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
火雞耐粗飼,耗料不多,飼養(yǎng)設備簡單,成本低廉,經濟效益高,是一條本小利大的致富門路,近年來在我國各地廣泛飼養(yǎng)。但是,由于我國飼養(yǎng)火雞的時間較短,缺乏火雞疫病的防治經驗,因此火雞一旦發(fā)生疫病,會給飼養(yǎng)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念珠菌病又稱霉菌性口炎、白色念珠菌病,俗稱鵝口瘡,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禽上消化道的一種霉菌病,在我國可見有雞、火雞、鴿、鴨、鵝發(fā)病的報道,多發(fā)生在夏秋炎熱多雨季節(jié)。本病對幼齡火雞的威脅較大,發(fā)病和死亡率較高。
1 流行特點
念珠菌病對各種禽類如雞、鴨、鵝、鵪鶉等均能感染,火雞較為易感。念珠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可在健康畜禽及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和腸道等處寄居。白色念珠菌感染火雞后,生病的火雞和帶菌火雞是主要傳染來源。病原在患病火雞的糞便中大量存在,也能在患病火雞的肌胃、腺胃、嗉囊、腸道等檢測到念珠菌。念珠菌通過分泌物、排泄物污染飼料,飲水經消化道感染,有損傷的消化道粘膜更易被念珠菌侵入。相較于成年火雞,幼年火雞更容易感染,2月齡內火雞最易發(fā)病,4周齡以下火雞感染念珠菌病時死亡率較高?;痣u念珠菌病的發(fā)生與其自身抵抗力、舍內外環(huán)境衛(wèi)生狀況差、飼養(yǎng)管理水平低下、飼料單純和營養(yǎng)不足有關。
2 主要癥狀
火雞患病后,主要表現羽毛蓬松、精神萎靡、發(fā)育不良等癥狀,在患病火雞的口角、眼瞼可見痂皮樣病變,有的舌面壞死、潰瘍,吞咽困難,有腹瀉癥狀的病火雞會逐漸消瘦,死前出現痙攣等神經癥狀。剖解后發(fā)現,嗉囊腫脹,表面呈灰白色,粘膜增厚、有圓形潰瘍,潰瘍處可見灰黃色或白色的易剝落壞死物和假膜性斑塊。“鵝口瘡”病變常見于口腔粘膜表面,一般為黃色干酪樣,也可能在食管、咽部產生潰瘍性斑塊,有時可見肌胃出現壞死性病變。
3 診斷要點
主要根據念珠菌病的臨床癥狀,結合病火雞口腔和上呼吸道剖檢變化一般就可作出判斷,確診需要開展實驗室檢測。直接鏡檢:可取患病火雞的病變部位滲出物或組織,涂片、染色、鏡檢,如觀察到革蘭氏陽性的酵母樣菌絲體和孢子體即可確診;分離培養(yǎng):取上述樣品接種薩布羅氏培養(yǎng)基,在37 ℃培養(yǎng)24~48 h,如能在培養(yǎng)基上生長高度隆起、呈白色乳脂狀菌落,帶有酒釀味,就可確診。動物接種:選擇家兔進行動物接種試驗,如引發(fā)心臟及腎臟的局部膿腫,且受害組織檢出酵母樣菌絲體和孢子體,即可確診為火雞念珠菌病。
4 實例介紹
某養(yǎng)殖場2021年7月3日進雛火雞1 000只,在19日齡發(fā)現火雞群存在采食時間延后情況,采食量降低明顯,同時個別火雞出現腹瀉,可見其后腹部羽毛處沾染稀糞,每日死亡數在10只內。通過剖檢發(fā)現,在患病火雞食道、咽部、口腔粘膜處存在潰瘍和黃色斑塊病變,嗉囊皺褶加深、粘膜厚度增加,在嗉囊粘膜表面有褐白色的疏松壞死物和圓形隆起的白色潰瘍灶,表面剝落明顯,同時存在腺胃表面粘膜出血、潰爛的肌胃角質層出血;結合觸片染色鏡檢可以觀察到卵圓形、革蘭氏陽性的酵母樣菌絲體和孢子體,初步確定為念珠球菌感染。開展分離鑒定和動物接種試驗,最終確定該養(yǎng)殖場的火雞感染了念珠菌病。
5 火雞念珠菌病的防治措施
5.1 治療措施
在確診火雞發(fā)生念珠菌病后,首先要查找發(fā)病原因,經調查得知實例介紹的火雞發(fā)病原因,是因為當時處于高溫多雨季節(jié),舍內潮濕,飼料有些受潮變質,墊料也受潮未能及時處理,最終導致火雞發(fā)病。因此,采取的第一個措施就是及時清理更換受潮的墊料,清除變質飼料,緊急調入新飼料進行更換,有效緩解火雞念珠菌病的病情惡化。結合火雞的全天飲水量,在飲水中加入含鹽酸特比奈芬的真菌消納米乳進行治療,添加量為2 000 kg水中加入1瓶500 mL的濃縮真菌消納米乳,分別在上午、下午進行一次,連續(xù)使用1周;該菌對制霉菌素和克霉唑比較敏感,可在每公斤飼料中加入50~100 mg制霉菌素或300~500 mg克霉唑,連用1~2周也有不錯的效果。對有口腔潰瘍的涂抹硼酸和碘甘油。治療后,火雞病情得到顯著改善,采食時間縮短、精神旺盛且排便正常。病情較為嚴重的火雞要挑出進行單獨飼養(yǎng)和治療,治療時間要適量延長,并補充營養(yǎng)和補喂適量的維生素,促使其快速恢復。
5.2 防范措施
第一,優(yōu)化養(yǎng)殖條件。梅雨季節(jié)很容易發(fā)生真菌病,這與空氣潮濕導致的墊料、飼料發(fā)霉變質有直接關聯(lián),因此必須改善養(yǎng)殖條件,做好通風和除濕工作,保持舍內干燥,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降低火雞念珠菌病的發(fā)病率。尤其是遇到長時間下雨,一定要勤檢查墊料和飼料,避免發(fā)生霉變;第二,保證診斷及時性。對疑似感染念珠菌病的火雞,要在發(fā)病初期結合臨床癥狀和剖解變化進行快速診斷,避免念珠菌病在群中蔓延;第三,做好消毒工作。在發(fā)病期間,可采用硫酸銅(0.1%)溶液進行雞舍消毒,每天1次,同時可在水中混入0.05%比例的硫酸銅供患病火雞自由飲用。在雨季,在火雞飲水中加入0.02%結晶紫,每周2次;也可用3%~5%的來蘇兒溶液對雞舍、墊料進行消毒,可有效殺死該菌;第四,日常還是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減少應激因素,做好防病工作,避免過多使用抗菌藥物造成火雞消化道菌群失衡,抵抗力降低。
綜上所述,本病沒有特異性的防制辦法,一般采取綜合防制措施。有報道稱,該病還可以通過蛋垂直傳播,因此搞好禽舍(包括孵化室)消毒和藥物預防(用制霉菌素或硫酸銅),加強飼養(yǎng)管理和飲水的衛(wèi)生消毒;特別應注意防止飼料霉變,不用發(fā)霉變質飼料。診治時,要重視對嗉囊的檢查,以免造成誤診;該病在臨床中有腎臟病變的表現,易被誤診為傳染性腺胃炎、病毒性腎炎、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藥物引起的尿毒癥、新城疫等,需仔細鑒別。本病會造成免疫抑制,在治療時可以結合增強免疫力的藥物,這樣會增強抗菌藥物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