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在文字的國度里,他是王者;在詩歌的殿堂里,他有足夠的資本俾睨天下。
作為繼屈原之后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fēng)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立意清晰。
他的七絕和“七絕圣手”王昌齡不分伯仲,達到后人無人企及的高度。
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唐劍南道綿州(巴西郡)昌?。ê蟊苄谥M改為昌明)青蓮鄉(xiāng)。在一家透著如豆燈光的房間里,傳來一陣嬰兒的啼哭,唐朝最偉大的詩人——李白誕生。
四川的山清水秀和成都的繁華給了詩人非常大的影響。李白后來有許多的詩篇都表示了對蜀中的懷念,“三春三月憶三巴”,“朝憶相如臺,夜夢子云宅”,都充滿了其對四川的懷念。
從五歲到十五歲,是李白在家里讀書學(xué)劍的時期,教他的是他父親。他曾說:“余小時,大人令誦《子虛賦》,私心慕之。”又說:“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據(jù)王琦的考證,現(xiàn)在李集中的《明堂賦》就是他十五歲時所作。從他詩文中所引的詞章典故看更是囊括了中國的經(jīng)子古籍、佛經(jīng)、道書等等。
李白擊劍的技術(shù)也是在這時期學(xué)的。一生幾乎和劍沒有分離過。詩中和劍有關(guān)的詩很多,“高冠佩雄劍”、“錦帶橫龍泉”、“醉來脫寶劍,旅憩高堂眠”、“撫劍夜吟嘯,雄心日千里”、“長劍一杯酒,男兒方寸心”、“三杯拂劍舞秋月、忽然高詠涕泗漣”、“抽劍步霜月,夜行空庭遍”……。
二十歲以后,武能用劍,文可賦詩的李白開始在蜀境以內(nèi)游覽。
李白對于故鄉(xiāng)四川是懷有濃厚的感情的,其后來的多篇詩歌中出現(xiàn)了四川的地名和物,諸如峨眉、山月、子規(guī)鳥、杜鵑花、司馬相如臺、揚雄故宅等。
唐玄宗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二十四歲。離開故鄉(xiāng)而踏上遠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東下至渝州(今重慶市)。
從此開始了其仗劍走天涯的后半生。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說:“以為士生則?;∨钍福浜跛姆?,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游?!彼M约骸半m長不滿七尺,而心雄萬丈”的愿望能夠?qū)崿F(xiàn),他認為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夠和大鵬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
次年,二十六歲的李白前往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秋,病臥揚州,寫下了那首思鄉(xiāng)的詩《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边@年冬,李白離揚州北游汝州(今河南省臨汝縣),至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途經(jīng)陳州時與李邕(同雍)相識,并結(jié)識了另一位大詩人孟浩然。
開元十五年(727年),二十七歲的李白游歷到湖北的安陸,娶妻唐高宗時當(dāng)過宰相的許圉師的孫女,并在此度過長達十年的歲月。
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初夏,李白往長安,拜謁宰相張說,并結(jié)識其子張垍,一度寓居終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別館,又曾謁見其它王公大臣,均無結(jié)果。遂產(chǎn)生厭世的情緒。
這一年李白的忘年交杜甫剛剛十九歲,還在過著自在逍遙的漫游生活。
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注:天寶三至十五載、至德年號期間稱“載”而不稱“年”)夏天,李白到了東都洛陽。如果在東都洛陽有什么讓李白覺得開心的事情,莫過于他遇到了杜甫。
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兩人在創(chuàng)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后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秋天離別的時候,杜甫寫了一首《贈李白》:“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第二年秋天,李白與杜甫在東魯?shù)谌螘?。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們兩次相約,三次會見,知交之情不斷加深。
以至于后來兩人多有詩歌相互贈答,如《沙丘城下寄杜甫》詩:“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fù)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p>
在東魯漫游期間,路過蘭陵的李白作《客中作》:“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xiāng)?!痹撛娨环从巫恿b旅鄉(xiāng)愁的古詩文傳統(tǒng),抒寫了詩人身雖為客,卻樂而不覺身在他鄉(xiāng)的樂觀情感。這也是李白豪放的一種表現(xiàn)。
漫游的李白再度來到金陵,六朝古都的燈紅酒綠讓他暫時忘卻了在武漢的不愉快,在登臨鳳凰臺的時候,眼前的景象和在黃鶴樓所見之景簡直是相差無幾,豪氣干云的李白提筆寫下《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倿楦≡颇鼙稳眨L安不見使人愁?!贝笥泻痛揞椀摹饵S鶴樓》一爭高下之勢,但遺憾的是千百年來縱使李白留下的佳作不計其數(shù),但是這首詩依然未能超越崔顥的《黃鶴樓》。
賜金放還八年后,李白與友人岑勛、元丹丘登高宴飲,縱情放歌。但每每回憶起長安的麗人和美酒,依然抑制不住心中的相思。在酒精的作用下,李白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忘掉了這幾十年間的悲喜離合,拋開俗世的紛紛擾擾,唱出了千古名篇《將進酒》:其中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苯允乔Ч琶?。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李白與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難。
“安史之亂”成為其命運的又一個轉(zhuǎn)折點。
投奔永王的李白在其兵敗后,在潯陽入獄。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十八歲李白開始長流夜郎。乾元二年(759年),李白經(jīng)過長期的輾轉(zhuǎn)流離,流放的路上李白病了,這場病也讓其因禍得福,最終免去了夜郎之舟車勞頓,終于獲得了自由。他順著長江疾駛而下,寫下那首著名的《早發(fā)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弊钅芊从乘?dāng)時的心情。
兩岸的猿聲掩蓋不了李白望山望水的輕松愜意,輕舟已過萬重山。那一刻的他是如此的欣喜若狂。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李白遇赦后從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潯陽(今江西九江)重游廬山時,作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此詩自然而然的成為了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已六十出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他的生活相當(dāng)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dāng)涂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次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賦《臨終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馀風(fēng)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后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短短的六句話,表達出了李白慷慨悲壯的情懷,人生感慨和況味都在這短短的六句詩里得以表述,寫完《臨終歌》不久李白與世長辭。
牛渚磯上,有月,有酒,遺憾的是沒有人陪李白再喝一杯,可嘆的是他的影子和舞步是那么的凌亂。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短短的十八字為詩人放蕩不羈,而又不得志的一生做了最好的詮釋,結(jié)束其仗劍走天涯的一生。我想那晚的月亮應(yīng)該是哭泣的,那晚的江水應(yīng)該是嗚咽的……
不知道此時的詩人是想起了昨夜還入夢的老杜,還是江南采蓮的女子,河邊浣溪沙的人是否也向自己這樣,月夜里孤單,燈影下踟躕?
一襲白衣,一匹白馬,輾轉(zhuǎn)天涯。
開元十九年(關(guān)于731年),李白三十一歲,初入長安,窮愁潦倒于長安,自暴自棄,與長安市井之徒交往。初夏,離長安,經(jīng)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到宋城(今河南省商丘縣)。
每一個文人都希望混個一官半職,光耀門楣、成就濟世之夢,開元二十二年(關(guān)于734年)正月,心有不甘的李白為玄宗獻上著作《明堂賦》,賦云:“穹崇明堂,倚天開兮?!庇衷疲骸八拈T啟兮萬國來,考休征兮進賢才。儼若皇居而作固,窮千祀兮悠哉!”此賦盛贊明堂之宏大壯麗,寫盡開元盛世的雄偉氣象以及作者的政治理想。其寫作目的是為了謀求官位,遺憾的是未能成功。
次年,玄宗又一次狩獵,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機獻上《大獵賦》,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同樣未得賞識。幸運的是李白這次在長安結(jié)識了賀知章。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李白瑰麗的詩歌和瀟灑出塵的風(fēng)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竟說:“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賀知章稱他為謫仙人。謫仙的稱謂由此而來。
在長安混跡三年后,開元盛世的大唐,卻沒人愿意給李白階前盈尺之地。
長安一片月,抖落一地蒼茫,此時已是夜深人靜,詩人獨自一人在月夜下徘徊,舉杯邀明月,也只不過和影子一道僅僅三個罷了。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已四十二歲,由于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欽慕,便召李白進宮。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后,李白異常興奮。他滿以為實現(xiàn)自己政治理想的時機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與兒女告別,并寫下了《南陵別兒童入京》:“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游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边@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詩。其中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弊顬槿怂熘?/p>
李白四十三歲那年詔翰林院,封翰林學(xué)士。從古至今,自負都是文人的通病,在李白身上更是彰顯無疑,更是常常醉酒入朝。
二入長安的李白,一個沒有參加科舉而能被皇帝寵幸的詩人,最終因為酒和傲氣而被皇帝賜金放還。
在仕途這片汪洋大海里,詩人如一葉輕舟,更像是一葉浮萍,總會被雨打風(fēng)吹去,是那樣的與眾不同,更是那樣的格格不入。短暫的供奉翰林之后,李白第二次離開長安。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詩則雄奇飄逸,藝術(shù)成就極高。
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fēng)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shù)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shù)特色。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詩的藝術(shù)成就,在中國詩歌傳統(tǒng)中,可以說已到達了頂峰,那種“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放的氣魄,那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單純的風(fēng)格,都對后來發(fā)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文學(xué)史上,也只有屈原、陶淵明、杜甫等少數(shù)幾個人可以和他并稱。
在李白的詩里,諸多邊塞題材的詩篇,如《塞下曲(六首)》、《從軍行(二首)》、《關(guān)山月》《子夜吳歌》、《北風(fēng)行》等,其中以《關(guān)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焙汀蹲右箙歉琛分械摹肚锔琛罚骸伴L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币彩穷H為有名。
這樣一個詩歌集大成者,同樣因為《憶秦娥·簫聲咽》和《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一起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我們來看這首詞《憶秦娥》:“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fēng)殘照,漢家陵闕?!?/p>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評述:“太白純以氣象勝?!黠L(fēng)殘照,漢家陵闕’,寥寥八字,遂關(guān)千古登臨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漁家傲》,夏英公之《喜遷鶯》,差足繼武,然氣象已不逮矣?!?/p>
另一首《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也是同樣精彩。
對于這個文字王國的國王,其后人的評價自是非常精彩
韓愈在《調(diào)張籍》中這樣評價:“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p>
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
現(xiàn)代著名詩人余光中更是稱:“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p>
他是太白,他是長庚,他是啟明。
或許他自己都沒有想到,此后的日子里,他的詩和歌,他傳奇的一生真的成為一顆長庚星,在詩歌的殿堂里照耀著無數(shù)人的心境,像一顆啟明星,啟智著無數(shù)人的思維和智慧,我在想如果當(dāng)時李白真的入了仕途,會為中國的詩歌史留下多大的遺憾,當(dāng)年的盛唐和詩歌會不會是另一番景象?
生活就是這樣,上帝關(guān)上一扇門,必將開啟另一扇門,如果真有玉帝,也應(yīng)該知道自己不是做官的料,惟有在文字的國度里,李白才是真正的王者,俾睨天下。
他的生命是一場純粹的漂泊,洞庭湖的煙波留不住,赤壁的風(fēng)云留不住,蜀道兩岸猿啼聲留不住,風(fēng)情萬種的月亮在他醉酒后成為大唐一處絕美的風(fēng)景。
我們都是生命長河里的一朵孤獨浪花,有的漾起美麗的漣漪,有的靜水流深,合著月光一同起飛,我也會在孤獨的夜晚“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當(dāng)時光遠走,當(dāng)繁花落盡,當(dāng)所有的一切都離自己遠去的誰時候,他的詩依然飛在風(fēng)里,長出翅膀駕著五彩祥云閃耀在文字的王國。
我也會在孤獨的夜晚整理散亂的詩囊,持著李白的劍,尋找最后一片閑適的風(fēng)景,和其在文字的國度里相約,共酌“花間一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