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趙國華及其《青草堂集》

        2021-01-07 16:11:29周景寶
        唐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1期
        關鍵詞:趙國青草

        周景寶

        冀東文史研究

        趙國華及其《青草堂集》

        周景寶

        (北京市市政工程管理處 第一管理所,北京 100039)

        豐潤趙國華自幼失怙,在母親教養(yǎng)下長成。咸豐八年舉人,同治二年進士。趙國華才華橫溢,天資聰穎,尤以古文辭享盛名,時有“南桐城,北豐潤”之稱。所撰《青草堂集》五十一卷,體裁多樣,內容廣泛,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趙國華;生平;《青草堂集》

        晚清以降,國門初開,天災人禍,接踵而來。大清帝國元氣大傷,更因政治體制落后,人才枯竭,吏治腐敗,加劇了社會的動蕩、時勢的衰變。由于科舉制度尚在延續(xù),直隸省文化的發(fā)展,仍在因循舊制,順著傳統(tǒng)的模式延伸。各府、州、縣的學子們?yōu)椴饺胧送?,不得不習八股,背時文,剿襲庸濫,流弊日深。已經獲得“出身”的文人學者,切磋學術,交流文化,也延續(xù)著經、史、子、集的撰述。

        畿東的部分飽學之士,如山海衛(wèi)李集鳳,豐潤張佩綸、趙國華,樂亭史夢蘭,遷安高繼珩、馬瑟臣等人,陸續(xù)撰寫了一批很有影響的著作,且有部分著述相繼出版,如豐潤張氏澗于草堂刊行的《澗于集》《澗于日記》,樂亭史氏自家刊行的“止園叢書”30余種,趙國華個人也刊行了他的《青草堂集》《青草堂二集》《青草堂三集》《青草堂補集》。

        嘉道時期,文壇上影響最大的桐城派屢受攻擊,趨于衰落。咸同時期,曾國藩大力提倡合義理、考據、詞章為一體的桐城派文學,使之再獲發(fā)展空間。光宣時期的桐城派人士,比較著名者多出于吳汝綸與張裕釗的門下。趙國華是古文名家,因其成績斐然,名重一時,故有“南桐城,北豐潤”之稱。

        對于趙國華的人生經歷,今人知之甚少。趙氏4種《草堂文集》,陸續(xù)刊于同治十一年至民國十二年,坊間如今已難覓原書。

        若干年來,今人與趙國華相關的研究論文亦不多,筆者寡聞,已見《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1期刊載鄔國義《<申報>第一任主筆蔣其章卒年及其他》一文,其中有部分內容涉及到了趙國華的一幅挽聯。唐桂艷在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清代山東刻書史》第四章“清后期(同治至宣統(tǒng))山東刻書”中,對趙國華的著述情況有簡短介紹。2016年,《清代山東刻書史》由齊魯書社出版?!渡綎|圖書館學刊》2018年第3期刊載唐桂艷《豐潤趙國華山東刻書考述及其意義探析》,是一篇研究趙國華的專文,主要介紹趙在山東為官時的刻書經歷。

        趙國華的史事,在《青草堂補集》卷七《趙國華自訂年譜》(下文稱《自訂年譜》)與附錄《菁衫府君行述》(下文稱《行述》)里,敘述甚祥。其《自訂年譜》系一手資料,紀事可信;《行述》為其子恩澎、恩浵所作,雖有溢美之詞,仍較可靠。封丘何家琪(1843-1904,字吟秋、天根)客居山東時,與趙國華相交,后二人書信往來,意氣相投。趙國華歿后,玉田蔣慶第(1823-1906,字季萼、杏坡、箸生)為作《資政大夫山東候補道趙君墓志銘》,何亦為作《豐潤趙菁衫墓表》。晚清、民國后出的幾種趙國華傳記,以及地方志中的人物條目,還有今人編纂新方志中的人物傳和幾種工具書的文字內容,所據材料均源于上述幾種原始資料,本文不贅。

        署名“徐世昌撰”的《大清畿輔先哲傳》第二十六卷“文學傳八”之中,收錄了《趙國華(郝植恭)》的傳記。近人閔爾昌所編纂《碑傳集補》卷一九內,亦收入《趙國華傳(附郝植恭傳)》,二文相同署名徐世昌。眾所周知,此實皆為王樹枏所撰,經核實二文相同。

        有鑒于此,筆者不揣冒昧,依據趙國華《自訂年譜》所錄,并參照《行述》《資政大夫山東候補道趙君墓志銘》《豐潤趙菁衫墓表》(按:引用刊本資料,標點均為筆者所加)及其他史料,對趙國華生平作一梳理。文中錯誤之處,祈望專家學者指正。又,為篇幅計,拙文引用《自訂年譜》時,僅加引號以示區(qū)別,不再注明出處,敬請諒解。

        趙國華,字菁衫,生于清道光十八年六月二十八日(1838年8月17日),直隸遵化州豐潤縣南鄉(xiāng)大王莊人。趙氏先為河間府任邱縣人,至明代中葉,先祖趙英攜家遷徙至豐潤占籍,繁衍生息,枝豐葉茂,積德行善,詩書傳家?,F據《自訂年譜》與《青草堂三集》卷六《大父贈榮祿公墓表》所載內容,試列趙氏十一世系如下:

        趙英→趙雨→趙甫進→趙允元→趙邦勛→趙之魁→趙槤→趙可方→趙依中→趙壎→趙大任趙大椿

        趙國華降生時,父親趙大椿正值病危,10日后便撒手人寰,年僅28歲。時曾祖父趙依中和祖父趙壎尚在,惟伯父趙大任早逝。母親李氏痛不欲生,欲尋絕路。幸鄰居老嫗及時相救,方免于難。國華時有一兄(趙國蘭,字宇香)5歲,一姊3歲。近半年后,國華與大姊皆染痘瘡,大姊不幸夭亡,國華則度過一劫。

        道光二十一年,李氏開始教4歲的國華識字,“家有《柏廬家訓》,吾母掛壁上,晨醒從枕上授之,又授以唐詩五言絕句若干首?!薄按竽附套R字授唐人詩,一過輒成誦,鄉(xiāng)里間有神童之目?!盵1]2“吾曾祖見而喜曰:兒能識字矣。即以手所持四書文指認。余見文旁有乙,問為何?曾祖曰:不是字,是文章截斷耳。余曰:是文章即有截斷耶?曾祖大奇之?!?/p>

        國華的曾祖父趙依中,“字履亨(按:《自訂年譜》《行述》《遵化詩存》中皆作“理庵”),大王莊人。性仁厚,讀書多心得。乾隆乙卯,弱冠領鄉(xiāng)薦,授昌黎司訓,旋改正定,歷署無極、南皮、高邑、束鹿等縣儒學印務,所在不愧經師。內擢中書科中書,年老告歸。子孫以讀書世其家”[2]247。

        兩年后,在國華叔祖父家私塾教書的蔣慶第得中舉人?!坝裉锸Y箸生慶第丈長余十五年。十六歲入泮,二十一歲登科,以進士為令山東,所遭皆同。有治聲,章邱民生祀之。”[3]3國華的祖父趙壎,此刻見到蔣慶第成為孝廉,觸景生情,“太息曰:吾孫大能似蔣七,恐吾不及見耳”。趙壎字友昆,是庠生。“誥贈中議大夫趙壎,以孫國華貴?!盵2]171

        道光二十四年,祖姑之子、玉田舉人張情田先生到家來坐,喚來國華,“持《大學》,余背誦訖。余曰:我亦提表伯一句。先生曰:可。余言‘詩云’二字。先生莞然無以應,曰:此孩心思過人”。

        翌年二月,國華外出接受豐潤布衣宋燦塾師的教育。兩年后宋先生病歸,改從祖姑之孫、玉田廩生張春臺。這一年,趙國華已經10歲了。是年仲春,曾祖父趙依中去世。

        張春臺在趙家執(zhí)教近3年,又應順天己酉科鄉(xiāng)試。趙家只得聘請棗強增生申德清。“師徒步而來,一無箱篋。而文字捷贍,皆腹笥也。”申先生雖然身無寸鐵,卻胸有丘壑,在趙家做了2年西賓。申先生離開后,又聘請玉田廩生張秋浦先生。咸豐二年(1852)十月,國華“赴縣應童子歲試”,時年15歲。

        從16歲開始,趙國華又師從張情田先生?!拔逶赂白窕菰嚒J赂坝榔礁涸?,入縣學二十三名。”“余隸豐潤,于明屬薊。國初屬順天,后改屬遵化。遵化無學使者館,惟試則就郡永平。”[4]

        咸豐四年正月,祖父趙壎卒?!傲赂坝榔礁浛?,……取二等第四十名”。咸豐七年“二月赴永平府歲試,取經古第一名,歲試生員一等第一名”。趙國華的試卷得到學使李清鳳的青睞,隨即補為廩生。咸豐八年,“二月赴永平府錄科,取經古第一名,科試生員一等第六名”。七月二十四日,同張春臺赴都參加鄉(xiāng)試。九月中式戊午科第四十六名舉人。“余舉業(yè)始終張情田師、哲嗣春臺師,先授諸經,一門教導,迄于成立?!盵5]9

        咸豐九年二月,趙國華進京,至圓明園正大光明殿參加復試,取三等。鄉(xiāng)試復試制度,始于順治十四年(1657)丁酉科,至嘉慶四年(1799)鄉(xiāng)、會試復試遂著為令?!暗拦舛甓ㄖ聘魇∨e人一體至京復試,非經復試不許會試,以事延誤于下三科補行?!瓘驮嚻谠跁嚽岸率迦?,照例于北京貢院內考試。亦間有于正大光明殿、保和殿者,其或道遠不及者于二月杪補復一次?!≡谝?、二、三等者,準其會試,不易原來之名次,四等者罰停會試一科或二科,不列等者黜革察究?!盵6]

        翌年二月,趙國華赴都,首應庚申恩科會試不第。同治元年(1862)二月進京,參加壬戌科會試不第。

        同治二年二月下旬,應癸亥恩科會試,趙國華得中六十二名貢士,復試取列三等五十六名,殿試三甲第九十七名,朝考三等八十七名。就這樣,趙國華先后師從宋燦、張春臺、申德清、張秋浦、張情田等。8歲“讀《四書》全帶朱注”;9歲“讀《孝經》《詩經》《書經》”;10歲“讀《易經》《禮記》《周禮》”;11歲“讀《儀禮》《春秋左氏傳》”;12歲“讀《春秋左氏傳》,摘讀《公羊》《谷梁》二傳。冬,兼讀選本《史》《漢》?!恋滥蠒醿稍?,始讀八股文”;13歲“讀六朝文,始為賦”。就這樣,從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朝考,趙國華一步一個腳印,歷經了科舉考試的全部過程,邁出了走向仕途的第一步。

        康熙三年(1664)議準,三甲進士授知縣。雍正八年(1730)規(guī)定:“今科外用進士,著就伊等本籍鄰近地方,掣簽派往,交與各該督撫,分派藩臬衙門,令其學習。伊等中式之后,原須候選數年,始能得官。今著學習三年,委署試用一年,約計四年以后,題補授職?!盵7]

        因會試名次比較靠后,趙國華無緣京官,五月“奉上諭以知縣即用”,吏部簽掣山東。九月初,買舟赴魯,時有從兄巨初同往。下旬至省,賃宅居住。“弱冠后通籍,以縣尹待補濟南”[5]7,需次山東。

        同治三年,趙國華開始了“學習吏治”的過程,“歷城邀入局幫審案件”,“兩司會委編查信字約保甲”,“臬委赴長清催驛站”,“入闈派充至公堂受卷官”,“藩委催兗州府屬錢糧附泰安、東阿兩縣”,“臬委赴范縣查案”;同治四年經“臬委赴兗、沂、曹催驛站”,“濟南府委赴長清問案”。

        這年的十一月初一日,“臬委赴長清、肥城密查黃崖山張積中一案,系濰縣王小花供黃崖習邪教,委孫禧先往,余不知也。初六、七日,余微服鹿車,走亂山中,隨地訪查,黃崖無異狀”。先是,太谷學派學者張積中(江蘇儀征人),因江北大營騷擾,攜眷北上,往山東黃崖山中講學授徒,從者眾多。至咸豐十一年,入山避難者有數十百家(一說8 000余家),張積中命其徒購買武器,修筑山寨,引起了朝廷的懷疑。同治五年,山東巡撫閻敬銘命張積中到濟南投案對質,遭張拒絕。閻敬銘遂派清兵萬余圍攻山寨。寨被攻破后,寨中人全部死難。“次年冬,大兵剿之,無噍類矣?!?/p>

        《自訂年譜》中,雖然沒有多余的文字記述張積中一案。但這次遠近聞名的慘案,一定會給曾經親臨黃崖山查案的趙國華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治五年,“藩委代理金鄉(xiāng)縣知縣”,“赴東昌府徐丈蔚軒之邀,閱府試卷”,“在試院接藩委署莘縣”。

        趙國華真抓實干,竭力盡心,訊讞明敏,政聲蔚然,得到上司賞識,量才適用,加以提拔?!按蟾J意求治,善令所為,而慮弗盡其長,將任之繁劇以益徵其治效?!盵8]673

        同治六年“在部捐加二級”;同治七年“奉上諭賞加同知銜”;同治八年“奉藩委代理德州知州”,“府委兼理邊臨鎮(zhèn)州判”,“奉牌代行督糧道事,在部捐加二級”;同治九年“奉撫札委赴聊城挑修運河”,“充庚午科并補行丁卯科山東鄉(xiāng)試同考官”,“奉藩委赴禹城放振”;同治十年“奉委赴首府讞局審案”,“奉委署樂安縣知縣”,“酌補曹州府鄆城縣知縣”。

        清初,入主中原的政權尚不穩(wěn)固,順治、康熙兩朝吏治較為清明廉潔。雍正年間,厲行苛猛之政,朝廷的吏治官風尚可。至乾隆時期承平日久,社會經濟得到重大發(fā)展,國家的財富充盈,而各級官員貪圖享樂,驕奢因循,腐敗盛行。經過嘉慶、道光兩朝,幾有無官不貪之勢。此后幾朝,腐敗的吏治已經達到頂點,上上下下,盤根錯節(jié),根深蒂固,積重難返,絕非幾道諭旨,或幾個代表人物所能改變的。

        經過多年寒窗苦讀,科場鏖戰(zhàn),文人士子們或有幸金榜題名、登第為官。但當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那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抱負,頓時化為泡影。從中央到地方,宦海生涯詭譎莫測,各衙門之間也是互相推諉,消弭事端。此時的趙國華耳聞目睹,感到官場險惡,前途渺茫,遂萌生去意,便設法脫身?!摆w子深諳吏治者也。今夫虱蟣之吮血肉、廯疥之附皮膚,其困吾身也小,而自朝至暮,不得適焉。”[8]673

        清制,官員在一個省任職一般要試俸三年,若任職期間表現優(yōu)異,可以升遷或調往其它地方。也可以通過捐納方式離開原省或原職。于是,趙國華在同治十一年(1872)七月“在東省甘捐局捐升京府治中并捐離知縣任”。內轉京曹,吏部雖有此例,難度甚大,“援例晉京秩以去,蓋非以為榮,而非是途則無以去也”[8]673。

        治中,官名,正五品。“順天府所屬,順治元年(1644)設,初為三員,六年,省二員,留一員,遂為定制。奉天府所屬一員,康熙二年(1663)設,光緒二年(1876)省。執(zhí)掌佐府尹、府丞掌府事,紀綱眾務,兼鄉(xiāng)會試場務?!盵9]

        對于上司的挽留,趙國華在《上丁宮保書》中坦言:“國華自置身為縣以來,此心之桎梏于所不欲之事者,常益累累。梓縣一盜案,德州一連劫盜案,梓縣之地丁則焦心于民,樂安之水利則嘵舌于鄰,而其余之事與心違者,無日不有。誠皆所謂彼雖不言,我能無愧于心者也?!盵10]1-2

        回到濟南后,時漕運總督文彬,曾聘請趙國華為西賓?!皾M洲文質夫彬官漕帥,余謝官時,招游淮上,公子四人皆命師事余?!盵11]4-5至十二月中旬返里。

        同治十二年“恭逢穆宗親政恩詔加一級”。二月離家至濟南。三月至清江,下榻節(jié)署西齋?!傲赂安客蹲砷_缺就選治中。”同治十三年,文彬署山東巡撫后,曾調其“辦江北全軍文案處東省文案處”。文彬回任不久,趙國華再回豐潤?!摆w子年雖少,其于吏事固老醫(yī)也,宜其知難而退矣?!盵8]674

        光緒元年(1875)秋,趙國華家居期間,結交本地文士。并利用二年多的時間,個人籌資在豐潤新軍屯建立了“心香書院”。

        經過幾年的等待,“捐離”之事有了端倪。光緒四年二月赴都,“三月以回避順天治中坐選奉天治中。新章裁奉天缺,對品在滇捐局改歸同知,指分山東”。因奉天府所設“治中”官職,此時已經裁撤,即改為同品秩的“同知”,仍分山東。

        歷史總是喜歡和人們開玩笑。本打算通過外捐局離開山東,誰知幾番周折,轉了一個圈子,又回到起點。“四月初十日經欽派王大臣驗放,奏請發(fā)往,奉旨依議欽此!”事已至此,再無斡旋的余地。筆者認為,在“捐離”過程中,或有暗箱操作的可能。

        趙國華收拾行裝,重歸濟南。是年六月到省,“因前辦清淮振案,奉文漕院彬奏保,俟得缺后以知府用,先換頂戴。奉旨著照所請獎勵”。

        光緒五年,“同知試用一年期滿,……留省”,“奉藩委辦舊案交代年款局兼軍需報銷局”,“咨調總辦文案處”;光緒六年“札委襄辦文案處,歷委乙亥制科孝廉方正監(jiān)試”,“委署濟南府糧捕水利通判,仍留營務處”,“回省帶印即營務處任事”;光緒七年“札委仍接辦營務處兼理文案處”“監(jiān)兌漕務”;光緒八年“奉撫委考試地方鹽務各官監(jiān)試”,“充壬午科鄉(xiāng)試同考官”,“奉任撫院札委辦理工振總局挑工合龍,隨摺請獎。……奉上諭著免補本班,以知府用”;光緒九年“奉任撫院委辦南運總局提調,仍兼營務處”,“仍接辦南運總局,總司文案一切事宜”,“會委會辦振撫總局并提調河工總局”。十二月保歸期滿,奏請留省。

        清廷的官職本有定限,捐納制度卻使仕途人滿為患,僧多粥少。于是,署理現象應運而生。委署系由督撫調劑,派委署理,時間不長,并非實授。

        光緒十一年“委署沂州府知府兼辦沂州營務處”,“奉委乙酉本科鄉(xiāng)試內監(jiān)試”;光緒十二年“奏獎三品頂戴,經部議加一級”,“奏請免補本班,以道員用”,“札委總理文案,復札委督辦南運總局”,“復奉奏派河套圈堵口事宜”“奉上諭著賞加鹽運使銜”。

        為了整飭吏治,賞罰分明,清廷在懲處一些貪官污吏之外,還對某些循良之吏優(yōu)敘擢升,或提升一級,或盡先候補,以示勸懲。趙國華操守廉峻,治事縝密,勤政愛民,政績顯著,“又精識絕人,熟于古今治亂,典章因革,文獻盛衰,詞章得失之故”[12]。“三任地方無虧空錢糧,無上控詞訟,無律例私罪”[10]1,屢次得到上司請獎。光緒十三年閏四月,趙國華保歸道員期滿,被奏請留省。

        清制,京官五品以下,外官四品以下,在授官、京察、大計、保舉、升調、俸滿時,均須朝見皇帝,由皇帝當面鑒定升降去留。文官由吏部引見。

        光緒十四年二月,趙國華請咨赴部抵京,寓遵化試館。三月,養(yǎng)心殿引見,“即日奉旨保舉山東補用道趙國華,著照例用”。在部領照后,回豐潤逗留20余日,再回山東,“迭奉札委會辦營務處,充戊子科文闈監(jiān)試道”,“奏署濟東泰武臨道兼文闈提調”,“復奉委兼總營務處,復因連年河工搶險,奉張撫院奏請賞加二品頂戴”。

        趙國華如同一臺上足了發(fā)條的機器,滿負荷運轉。光緒十五年,經部核準請加二品頂戴,并賞戴花翎。“充己丑恩科文闈監(jiān)試道”;光緒十六年“札委提調通志局一切事宜”,“札委總辦全省書局”;光緒十七年“奏委署理山東按察使”,“奉上諭按察使趙國華著交部從優(yōu)議敘,欽此。嗣奉部咨加一級,記錄三次”,“奉硃批交軍機處存記”;光緒十八年“奏委署理山東鹽運使”,“奉委督辦北運總局”,“奉委會辦防河各營營務處。因在臬司任內總辦機器局出力,奉福撫院奏獎經部議加一級”,“仍總辦南運局”;光緒十九年“委通志局監(jiān)修”。

        自同治三年至光緒二十年間,趙國華先后在山東“以即用知縣署莘縣、德州、樂安;以候補同知署濟南府通判;以候補知府署沂州府;以候補道署濟東泰武臨道、山東按察使、鹽運使。莘、樂安逾年,余皆不久。而薛漕督允升調辦文案,撫院周公恒祺委襄營務,歷任公道镕、陳公士杰、張公曜、福公潤營務,皆倚君。又兼工振、南運、通志各局,前后領二十余事。加鹽運使銜,二品頂戴,賞戴花翎,其為道府兩奉旨交軍機處存記”[8]716。

        清廷的許多大員,由于自身知識結構的局限,在客觀上只得依賴“調辦文案”人等?!皣A才思明決,操守廉峻,巡撫丁寶楨、周恒祺、任道镕、陳士杰、張曜、福潤皆延居幕府,垂二十年,箋奏軍咨,巨章多出其手,無一語外洩?!盵13]860“丁中丞稱其廉靜樸實,趨向頗正;周中丞稱其品端才裕,學問優(yōu)長;任中丞稱其決獄治事,奉若神明;陳中丞稱其廉隅樸實,才具敏決;張中丞稱其學粹品端,才長心細;福中丞稱其品端志潔,為守兼優(yōu)。歷歷載在政牘。”[1]4-5

        長期的伏案寫作,全神貫注,致使趙國華心肺功能不佳。光緒四年正月,趙國華大病一場,“初八日夜,氣短,幾不能接。惟巨初兄在側扶起,口不能言,亦不敢心傷”。半個多月后始愈。平日身體有恙,亦照常奔波,“舌生瘤三載,任事如故”[14]39。故此積疾成疴。

        光緒二十年,“八月以疾請假歸里。李撫院秉衡予以通志局采訪札。九月初五日啟程,十五日抵家”?!熬旁潞龌忌喔[起,或謂心勞火郁,以食飲言語未覺艱,猶力疾趨公。大母有問,寬言以解。乃歲久醫(yī)弗效。府君思鄉(xiāng)切,留吾母暨不孝恩浵侍□大母,請假北行。世父來視,中途相左。比大母、世父先后歸,而府君已沒于里?!盵1]7

        國華自幼失怙,母子情深?!坝嘣绻?,六、七歲時猶不去母氏衪衽間。終旦至夕,惟母子絮絮語鄉(xiāng)縣緒事?!盵10]15至濟南的第二年,就接母親李氏與妻小來泉城賃居。接任知縣后,全家又遷至衙署,不曾分離。這次先行返鄉(xiāng),不料疾病突發(fā),遽卒于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四日(1894年11月1日)。待李氏及國蘭等人回家,已不及訣別。天下人痛心之事,莫過于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疤蛉税耸嗒q健,可悲也!”[8]717

        一個月之后,同鄉(xiāng)張佩綸(1848-1903,字幼樵、繩庵、蕢齋)得知噩耗,即致書趙國蘭,表示慰問:“十一月十一日:晚,藎臣來辭,赴小棧。寫菁衫挽聯,云:滏水集長留,試從里社論詩,遠與拙軒堪并駕;秣陵書未答,欲向墓門懸劍,愧非季子負平生。并作宇香書,唁之?!盵15]

        光緒二十一年四月初一日,趙國華靈柩葬于“黃岡先兆之次”[8]716,由蔣慶第撰寫、張百熙書丹、盛昱篆蓋的《墓志銘》,亦同時埋入地下。據地方學者記述,“黃土崗趙家墓地南距大王莊村3華里,北距小鄭莊村1華里。岸柳蔥蘢,水波瀲滟的黑龍河在大王莊村與墓地之間向西流淌。墓地北、東、西三面地勢平坦開闊。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墓地內雖然只有墳塋五、六座,但因周圍的環(huán)境和墓地內幾株高大的柳樹和杜梨樹所蔭蔽,亦有非凡的肅穆幽靜之氣。趙國華的墓很高大,內為磚室,外覆封土,十分壯觀。由于趙國華地位高、名氣大,墓地多次被盜掘。到1967年,小鄭莊村‘紅衛(wèi)兵’挖掘時,除了山東巡撫張耀[曜]贈送的冷木棺槨外,已經別無珍物,只在墓前發(fā)現墓志銘一盒,運回小鄭莊村以后砌壘在生產隊飼養(yǎng)處的墻壁中。1984年,生產隊解體拆飼養(yǎng)處時,小鄭莊村村民鄭全召將這一盒墓志銘買下,砌在自家豬圈墻內,至今保存完好”[16]。

        趙國華胸懷經世濟民之抱負,怎奈時運不濟,壯志難酬,“府君歷仕三十年,而仍不免赍志以沒也。夙性精勤,日有所記。今年六月,自以疾不可為,置一冊,題曰《閱躬恤后》。其首曰:‘死何足悲?有足悲者,志不成名不立耳。’蓋府君之志在勛業(yè)跂古人,而不徒以文章顯。自州縣至監(jiān)司皆署任未久,雖非卑位,猶是俯仰隨人,不獲盡抒所抱,是以悲耳”[1]1。

        詩古文辭之外,趙國華精于詩鐘,書法出眾,“尤善隸事,下字必有成處”[8]716。公務之余,免不得要“揮毫落紙如云煙”。只是這些墨寶,不知有無作品傳世。

        為了拓寬家鄉(xiāng)讀書人的視野,自光緒九年起,趙國華連續(xù)四次向遵化直隸州以及玉田、豐潤二縣有關機構,捐送癸未科、丙戌科、己丑科、壬辰科會試卷,價值近150兩銀。

        史料中關于趙國華相貌的記載,是長身玉立,風度翩翩。“菁衫頎身,有風度。”[14]39此外,尚有“菁衫貌清癯,欣然而長,左目翳廢。……又于元日春帖自集《易林》署門云:‘進士為官,折腰不媚。貴人有疾,左目無瞳?!渥韵踩绱恕盵17]之語流傳。翻檢《青草堂補集》卷五“聯語上”中,趙國華集有《焦氏易林》聯語多條,其中確有“進士為官,折腰不媚;貴人有疾,右目無瞳”[3]9一聯。

        柴小梵(1893-1936,名萼、紫芳)文名遠播,為時所重,動輒千言,不可節(jié)制。惟趙國華去世之際,柴氏僅是1歲幼兒,二人沒有機緣見面。筆者核查原刻本后,方知不是“左目”。既然左右都分不清楚,怎可作為信史?《梵天廬從廬》搜奇掠異,光怪陸離,只能是小說家言。

        無獨有偶。光明網2018年5月12日17時53分(來源:《北京晚報》)曾刊出顧臻《世情武俠趙煥亭》一文,也提到了趙國華的聯語:“趙自署的集句門聯很有趣:‘進士為官,折腰不媚;貴人有疾,在目無瞳?!ㄚw的左眼看不見)趙煥亭和他的二哥、三哥則同樣因通家之好的關系,又拜趙菁衫為師,學詩和古文?!痹撐闹械穆撜Z,雖然沒有“左”“右”之分,卻仍得出了“趙的左眼看不見”的結論。

        趙國華娶妻呂氏,后納王氏、黎氏,生有五子:永壽、萱同、定(恩浵)、豹(恩澎)、六曜,惜有三子夭折,僅余恩浵、恩澎;九女:瓦、琴、開、遠、琯、翹、栩、柔、雍,其中有六女夭折,余下三女,趙國華去世時,琯已婚,翹、柔待字閨中。

        趙恩浵,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第二百二十八名舉人。國子監(jiān)學正改典簿,曾官山東東昌府高唐州知州。

        趙國華的著述情況,在《光緒豐潤縣志》卷之五內已有記載:“著有《青草堂初集》《二集》二十六卷、《四書文》一卷、《試帖詩》二卷、《江窗山水記》一卷,《古文檢》二卷、《明湖四客詞鈔》四卷?!盵2]177今人柯愈春所著《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中,亦有專條:“所撰《青草堂集》五十一卷,內初集十二卷、二集十六卷、三集十六卷、補集七卷,同治十一年至光緒二十一年濟南刻,山東省圖書館藏。首都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本無補集。又有民國十二年修補同光間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室藏。集中詩文詞雜編。別本《青草堂文約鈔》二卷,光緒年間刻,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又《青草堂遺稿》一卷,稿本,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18]

        光緒十四年(1888),由豐潤孫贊元編輯的《遵化詩存》刊行,篇首有趙國華所作一篇序文,正文收錄了趙23首詩、4首詞。光緒十七年《豐潤縣志》文苑卷,亦選入趙國華6首詩和《心香書院議》(院在新軍屯)一文。

        《青草堂集》初、二、三集,是分為三次陸續(xù)刻成的。同治十一年冬,趙國華自訂的《青草堂集》十二卷,在山東濟南刻板印行;光緒八年(1882)夏,自訂《青草堂二集》十六卷,梓于濟南;10年之后的冬日,自訂《青草堂三集》十六卷,仍在濟南刊行。趙國華歿后的次年,即光緒二十一年(1895)五月,蔣慶第之子蔣式瑆(1866-?,字性甫)蒐集其部分遺文,又請趙國蘭將《自訂年譜》作了數條補充,分別綴入相應年代之下。旋將《自訂年譜》《行述》附后,編成《青草堂補集》七卷。“豐潤趙國華刻印了四部書,其中三部是自己的集子:《青草堂集》一集十二卷,《青草堂集》二集十六卷,《青草堂集》三集十六卷。另有一部是流寓山東的文人的詞集:《明湖四客詞鈔》。其子趙思[恩]浵,也在山東為官,其父去世時,他任高唐知州,刻印了《青草堂補集》?!盵19]

        4種《青草堂集》“印行年久,投贈既多,庋存已罄,朋好見索,輒無以應。版藏于家,亦時以朽蠹為懼”[1]9,于是,趙國華的兩個侄子趙恩滮、趙恩涵,于民國12年(1923)秋重刊,漫漶、訛誤之處作了校正,并有所增補,再次發(fā)行。

        《青草堂集》(計五十一卷)問世后,一時好評如潮。試舉幾例:

        (1)“趙菁衫觀察經濟、文章溢名山左?!肚嗖萏眉分笔阈匾?,無美不備,單地山相國曾稱為數十年來僅見之手筆。”[20]

        (2)“趙國華,字菁衫,豐潤人。弱冠,以辭賦帖括受知于學史李清風,三擢冠軍。……其少即究心古作者,一以韓愈、歸有光、方苞為鵠,深洞奧筊,而恥為貌肖,顧不喜有宋諸家,謂平易易開沿襲之漸。其為文獨造幽秀,不使一言失累黍,不知者或誤謂孫樵、劉蛻之流,則向所不屑也。詩郁曲深邈,發(fā)源玉谿生,玉谿長近體,而國華七古獨勝,結字捶響,鑒訇陸離。尤善隸事,讀者驟不得其故,久乃研說,玩味不盡。駢偶、公牘、詩余之類,皆自辟新境,每一篇出,見者以為非國華莫能為?!盵13]860-861

        (3)(趙國華)“尤以古文學出名。有‘南桐城,北豐潤’之稱。著有《青草堂集》十四卷。內容有古文、詩、詞、賦、駢體文等。著作問世后,當時名人學者給予了極高評價。桐城派學者的吳汝綸(字摯甫)自恃才高,對北方文人根本不放在眼里,當他讀了《青草堂集》后佩服得五體投地,稱贊說:‘大集氣勢縱橫,自周秦以來至近代名家,蓋無所不學,……詩尤出入唐、宋諸作者,而湛漸于杜公,諸體并善,而七言尤為豪健,此海內奇作?!饩w帝的老師翁同和讀后也說:‘前讀大集,飲味無窮,海內詞流,罕與倫比?!盵21]

        恩浵、恩澎在《行述》中,對其父的著書、古文成就,亦有記述:“其古文則遵義黎莼齋選入《續(xù)古文辭類纂》。國朝二百年來直隸只登府君一人,不能不惜其隘已。其詩之載入《遵化詩存》者,故相單文端公嘆為數十年來僅見之手筆。蜀中王也樵見題壁作,輯之《詩緣》中。桐城吳摯甫、遵義黎莼齋皆以相知聞,晚年書問訂交?!盵1]7

        不料,上引文中“其古文則遵義黎莼齋選入《續(xù)古文辭類纂》。國朝二百年來直隸只登府君一人”之句,竟引起異議。

        張舜徽(1911-1992),著名歷史學家、文獻學家。生前曾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名譽會長,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獻研究所所長、名譽所長。張舜徽先生一生勤奮治學,博涉四部,在傳統(tǒng)學術的諸多領域,造詣精深,留下大量論著。所著《清人文集別錄》中,對趙國華4種《青草堂集》,亦有評騭:“國華于學問之事,未曾問津,文辭亦平庸,而高自標置。編是集時,有所謂著書,有所謂古文,以及詩賦、駢文、詩余等名類。綜其所作,古今體詩為最多,古文次之,駢文、賦、詩余又次之。而所謂著者,特首卷所錄十七短篇耳。此十七篇,率取二字為題。蓋以立意為宗,欲自附于諸子之列。如所標為質、獨立、先至、危具、吾一諸目,題旨既甚費解,持論亦多晦塞,虛無惝恍,不知所云。乃思自成一子,殊苦于不自知。且專目此類為著書,自來亦無斯例。可謂敢于標奇立異,自我作古矣。所謂古文,亦以短篇為多。知其學既不優(yōu),才氣亦弱?!堆a集》卷二為《筆記》,大氐皆論詩文之語,悉文士之常談,無甚精意。國華雖欲藉詩文自見,亦非真能以此名世者?!?/p>

        針對趙氏兄弟《行述》中所言,張舜徽先生指出:“是集末附載其子恩浵所撰《行述》,稱國華所為古文,遵義黎庶昌曾選入《續(xù)古文辭類纂》,有清二百余年中,直隸一省,只錄此一家云云。不知黎氏何所取于其文也。”[22]顯然張舜徽先生認為趙國華文并無足取。

        常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黎庶昌選《續(xù)古文辭類纂》,成書于光緒十五年(1889),共28卷,分上、中、下3編,收文449篇。對黎選《續(xù)古文辭類纂》,當年的大學者劉聲木即有微詞:“遵義黎莼齋觀察庶昌,編輯《續(xù)古文辭類纂》廿八卷,金陵書局刊本。中分三編,上編選經子,中編選四史、《新五代史》、《通鑒》,下編選國朝人古文。只有下編,可謂之續(xù),上中二編,則當云補。一概言續(xù),未免自相混淆,于例不順。其編輯本意,實以曾文正公《經史百家雜鈔》為藍本而損益之,不知何以以《續(xù)古文辭類纂》命名,頗違姚郎中當日編輯本意?!盵23]

        梳理歷史事件,臧否歷史人物,闡釋歷史典籍,應該嚴肅、客觀、公正。對所述“直隸只登府君一人”云云,張舜徽先生在其著作中認為是出自“其子恩浵所撰《行述》”。其實《行述》作于趙國華去世之后,而早在光緒十二年,趙國華本人在為挽丁寶楨所撰聯語中,率先提到:“霖雨起黔陽,東周青兗,西極荊梁,放懷中外之間,剩有奇情淩瀚海;大星聚天上,左揖林胡,右招曾左,以安社稷為悅,依然靈氣耿層霄。挽平遼丁文誠公,事跡具余所撰墓志。遵義黎莼齋庶昌選入《續(xù)古文詞類纂》。王益吾亦有續(xù)選,無直隸人,黎選只余一人。嗚呼!公之傳,不必托余,乃余之文,必托于公則亦愧已。(丙戌)?!盵11]9據了解,張先生曾經閱讀過清人文集1 100多部,在撰述時或許未見此則聯語。

        馮爾康教授在《清史史料學》中,提到了《清人文集別錄》:“如果說這部書有什么不足的話,就是對每一部文集的內容,概述得欠缺了一些,雖然作者說他志不在此,然而要使讀者了解一部文集,不通過它的內容也是很難說得清楚的。”[24]

        據初步統(tǒng)計,《青草堂集》十二卷有“著書”1卷,收入17篇;“古文”2卷,收入25篇;“賦”1卷,收入7篇;“駢文”1卷,收入8篇;“詩”6卷,收入343首;“詩余”1卷,收入32首?!肚嗖萏枚肥戆ā肮盼摹?卷,收入77篇;“賦”1卷,收入4篇;“駢文”1卷,收入17篇;“詩”6卷,收入301首;“詩余”1卷,收入19首;“雜著”1卷,收入9篇?!肚嗖萏萌肥碛小肮盼摹?卷,收入54篇(其中1篇系“雜題十則”);“賦”1卷,收入3篇;“駢文”2卷,收入28篇;“詩”6卷,收入136首;“詩余”1卷,收入8首。《青草堂集》是自訂稿,也是作者個人經理刊行的。“趙國華所刻……皆為詩文詞,主要是自己的著述,且每隔十年刻一集,比較有規(guī)律,說明其一直不間斷地進行創(chuàng)作?!盵25]《青草堂補集》七卷,卷一含“古文”3篇,“詩”6首;卷二“筆記”1卷,65則;卷三、四是“公牘”2卷,27篇;卷五、六是“聯語”2卷;卷七《自訂年譜》,后附《行述》。

        可以看出,《青草堂集》體裁多樣,內容豐富,包括社會經濟、地方吏治、官職變遷、士紳家庭、文人群體、書院教育、社會風俗、地方名勝以及京都宮殿、會館的描述等等,為我們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資料。能夠讀到《青草堂集》,確是一種緣分。近年,已有學者從趙國華《青草堂補集》中,考證出《申報》第一任主筆蔣其章的生卒年份,糾正了前人的一些謬誤?!肚嗖萏眉穼τ谔接懲砬寮綎|地區(qū)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民俗等方面,亦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小結

        辛亥革命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1912年2月12日,宣統(tǒng)皇帝溥儀遜位,標志著帝制時代的終結。清朝距離我們的時代僅一百多年,容易引起人們的興趣。清代人物的傳奇故事,也易于被人們接受并認可。充滿熒屏的清宮戲劇,百演不衰,就是一個明證。

        在長期的宦海生涯中,趙國華筆耕不輟,除了4種《青草堂集》外,還輯有《明湖四客詞鈔》4卷;撰有《試帖詩》1卷,《古文檢》2卷,《女千字文》1卷,《江窗山水記》1卷?!肚嗖萏眉泛苌俦缓笕蒜n錄,也未再重新整理出版過,是未經開墾的文化沃土,也是冀東珍貴的文學遺產。《青草堂集》記錄了趙國華一生的所見所聞,具有文學和歷史的雙重價值?!洞笄彗茌o先哲傳》將趙國華列入文學家的行列,比較適宜。趙國華鞠躬盡瘁,為官清廉,更準確地說,他是一名學者型的官員。

        [1] 趙國華.青草堂補集:行述[M].濟南:[出版者不詳],1923.

        [2] 劉天昌,校.光緒豐潤縣志[M].點校本.唐山:豐潤區(qū)文廣新局,2015.

        [3] 趙國華.青草堂補集:卷五[M].濟南:[出版者不詳],1923.

        [4] 趙國華.青草堂集:卷三[M].濟南:[出版者不詳],1923:16.

        [5] 趙國華.青草堂集:卷六[M].濟南:[出版者不詳],1923.

        [6] 商承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M].商志醰,校.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120.

        [7] 李世愉.清代科舉制度考辯:續(xù)[M].沈陽:萬卷出版公司, 2012:162.

        [8] 蔣慶第.友竹草堂文集[C]//清代詩文集匯編編纂委員會.清代詩文集匯編:第六九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9] 呂宗力.中國歷代官制大辭典[M].修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589.

        [10] 趙國華.青草堂二集:卷六[M].濟南:[出版者不詳],1923.

        [11] 趙國華.青草堂補集:卷六[M].濟南:[出版者不詳],1923.

        [12] 閔爾昌.碑傳集補:卷一九[M]//錢儀吉,繆荃孫,閔爾昌,等.清代碑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377.

        [13] 徐世昌.大清畿輔先哲傳[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

        [14] 何家琪.天根文鈔:卷三[M].[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 1906.

        [15] 張佩綸.張佩綸日記[M].謝海林,整理.江蘇:鳳凰出版社, 2015:661.

        [16] 河北省唐山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唐山碑刻選介:第一輯[C]//唐山文史資料:第二十二輯,2003:375.

        [17] 柴小梵.梵天廬叢錄[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409-410.

        [18] 柯愈春.清人詩文集總目提要[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2001:1728.

        [19] 唐桂艷.清代山東刻書史[D].濟南:山東大學,2011:925.

        [20] 孫贊元.遵化詩存[M].石向騫,王雙,孫春青,校.秦皇島:燕山大學出版社,2019:235.

        [21] 唐山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唐山市志:第五卷[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3273.

        [22]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527-528.

        [23] 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續(xù)筆三筆四筆五筆[M].劉篤齡,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301.

        [24]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M].北京:故宮出版社,2013:292.

        [25] 唐桂艷.豐潤趙國華山東刻書考述及其意義探析[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8(3):35.

        Zhao Guohua and his

        ZHOU Jing-bao

        (The First Management Office, 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Office, Beijing100039, China)

        Zhao Guohua, who was born in Fengrun, lost his father when he was young. He grew up under his mother’s upbringing. In the eighth year of Xianfeng, he became a Juren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in the second year of Tongzhi, he became a Jinshi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Zhao Guohua was talented and intelligent. He was especially famous for his ancient prose, so there was the saying “Wu Rulun is famous in Tongcheng in the South and Zhao Guohua is well-known in Fengrun in the North”. Hishas 51 volumes, which has great academic value because of its various genres and extensive contents.

        Zhao Guhua; life experience;

        K252

        A

        1009-9115(2021)01-0001-09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1.001

        2020-06-27

        2020-12-01

        周景寶(1956-),男,北京西城人,研究方向為河北地方史與人物。

        (責任編輯、校對:石向騫)

        猜你喜歡
        趙國青草
        希望在肩上
        誰偷吃了青草派
        7.拆臺
        青草歸來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5:54
        師與書·趙國華
        江蘇教育(2017年45期)2017-07-05 11:31:34
        古法奇觀
        青草池塘處處蛙
        青草香
        那邊的青草
        吃青草的魚
        精品十八禁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乱码毛片| 人成在线免费视频网站| 日本特黄特色特爽大片| 无限看片在线版免费视频大全| 好爽~又到高潮了毛片视频| 国产毛片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男女啪动最猛动态图|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擦边|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国产精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99久久国语露脸国产精品| 日本熟妇中出高潮视频|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天堂在线视| 亚洲av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日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无码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三级自产拍av| av影院在线免费观看不卡| 幻女bbwxxxx在线视频|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观看| 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日韩肥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精品综合伦理|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欧美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成生人免费av毛片|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吸咬奶头狂揉60分钟视频| 午夜无码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