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用章
(南京師范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毛澤東、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領導中國工農紅軍和湘贛邊民眾創(chuàng)建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其時,全國革命處于低潮,白色恐怖嚴重,根據地常年被敵人經濟封鎖、軍事“圍剿”。盡管處境非常艱難嚴酷,但是,根據地紅旗仍高高飄揚,形成了井岡山精神和智慧,它是我們黨和國家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之際,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什么叫精神?從哲學上講,指人的意識、思維活動和一般的心理狀態(tài);精神是物質運動的最高產物。精神屬于主觀范疇。具體地說,精神主要是指人的意識、思維、心態(tài)、意志、風采神韻等。井岡山精神,是20世紀20年代后期毛澤東、朱德、陳毅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勇敢地站立時代和歷史的前頭、順應中國人民和歷史發(fā)展要求而奮進的意識、心態(tài)、意志、風采神韻的總稱。其內容豐富,氣壯山河,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924年1月,偉大的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廣州和中國共產黨合作,將舊三民主義發(fā)展為新三民主義,確立了“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從此開始第一次國共合作,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發(fā)展工農運動,鞏固以廣州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1926年6月起,國民革命軍進行北伐,對象是北洋軍閥,工農運動風起云涌。到1927年春夏之交,革命勢力發(fā)展到武漢、南京、上海,南方紅了半邊天。正當北伐戰(zhàn)爭向前發(fā)展的緊要關頭,國民黨蔣介石集團“背信棄義地向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來一個突然襲擊;生氣蓬勃的中國大革命就被葬送了”。①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36.面對國民黨蔣介石集團的突然襲擊和血腥屠殺,中國共產黨人怎么辦?還要不要革命?敢不敢革命?對此,“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并沒有被嚇到,被征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上爬起來,揩干凈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們又繼續(xù)戰(zhàn)斗了。他們高舉起革命的大旗,舉行了武裝的抵抗?!雹倜珴蓶|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66.從1927年8月1日起,中國共產黨人先后英勇果敢地領導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100多起武裝起義。其中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氣勢磅礴、震動中外。從此,中國革命由中國共產黨英勇地擔當了起來,中國共產黨開啟了獨立領導中國革命的新時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建立起來的。
中國革命是走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中心城市武裝起義,先占大城市、后占農村的道路?還是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道路呢?需要中國共產黨人做出回答。這兩條道路相同的都是暴力革命,不同點主要有三:第一,有無正規(guī)軍隊參加?第二,主要依靠力量是工人,還是農民?第三,舊的國家機器是在短時間內一下子被打碎的,還是在長時間里一塊又一塊的被打碎的?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主要依靠起義的工人在短時間內(一夜時間)一下子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基本上沒有正規(guī)軍隊參加。中國革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農民為主體的人民軍隊經過20多年(主要是在1927—1949年)的武裝斗爭,一塊又一塊地打碎舊的國家機器,才建立了新中國。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道路的起點。歷史表明,走上這條道路,非常艱難曲折。因為不僅馬克思列寧主義本本上沒有“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道路理論,而且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上沒有先例,還有中國1926年6月到1927年7月的北伐戰(zhàn)爭也是從城市到城市。這就要求突破前人,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
在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艱難歲月里,毛澤東、朱德、陳毅等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努力,創(chuàng)造性地逐步解決了在農村環(huán)境里如何建立一支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如何發(fā)動和依靠民眾打土豪、分田地、進行土地革命、如何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建立紅色政權、如何打破敵人的“圍剿”等等古今中外歷史上沒有先例的一系列新問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創(chuàng)的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道路,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暴力革命學說中國化,與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范。其中,貫穿的紅線就是求實創(chuàng)新精神。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大部分在山區(qū),交通非常落后,生產力水平非常低下。井岡山的經濟“是農業(yè)經濟,有些地方還停留在杵臼時代(山地大都用杵臼舂米,平地有許多石碓)”。②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53.加上敵人的封鎖,紅軍的生活極其困難。井岡山的冬天很冷,戰(zhàn)士們還是穿兩件單衣,沒有被子,蓋的是稻草;沒有鞋子,穿的是自己打的稻草鞋子。1928年10月,毛澤東在一份文件中寫道:一年來,井岡山的“食鹽、布匹、藥材等日用必需品,無時不在十分缺乏和十分昂貴之中,因此引起工農小資產階級群眾和紅軍士兵群眾的生活的不安,有時真是到了極度。紅軍一面要打仗,一面又要籌餉。……營養(yǎng)不足,病的甚多,醫(yī)院傷兵,其苦更甚”③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4、53.。到1928年底,井岡山天氣轉冷了,“在隆冬之際,邊界叢山積雪不消,紅軍衣服飲食非常困難,……官兵單衣御寒,日食紅米南瓜,兩個月沒有一文零用錢”。④陳毅軍事文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4、34.面對非常艱苦的戰(zhàn)爭生活,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奮斗精神并不低減”,⑤陳毅軍事文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4、34.和井岡山人民一道,信仰堅定,始終保持著旺盛的革命斗志,不怕困難,團結一心,共渡難關,體現(xiàn)了頑強的艱苦奮斗精神。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1500余人,到達井岡山地區(qū)的茨坪,開始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1928年4月底,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紅軍在赤衛(wèi)隊和人民群眾配合下,接連打破了江西國民黨軍的多次“進剿”。之后,又打破了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的兩次“會剿”。其間,遭到了三月失敗(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被敵人占領一個多月)和八月失敗。1928年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5軍主力到達井岡山,同紅4軍會師。此后,紅軍粉碎了敵人的多次“圍剿”,根據地不斷擴大。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率領紅4軍主力向贛南、閩西挺進,留下一部紅軍堅持井岡山的斗爭。面對多次失敗,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老一輩革命家率領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和井岡山人民一道,不屈不撓地與敵人戰(zhàn)斗,表現(xiàn)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什么叫智慧?其包含感知、記憶、理解、聯(lián)想、辨別、計算、分析、判斷、決定等多種能力。智慧讓人可以深刻地理解人、事、物、社會、宇宙的現(xiàn)狀、過去、將來;擁有思考、分析、探求真理的能力。與智力不同,智慧使人們做出成功的決策。井岡山智慧,即20世紀20年代后期毛澤東、朱德、陳毅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的政治、軍事、管理、民生、黨建智慧之總稱。
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政治智慧主要有二。
其一,把革命的退卻和革命的進攻巧妙結合起來。1927年9月,毛澤東在領導湘贛邊界的秋收起義失利之后,分析了全國的政治形勢,毅然決定放棄秋收起義原定攻打湖南省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帶領工農革命軍1500余人,改向敵人統(tǒng)治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毛澤東之所以選擇井岡山,是因為井岡山位于湘贛邊界,具有較好的天時、地利、人和的基礎。首先,敵人統(tǒng)治力量薄弱,當時是“兩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的軍閥都不管轄)地帶。第二,地勢險要,有黃洋界等五大哨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易守難攻,幅員廣大,有開展游擊戰(zhàn)爭回旋的余地。第三,自給自足的地方性農業(yè)經濟,能解決部隊的糧草問題,即具有為紅軍初期發(fā)展提供給養(yǎng)的經濟力。第四,黨和群眾的基礎條件較好,大革命時建立過黨的組織、工會、農會和農民武裝,還保存著袁文才、王佐兩支農民自衛(wèi)軍。黨和革命的影響仍然存在。毛澤東將秋收起義失利之后弱小的革命武裝帶到敵人力量薄弱的井岡山尋求立足之地,保存革命的火種,以圖后來的發(fā)展。這樣做,既有利于紅軍的生存和發(fā)展,又有利于推動全國革命走向高潮。毛澤東從實際出發(fā),不孤注一擲地繼續(xù)攻打長沙;當后退就后退;后退一步,是為了更好地前進。
其二,堅決地依靠人民群眾,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過程中,首先堅決地依靠井岡山民眾和民眾武裝。在經濟政策上,“沒收豪紳財物分給貧苦工農;……保護城市鄉(xiāng)鎮(zhèn)中小商人,對之籌款,公買公賣;實行免除苛捐雜稅”。①陳毅軍事文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34.與此同時,正確地處理好部分反水農民問題和對待中小商人政策偏差問題。1928年秋,“紅軍再度到寧岡新城、古城、礱市一帶時,有數(shù)千農民聽信反動派的共產黨將要殺死他們的宣傳,跟了反動派跑到永新。經過我們‘不殺反水農民’、‘歡迎反水農民回來割禾’的宣傳之后,才有一些農民慢慢地跑回來”。②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8、86.1928年4月,湘南特委提出“打擊小資產階級的過左的政策,把小資產階級大部驅到豪紳一邊,使他們掛起白帶子反對我們”。后來,毛澤東改變了這一政策,實行了“保護中小商人”的政策,并取消了不合理的稅,“獲得了農民和中小商人全體的擁護”。③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8、86.此外,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過程中,黨還團結了包括國民黨軍隊被我軍俘虜、以及一切愿意參加革命工作的人。其中的政治智慧值得我們牢記和汲取。
井岡山軍事智慧內容很豐富,主要有三個方面。
其一,建立一支黨領導的人民軍隊。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保存下來的武裝,向井岡山地區(qū)轉移,到達永新縣三灣村,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首先,將一個師縮編為700余人的一個團。第二,在部隊中確立黨的絕對領導原則。建立黨的各級組織,支部建在連上,班、排設黨的小組。此是紅軍沖不垮、打不爛、取勝仗的關鍵。第三,在部隊中實行民主制度。確立官兵平等,建立士兵委員會,士兵能夠監(jiān)督長官,管理伙食,使官兵知道“為誰當兵、為誰打仗、為誰犧牲”。這當中最重要的是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和軍隊內部的民主制度。此外,后來在遂川,毛澤東對部隊提出了六項注意:上門板;捆鋪草;說話和氣;買賣公平;借東西要還;損壞東西要賠。黨還規(guī)定了紅軍的三大任務:打仗、消滅敵人;打土豪、籌款子;做群眾工作。并且,規(guī)定紅軍的主要任務是“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①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8、86.等等,這一系列制度制定和紀律規(guī)定,對人民軍隊的建設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鞏固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其二,確立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16字訣。井岡山時期,紅軍人數(shù)少,武器差,給養(yǎng)匱乏,如何對付人數(shù)眾多、武器好、給養(yǎng)充足的國民黨軍隊?紅軍如何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毛澤東、朱德總結出著名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16字訣。這16字訣包含著豐富而深邃的軍事辯證法思想。它是弱小的紅軍戰(zhàn)勝國民黨軍隊的大智慧。從1927年10月到1929年1月,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軍民運用16字訣,即人民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打破了敵人的多次“圍剿”,創(chuàng)造了許多我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zhàn)績。
其三,創(chuàng)造了正規(guī)紅軍和地方武裝赤衛(wèi)隊、工農暴動隊相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這一體制,非常有利于鞏固和發(fā)展革命根據地。歷史證明,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確立的軍事智慧是正確的。
管理智慧有行政管理智慧、社會管理智慧等。在行政管理方面,從1927年10月到1929年1月,井岡山根據地依據條件成熟情況,先后建立了遂川縣工農兵政府、寧岡縣工農兵政府、永新縣工農兵政府、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酃縣工農兵政府、蓮花縣工農兵政府及其下屬鄉(xiāng)村政府。這些政府都是在民主選舉的基礎上產生,進行民主管理。在社會管理方面,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各個縣都成立了各級黨組織、團組織、農民協(xié)會、工會、少先隊、兒童團。在農民協(xié)會下設婦女部管理婦女工作。此外,各地建立暴動隊、赤衛(wèi)隊等群眾武裝組織,有效地進行社會管理。根據地廢除了封建宗法制度;禁止買賣婚姻;實行婚姻自由、男女平等;禁止賭博等等,②陳毅軍事文選[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36-37.使社會風氣出現(xiàn)了嶄新的變化。此外還有很多管理經驗。井岡山根據地能夠在四周被敵人包圍的環(huán)境中存在和發(fā)展,其中行政管理智慧、社會管理智慧等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民生智慧即為民智慧。黨和紅軍的宗旨都是為人民服務。毛澤東指出“有很好的群眾”是“工農武裝割據存在和發(fā)展”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③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8、86.要得到民眾的擁護,必須解決民生問題。土地問題是當時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民生問題。農民世世代代受苦難的根源是沒有足夠生活的土地,農民夢寐以求的是得到一小塊土地。在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過程中,黨的民生智慧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切實地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1928年12月底,在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頒布了《井岡山土地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以法律文件規(guī)定了農民的土地革命成果,得到農民的衷心擁護。井岡山土地革命開展后,農民積極參加紅軍;參加反“圍剿”戰(zhàn)爭;參加井岡山根據地的各項
建設。他們斬不盡、殺不絕,前赴后繼地與國民黨反動派作斗爭。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鞏固和發(fā)展最重要的條件。離開黨的領導,創(chuàng)建革命根據地是根本不可能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一個典型的自給自足的封閉式的農村山區(qū),“邊區(qū)各縣的黨,幾乎完全是農民成分的黨”?!吧鐣M織普遍是以一姓為單位的家族組織。黨在村落中的組織,由于居住關系,許多是一姓的黨員為一支部,支部會議簡直就是家族會議”。①②③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7、74、73.此外,黨的組織中還有一些宗族裙帶關系;土籍、客籍問題;地方保守觀念,等等,黨的建設難題頗多。
為此,毛澤東和湘贛邊界特委在黨的建設中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恢復和發(fā)展黨的基層組織。大革命失敗后,1927年10月,紅軍到達井岡山“邊界各縣時,只剩下若干避難藏匿的黨員,黨的組織全部被敵人破壞了”。因此,湘贛邊界特委先后實施“重新建黨時期”和黨組織“大發(fā)展時期”。②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7、74、73.其次,舉辦多種方式的訓練班,對黨員進行無產階級、階級斗爭、共產主義等方面的知識教育,培育基層黨員的共產主義觀念;分期、分批地對黨員骨干進行無產階級思想教育。再次,“厲行洗黨,對于黨員成分加以嚴格的限制。永新、寧岡兩縣的黨組織全部解散,重新登記”。③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7、74、73.這樣做,大大地提高了黨組織的戰(zhàn)斗力。
井岡山精神與智慧是一座內涵非常豐富的寶庫,給我們的啟示很多。它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精神動力,也是弘揚紅色基因、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而生動的教材。其主要的啟示有如下四個方面。
井岡山是革命的山、戰(zhàn)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榮的山。大革命失敗后,井岡山靠什么燃起“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辟出中國革命的新道路?靠的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理想和必勝信念。正是因為有了崇高的信仰、理想及信念,才會產生在艱難環(huán)境中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產生在戰(zhàn)場上英勇殺敵的斗志,使革命的紅旗在井岡山上高高飄揚。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理想和信念,是井岡山精神和智慧的靈魂。因此,我們學習、研究井岡山精神和智慧最重要的是堅定共產主義的信仰、理想和信念。100年來,中國共產黨都堅定不移地堅持共產主義的信仰、理想和信念。心中有信仰,前進有方向,腳下有力量,才有百年的成就和輝煌。我們在第二個百年新征程上也必須堅定共產主義的信仰、理想和信念。只有這樣,才能行穩(wěn)致遠,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
井岡山精神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和豐碑。井岡山精神與紅船精神、八一精神、長征精神、抗日戰(zhàn)爭精神、西柏坡精神、勞模精神、大慶精神、航天精神等等,一起構成了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歷史淵源之一,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思想之泉、理論之源。盡管井岡山精神和智慧產生在90多年之前,但是,井岡山精神和智慧,仍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需要強大的物質保障,也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在一定意義上講,精神支撐是更持久也更重要的內在支撐。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任重而道遠,仍需要大力弘揚偉大的井岡山精神。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雖然革命的時代不可復制,但是我們仍然要汲取和發(fā)展井岡山智慧。今天的中國和世界大大地不同于90多年前的中國和世界。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我們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黨面臨的長期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是長期的、復雜的、嚴峻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更加尖銳地擺在全黨面前。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井岡山智慧,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譜寫新華章。
首先,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即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際及井岡山的實際相結合,不拘泥于本本和傳統(tǒng),敢于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第二,堅決地依靠人民群眾。1929年9月,陳毅在給中共中央作的《關于朱毛紅軍的黨務概況報告》中說,“紅軍行軍常常有大批群眾跟在后面,要求一同去打土豪。紅軍一到某地,群眾的活動馬上就可以起來”。井岡山紅旗高高飄揚的根本原因就是黨堅決地依靠人民群眾;黨、紅軍和井岡山民眾同呼吸、共命運,戮力同心干革命。這兩個方面即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在我們今天和將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中都是必須傳承和發(fā)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