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廣東 廣州 510800)
無線電測向運動又名“獵狐”,是一項集科技、體育、趣味性于一體的競技體育項目,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我國的無線電測向運動比歐洲起步的晚一點,但在亞洲先行。1960年我國派出觀察員赴歐洲觀摩無線電測向競賽后,中國人民無線電俱樂部(現(xiàn)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CRSA的前身)開始籌建測向隊。
近年來,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話題熱度不斷走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國家后備人才的儲備以及民族長遠發(fā)展的需要。我國對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持續(xù)重視,尤其體現(xiàn)在體育方面。2018年3月國際體育總局召開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主題是如何做好新時代的青少年體育工作,并在會議中對青少年體育在體育強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給予了精準界定,加快了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步伐。由于無線電測向運動并不是戶外單一的耐力跑運動,作為承載了科技、趣味、與國防教育為一體的非傳統(tǒng)體育項目,其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意義非凡。
大學生處于人生快速發(fā)展階段,正是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由于面臨著來自社會、家庭、就業(yè)、經濟等各方面的的壓力,大學生思想壓力較大,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在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下,大多數大學生離不開手機和電腦,手機甚至成為大學生不可缺少的“器官”,活動范圍也僅限于宿舍、教室、飯?zhí)萌c一線。由于缺乏體育鍛煉,大學生群體出現(xiàn)猝死、暈倒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吨袊逃龍蟆分赋觯鼛啄陙泶髮W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水平持續(xù)下滑,個別學生的體育成績甚至低于小學生水平。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已經刻不容緩。
身體素質是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基礎,對于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這個問題,各個傳統(tǒng)體育項目都有很多相關方面的研究,但傳統(tǒng)體育項目大多老生常談,大學生的體育運動一直沒什么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2010年無線電測向運動被重新列為全國體育大會比賽項目,各地中、小學以及高校掀起了開展無線電測向運動的熱潮,無線電測向是傳統(tǒng)體育運動與現(xiàn)代先進科學技術相結合的運動,為中國的大學生體育教育注入了充滿活力的新鮮血液?;趯W界目前在無線電測向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這一方面沒有太多研究,所以結合目前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這一當下熱議的話題,作者認為研究無線電測向對普通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就顯得尤為重要。
作者選取某高校無線電測向隊33名隊員的體測成績與該校一般大學生的體測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從表1可以看出:肺活量方面,測向隊男隊員高于一般男大學生平均成績約150ml,測向隊女隊員高于一般女大學生平均成績約200ml。測向隊男隊員在柔韌度坐位體前屈方面明顯高于一般男大學生;測向隊女隊員在核心力量仰臥起坐項目中平均高于一般女大學生14次之多。在統(tǒng)計中的顯著差異主要集中在50m跑和耐力跑兩方面:50m跑項目中,測向隊男隊員比一般男大學生平均成績快0.2秒,測向隊女隊員比一般女大學生平均成績快將近0.8秒;耐力跑項目中,測向隊男隊員比一般男大學生平均用時少0.63分,測向隊女隊員比一般女大學生平均用時少0.7分。
經過無線電測向訓練后,無線電測向運動員在肺活量、50m跑、耐力跑這3個體測項目中都表現(xiàn)出了優(yōu)于一般大學生的水平,在50m跑項目中,測向隊男隊員平均水平達到國家大學生體測標準優(yōu)秀等級,女隊員平均達到良好等級;耐力跑項目中,測向隊男隊員平均水平達到國家大學生體測標準良好等級,女隊員平均達到優(yōu)秀等級。作者認為:無線電測向運動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新的有別于傳統(tǒng)長跑的運動方式,而且對普通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
表1 某高校一般大學生體測成績與測向隊隊員成績的對比
數據采用問卷調查法獲得,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2份,有效問卷80份。
無線電測向運動在訓練和比賽中整個過程都需要選手獨立思考完成,運動員需要在運動過程中準確判定信號源的位置,這就需要運動員不僅要保持運動的狀態(tài),而且要在大腦控制身體正常運動的基礎下,綜合判斷其他如:信號方向、信號反射、路線選擇等信息,從而做出正確的決定以找到信號源。尋找電臺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這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成就感并樹立自信心,但是臨時改變路線、迅速判斷反射等考驗,需要選手自主分析、獨立解決,不同于一般人在靜態(tài)下的思考環(huán)境,運動員需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支撐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沉浸運動其中,這本身就是一個良好的壓力釋放過程,有助于釋放來自各方面的壓力,能讓大學生在心理健康問題上受益匪淺。
參與無線電測向運動,可以提高理工科相關方面的專業(yè)知識。無線電測向運動的科技性就體現(xiàn)在無線電波與電磁感應方面,理工科學生可以將所學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舉一反三。課內課外相結合,加深所學知識的印象,更深層次的將理論學習學習與實踐相結合。
無線電測向運動中有一項考驗運動員動手能力的比賽項目,名為電子制作。這是一項科技與競技結合的項目,在給定材料零件的情況下,憑借所給電路圖自主拼裝焊接完成要求的器件。拼裝過程中不僅考察了電路知識,還考察了運動員的動手能力,不僅要把零件位置擺放正確,而且還要保證零件在焊接過程當中的完整性、成品的可用性,最重要的是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并且用時越短越好。在大學中電工電子實踐是學生必不可少的課程,焊接是理工科學生必不可缺的技能,電子制作項目將課堂所學進一步轉化為實踐,作為廣泛運用到電工技能的電子制作項目,對大學生動手能力的提升有極大的積極影響。
在堅持訓練的過程中,可以磨練吃苦耐勞、堅韌頑強的意志品質;有時還需在惡劣、陌生的環(huán)境下作戰(zhàn),這些因素決定了參與者必須有勇敢、頑強拼搏的精神。與傳統(tǒng)體育項目的不同,在比賽中無線電測向運動員更需要保持一種冷靜與專注,面對選擇路線時的沉著冷靜,面對反射時的積極應對等,只有不急不躁、腳踏實地才能取得好成績。無線電測向運動還能夠培養(yǎng)大學生的主體意識,運動員是訓練、比賽活動中的主體,只有在比賽、訓練中通過運動員自己去學、主動去學、獨立思考才能獲取知識,從中真正體驗到參與感。對大學生而言,如若不能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轉變過來,缺乏獨立思考能力,便難以在綜合素質方面有所提高。
無線電測向的一大優(yōu)點就是讓學生通過參與體育與科技相結合的實踐活動,從中學會競爭。在競技的領域里,提升大學生的競爭水平,積累經驗,培養(yǎng)體育精神,建立團結合作意識。因此,無線電測向運動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大學生的意志品質。
無線電測向運動對大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學習與動手能力、意志品質等方面有積極影響,為了無線電測向運動更好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作者對無線電測向運動的發(fā)展有以下建議:
(1)無線電測向運動在高校中是一項相較于其它傳統(tǒng)體育運動更容易讓初學者接受并熱愛的項目。未接觸過無線電測向的學生對無線電及摩爾斯電碼的認識還處于諜戰(zhàn)劇收發(fā)電報的階段,這就體現(xiàn)出了學生對無線電測向運動的誤解。作者認為,高校應先從開設相關課程做起,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不斷完善教育教學體系;
(2)我國無線電測向運動在總體上屬于普及階段,應該充分發(fā)揮以點帶面的大方向,以廣東、北京、江蘇等無線電測向發(fā)展較好的城市,舉辦相關推普講座、教練員培訓班,帶動其他各省市地區(qū),促進全國無線電測向運動良性發(fā)展。
近年來,開展全民健身、增強人民體質已成為中國體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大學生群體更不能落后。作為非傳統(tǒng)體育項目中的佼佼者,無線電測向運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變革,在實踐中不斷的吸取現(xiàn)代化元素,使得大眾化的特點更為突出。無線電測向兼具科技、娛樂及體育競技等多種功能,并打破傳統(tǒng)枯燥的跑步模式,已逐漸成為學生群體熱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
對于大學生來說,擁有良好的體質水平,既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發(fā)展需要。在無線電測向運動的各種訓練及比賽下,學生的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維不斷提高,進而有益于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作者相信在不遠的將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國高校無線電測向運動浪潮也將會更加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