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敏 胡曉瓊 劉志明
2019年5月20日下午,習(xí)近平總書記在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親切會見了于都縣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代表。他動情地說,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當年黨和紅軍在長征途中一次次絕境重生,憑的是革命理想高于天,最后創(chuàng)造了難以置信的奇跡。
87年前,紅軍從于都出發(fā),踏上了漫漫長征路。如今,在于都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內(nèi),馬燈、繡球草鞋、行軍鍋……這里陳列的一件件看似普通的文物,背后都隱藏著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
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里,陳列著一盞馬燈。它雖然銹跡斑斑,但卻記載著87年前一位名叫鐘招子的母親等待8個參加長征的兒子歸來的故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后,中央紅軍被迫實施戰(zhàn)略轉(zhuǎn)移。根據(jù)中革軍委命令,由中革軍委、紅軍總部等機關(guān)組成的第一野戰(zhàn)縱隊和由中共中央、中央政府等機關(guān)組成的第二野戰(zhàn)縱隊,以及中央紅軍主力5個軍團,于10月上、中旬分別從瑞金、興國、寧都、石城等地,陸續(xù)進抵于都地域集結(jié)休整,進行兵員、武器彈藥、糧款的補充,準備戰(zhàn)略轉(zhuǎn)移。10月17日傍晚至20日傍晚,中央第一、第二野戰(zhàn)縱隊和中央紅軍主力5個軍團共8.6萬余人,先后在于都的8個主要渡口渡過于都河,開始了著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于都縣銀坑鎮(zhèn)窖前村鐘招子有10個兒子,其中8個兒子當了紅軍。就在那年10月,他們同時從家鄉(xiāng)于都出發(fā),參加長征,只留下年幼的曾林梅、曾林桃與母親相依為命。送別時,鐘招子對兒子們說:“一定要打勝仗,媽等你們回來?!?/p>
丈夫早逝,鐘招子獨自挑起家庭的重擔。她白天下地干農(nóng)活,晚上回家做家務(wù)。深夜,她就坐到老屋門前,點起一盞馬燈,等待兒子們回家。等啊、等啊,眼淚流干了,青絲變白發(fā),也沒有等來兒子們的身影。
后來,鐘招子把眼睛哭瞎了,但她依然每天點亮馬燈,坐在石階上等待兒子。她想用微弱的燈光,照亮兒子回家的路,也讓他們看清媽媽的模樣?!拔已劬床灰娏耍R燈不能滅,要讓兒子看清回家的路。”
1949年,人民解放軍進駐于都。鐘招子守候在隊伍的必經(jīng)之路上,一次次詢問,一次次失望,整整三天三夜。她心里明白:兒子們已兇多吉少。
后來,她和兩個兒子一起,在村后竹篙嶺的大樹下,修了一座空墳冢。每逢清明節(jié),她都會帶領(lǐng)全家人前來插香祭奠。如今,祭奠形式和地點沒有變,只是在原來的墳邊又多了一座墳——偉大母親鐘招子的墳。1960年,她帶著深深的遺憾離開人世。彌留之際,她嘴里反復(fù)念叨:“把我埋在兒子們身邊……”
長征路上,不知道有多少母親,為遠行的兒女點亮一盞燈;也不知道有多少兒女再也沒有機會,見到燈光里的母親。那些沒有歸來的兒女,用他們的鮮血鋪就了通往勝利的道路。而燈光里的母親,雖然沒有等到兒女的歸來,卻等來了新中國的誕生、繁榮和富強。
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里,珍藏著一雙與眾不同的草鞋。這雙草鞋編得細密、周正,不但有鞋底,還編出了鞋幫,編鞋子用的不是粗糲的稻草,而是柔軟細密的黃麻,黃麻里還細心地捻上了布條……草鞋的鞋尖上綁著小繡球,這兩個小繡球是草鞋的主人謝志堅系上去的。
謝志堅是于都縣嶺背鎮(zhèn)燕溪村人,他14歲那年,家鄉(xiāng)來了紅軍,他當過兒童團團長,當過偵察員。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離開于都的時候,謝志堅擔任紅一軍團二師政委劉亞樓的警衛(wèi)員。出發(fā)那天,于都河岸聚集了很多父老鄉(xiāng)親為紅軍送行,有送雞蛋的,有送花生的,還有送草鞋和鞋墊的……
當時,有個叫春秀的姑娘也在送行的隊伍中,她是謝志堅的戀人。穿過擁擠的人群,春秀一眼看到了謝志堅,她三步并作兩步來到謝志堅身邊,一把抱住他的胳膊,眼淚止不住地流。春秀給謝志堅帶了香噴噴的茶葉蛋、金黃金黃的米果,還有一雙黃麻編的草鞋。這雙草鞋,是前一天晚上她連夜編制的。謝志堅緊緊攥著春秀的手說:“別哭,紅軍會回來的,我也會回來的,你放心地等待紅軍的好消息吧,我們很快就會打敗反動派?!甭犃酥x志堅的話,春秀一邊擦眼淚一邊點頭說:“我會等?!?p>
謝志堅帶著這雙特殊的草鞋,帶著春秀的深深情意告別了家鄉(xiāng),踏上了戰(zhàn)斗征程。在長征路上,謝志堅非常愛惜這雙草鞋,只穿過兩次:一次是部隊過金沙江,當?shù)乩习傩沼么图t軍過江時,讓謝志堅想起了家鄉(xiāng)人送紅軍過于都河的情景,想起了春秀送草鞋的情景,他便穿上春秀送的草鞋,渡過了金沙江;還有一次是強渡大渡河時,由于戰(zhàn)斗激烈,隨時都有犧牲的可能,謝志堅心想死也不能與春秀的草鞋分開,于是他又一次穿上了這雙草鞋。
山盟海誓隨著春秀編制的那雙草鞋,一路征戰(zhàn)。一個接一個硬仗,這雙草鞋陪伴謝志堅一次次闖了過來。新中國成立后,謝志堅帶著草鞋回到于都尋找春秀,可那個說“我會等”的姑娘早已不在人世。原來,當年紅軍走后不久,春秀就被敵人殺害了。
20世紀80年代,謝志堅給草鞋綁上一對紅心繡球,萬分不舍地將其捐贈給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從此,紀念館又多了一位常客。那雙繡球草鞋,是謝志堅永遠的惦念,也是無數(shù)紅軍將士愛情的縮影。
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的展品中,一口鍋格外顯眼,吸引了不少參觀者。鍋是銅質(zhì)的,圓形,敞口,平底,口沿處鑄有兩個銅環(huán)拉手。
“這是一口行軍鍋,還帶有槍眼呢?!敝v解員話音剛落,參觀者個個睜大眼睛,好奇萬分。接著,行軍鍋的故事把參觀者帶回到那段崢嶸歲月。
時間追溯到1935年元宵節(jié)后的一天。一大早,駐扎在于都縣黃麟鄉(xiāng)井塘村的中央分局負責(zé)人項英,拎著一口鍋對房東鐘倫揚說:“老鐘,部隊要奔赴新的戰(zhàn)場了,我們這次行軍要輕裝上陣。這幾天,給你們家添了不少麻煩,這口鍋就當作紅軍的一份禮物送給你們了?!蓖谱屧偃?,鐘倫揚最終收下了這口行軍鍋。
沒想到紅軍走后不久,國民黨軍隊氣勢洶洶地進了村,把全村的村民趕到曬谷場上集中訓(xùn)話,叫囂著命令大家主動交出紅軍的傷病員和物品,否則一旦查出格殺勿論。
見村民們都不吭聲,國民黨兵決定挨家挨戶進行搜查。為了不讓這口行軍鍋落入敵手,鐘倫揚偷溜回家,從灶臺上取下還熱著的鍋,背上它就往屋后的大山跑。
“站住,站住,再跑就開槍了!”國民黨兵發(fā)現(xiàn)有人往后山跑,舉槍就朝鐘倫揚開了一槍。只聽“當”的一聲,子彈打在鍋上,鐘倫揚應(yīng)聲倒地,國民黨兵以為他被打死了,便沒再追上來。幸運的是,子彈穿過鍋并沒有擊中鐘倫揚的要害,他只受了點輕傷。
國民黨軍撤離后,鐘倫揚把這口帶有槍眼的行軍鍋背回家,由于無法再使用,他便把這口鍋珍藏起來留作紀念。直到新中國成立后,鐘倫揚去世了,他的兒子鐘正予將這口鍋捐贈給了于都縣博物館。
為了一口紅軍使用過的行軍鍋,于都人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當年周恩來總理曾說道:“于都人民真好,蘇區(qū)人民真親!”●
(作者單位:江西省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
(責(zé)任編輯:孫進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