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杰鑫,盧遠生,方少偉,莫汝均,陸 奔,米其武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東莞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廣東 東莞 523000)
目前,前列腺增生癥的發(fā)病率逐年升高,其中最主要的為良性前列腺增生,此類患者主要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夜尿增多及急迫性尿失禁等,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降低其生活質(zhì)量。對于良性前列腺增生,臨床上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輕癥患者也有采用藥物治療者,但療效甚微。經(jīng)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URP)是國際上經(jīng)典的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被認為是治療的“金標準”[1,2]。然而TURP 存在術中出血較多、可能發(fā)生電切綜合癥、術后膀胱沖洗時間長等不足。近年來,隨著大功率鈥激光和組織粉碎器的出現(xiàn),經(jīng)尿道前列腺鈥激光剜除術(HoLEP)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其具有沿解剖包膜剜除、術中出血少、術后留置尿管時間短、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點[3],目前有取代TURP 術成為“金標準”的趨勢[4,5]。據(jù)報道[6,7],部分行TURP 術后的患者,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下尿路癥狀復發(fā),需再次行手術治療,但目前尚鮮見關于TURP 術后再次行HoLEP 術的報道。本研究結(jié)合2013 年7 月~2015 年1 月我院15 例TURP 后再行HoLEP 患者臨床資料,并與同期50 例接受HoLEP 治療患者比較,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經(jīng)TURP 復發(fā)后再次行HoLEP 的可行性及術后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 年7 月~2015 年1 月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東莞人民醫(yī)院收治的既往曾行TURP術再次行HoLEP 術治療的15 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另選取同期行HoLEP 術的50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61~89 歲,平均年齡(69.40±10.25)歲;病程18 個月~10 年,平均病程(5.00±2.15)年;5例(33.3%)患者出現(xiàn)反復血尿,10 例(66.7%)患者尿潴留病史;殘余尿為35~720 ml,平均殘余尿(163.20±120.25)ml;前列腺重量35~170 g,平均前列腺重量(86.90±38.62)g;最大尿流率值(5.84±2.91)ml/s,IPSS 評分(23.51±2.47)分;15 例患者第一次術后病理均證實為良性前列腺增生。對照組臨床診斷均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年齡61~89 歲,平均年齡(69.30±8.38)歲;病程18 個月~10 年,平均病程(4.93±2.40)年;5 例(33.3%)患者出現(xiàn)反復血尿,10 例(66.7%)患者尿潴留病史;殘余尿35~720ml,平均殘余尿(141.45±104.78)ml;前列腺重量35~170 g,平均前列腺重量(84.60±48.40)g;最大尿流率值為(6.92±2.44)ml/s,IPSS 評分(23.12±3.40)分。兩組年齡、前列腺重量、最大尿流率、殘余尿量以及IP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患者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所有患者均經(jīng)直腸指診、尿動力學檢查、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等評估明確為良性前列腺增生;②觀察組患者均為行TURP 術治療后復發(fā)者;③已完善相關檢查,滿足手術指征。
1.2.2 排除標準 ①經(jīng)活檢明確為前列腺癌患者;②嚴重心肺功能不全,無法耐受手術者;③無法耐受麻醉者;④存在血液病、凝血功能障礙者;⑤嚴重尿路感染、尿路狹窄、膀胱尿道結(jié)石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激光設備為美國科醫(yī)人公司Versa Pulse Select 鈥激光機,鈥激光輸出設定為80 W,4.0 J,20 Hz。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取截石位,由同1名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醫(yī)師進行手術,經(jīng)尿道置入26F Olympus 內(nèi)窺鏡,插入1000 μm 光纖,以精阜為標志,在5 點及7 點處由尿道至精阜切除兩道深溝達包膜,然后開始剜除,觀察前列腺包膜與增生腺體之間的間隙,將前列腺中葉及兩側(cè)葉沿前列腺外包膜自外向內(nèi)完整剜除,然后將剜除組織推入膀胱,經(jīng)組織粉碎器粉碎后吸出,術畢需確認患者排尿是否暢通,然后徹底止血,留置三腔導尿管,接生理鹽水膀胱持續(xù)沖洗,沖洗顏色變清時停止沖洗,術后第2 天行血常規(guī)檢查。
1.3.2 觀察組 患者既往曾行TURP 術,麻醉效果滿意后置入電切鏡,然后仔細觀察膀胱內(nèi)、雙側(cè)輸尿管口、膀胱頸口、腺體增生程度以及精阜的位置,仔細評估病情,明確切除范圍。然后以精阜為標志,再由遠端向近端將中葉切除,過程中邊切除邊電凝止血,術中生理鹽水沖洗,中葉切除后再切除左葉及右葉,最后修整前列腺尖部。注意切除深度需達前列腺包膜層,確認完全切除增生組織后將組織碎片吸出,切口仔細電凝止血,術畢需確認患者排尿是否暢通,然后徹底止血,留置三腔導尿管,接生理鹽水膀胱持續(xù)沖洗,沖洗顏色變清時停止沖洗。待患者再次復發(fā),采用鈥激光剜除術治療,具體方法同對照組。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沖洗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以及術后三個月后最大尿流率(Qmax),殘余尿量(RUV)以及IPSS 評分。記錄患者術前術后血紅蛋白下降水平,以此評估其術中出血量。手術并發(fā)癥主要包括血尿、尿路感染、膀胱損傷、輸血等。IPSS評分共7 個條目,每個條目得分0~5 分,總分0~5分,其中0~7 分為輕度癥狀、8~19 分為中度癥狀、20~35 分為重度癥狀,得分越高表明患者前列腺癥狀越嚴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tata 1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兩組手術時間、術后沖洗時間、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血紅蛋白下降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表1 兩組圍手術期指標比較()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表3 兩組術后隨訪資料比較()
表3 兩組術后隨訪資料比較()
2.3 兩組術后隨訪資料比較 術后3 個月,兩組Qmax、RUV 以及IPSS 較術前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TURP 一直被認為是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標準,在歐美國家,約有95%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TURP 治療[1,2]。絕大部分患者術后取得滿意效果,然而仍有部分患者術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再次出現(xiàn)下尿路癥狀,嚴重者需要再次接受手術治療。有研究表明[8],TURP 術后5 年內(nèi)需要再次手術的幾率為10%,平均每年風險增加2%。另有研究發(fā)現(xiàn)[9],手術遠期再次手術的幾率是開放手術的2.3 倍。亦有報道[8,9],術后8 年內(nèi)再次接受手術的患者比率占4.65%。下尿路梗阻以及反復發(fā)作的肉眼血尿被認為是需要再次實施手術治療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大量研究表明[11,12],HoLEP 手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術中的出血量、沖洗液吸收量、術后膀胱持續(xù)沖洗時間以及住院時間較TURP 手術明顯縮減,且術后并發(fā)癥明顯低于TURP 術。目前,HoLEP已被認為是一種切除前列腺增生安全性極高、術后效果明顯的手術方法,尤其對于前列腺較大、患者存在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長時間手術的患者,優(yōu)勢更為明顯。對于TURP 術后復發(fā)下尿路癥狀的患者,再次TURP 仍能達到預期效果。然而,目前尚鮮有TURP 術后行HoLEP 手術的報道。考慮到HoLEP 的優(yōu)勢,TURP 術后行HoLEP 效果應該更為理想。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兩組手術時間、術后沖洗時間、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血紅蛋白下降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術后3 個月Qmax、RUV 及IPSS 評分較術前均有改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TURP 術再行剜除術仍能很好的找到解剖層次,沿包膜將增生腺體剜除,與首次行HoLEP患者相比,圍手術期指標如手術時間、術中出血、術后沖洗時間、尿管留置時間、住院時間以及手術并發(fā)癥無明顯差異。而在術后癥狀改善方面,TURP 術后患者接受HoLEP 術后3 個月,其IPSS 評分、最大尿流率以及殘余尿量較HoLEP 術前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術后復發(fā)下尿路癥狀需要再次手術患者接受HoLEP 術與首次行HoLEP 術可取得相同的效果,患者術后癥狀改善效果良好,提示TURP 術后復發(fā)患者再次接受HoLEP手術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