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肥城市泰西中學 張立銀
教育方面的改革,使教育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深入了教育工作者的心中。為了教育出綜合性人才,教育管理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人本化管理模式一出現(xiàn),便受到了高中教育管理的重視。為了順應培養(yǎng)出綜合性人才這一標準,教師要依據(jù)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進行管理,在管理過程中融入人本化管理思路,突出人性化管理的特點,將學生放在管理模式的主體地位,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特點,給予他們滿滿的關懷與愛,為他們的高中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
人本化管理的主要原則就是以人文本。它是新出的一種管理模式,在高中教育管理中從人性出發(fā)來分析問題,把學生作為人本化管理模式中的核心部分,按照學生所反映出來的特點及狀況進行管理的一種普遍的管理方式。在管理學生的過程中要做到科學、合理,一切以學生為出發(fā)點。在高中教育管理中采用人本化管理思路,就是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無論是心理或生理方面,都要給予學生關懷,為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奠定基礎。
與傳統(tǒng)高中教育管理模式相比,人本化管理模式更加注重與學生進行一個有效的溝通,學生處于這個模式中的核心地位。人本化管理模式是以人為本,是一種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在對學生進行管理中時刻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對他們的心理方面會加以有效的指導和溝通。人本化管理更注重以關懷的方式去管理學生,讓他們覺得高中教育管理是有溫度的。教師通過人本化的管理模式對高中生進行管理,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促使學生朝著綜合性人才方向發(fā)展。
在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中,教師不能只局限于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傳授,還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才。在高中時期,學生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對于新鮮的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但他們在這個時期沒有一個很好的明辨是非的能力,極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而在高中教育管理中采用人本化管理模式,則能有效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xiàn)。人本化管理更注重為學生的日常生活營造出一個健康、積極、友善的氛圍,也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積極引導,讓他們在面對多樣的文化和思想時做出更好的選擇,避免受到不良文化和思想的影響。
在高中教育管理中,學生和教師是處于對立面的,教師管理學生,使學生處于被動面,會造成學生的反叛心理,使學生對學校的管理措施采取消極應對或抵觸態(tài)度。這樣是不利于對學生進行管理的,甚至會產(chǎn)生反效果。而在高中教育管理中采用人本化管理模式,則在教師與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梁。師生之間通過交流、溝通這樣溫和的方式進行管理,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懷,這樣更能使學生接受管理。人本化管理模式也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通過他們的個體差異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進行管理,使每位學生都得到好的管理,能引導他們健康成長,積極學習。
人本化教育是在研究了人生的各個階段特點之后展開的一種教育方式。人本化教育關注的是學生人本發(fā)展的特點和需要,其巧妙又科學地將學生不同階段所需要的人生營養(yǎng)糅合在了一起。在高中教育中,教師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作為教育的根本。在學校中,學生不只是學習課本知識,還要接受“育”方面的教導。每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學校要倡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其中再加以正確的引導和鼓勵,這樣他們就必定能實現(xiàn)自我的人生價值。
在學校的構成中,教師的地位僅次于學生,學校對學生實施人本化的教育管理,對教師也要實行人本化的教育關懷。在學校中,教師的發(fā)展決定著學生的發(fā)展,因此在對教師的管理中,學校就要提高其教學質量和品德教育。在這些方面對教師進行管理后,還要重視教師的福利待遇,保證教師得到公正的收入和待遇。要對教師進行人本化管理,給予教師鼓勵,鼓勵他們再深造和發(fā)展,對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行積極探索。例如:同科目的教師可以組成學術探討小隊,加深各位教師的專業(yè)性,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學習,學習不同的教學方法,最后結合自己教導的學生的特點,找出最適合他們學習和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師學習也不僅限于在同一個學校,還可以進行多個學校教師共同學習,探索好的教學方法,促進教師的交流,從而使教師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促進學生進一步發(fā)展。
在高中教育管理匯總,學校還應建立一個評價系統(tǒng),改變以往呆板的評價系統(tǒng),轉變成以人為本的評價系統(tǒng)。主要就是教師在對學生評價時要進行一個全面的評價,在評價中標出該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的評價不再以成績?yōu)橹攸c,而是要突出對學生的整體評價,無論是成績、品德、特長等都要進行一個評價,從而符合社會對全面型人才的要求。在對教師的評價中,學校要對教師的專業(yè)性作出評價。社會的發(fā)展影響著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學校還應對教師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觀念進行一個綜合評價。最后教師與教師之間也可進行互相評價,最重要的是教師對自我的評價。
以人為本是人本化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它存在于高中教育管理的各個方面,建立完善的人本化教育管理機制,有利于構建出一個和諧、美好的高中校園。在建立完善的人本化教育管理機制中,學校要促進教師與學生關系的和諧、要對學生施以人文關懷,讓學校感受到學校管理對他們的尊重。教師在人本化教育管理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和方法,尊重學生間的個體化差異,進行因材施教。學校還應確保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肯定教師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尊重教師們的發(fā)展,讓校園在人本化管理中形成一個和諧、美好的環(huán)境。學校的管理并不只是管理人員的事情,還需要教師參與到人本化管理中,發(fā)揮教師管理學生的最大作用。學校應加強教師、學生與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吸取家長的建議,對學生進行一個綜合性的管理,從而實現(xiàn)人本化管理體制。
在進行人本化管理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遇到問題我們不要退縮,要積極地整理好出現(xiàn)的問題,然后再尋找解決的方法,在一次次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中會讓人本化管理與學校的融合更加深入。在高中教育管理中人本化管理要貫穿始終,與各種獎懲措施結合起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提高人本化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