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案例背景
“Protect the earth”是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的重要知識點,也是這一課的重難點之一。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初步理解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并且會讀、會說、會寫單詞和短語,比如use、oil、protect、waster water、reused等。除此之外,還需要掌握should和should not的語句用法。這些單詞和短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課堂上需要強調讓學生重點掌握。學習“Protect the earth”這一課可以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將日常生活中垃圾分類或者生活用品重復利用等與保護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讓學生明白我們保護環(huán)境就要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在講授這節(jié)課之前,老師需要做好教學設計,懂得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讓學生更好地配合老師的講授,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更加高效,真正能夠有所收獲。在本節(jié)課中,老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首先需要積極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準備一些圖片或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中認真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高效學習,本節(jié)課所學習內容不僅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二、 案例描述
1.課堂導入。課堂導入的目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引導到與上課內容相關的話題。課堂導入的方式多種多樣,全在于老師對課堂如何安排,為了讓課堂更加高效,老師也可以通過歌曲導入的方式活躍課堂,然后對歌曲中的一些詞進行提問,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如:Enjoy the song“Planet Earth”and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Earth.
T:What is the song about?
Ss: Earth.
T: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about our Earth?
Ss: Beautiful, nice, animals, trees, people, river...
本節(jié)課老師通過歌曲導入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課堂上來,有利于接下來新知識的講解。
再如,可以通過問答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復習學過的知識,通過舊知識來引出所要講授的新內容,老師可以提前準備好相關的課件展現(xiàn)環(huán)境被污染的樣子,然后根據課件上的圖片和學生進行簡單的英語問答,這也是對已學內容的一個復習過程??筛鶕wo little blackbirds這首歌詞來進行課堂導入
T:Why do the little blackbirds fly away?
引導學生用上節(jié)課所學習知識回答:
Ss:Because the air is dirty. Because there aren' t any trees on the hill. They have no home.
T:Now our living environment is polluted, so we should protected the Earth.
2. 實踐與練習。眾所周知,英語語言的學習是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老師在課堂講授的過程中可以聯(lián)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通過一些常見事物或者游戲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打造高效課堂。
(1)通過課堂問答,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新知識的時候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根據問題,學生可以思考出自己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也可以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如:
T: Now you know World Water Day and Bird-loving ?Week. What about your day for the earth? Now let' s think and write.
(1) What' s the name of ?your special day for the earth?
(2) What do you want to tell people?
T: Look, Paper-loving Day. We should save paper. We can do homework on the computer. What about yours? Now you can work in groups and create your special day. Ss: Work in groups.
老師將學生們想到的special day在全班展示,如Sea-loving Day、Traffic Day、No、Plastic Day 等。
再如,通過問答的方式聯(lián)系日常生活,將生活中的常見事情和教材內容聯(lián)系到一起,讓語言表達更加生活化,便于學生們的理解。如:
T: You can chant for the school so well. I know all of you like your school.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but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
S1: By car.
S2: On foot.
S3: By bus.
T: We have many ways to go to school. But which is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Ss: Learn: environment
S1: On foot.
T: Why?
S1: We can save energy.
T: Yes, we should save energy, and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we should protect the earth.
(2)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調動課堂氣氛。老師可以通過圖片或者視頻動畫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學習英語,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多媒體技術與英語學習結合到一起,可以讓英語學習變得不那么枯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學生通過視頻也能夠學到知識,觀看完視頻,老師和學生再一起討論,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3. 班級設置學習小組,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的高效學習需要老師和學生的主動配合,老師在班級里設置學習小組不僅可以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相互合作的能力,還可以讓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去解答一些問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樣就可以讓小組學生共同在課前預習知識,有不理解的可以互相討論、互相幫助,進而讓課堂學習效率更高。
4. 引導學生注意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知識之間都是有一定聯(lián)系的,教師應該深入學習有關最近發(fā)展區(qū)的理論,然后了解現(xiàn)階段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最后開展略高于現(xiàn)階段學生現(xiàn)有水平的教學活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學習到的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驗建立聯(lián)系,將新知識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建構中,從而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例如,教師在講授一篇文章時,首先讓學生總結文章中不認識的單詞以及語句,接著針對學生反映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教授學生不認識的單詞和用法,然后將單詞置入語句進行深度講解,最后讓他們根據學習到的單詞進行造句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真正將知識建立聯(lián)系,促進學生將所學到的新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中,更好地完成閱讀任務。
5.鞏固所學新知識,借助關鍵詞來復述課文,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課文講解完之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說出課文中所涉及的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關鍵詞,并將學生所說的詞羅列在黑板上。之后,老師讓學生思考保護環(huán)境和節(jié)約資源的語句,根據關鍵詞,將課文內容進行復述,這也是對于新知識學習的一種鞏固。
6.作業(yè)布置。布置作業(yè)是鞏固和消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為了鞏固課堂知識的學習,課下老師需要給學生布置與今天所講授內容相關的作業(yè)。本節(jié)課主要講的是“Protect the earth”,學生們接觸了很多詞匯、短語或者語句,這些都是重點,課下需要學生去鞏固,老師通過作業(yè)去加深學生的印象,拓寬學生的視野,對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有很大的幫助。
三、 案例反思
老師的存在就是讓課堂形式更加豐富,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能夠有所收獲。通過備課,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來完成教學任務,盡量讓每一節(jié)課都盡善盡美,打造高效課堂。
1. 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教學和信息技術結合得更加密切,老師常常借助信息技術來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英語學習更加簡單易懂,學生能夠從學習中找到樂趣。
本單元中,老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和展示圖片,讓學生對環(huán)境保護有了更直觀的了解,增強了學生們的環(huán)保意識,在這個過程中也學習到了新的詞匯。如:
T: Look and guess, which picture is for waste, which one is for save.
Ss: Picture A is for waste. Picture B is for save.
2. 創(chuàng)設情景,新穎導入。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課前導入對于整堂課的順利開展影響很大,老師通過課前導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對未知知識的好奇心,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以最好的狀態(tài)去學習新知識。在課前導入過程中,老師可以以簡單的問答形式來進行課堂導入,從而盡快讓學生融入課堂,接觸新知識,也可以運用唱歌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情緒,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如:Enjoy the song“Planet Earth”and try to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Earth.
T:What is the song about?
Ss: Earth
T: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about our Earth?
Ss: Beautiful, nice, animals, trees, people, river...
老師通過有趣的課堂導入帶動學生去學習,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經意間就學會了一些單詞的發(fā)音和詞義,對學生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幫助很大。
3. 巧設學習任務。課下學習任務一定是與課堂學習內容是相關的,老師布置的課下學習任務既不能太難也不能太容易,既要和課堂內容有聯(lián)系也要是對課堂內容的拓展。課堂上的學習很短暫,學生想要提升自己,課下的學習任務也是需要完成的。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設置一些適合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的作業(yè),鞏固課堂所學內容。比如,學習“Protect the earth”這一單元,所布置的作業(yè)就可以是這樣的:
Improve your plan of reuse, DIY the work and introduce your work after class. Surf the Internet and get to know two more special days for the Earth.
也可以讓學生Collect and make good use of waste materials,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環(huán)保意識。
本節(jié)課通過歌曲導入的方式來作為課堂教學的開場,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調動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接下來利用多媒體技術、班內分組、課堂問答等方式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總的目的就是完成教學目標,讓學生學習到英語詞匯、短語或者重要語句等,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和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作者簡介】陳萍(1988-),女,漢族,江蘇南京人,南京市金地自在城小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