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婷,劉 馳
(西安工程大學 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陜西 西安 710048)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消費者越來越追求通過個性化服裝穿搭來體現(xiàn)自己的審美和時尚追求,這有利于推動服裝量身定制的發(fā)展。半身裙是女性傳統(tǒng)服裝的一種,傳統(tǒng)款式的半身裙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本文結合消費者的需求和喜好,通過層次分析法分析影響半身裙結構設計的主要因素,以期使半身裙在女性消費市場中占有穩(wěn)定的市場份額,贏得更多女性消費者的青睞。
目前市場上的半身裙款式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款式只是半身裙結構設計的一個要素,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結構設計要素才能呈現(xiàn)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半身裙整體造型。有學者針對半身裙進行了相關研究,DING等[1]利用集成海洋工程模擬軟件(Moses)研究里裙最大漂浮穩(wěn)定間距的設計數(shù)值,從而提高其浮動穩(wěn)定性,為給消費者量身定制裙裝提供參考,同時也與裙裝款式造型分割設計有一定的相關性;YOKO 等[2]通過研究面料經(jīng)緯向拉伸性能的差異探討裙子的縫制角度對穿著感受的影響;何亞男等[3]結合主客觀評價調研方式研究半圓廓形裙的設計美感和面料之間的關系;王瑤[4]研究如何通過省道表現(xiàn)女性的人體曲線美感;張智巧[5]通過分析女性下肢動作對服裝結構的影響,優(yōu)化半身裙結構設計;劉若琳[6]根據(jù)裙裝的多變特性,總結概述出用平面二維結構圖來表現(xiàn)復雜的裙裝造型結構;孟寧寧[7]為了能更加真實的模擬仿真織物的變形效果,建立彈簧質點模型來研究彈簧的變形量,以此為依據(jù)建立半身裙模型,并用真實的數(shù)據(jù)驗證模擬出半身裙的造型效果。綜上所述,關于半身裙的設計研究,多集中在結構造型和面料方面,很少對半身裙整體結構造型進行探討。本文基于影響半身裙結構造型的設計因素,探討每個因素在半身裙結構設計效果中的權重,為半身裙結構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層次分析法[8]是一種能夠定性和定量對多目標復雜問題進行處理解決的決策分析方法,通過多目標決策問題構建的系統(tǒng)把主要目標分解成多個小目標和準則,再計算出各個層次的單排序和總排序,并以此為依據(jù)對決策方案進行優(yōu)化。
層次分析法被廣大學者運用于眾多的領域中進行學術研究[9-11],其分析過程如下:
①根據(jù)研究的內(nèi)容,構建一個相對應的遞階層次結構模型,該模型主要由目標層和準則層構成,通過權重計算得出各階層因素對目標層影響的權重值。
②根據(jù)所構建的模型,構建出判斷矩陣。判斷矩陣的建立,可以根據(jù)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或者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進行賦值,同時也可以采用專家評定的方式,構建出相應的評價矩陣。本文為了避免受到自身認知領域理解的局限性,采用九級標度法[12],結合德菲爾法對各層級及其層級下屬級采用1~9級的分值進行判斷,假設因素層中存在n個子因素B1,B2,…,Bn,構建出兩兩比較的成對判斷矩陣B=(bij)n×n,其中bij表示的是因素i和因素j二者重要性之比。九級標度法見表1。
③單層次權重成對判斷矩陣中的λmax和特征向量W的計算。通過計算各階層及層級下屬各因素的權重,利用數(shù)值的大小能更加明確的判斷出各階層間因素之間重要性的次序。λmax和W的計算步驟為:判斷矩陣B的最大特征根為λmax,其相應的特征向量為W,判斷矩陣第i行元素之間連乘積見式(1):
表1 九級標度法
(1)
式中:Pi為矩陣對應行各個因素之間的乘積;i為矩陣行數(shù);j為矩陣列數(shù)。
計算Pi的n次方根,見式(2):
(2)
(3)
(4)
式中:Wi為矩陣對應行向量歸一化處理值;i為矩陣行數(shù);λmax為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
④一致性檢驗[9]。一致性檢驗的比率公式見式(5):
(5)
式中:CR為一致性檢驗的比率;RI為平均一致性指標。若CR<0.1,則表明其構建的矩陣具有較滿意的一致性,確定的特征向量就是權重向量,權重計算結果有效。
結合半身裙的設計特點及層次分析模型的構建規(guī)則,總結歸納出半身裙評價因素指標體系,見圖1。其中半身裙結構設計為評價目標Z,結構造型(U1)、細節(jié)處理(U2)和工藝技巧(U3)為一級評價指標U,款式廓形(G11)、款式效果(G12)、款式外型結構(G13)、裙長度(G21)、腰頭高(G22)、下擺寬(G23)、拉鏈位置(G24)、縫紉手法應用(G31)、縫紉輔料選用(G32)和處理形式表現(xiàn)(G33)為二級評價指標G。
圖1 半身裙評價因素指標體系
通過九級標度法可得,一級評價指標對評價目標進行兩兩比較,二級評價指標對一級評價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構建出各層級之間對應的判斷成對比較矩陣。同時,利用MATLAB軟件編輯層次分析法計算過程的代碼,把各級成對比較矩陣導入MATLAB軟件計算各級因素的相對權重。U1~U3對Z兩兩比較判斷矩陣見表2,G11~G13對U1兩兩比較判斷矩陣見表3,G21~G24對U2兩兩比較判斷矩陣見表4,G31~G33對U3兩兩比較判斷矩陣見表5。
表2 U1~U3對Z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表3 G11~G13對U1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表4 G21~G24對U2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表5 G31~G33對U3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由表2~4可知,各因素指標權重均通過了一致性檢驗,結合各級評價指標的相對權重以及各級因素之間的排序和總排序,得到總權重排序,見表6。同時,分析一級評價指標和二級評價指標,說明各因素對半身裙結構設計造型的影響。
表6 總權重排序
從單一層級權重可以發(fā)現(xiàn),一級評價指標中結構造型因素的相對權重值為0.626 7,排名第1,遠大于細節(jié)處理和工藝技巧2個因素,說明半身裙結構設計應更加注重結構造型效果的呈現(xiàn)。而在二級評價指標中,處理形式表現(xiàn)、款式廓形、裙長度、款式效果和腰頭高這5個因素指標的相對權重值較大,其余因素指標的數(shù)值均小于0.2,對其結構設計的影響較小,說明在半身裙結構設計中應先考慮工藝技巧的處理形式,再從整體外觀效果考慮半身裙廓形、長度、款式和腰頭高等4個因素。
從總權重來看,結構造型中款式廓形和款式效果排名第1、2,說明這2個因素對半身裙款式結構造型效果較為重要,進行結構設計時應重點考慮。工藝技巧中處理形式表現(xiàn)排名第3,說明該因素對半身裙結構設計也較為重要,應著重考慮。其他因素的總權重數(shù)值均小于0.1,設計師在半身裙結構的設計中還可以根據(jù)自己長期積累的經(jīng)驗進行創(chuàng)作。
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對半身裙結構造型設計進行研究并構建評價體系。通過分析各因素的權重,得出半身裙結構造型應結合結構造型(款式廓形、款式效果、款式外型結構)、細節(jié)處理(裙長度、腰頭高、下擺寬、拉鏈位置)和工藝技巧(縫紉手法應用、縫紉輔料選用、處理形式表現(xiàn))等進行設計,其中款式廓形和款式效果對于消費者是較為直觀的影響因素,這2個因素在半身裙結構造型設計中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