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穩(wěn) 姜春林 侯志軍 張丹丹
(1.威海市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威海,264200;2.煙臺市園林建設養(yǎng)護中心南山公園,煙臺,264000;3.東北林業(yè)大學,哈爾濱,150040;4.威海市立醫(yī)院,威海,264200)
臺灣長鬃山羊(Capricornisswinhoei),臺灣特有的保育類物種。臺灣長鬃山羊在1972年被全面禁獵并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物種,但盜獵事件頻發(fā)。作為遷地保護的物種之一,臺北市立動物園開始從野外引入長鬃山羊并馴化圈養(yǎng),目前已經形成一個約50頭左右的穩(wěn)定種群[1-3]。
為保護臺灣長鬃山羊,擴大動物種群,豐富遺傳基因多樣性。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根據(jù)海協(xié)會和?;鶗_成的臺灣贈送大陸動物的相關協(xié)議,2只臺灣長鬃山羊于2011年4月從臺北市立動物園遷入威海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4-5]。2012年1月11日臺灣長鬃山羊在大陸產下首只雄性幼仔,13日體檢發(fā)現(xiàn),體重較正常雄性幼崽輕約0.5 kg(正常新生幼仔體重2.2—2.8 kg),體質較弱。14日早上幼仔行動僵硬,吸乳次數(shù)降低,活力變差,再次檢查有輕微的脫水現(xiàn)象,經過一連串的治療,補充營養(yǎng)液,均無明顯好轉,于15日19:37死亡。15日20:00將仔羊送至解放軍第四○四醫(yī)院,由環(huán)翠區(qū)動檢所、四○四醫(yī)院、劉公島國家森林公園及本人組成解剖小組,共同對仔羊進行解剖、觀察、采樣、制備組織切片并鏡檢。依《長鬃山羊“甜甜”解剖報告》結論為因生產過程吸入羊水胎糞導致吸入性肺炎急性心肺衰竭死亡。本研究旨在應用病理解剖學相關技術,探明長鬃山羊幼仔死亡病因,為長鬃山羊在大陸的飼養(yǎng)管理及其疾病預防提供技術參考。
1.1.1 實驗材料
5日齡臺灣長鬃山羊尸體。雄性(甜甜)出生于2012年1月11日,體重1.86 kg,死亡于2012年1月15日。
1.1.2 試驗用具
解剖臺、臺秤、剪刀、鑷子、手術刀、放大鏡、奧林巴斯 BX53M顯微鏡、LEIKA CM 1950快速冰凍切片機、超凈工作臺、酒精棉、濾紙等。
1.1.3 試劑
固定液、Harris氏蘇術精染液、0.5%鹽酸酒精分化液、1%氨水溶液、1%水溶性伊紅、制備組織切片各梯度乙醇溶液等。
1.2.1 尸體外部檢查
眼觀無外傷及明顯病灶,觸摸無骨折,被毛光滑,機體消瘦。
1.2.2 病理學檢查
對死亡約1 h后的長鬃山羊幼仔尸體進行解剖,取出心臟、肺、胃、大腸、小腸、腎、肝臟、膀胱、脾等,肉眼觀察,并取部分器官的組織用4%甲醛溶液固定,用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觀察病理變化[6]。
1.2.3 病理切片檢查
根據(jù)動物的肉眼解剖結果,選取存在病變的肺部,選取不用部位進行切片并放大不同倍數(shù)進行檢查。
1.2.4 病原微生物檢查
無菌取肺部病灶,進行細菌培養(yǎng),未發(fā)現(xiàn)菌落產生。
樂羊羊于2012年1月11日產下1只雄性長鬃山羊幼仔。該次分娩為樂羊羊首次分娩,產程(羊水破裂至順利產下)持續(xù)約60 min,較正常分娩時長多3倍;產后10 h后首次吃上母乳,首次吃母乳時間較晚;體重1.86 kg,較正常雄性幼仔輕約0.5 kg,營養(yǎng)較差;吃奶次數(shù)偏少,精神狀況一般。樂羊羊3次分娩信息見表1。
表1 樂羊羊分娩情況Tab.1 Deliverry of Leyangyang
觀察心臟外觀,未發(fā)現(xiàn)表面破損,其結構完整。剪開心包膜,剖開心臟,打開左心室、右心室和右心房,有血液淤積在血管和心房、心室內,其內部右房室瓣(三尖瓣)、左房室瓣(二尖瓣)、主動脈瓣結構完整。左肺尖葉呈現(xiàn)實質化,兩肺程度腫脹瘀血。消化器官完整,胃充盈度良好,但內部充滿黑褐色不明液體,皺胃內部發(fā)現(xiàn)少量草梗物,小腸充盈度差,盲腸內部充滿氣體及部分黃褐色液體。肝臟和腎輕度顆粒變性,腎臟輕度腫脹。腎臟表面光滑,皮質和髓質結構清晰,切開后外翻,輕度顆粒變性,未發(fā)現(xiàn)明顯病理變化特征。膀胱內部充滿尿液,黏膜面有兩處出血點,其他無明顯病理變化。
肺組織水腫,肺泡腔和支氣管內充滿大量的炎性細胞(中性粒細胞),部分細支氣管腔和肺泡內可看到胎糞樣物質(圖2,圖3,圖4,圖5)
動物幼崽吸入性肺炎發(fā)生主要原因是胎兒在母獸子宮內或者分娩過程中,難產、臍帶纏繞等原因導致的胎兒缺氧,刺激胎兒呼吸中樞,使宮內的胎兒過早呼吸,將羊水或者胎糞吸入呼吸道和肺部有關,羊水中含有的皮脂和上皮細胞等吸入后,在肺泡內引起化學性和機械性刺激誘發(fā)肺炎。由于本幼崽是樂羊羊的首胎,和第2胎、3胎的分娩過程比較,首胎的產程明顯較長(從羊水破裂露出前肢開始計算),平均長約20 min,胎兒過長時間在宮內,促使胎兒過早呼吸,從而導致幼崽吸入了大量的羊水及其胎糞顆粒。雖羊水中不含有細菌,但異物吸入后可以降低呼吸道抵抗力,容易引發(fā)肺部感染[7]?;加形胄苑窝子揍痰膰乐爻潭扰c缺氧時間的長短、吸入羊水量的多少密切相關。缺氧時間越長,吸入的羊水量越多,動物的癥狀越嚴重,死亡率越高。
發(fā)生吸入性肺炎的幼崽常表現(xiàn)為精神不振、吃奶減少或者不吃奶、低頭聾耳、伸頸弓腰、反應遲緩等癥狀[8]。新生羔羊吸入性肺炎的發(fā)生與胎兒在宮內或產時窒息缺氧有關,因此預防的關鍵是防止胎兒宮內或產時缺氧。但是羊水吸入性肺炎如果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預后較好,大多幼崽經過治療后可以治愈。國內文獻對動物吸入性肺炎治療報道不多,其中有羔羊吸入性肺炎、犢牛吸入性和異物性肺炎進行治療成功的案例可供參考[8-10]。相較動物而言,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研究治療經驗豐富,治療方法較為成熟[11-13],可為動物臨床治療提供更多參考。
病理解剖在動物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作用,多數(shù)疾病通過直接解剖病理學觀察并結合微生物學檢測確診。臺灣長鬃山羊作為極為珍貴的野生動物,在大陸人工飼養(yǎng)經驗匱乏,本例長鬃山羊幼崽吸入性肺炎病例特殊,可為野生動物新生幼崽吸入性肺炎的預防、診斷、治療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