǒng)計結(jié)果見表1。
表1 不同摻配比例機制砂的混凝土和易性能統(tǒng)計表
檢測T梁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及抗折強度,所用試模尺寸為150 mm×150 mm×150 mm(抗壓)和150 mm×150 mm×550 mm(抗折),養(yǎng)護條件為標準養(yǎng)護,檢測混凝土力學性能齡期為3 d、7 d、28 d,采用DYE-2000 s液晶顯示電動升降壓力試驗機和WAW-600B微機控制電液伺服萬能材料試驗機分別檢測混凝土抗壓和抗折強度,儀器最大量程、精度及加荷速率均滿足規(guī)范要求?;炷亮W性能檢測結(jié)果見表2。
表2 不同摻配比例機制砂的混凝土力學性能統(tǒng)計表
由表1可知,全部用超細砂配制混凝土時和易性很差,并且可觀察到的細骨料很少,存在泌水現(xiàn)象,坍落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通過增加機制砂摻量來改變混凝土和易性,當比例為20%~40%情況下和易性最好,并且坍落度符合設計要求。這是因為隨著機制砂摻量增加,改變了細骨料的顆粒級配,細骨料由單一粒徑逐漸變成連續(xù)級配,使得混凝土和易性變好。當機制砂摻量大于50%時,粘聚性逐步降低,坍落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主要原因隨著機制砂摻量增加需水量增大,機制砂中的石粉吸水性大,保水性強,吸收一部分水,顆粒間自由水減少,同時對減水劑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使得混凝土松散,坍落度達不到設計要求。
由表2可知,全部用超細砂配制混凝土時,混凝土力學性能較低,達不到設計要求,摻機制砂后混凝土中細骨料細度模數(shù)變大,抗壓強度及抗折強度均有所提高。且當摻量為20%時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最大,這是由于改變級配后各級骨料均得到下一級骨料的良好填充,使混凝土內(nèi)部形成合理的骨架密實結(jié)構(gòu)。之后呈現(xiàn)下降趨勢,原因為機制砂摻量增加后使得0.08以下細顆粒也增加,而水泥用量不足以與細骨料充分接觸(細顆粒約束部分水泥),強度降低。本項目T梁混凝土設計目的是在滿足抗壓強度的情況下得到最佳的抗折強度。通過對機制砂摻量為20%時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抗折強度的數(shù)學擬合發(fā)現(xiàn)二者有著很好的相關性。
由表1可知,機制砂摻量為20%時T梁混凝土3 d和7 d的早期強度最大,后期28 d強度也增長較快,曲率較大;機制砂摻量為小于20%和大于50%時T梁混凝土早期強度較小,后期強度增長較慢,曲率較小,原因為骨料級配對水泥早期及后期的水化反應充分性有影響。
通過對設計T梁混凝土力學性能早期強度及后期強度發(fā)展的曲線進行擬合,得到了良好的機制砂摻量為20%的混凝土齡期發(fā)展曲線(圖1),混凝土強度齡期發(fā)展曲線數(shù)學關系式為:Y=7.877 1 ln(x)+32.49,R2=0.973 3。
圖1 機制砂摻量為20%時混凝土不同齡期強度曲線
(1)機制砂摻量小于20%時,所設計的T梁混凝土黏聚性差、保水性能差并且坍落度不符合設計和施工要求;機制砂摻量在20%~40%之間時,和易性最好,含砂量適中,坍落度能夠滿足設計要求;摻量大于40%時,粘聚性一般,并且坍落度隨著摻量增加而減小,較難滿足設計和施工要求。
(2)機制砂摻量小于20%和大于40%時,較難滿足設計要求或混凝土強度富裕系數(shù)較小,當機制砂摻量為20%~40%時,混凝土強度能夠滿足設計強度要求。
(3)機制砂摻量為20%~40%時級配良好,早期強度高,并且后期強度增長較快,能夠滿足后續(xù)T梁混凝土張拉工序,考慮資源限制及原材料的經(jīng)濟性,本工程T梁混凝土配合比采取機制砂摻量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