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丹
(廣東培正學院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830)
在權威的語法書籍中,并不能找到 “主將從現(xiàn)” 的術語,這是學習者為了便于記住以下這條語法規(guī)則而發(fā)明的,即 “在條件、時間、讓步和地點狀語從句中,當主句的謂語動詞是一般將來時,從句的謂語動詞用一般現(xiàn)在時表將來要發(fā)生的動作”。龍麗仙認為,時態(tài)有從屬關系[1],主要從主從句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先后順序的角度來說明條件狀語從句中的 “主將從現(xiàn)” 現(xiàn)象,但并未進行具體剖析。《邏輯英語語法》一書對 “主將從現(xiàn)” 的邏輯進行分析認為只有從句描述的事情先發(fā)生,才會導致主句描述的事情[2]。
《解密英語語法的原理》認為,將來時間的思維本質(zhì)是 “勢在必行”,而從句中有 “if(如果)”,又有 “will(必定)”,那么從句本身就是矛盾不合邏輯的[3]25,所以從句不能用將來一般時。在筆者看來,他們給出以上的結論過于表面:一是只重點針對條件狀語的例句給出結論;二是缺少分析過程。本文將在以上解釋的基礎上,重點對條件、時間、讓步和時間狀語從句中的 “主將從現(xiàn)” 現(xiàn)象從主從句邏輯這一層面以及結合時間軸的邏輯特征層面來進行剖析,從而找出這一語法現(xiàn)象背后的深層邏輯,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理解該語法現(xiàn)象。
所有的 “主將從現(xiàn)” 句子中,主句和從句的動作發(fā)生有明顯的時間先后,即從句發(fā)生在主句前。由于從句的謂語狀態(tài)本身代表的是將來時,因此,其時間軸如右側圖1所示。
在圖1中,時段1為主句的謂語狀態(tài)將來一般時,假設發(fā)生的時間在A點,那么,在時段2從句的謂語狀態(tài)中,所發(fā)生事件的時間必須早于A點,即在 “將來” 這個時間范疇內(nèi),只要發(fā)生在A點以前的任何一個時間點上都行,可以是圖1中的B,C,D……的任何點,只要在A點之前發(fā)生即可。但如果主句謂語的時態(tài)表達與從句謂語的時態(tài)表達一樣,則無法控制B,C,D……點不落在A點的右邊,因此,為了能夠保證從句謂語的時態(tài)始終保持在A點的左邊,即早于A點,可以用現(xiàn)在時來表達。時間軸上的現(xiàn)在時間來表示將來時段有合理性,在時間范疇內(nèi),以J點為 “將來” 的分界點,往左代表相對的 “現(xiàn)在”,往右代表 “將來”;以X點為 “現(xiàn)在” 的分界點,往左可以代表相對的 “過去”,而往右代表相對的 “將來”。在圖中陰影部位既可以是相對將來來說的現(xiàn)在時間,也可以是相對現(xiàn)在來說的將來時間,因此,從句謂語時態(tài)在時間軸上用現(xiàn)在時表示將來時具有合理性。但僅從時間軸角度看 “主將從現(xiàn)” 是不夠的,在九大狀語從句中,比較狀語和方式狀語從句與主句之間不強調(diào)時間先后,結果和目的狀語從句與主句之間的時間順序剛好與 “主將從現(xiàn)” 的時間相反,但原因狀語從句從因果角度來看,從句是因,主句是果,那么從時間來看,就與 “主將從現(xiàn)” 在時間順序上一致了。但為何原因狀語從句不遵循 “主將從現(xiàn)” 的規(guī)則?這需要從條件、時間、讓步和地點狀語從句與主句間的邏輯特征來進行分析。在對四種狀語從句進行分析之前,需要對主句中表將來發(fā)生動作的邏輯意義進行分析。
圖1 狀語從句下 “主將從現(xiàn)” 時間軸
主句是問題的中心所在,一個句子的中心意思體現(xiàn)在主句中,所以,判斷主從句關系要從意思入手??v觀來自傳統(tǒng)語法書、COCA(美國當代英語語料庫)和NBC(英國國家語料庫)的關于 “主將從現(xiàn)” 的例句可以發(fā)現(xiàn),主句表示將來時主要是will加上動詞原形的形式。何偉從系統(tǒng)功能語法角度對will進行了解釋,認為will既可做時態(tài)助動詞,也可做情態(tài)助動詞[4]。張楚楚認為,will的純將來意義缺乏基于語料庫研究的實證支持,will的句法、語義以及形態(tài)特征與情態(tài)動詞系統(tǒng)完全一致,應把will分析為情態(tài)助動詞[5]。Palmer認為,時態(tài)具有直接涉及事件本身的特征,是寫實;情態(tài)涉及命題的狀態(tài),是非寫實。結合以上觀點,will是時態(tài)助動詞時,其邏輯意義表示動作在將來必定會發(fā)生,直接涉及事件本身,屬于寫實。will做情態(tài)助動詞時,雖是命題假設,但其動作發(fā)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大到必然或接近必然。由此可見,主句中表將來動作的邏輯特征勢在必行。
“主將從現(xiàn)” 語法現(xiàn)象在9大狀語從句中,主要發(fā)生在條件、時間、讓步和地點狀語從句下,本節(jié)將針對不同的狀語從句就其與主句間的語義邏輯進行分析。
條件狀語從句涉及 “主將從現(xiàn)” 現(xiàn)象常見的連接詞有if, unless, as long as,以及in case.例句:
(1)If you ask him, he will help you.
(2)you will fail to arrive there in time unless you start earlier.
(3)Most of the companies will accept weekly or monthly deposits as long as you meet the minimum amount by the end of the year.
(4)Quite a few repair service retailers will give cost-free towing with repair in case you are in a specific distance from the locale.
要想will所接的動作發(fā)生,條件狀語從句是一個先決條件。條件句就是預設,即基于預設條件,得出預設結果[3]35。這個預設的條件可以為 “真”,也可以為 “假”。真實條件則得出真實的結果,反之則得出虛假的結果。而will本身的邏輯是將來一定會發(fā)生,即真實結果,所以,反推預設的條件也必須是真實條件。假設條件狀語從句是A,主句為B,那么其關系可以是:如果A,那么B。A是B的充分條件。而這個充分條件必須是真實條件,在時態(tài)的基本狀態(tài)中,一般態(tài)的邏輯特征為常態(tài),而常態(tài)必定是事件本身,即寫實。如例句(1) If you ask him, he will help you. 單獨看主句he will help him. “幫助” 這個動作一定會發(fā)生,但要發(fā)生這個動作卻需要一個條件,這個條件就是 “you ask him”,反之,如果不去做“you ask him” 的動作,就不會發(fā)生幫助的事件。因此,ask是一個充分條件,雖然是一種假設,但這個假設必須是真實條件,用一般態(tài)能讓這個假設始終是真實條件。再結合時間軸的邏輯特征,即條件在前,主句動作在后,因此,在一般的狀態(tài)下賦予的時間便是將來時間往前推的一個時間,即現(xiàn)在時。以上unless,as long as以及in case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在 “主將從先” 的語法現(xiàn)象中,都具有此邏輯特征。
時間狀語從句中涉及 “主將從現(xiàn)” 現(xiàn)象常見的連接詞有when, before, after, as soon as, until/till, once. 例句:
(5)I will telephone you when he comes.
(6)It will be four days before they come back.
(7)I will tell you after they leave.
(8)As soon as I reach Canada, I will ring you up.
(9)I will wait here, until/till the rain stops.
(10)Once time is gone, you will never get it back.
從連接詞角度來看,引導的是時間狀語從句,但從其內(nèi)部關系來看,這個時間狀語的發(fā)生也是對主句設定的條件。如例(5)中,對于 “I will telephone you” 來說,是要建立在 “he comes” 的前提條件下發(fā)生的??梢赃@么反推,如果“他沒有來”,那么 “我就不會給你打電話”。說明 “he comes” 是 “I will telephone you” 的充分條件。從漢語角度來看例(6),純字面翻譯過來的意思為 “他們回來之前,將會是四天?!?其邏輯可以反推為,“如果他們不回來”,那么就不會是四天,可能是除四天外的任何天數(shù)。所以,they come back這個動作便是It will be four days的充分條件,即條件為真,預設的結果為真。同理,在例句(7)到(10)中,時間連詞引導的從句動作都是發(fā)生在主句之前,為了保證其時間先后順序,用早于將來時的一般時表示。同時,與主句之間的關系中,主句的預設為真的情況下,從句作為先決條件也必須為真,而一般態(tài)的邏輯特征正好符合此特征。
讓步狀語從句涉及 “主將從現(xiàn)” 現(xiàn)象常見的連接詞有 even if, even though, though, although, whether...or, no matter + 疑問詞。例句:
(11)We will make a trip even if/ even though the weather is bad.
(12)Though the road to success is hard, you will make it.
(13)Although it rains tomorrow, the railway workers will still go on a march.
(14)you will have to attend the ceremony whether you are busy or free.
(15)No matter what you say, I will not believe you.
讓步狀語從句一般翻譯為 “盡管……” 或 “即使……” 等,就是人們?nèi)粘I钪杏玫?“退一步說……” 的感覺?,F(xiàn)實狀態(tài)下,動作的發(fā)生與否只有 “發(fā)生” 和 “不發(fā)生” 兩個對立面,除了實際上做出具體動作外,“存在” 與 “不存在” 也是動作的兩種狀態(tài),同樣也只有這兩個對立面。一個是正向,一個是反向,可以分別用positive和negative來表示。從此角度來看,條件狀語和時間狀語與主句的關系可以為同一走向,即要么同正,要么同負。如例句(2)you will fail to arrive there in time unless you start earlier. Unless等同于if not,其邏輯走向為negative,主句will fail to arrive中的fail “失敗”,其邏輯是使其后的arrive這個動作失敗,即will not arrive,其邏輯走向也為negative。此外,條件狀語和時間狀語與主句的關系也可以為相反走向,即主正從負,或主負從正。如例句(9)I will wait here, until/till the rain stops. 從句the rain stops中的stops是停止的意思,即雨不下,其邏輯走向是negative,而主句中的will wait是positive的邏輯。讓步狀語從句與主句之間的關系在語義邏輯走向上與條件狀語和時間狀語存在一定的不同。讓步狀語從句與其主句的邏輯走向只存在于相反的狀態(tài),可以說從句是主句的一種“阻礙” 條件,但卻阻礙得不夠,還不足以讓主句改變其初衷。所以,它們之間始終存在一個隱藏的但并不絕對強烈的對立。如例句(11)We will make a trip even if/ even though the weather is bad. 主句 “We will make a trip” 中 “旅行” 是勢在必行的發(fā)生,只是這個 “旅行” 在發(fā)生時,會受從句 “天氣不好” 的阻礙,從兩者之間的邏輯走向來看是對立的。但從主從句的語義來看,the weather is bad是針對主句所設立的先決條件,只不過該條件與其具有一定negative邏輯走向的對立。同樣,因為will make a trip的邏輯一定會發(fā)生,那么從句的條件也必定為真,這一點與條件狀語從句和時間狀語從句中的表充分條件相同。在時間軸的邏輯上,是先有 “天氣不好” 這個事實發(fā)生,“旅行” 這個動作才發(fā)生。
地點狀語從句主要由where, wherever=no matter where, anywhere和everywhere引導。但地點狀語從句中的 “主將從現(xiàn)” 現(xiàn)象不常見,不過,其時態(tài)邏輯特征依然與前三種狀語從句一致。例如:Wherever I am I will be thinking of you. 主句 “我將會想你” 是勢在必行的發(fā)生,從句的 “無論我在哪里” 是對主句動作發(fā)生的地點假設。而事實上,與其說是地點假設,不如說是 “I” 的個人行為假設,只是這個行為與地點有關而已。如此,從句便是主句的先決條件,且為真實條件,才能保證主句中將來的動作勢在必行。
縱觀以上四種狀語從句,可以找到其共同特點,即從句是主句的先決真實條件,也可稱為充分條件。此外,從句中的動作都是先于主句中的動作。
主將從現(xiàn)中,以上四種狀語從句是其對應主句的預設條件,而其隱藏在內(nèi)部的邏輯是必須讓此條件為真,才能保證主句動作必定發(fā)生。這需要通過人為改變時態(tài)表達形式來體現(xiàn)。反之,如果不刻意改變時態(tài)形式,則會產(chǎn)生條件為假的歧義,導致邏輯不同。而原因狀語從句,只要表原因的連接詞出現(xiàn),表示從句本身就是主句的原因事實,并不是預設條件,也就不存在區(qū)分條件為真還是假。因此,也不需要人為刻意地用改變時態(tài)形式的方式來體現(xiàn)了。
通過對以上 “主將從先” 在時間軸上的邏輯分析,以及對條件、時間、讓步和地點狀語從句與主句間的語義邏輯分析,同時區(qū)別于原因狀語從句的邏輯特點下,筆者認為:“主將從現(xiàn)” 的語法現(xiàn)象在時間軸的表現(xiàn)特征中,從句動作發(fā)生的時間必定早于主句的時間,因此,在主句為將來時的既定時間下,為了保證從句的時間必定早于主句的時間,則將時間在將來時的基礎上往前推一個時間,即現(xiàn)在時。在主從句的語義邏輯特征中,主句動作的發(fā)生勢在必行,要保證主句動作發(fā)生,那么從句作為條件必須是真實條件,而一般態(tài)作為常態(tài),具有使條件保持為真實狀態(tài)的邏輯特征。因此,“主將從現(xiàn)” 的語法現(xiàn)象既要符合時間先后順序的邏輯特征,又要同時符合從句作為主句充分條件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