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陽市中心醫(yī)院(422000)李巧琴
銀屑?。╬soriasis)是臨床常見病與多發(fā)病,發(fā)病率比較高,比較明顯的臨床癥狀為鱗屑與紅斑,該疾病屬于全身疾病,比較常見的疾病部位為四肢皮膚、頭皮等,在各個年齡階段都會發(fā)病,但多數(shù)發(fā)病人群為青壯年,如果不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臨床對于銀屑病的治療方法比較多,對于輕度與中度銀屑病患者來說,臨床普遍認為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與維生素D可獲得較高的應用效果,且這一治療方法也被廣泛認為屬于銀屑病的一線治療藥物。有研究表明:在銀屑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聯(lián)合卡泊三醇軟膏與鈣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序貫治療的應用效果顯著,且安全性比較高[2]。為了證實以上觀點,我院選擇66例銀屑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8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銀屑病患者中抽取66例作為實驗對象,按照入院先后順序?qū)⑵浞譃閷嶒灲M(33例)與參照組(33例)。其中,實驗組男15例,女18例;患者的年齡區(qū)間在23~59歲之間,平均年齡(38.56±4.15)歲;患者的病程區(qū)間為3個月~8年,平均病程為(3.68±0.54)年。參照組男16例,女17例;患者的年齡區(qū)間在22~60歲之間,平均年齡(38.18±4.42)歲;患者的病程區(qū)間為2個月~9年,平均病程為(3.75±0.59)年。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基線資料,可知兩組患者的平均病程、平均年齡、男女比例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分析?;颊呔獣匝芯績?nèi)容且我院已經(jīng)獲得相關協(xié)議書的患者簽名;研究內(nèi)容上報至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獲得批準。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jīng)由我院醫(yī)學檢查診斷為銀屑病,且患者的皮損面積不高于體表面積的3/10。排除標準:對本次研究使用的藥物不耐受或有過敏反應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合并有嚴重臟器性疾病患者;在接受本次研究治療前已經(jīng)接受過系統(tǒng)治療,或已經(jīng)應用過其他治療銀屑病藥物治療患者。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單獨應用卡泊三醇軟膏治療,為外用藥物,每天外涂2次,連續(xù)應用2個月。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鈣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序貫治療,為外用藥物;第一階段單獨應用鈣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每天外涂1次,連續(xù)用藥2周后進入第二階段;第二階段需要將兩種藥物輪流替換外涂治療,隔日用藥,鈣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為每天外涂1次,卡泊三醇軟膏為每天外涂2次,連續(xù)應用2周之后進入第三階段;第三階段單獨應用卡泊三醇軟膏治療,每天外涂2次,連續(xù)用藥4周。
1.3 研究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用藥后的治療效果:根據(jù)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效果來看,根據(jù)PASI評分變化情況評定痊愈、顯效、有效與無效四個級別,經(jīng)治療,PASI評分下降90%以上為痊愈;經(jīng)治療,PASI評分下降60%~89%之間為顯效;經(jīng)治療,PASI評分評分下降25%~59%之間為有效;經(jīng)治療,治療效果沒有達到上述標準為無效,治療有效率為痊愈率+有效率+顯效率。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SI評分:下肢皮損為靶皮損觀察部位,根據(jù)患者瘙癢、鱗屑、浸潤以及紅斑的程度評定為5個級別,0分為無,4分為特重,總分為16分,分數(shù)越高則皮損程度越嚴重。
1.4 數(shù)據(jù)處理 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數(shù)據(jù)均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中進行分析,PASI評分與治療效果分別以(±s)、百分比(%)表示;行t、卡方檢驗,P<0.05說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PASI評分比較 治療前,實驗組與參照組患者的PASI評分比較:(13.64±3.57)VS(13.67±3.19),并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PASI評分為(3.67±0.57),明顯低于參照組的(6.18±1.67),P<0.05。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為96.97%(32/33),明顯高于參照組的78.79%(26/33),差異有意義(P<0.05)。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臨床常見疾病,屬于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臨床發(fā)病率比較高,病程相對較長,且復發(fā)率也比較高。銀屑病患者的臨床癥狀多數(shù)會伴隨著不同程度的鱗屑、紅斑等癥狀,屬于全身性疾病,主要發(fā)病部位為頭皮與四肢,主要發(fā)病人群為青壯年,不但威脅患者的身心健康,嚴重者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同時銀屑病屬于一種皮膚性疾病,當人們的外貌受到影響后,會對患者的心理狀況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于女性患者來說。目前對于該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藥物外涂治療,常見的治療藥物為維生素D衍生物與糖皮質(zhì)激素,將其應用于輕度、中度銀屑病可獲得良好的應用效果[4]。
卡泊三醇與鈣泊三醇屬于同種成分,均屬于維生素D活性代謝產(chǎn)物,對角質(zhì)形成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同時能抑制Th1細胞的成熟以及Th1型細胞因子表達[5]。銀屑病的發(fā)生是以T細胞介導為主的,其特征在于角質(zhì)形成細胞的異常分化、增殖以及凋亡,發(fā)病機制與Yh1與Tc1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反應異常有關,同時也與角質(zhì)形成細胞的異常增殖與凋亡有關,而卡泊三醇具有Th1細胞成熟與Th1型細胞因子表達的抑制作用,應用于銀屑病中具有一定的應用效果[6]。此外,卡泊三醇還能增加T細胞分泌白介素-10,白介素-10的作用在于抑制Th1與Th2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將卡泊三醇與糖皮質(zhì)激素聯(lián)合應用能增強患者的治療效果,其療效具有加強效應??ú慈架浉鄬儆阢y屑病患者比較常用的治療藥物,單獨應用該藥物容易引起一些不良反應,如燒灼感、瘙癢以及紅斑等,患者用藥的依從性并不高[7]。而糖皮質(zhì)激素的止癢、抗炎等作用比較強,應用于銀屑病中的臨床效果比較顯著,還能減少單獨應用卡泊三醇軟膏的不良反應。將鈣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與卡泊三醇軟膏聯(lián)合應用于銀屑病患者的治療中,不但能提升患者的耐受性、依從性以及安全性,還能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8]。
在本次研究中,對于銀屑病患者的臨床治療為鈣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聯(lián)合卡泊三醇軟膏序貫治療,即維生素D衍生物聯(lián)合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其治療效果相比于單獨應用卡泊三醇軟膏治療的患者來說更高,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從治療方案上來說,在實驗組患者的臨床治療中,對銀屑病患者的治療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單獨應用鈣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外涂2周,第二階段是兩種藥物交替使用2周,第三階段為單獨應用卡泊三醇軟膏使用4周,這種序貫治療方案不但能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還能充分發(fā)揮藥物的療效,也降低了患者用藥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9]。從研究結果上看:治療前,兩組患者的PASI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PASI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進一步說明聯(lián)合序貫用藥治療對銀屑病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但是臨床上觀察銀屑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屬于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本次試驗中觀察的時間有限,為2個月,選取的例數(shù)也有限,為66例,患者停藥后是否會出現(xiàn)復發(fā)狀況并未進行隨訪研究,仍然需要臨床擴大樣本容量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從而獲得更有效、更精準的臨床研究結論[10]。
綜上所述,從本次研究結果上看,對于銀屑病患者實施鈣泊三醇倍他米松軟膏聯(lián)合卡泊三醇軟膏序貫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不但能減少患者的皮損面積,還能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應用價值比較高,值得臨床應用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