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維君
【摘要】作文在高考分值中所占比重最大,也是高考備考中語文復習的重點。目前對于作文復習的策略雖然較多,但普遍存在針對性不足和效率不高的情況。針對這種現(xiàn)狀,教師應在結論化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破除作文復習的壁壘,重構要素之間的聯(lián)系。基于此,文章從作文升格指導的必要性和策略方面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高考;作文復習;升格;指導;必要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4—0463(2021)23—0121—03
高考寫作對學生來說,是一道難題。而對學生作文進行升格指導,可力求實現(xiàn)《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新課標》)“在表達實踐中發(fā)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要求。下面,筆者就此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進行作文升格指導的必要性
(一)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考作文情境化的需要
2015年以來,任務驅動型作文成為主流,該類作文降低了審題立意難度,考查重點放在學生作文的完成度上。在此基礎上,重視情境和應用性成為作文命題的新趨勢。新課標強調:“真實、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情境是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形成、發(fā)展和表現(xiàn)的載體。語文實踐活動情境主要包括個人體驗情境、社會生活情境和學科認知情境?!盵1]由此,學生過去形成的程式化寫作無法適應新課標中所強調的情境化,真實情境使得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更加多元和具體。因而對學生進行作文升格指導,把作文指導貫穿于寫作過程中,有助于解決學生在具體情境下完成任務的難題。
(二)學生思維發(fā)展與提升的需要
《中國高考評價體系》要求借助情境考查學生核心價值、學科素養(yǎng)、關鍵能力、必備知識的掌握程度和綜合水平。寫作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語言表達、邏輯論證的能力,還可以發(fā)展其批判性思維和情境建構等關鍵能力。對學生進行作文升格指導有助于調控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習作的論證邏輯進行直接質疑與驗證,使學生反思寫作過程,實現(xiàn)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
(三)提升作文復習有效性的需要
對學生進行作文升格指導,就是進行針對性教學,將學生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各個擊破,讓學生在升格中真正體會到寫作水平的提高,獲得寫作成就感,提高作文復習的效度和效率。
二、作文復習升格指導策略
(一)以結構化理論為基礎
“結構化”意為提煉與建構,即對知識中的要素進行提煉,并在要素間建構聯(lián)系。根據(jù)結構化教學理論,結構是“系統(tǒng)各組成要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是系統(tǒng)組織有序化的重要標志”,而利用歸納、概括、提煉使系統(tǒng)組織從無序到有序,從模糊到清晰,使系統(tǒng)組織從原有結構到新結構的過程就是“化”的過程。
朱光潛說:“藝術不可止于創(chuàng)造,但必須始于模仿。任何一種寫作方法由習得向實踐的轉化,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币虼?,指導學生在結構化的過程中升格作文,實際上是要教師做好示范,從作文的結構化入手。比如演講稿的結構,可以橫向并列,也可以縱向遞進,而并列式的作文如何確定分論點,搭建結構框架,是升格的難點。
筆者的示范是向中心論題發(fā)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由此形成三個并列判斷、三項并列原因、三種并列做法。比如,發(fā)問“青春是什么”,回答形成“青春的本色是理想,青春的亮色是活力,青春的底色是奮斗”三個判斷;發(fā)問“為什么要奮斗”,可得到“用奮斗之基石可砌青春之大廈,駕奮斗之船帆可渡青春之風雨,燃奮斗之火焰可煉青春之鉆石”三項原因;發(fā)問“青年如何做到與中國同行”,可得到“你若講述,便是中國的故事;你若屹立,便是中國的脊梁;你若前行,便是中國的歷程”三種具體做法。
(二)按部分進行升格指導
1.標題的升格。針對學生過去以名詞或者名詞性短語作為標題造成大而空的問題,我們升格的方法是指導學生使用人民日報式的標題,比如用“讓、是、用、把、不、動”這六字訣,同時指導學生寫對式標題,可以正對,也可以反對。寫對式標題的關鍵在于找到兩個相對的關鍵詞,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擴展,使兩個詞語建立聯(lián)系。比如,《舉大國之信仰,托無疆之大愛》先找到“信仰”“大愛”兩個相對的詞語再組織關系;《青山一道同風雨,華夏一心定乾坤》以“青山”“華夏”為中心來構建聯(lián)系。這樣的標題比《信仰》《團結一致》這兩類標題要具體很多,既緊扣主題,又明示結構,暗示聯(lián)系;既有拓展的空間,又有創(chuàng)作的余地。
2.開頭的升格。在情境化應用型寫作中,開頭部分往往要呼應材料提供的語境,這在權衡與選擇類的作文中表現(xiàn)尤其明顯。例如,一篇關于《暖聞》的作文,材料中一位是誠信不欺的“油條哥”,一位是對兒子的工作給予最大理解與支持的父親,一個是寬容大度的主辦方,哪個更符合“暖聞”的主題,更充滿人情,打動人心,這就要在作文的開頭就亮明自己的選擇,展示自己的權衡。學生存在的問題是沒有關注到“權衡”與“比較”。盧梭說,凡是能夠按真正的關系形成觀念的心靈,便是健全的心靈;凡是滿足于表面關系的心靈,則是淺薄的心靈;在比較觀念和發(fā)現(xiàn)關系方面的能力是大是小,決定了人們智力的高還是低。如果題目給了我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情境材料,首先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兩則材料之間的相似相關或相異之處,找到二者的“交集”或“差異”,然后提煉出觀點,再將觀點代入材料進行驗證,看觀點是否能夠統(tǒng)領題目所給的多則材料。
在升格指導時要求三者都出現(xiàn),但必須概括歸納,總結共性,選擇個性。經過指導修改,學生將過去簡單的“我選擇寬容大度的主辦方”升格為“一鍋良心油,是油條哥恪守本份的道德堅守;千里迢迢之行,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深厚沉重的愛;一份未報案的記錄,展現(xiàn)出畫展主辦方寬厚待人的仁愛胸懷。因為這世間有不絕的風景,仁愛之心也有永不消逝的風情,所以我選擇將這幅破損的畫,作為《暖聞》的首選?!痹诒容^中建立聯(lián)系,在情境中形成穩(wěn)定的邏輯結構。
3.主體段的升格。學生寫議論文時習慣于“觀點+舉例+結論”的模式,這樣的論證過程,因為觀點與論據(jù)之間缺乏聯(lián)系而邏輯不夠嚴謹,思維比較粗疏。比如,“愛國亦有道,分寸仍需把握。愛國是屈原雖九死未悔的初心,是文天祥丹心照青史的無畏,是百年前學子‘赴七萬里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的決絕。所以愛國是行動,其中的分寸需要我們自己把握?!痹谏裰笇е?,要求學生寫主體段要有完整的論點句、闡釋句、舉例句、分析句和結論句。升格成:“愛國亦有道,分寸仍需把握。著名哲學家尼采說過:‘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的監(jiān)獄,而我們的目光所及之處就是監(jiān)獄的圍墻。偏激的思想和斷章取義的行為,往往在我們與世界間豎起了高墻,久而久之,我們便因此化為‘高坐云端的井底之蛙,發(fā)出‘同予者何人的悲嘆,卻不知已然是身處‘瓊樓玉宇,不食人間冷暖了。真正的愛國之人,應是那些目睹過‘路有凍死骨,千里無雞鳴,深知戰(zhàn)爭無情的人;應是那些體會過‘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深知百姓生活不易的人。真正的愛國之道,應是‘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一腔熱血;應是愿為國無私奉獻的初心不改。《道德經》有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們不應用愛國之情綁架那些生活不易的普通人,愛國并非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的指責謾罵,它是一種信念,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寬容與仁厚?!边@樣的升格理順了論證邏輯,使觀點與論據(jù)、論據(jù)與結論之間建立了聯(lián)系,從而達到了邏輯嚴密、論證有力的目的。
4.材料積累的升格。在作文復習中,積累素材是一項重要策略。為了改變死記硬背的機械學習,我們指導學生將素材結構化,將各要素建立起聯(lián)系。比如,把魯迅、沈從文、陳忠實和喬伊斯、卡夫卡、普魯斯特等人的作品圍繞故鄉(xiāng)和鄉(xiāng)愁構建聯(lián)系,形成一個微作文:“故鄉(xiāng),是華夏兒女的歸宿,亦是迷惘和彷徨時靈魂的棲息地。故鄉(xiāng),是喬伊斯的都柏林,是卡夫卡的布拉格,是普魯斯特的巴黎;就是沈從文的筆尖兒一蕩,也定是湘西的余波……劉再復說,故鄉(xiāng)在,靈魂就不會荒蕪。也許正是因為這樣,才使魯迅不自覺地回憶百草園,才使得張賢亮的文筆帶上了西北的風沙與粗礪,陳忠實的文字也讓無數(shù)讀者在關中的油潑面味中過足了癮。人們記住了故鄉(xiāng),也記住了鄉(xiāng)愁,便在城市的擁擠與喧囂中讓靈魂獲得了寧靜與安穩(wěn)。”這樣的升格,讓學生的素材積累變成了具體的寫作應用,解決了機械記憶而不能活學活用的問題。
(三)升格指導步驟與操作
1.聚焦診斷,精準助學。上游學校為了使學生能通透掌握基本知識而采取的面檢策略,為作文升格訓練提供了可能。所謂的面檢就是每周安排一整天來聚焦診斷,精準助學。這樣做首先在寫作時間上有了保障,每周的周測可以安排寫一篇作文,一個月集中訓練同一主題同一類型的作文,這樣可以做到同主題類型分不同角度寫四篇作文,周內的一天面檢時間又為一對一升格指導提供了時機。這樣既能保證同一主題的作文分不同角度全面涉及,也能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在教師的指導下解決具體問題,升格作文。
2.升格步驟。傳統(tǒng)的高考作文復習備考現(xiàn)實是,一節(jié)40分鐘左右的作文講評課往往只能講解學生的共性問題,而等到下次寫作文時,又換了新的主題和類型,學生沒有在原來的基礎上升格作文,又把個性問題拖到了下一次。學生在作文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并沒有得到切實解決,這就是為什么作文寫得多,但是收效低的一個重要原因。運用結構化復習策略,力求構建各要素間的聯(lián)系,聚焦診斷,精準助學,可以提高作文復習的有效性。運用升格八步法,幫助學生多次升格作文,可以解決作文復習中針對性不足的問題。經過今年的備考實踐,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了明顯提升。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4.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