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第二中學 范中軍
語文教學中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欣賞能力,只有體悟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才能更好地領悟課文的主題思想。比如,學習古詩《鳥鳴澗》,首先要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就是要追求田園生活,追求一種平靜的生活,求得心靈上的凈化。那么這種情感在古詩當中是通過一個個意象表達出來的,作者在這里通過桂花、村民、春山、月亮、小鳥,這些日常生活當中普遍的意象,賦予自己的情感色彩,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重視引導學生感知古詩情感,帶領學生一同翻譯解析原文“春耕農(nóng)忙時節(jié)過去了,人們開始閑暇了,坐在桂花樹下聊聊家常做做家務,過著一種非常閑適的生活。在一個天氣晴朗的夜晚,月亮從東山頂升起來了,山中留宿的小鳥以為是天亮了,就撲棱一下飛起來了,鳴叫的聲音在山谷中久久的回蕩……”這是一種何等寧靜和諧的夜晚,這是一幅何種寧靜和諧的農(nóng)村生活景象,這種境界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得到。
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反復的朗誦,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因此,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當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學生的個人素質(zhì)和道德的培養(yǎng),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圍繞學生的思想教育開展教學工作,把愛國主義教育落到實處。如在教學愛國課文時,詳細訴說故事背景,聯(lián)系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愛國戰(zhàn)士首領,體會戚繼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愛國情懷,把學生真正培養(yǎng)成愛社會主義國家,熱愛中華民族,熱愛科學文化,尊敬師長,團結(jié)友善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培育下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才能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實現(xiàn)正向發(fā)展,更能夠深刻理解中華優(yōu)秀文學中所體現(xiàn)的愛國情操,實現(xiàn)德育與語文教育成果雙豐收。
一個班級是由很多學生組成的,每個學生有自身的優(yōu)點,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優(yōu)點把他們組合成不同的小組,讓每一個學生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共同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語文小組合作中,有的學生善于組織安排,能夠調(diào)動起小組成員的學習積極性;有的學生思考能力特別強,喜歡分析問題,探究問題,這樣的學生是小組成員當中的骨干,教師應引導他們發(fā)揮自己思考問題能力強的優(yōu)勢,帶領其他組員共同進步;有的學生善于總結(jié),喜歡把各種問題綜合起來形成組內(nèi)的集體觀點,這樣的學生適合代表小組組織語言,進行小組發(fā)言;有的學生喜歡逆向思維,總能提出與他人不同的觀點,引起小組內(nèi)部同學的熱烈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往往有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收獲。
比如,教學《落花生》這一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文中的“子女”,對花生身上的優(yōu)點進行深入討論,并讓一位小組成員對小組的討論結(jié)果進行總結(jié)發(fā)言。這樣的方法不但開闊了學生的思路,也為提高他們語文學習能力打開了新的大門。通過小組活動,不同的學生總是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給大家?guī)硪环N新的思維方式并引導其他學生站在新角度去思考問題,構(gòu)成學習共同體,有利于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和實現(xiàn)學習目標,促使大家共同進步共同提高。通過小組合作,發(fā)揮學生的特長,全面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一篇課文的板書應該怎么設計,一方面要根據(jù)課文的實際內(nèi)容來設計,另一方面也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老師的教學風格來進行設計,板書設計不應該一成不變,而應當豐富多樣,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育教學的質(zhì)量。比如教學一首詩歌,教師可以嘗試設計出一幅美妙的畫面。王維的詩句:“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就是這句是最好的寫照。像這樣的教學內(nèi)容,板書只用文字可能難以重現(xiàn)詩中所述,教師可嘗試將板書內(nèi)容設計成一幅清靜優(yōu)雅的中國山水寫意畫,增加板書與課文的契合度。有些課文中,存在著體現(xiàn)中心思想的重點詞句,那么教師在設計板書的時候,便要著重圍繞課文當中的重點詞語和中心句子。如課文整體呈現(xiàn)并列式結(jié)構(gòu),每一段有一個中心句,教師可以把這些中心句羅列在黑板上,清晰且易懂。又如說明文,往往會運用各種說明方法來說明事物的形狀、顏色、大小、結(jié)構(gòu)、數(shù)量等等,這個時候教師如果把這些數(shù)據(jù)羅列成一個表格的形式,便能夠全面細致地向?qū)W生反映出事物的特點。在一些邏輯性非常嚴密的議論文當中,可以用推理的方式,清晰的表達作者的推理邏輯思維。
總而言之,要根據(jù)課文的實際內(nèi)容,靈活多樣的設計板書的內(nèi)容和形式,用此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課文內(nèi)涵,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需要多方共同完成,因此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學會傾聽和表達十分重要。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多聽多看,提高基本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說在教學有關新聞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不必局限于課文內(nèi)容的閱讀,有選擇地讓學生聽聽廣播新聞,鼓勵他們嘗試把所聽到的內(nèi)容復述出來。這樣的做法一是訓練學生集中精力傾聽對方言語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二是訓練學生良好的語言能力,畢竟學生在復述的過程中,需要經(jīng)歷思維加工的過程。通過聽的訓練,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技巧,提高基本的語言技能技巧。教師應當充分利用身邊的節(jié)日、活動,引導學生多寫,用筆尖記錄生活。如學生參加清明節(jié)話題作文比賽,述說參觀烈士陵園后的感想,教師可抓住這個教學機會,把“先抑后揚”的寫作手法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在參觀烈士陵園時“聽”到的故事,編寫成文章。如作文的前半部分是對革命烈士英雄事跡的描寫,到了結(jié)尾部分就要高度的頌揚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贊揚他們?yōu)榱诵轮袊恼Q生,前仆后繼英勇獻身,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這種精神,才撐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才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的實現(xiàn),這樣就能把革命者的偉大意義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隨著網(wǎng)絡走進千家萬戶,與人的生活緊密融合到了一起,網(wǎng)絡流行的術語,有的契合年輕人的心理需求,比較新穎奇特;有的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反映時代熱點問題;有的與老百姓的油鹽醬醋茶深度融合,已經(jīng)成了人們的常用語;有的是新生事物的代名詞,代表了時代潮流。這種語言藝術形式,在文學作品里時常能看到。比如:“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蓮們?!保斞浮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Ade”是德語“再見”的意思。運用夾雜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作者的心境——對那種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的熱愛與留戀,也表達了作者那種無可奈何的悲哀心境,使行文起伏跌宕、曲折多姿。還比如:“你的話,我連標點符號都不信。”“人生就像打電話,不是你先掛,就是我先掛。”這些比方非常貼切生動,語言風格詼諧幽默,起到了理想的修辭藝術效果。諸如此類的語言不勝枚舉,從修辭的角度去欣賞,妙趣橫生,別有一番味道。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學習這類語言的藝術特色,分析此類語言所運用的修辭手法以及遣詞造句的方式方法,在自己的寫作實踐當中,活用此類語言,使自己的語言生動形象,妙趣橫生;還可以仿寫,提高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語言藝術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長期的積累才能有所成就,教學實踐中,需要一邊探索積累一邊學習運用,循序漸進,才能提高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
總之,學生學習語文是一個長期積淀的過程,語文學習涉及的內(nèi)容方方面面,教師在教學時應更加謹慎,選擇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內(nèi)容,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欣賞能力和綜合文化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