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松,楊亞亞,張伶俐,林蕓竹,俞丹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出生缺陷與相關婦兒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成都 610041)
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PIVAS)是指在符合國際標準、依據藥物特性設計的操作環(huán)境下,經過藥師審核的處方由受過專門培訓的藥學技術人員嚴格按照標準操作程序進行全靜脈營養(yǎng)、細胞毒性藥物和抗生素等靜脈藥物的混合調配,為臨床提供優(yōu)質產品和藥學服務的機構[1-2]。隨著醫(yī)院患者數量逐漸增加,PIVAS工作強度也逐步增加,部分醫(yī)院在PIVAS多工作環(huán)節(jié)引入自動化、信息化設備和軟件,以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可提高調配安全性、減少差錯[3-4]。為了解我國PIVAS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現狀,采用調查研究法,通過網絡對我國137家醫(yī)療機構PIVAS負責人進行問卷調查,包括自動化環(huán)節(jié)、自動化設備、審方模式、審方軟件、審方人員、信息化和自動化取得的成效,并分析PIVAS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現狀和所在省份、醫(yī)院級別的相關性,為PIVAS信息化和自動化建設提供參考。
選取我國137家醫(yī)療機構PIVAS負責人為調查對象,調研時間為2019年3月至2019年4月,借助問卷星平臺,通過網絡發(fā)放問卷138份,回收有效問卷137份,有效回收率99.3%。
本研究采用自行編制的問卷調查表收集數據,調查我國PIVAS的建設的基本情況,問卷內容包括:(1)調查對象基本信息;(2)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情況:①配備了自動化設備的環(huán)節(jié),②引入的自動化設備,③PIVAS審方模式,④審方軟件,⑤審方人員,⑥信息化和自動化取得的成效[4-10]。
本研究在調查前、調查中和調查后均實施質量控制。(1)調查前:主要通過參考國內外已發(fā)表的相關文獻和PIVAS實際工作情況,科學設計調查問卷,同時選取有PIVAS工作經驗的員工為調查員,并進行嚴格培訓;(2)調查中:按照培訓的調查方案,發(fā)放調查問卷,對有疑問的調查對象,給予詳細解釋;(3)調查后:檢查調查問卷是否有缺項,若有缺項及時聯系調查對象,并對問卷進行編碼,嚴格按照問卷內容進行數據錄入和檢查。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中39.4%(54/137)為男性,60.6%(83/137)為女性;56.2%(77/137)所在省份處于東部,27.0%(37/137)為西部,16.8%(23/137)為中部;74.5%(102/137)所在醫(yī)院級別為三級甲等,13.9%(19/137)為三級乙等,11.7%(16/137)為二級甲等;3.6%(5/137)職務為藥學部主任,87.6%(120/137)為PIVAS主任/負責人,6.6%(9/137)為護士長,2.2%(3/137)為組長;12.4%(17/137)專業(yè)技術職稱為主任藥(護)師,45.3%(62/137)為副主任藥(護)師,37.2%(51/137)為主管藥(護)師,5.1%(7/137)為藥(護)師;81.8%(112/137)的醫(yī)院含PIVAS數量為1個,16.8%(23/137)醫(yī)院為2個,0.7%(1/137)醫(yī)院為3個,0.7%(1/137)醫(yī)院為4個。人員在PIVAS工作時間為1~22(5.57±3.38)年,中位數為5年。
71.5%(98/137)醫(yī)院PIVAS配備了自動化設備,主要包括審方環(huán)節(jié)51.8%(71/137)、擺藥環(huán)節(jié)16.1%(22/137)、配液環(huán)節(jié)13.1%(18/137)、復核環(huán)節(jié)9.5%(13/137)、分揀環(huán)節(jié)13.9%(19/137)及配送環(huán)節(jié)6.6%(9/137)。具體的自動化設備為:智能存取機13.9%(19/137)、智能輸液架5.1%(7/137)、自動盤點機8.8%(12/137)、PIVAS針劑統(tǒng)排機4.4%(6/137)、自動化配液設備12.4%(17/137)、PIVAS貼簽機30.7%(42/137)、PIVAS艙內核對系統(tǒng)16.8%(23/137)、PIVAS艙外核對系統(tǒng)15.3%(21/137)、條碼掃描儀65.0%(89/137)、物流運輸軌道6.6%(9/137)。見表1。
PIVAS審方模式:人工審核27.0%(37/137)、審方軟件審核1.5%(2/137)、人工審核與審方軟件相結合71.5%(98/137)。79.6%(109/137)的醫(yī)院PIVAS做到處方前置審核,20.4%(28/137)未做到處方前置審核。PIVAS審方人員分為3類:臨床藥師1.5%(2/137)、PIVAS藥師78.8%(108/137)、臨床藥師與PIVAS藥師相結合19.7%(27/137)。
表1 PIVAS配備的自動化設備 例(%)
67.88%(93/137)PIVAS配備了審方軟件,包括美康17.5%(24/137)、博龍8.0%(11/137)、智慧園5.1%(7/137)、自主研發(fā)4.4%(6/137)、科倫4.4%(6/137)、康聯達4.4%(6/137)、超然4.4%(6/137)、大通2.9%(4/137)、大醫(yī)通2.2%(3/137)、PASS 2.2%(3/137)、天際健康1.5%(2/137)、逸曜1.5%(2/137)、天健1.5%(2/137)、其他8.0%(11/137)。
對于PIVAS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取得的成效,46.0%(63/137)非常認同提高了醫(yī)囑合格率,減少了差錯事件;48.9%(67/137)非常認同提高了用藥安全性和有效性;46.7%(64/137)非常認同提高了工作效率;27.7%(38/137)非常認同降低了配置成本;44.5%(61/137)非常認同降低了勞動強度;44.5%(61/137)非常認同增強了PIVAS工作人員的安全性;34.3%(47/137)非常認同提高了患者滿意度;38.0%(52/137)非常認同提高了臨床科室對藥學部服務的滿意度;與PIVAS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前醫(yī)院空間及布局比較,40.9%(56/137)非常認同節(jié)省了空間、優(yōu)化了布局。見表2。
本研究結果顯示,PIVAS自動化和信息化與所在省份和醫(yī)院級別無關,見表3。
表2 PIVAS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取得成效 例(%)
表3 PIVAS自動化和信息化建設與省份區(qū)域、醫(yī)院級別相關性
處方前置審核是PIVAS運行的核心內容,是醫(yī)師開具處方后,處方前置系統(tǒng)自動的對處方開具用藥進行溶媒的選擇、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用法用量等預審,針對系統(tǒng)預審出的不合理處方應經審方藥師進行復審,以便及時與臨床醫(yī)師溝通調整用藥醫(yī)囑[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我國大部分醫(yī)院PIVAS充分應用了處方前置審核的優(yōu)勢,在PIVAS開展了處方前置審核,主要審方模式為人工審核與審方軟件審核相結合的模式,主要審方人員為PIVAS藥師,通過處方前置審核的信息化建設提高了醫(yī)囑合格率、用藥安全性和有效性,使藥學服務更加精準,但20.4%(28/137)醫(yī)院未做到處方前置審核,可能與部分醫(yī)院信息化建設不完善有關,即未能采購前置審方的配套硬件和軟件,同時也可能是因部分醫(yī)院尚未重視處方的前置審核,未能實現PIVAS從用藥配置到用藥把關的觀念轉變,在未來PIVAS的工作中,需進一步重視處方前置審核,將差錯攔截在藥學服務的前端,更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藥。本研究結果顯示,PIVAS使用最多的自動化設備為自動擺藥機,應用這一設備后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正是因為自動擺藥機改變了原來按病區(qū)擺藥的模式,實現了按藥品品種進行的統(tǒng)排模式,擺藥、貼簽的智能化、流水化操作,明顯提高擺藥貼簽工作效率,也減少了相關差錯事件,并降低了員工的勞動強度[13]。由此說明我國各省份和各種級別醫(yī)院推行PIVAS信息化和自動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保證了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經濟性。
本研究還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我國醫(yī)院PIVAS的數量及地理分布沒有完整確切的統(tǒng)計,因此橫斷面調查研究很難進行隨機抽樣;其次,調查范圍涉及我國的東部、中部及西部地區(qū),研究結果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橫斷面調查研究不能做因果推斷,有必要進一步開展前瞻性研究追蹤PIVAS信息化和自動建設的成效。
針對PIVAS規(guī)模大、分工細、崗位多、勞動強度大及風險高的實際情況[14],一套適合PIVAS信息化及自動化的建設標準對于PIVAS在全國的推廣及應用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國有必要進一步完善PIVAS信息化和自動化建設標準,對將來PIVAS信息化和自動化建設提供依據和發(fā)展方向。未來我國醫(yī)院PIVAS信息化和自動化建設不但大力推行自動審方系統(tǒng)和自動擺藥系統(tǒng),還能普及智能配液系統(tǒng)、智能分揀系統(tǒng)、自動運送系統(tǒng),將輸液及時送達病區(qū)供患者使用,實現藥品從醫(yī)師開藥到患者用藥全程的自動化信息化的閉環(huán)管理模式[15],只有提高患者用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才能充分發(fā)揮藥學部門在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