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靜海區(qū)醫(yī)院(301600)靳慶榮
急診科(ED)是一個專門從事急救醫(yī)學的醫(yī)療機構,通過自己的方式或救護車對未經(jīng)事先預約的患者進行急救。急診科通常設在醫(yī)院或其他初級保健中心[1][2]。由于病人出診的非計劃性質,科室必須為各種疾病和傷害提供初步治療,其中一些可能危及生命,需要立即治療。由于急診科的特殊工作環(huán)境、特殊的接診人群及非預約性,對患者的護理及相關救治流程要求較高,護理風險也較高[3][4]。因而,急診科是醫(yī)療差錯及糾紛的多發(fā)科室,良好的護理風險管理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護理風險。
急診護理工作極易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增加急診護理風險,對護理干預工作質量有較大的影響,必須予以充分的重視??偟膩碚f,急診護理風險的常見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科室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患者自身所存在的風險及護理人員自身因素[5][6]。
1.1 科室管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 與其他的科室相比,急診科有十分顯著的特殊性,屬于醫(yī)院的窗口科室,日常接診的重癥患者最多,搶救和管理任務也最重,這導致科室管理工作更加復雜與繁重??剖夜芾磉^程中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以下幾點[7][8]:①人力不足:當醫(yī)院醫(yī)護人員不足,無法按照規(guī)范標準分配足量的人給急診科時,會加大急診科日常工作強度。特別是短時間內急診科所接診的患者數(shù)量較多時,導致護理人員不足,工作負荷強度過大,在忙亂中開展護理干預工作時極易引發(fā)差錯;②環(huán)境因素:當醫(yī)院自身條件不佳無法滿足急診科接診患者需求時,極易導致患者無法接受到良好的診療,甚至讓患者處于不安全的環(huán)境中,在不安全環(huán)境下所開展的護理干預工作存在較大的風險,最常見的風險事件是引發(fā)院內感染,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③護理管理制度亟須健全:急診科本身所開展的護理干預工作十分復雜,若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護理干預管理制度,便會進一步影響護理干預工作的質量[9][10]。急診科護理管理制度不健全集中體現(xiàn)于三點:一是未建立全面有效的護理潛在風險辨識與應對制度;二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護理責任制度,當急診科護理責任不盡詳細和明確時,會導致急診科所開展的護理干預工作存在“無人管”和“多人管”的問題,即便是后續(xù)護理工作出現(xiàn)質量問題,也無法找到直接的責任人;三是各項規(guī)章流程流于形式,無法發(fā)揮應用的職能,影響護理工作量。
1.2 護理人員自身因素 護理人員是急診科開展日常護理干預工作的主體,其綜合素養(yǎng)可以直接影響和決定護理工作的質量。護理人員自身因素對護理工作質量的影響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11][12]:①缺乏責任意識:急診科所接診的患者數(shù)量最多,病情較為復雜,所開展的護理干預工作相對較為復雜和繁重,若護理人員缺乏責任意識,勢必無法積極參與到護理工作中,導致一些影響護理質量的因素無法被及時清除,諸多因素積聚引發(fā)更大的護理風險事件;②綜合素養(yǎng)不高:護理人員自身因素對護理質量的影響是巨大且直接的,當護理人員受教育程度較低、綜合素養(yǎng)較低、工作經(jīng)驗不足時,會導致護理質量受到影響。比如在護理過程中,當缺乏工作經(jīng)驗和護理知識時便無法對一些并發(fā)癥做好盡早預防,待并發(fā)癥發(fā)生后也無法及時做好針對性處理,勢必影響護理質量;③急診科所開展的工作對時間有很高的要求,在時間倉促的情況下往往護理人員沒有時間去完成護理記錄,當搶救工作完成后也沒有及時進行補充,這會形成潛在的護理風險。
1.3 患者自身所存在的風險因素 患者是急診科所開展的護理工作中的接受者,其配合度和依從性會直接影響護理質量?;颊咦陨硭嬖诘娘L險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13][14]:①部分患者和家屬因為缺乏醫(yī)學的相關知識,在接受治療和護理過程中會產(chǎn)生疑惑和質疑,若護理人員不積極開展疾病宣教工作,會導致患者喪失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繼而不積極參與護理干預工作,引發(fā)潛在的護理風險;②部分患者會對科室所開展的治療與護理工作抱有較高的期望值,當未能實現(xiàn)預期的治療效果時,會大大降低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繼而產(chǎn)生不滿情緒,甚至與護理人員發(fā)生矛盾沖突,引發(fā)護理風險事件。
2.1 構建風險管理體系 風險管理體系是急診科確保和提升日常護理質量的強有力抓手,必須給予充分的重視。風險管理體系構建與應用過程中需要把控以下要點[15][16]:①根據(jù)急診科工作性質和護理需求制定針對性的護理風險管理體系,成立專門的風險管理機構,配備專門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加強日常護理工作的監(jiān)管力度,全面開展護理風險管理工作;②護理風險管理要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方面的管理工作,尤其是要做好護理過程中的風險評估和處理工作,對于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予以處理;③急診科護理工作有較強的復雜性,因而要將護理過程中的風險細化分解,落實到具體的人員身上,建立護理風險責任管理制度;④為最大限度保證風險管理的效果,科室的每一位醫(yī)護人員要協(xié)調配合,共同做好風險管理工作。護士長負責開展護理風險的監(jiān)控工作,動態(tài)掌握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護理人員嚴格遵循相關的規(guī)范制度開展護理工作,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強化風險意識和服務意識。
2.2 加強急診藥物與器械的安全管理力度 治療和護理工作中會經(jīng)常使用搶救藥品和儀器設備,搶救藥物是否齊全、儀器設備性能是否正常、儀器設備是否完成消毒滅菌處理會直接影響護理工作質量。比如當護理人員未嚴格按照相關的消毒規(guī)范開展儀器設備的消毒工作時,會導致儀器設備存在安全問題,一旦使用到治療和護理工作中,極易導致患者發(fā)生感染等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對患者的生命安全產(chǎn)生直接的威脅。為此,急診科護理人員要給予藥品、儀器設備管理充分的重視,要求藥品和儀器設備要做到“五固定”和“二及時”,確保藥品齊全,標簽清晰,并在有效期內,搶救所需要的儀器設備要保證始終處于待用狀態(tài),性能良好[12]。此外,做好儀器設備的定期檢查和維護,可以考慮成立質量控制小組開展急求儀器設備的日常管理工作,全方位確保儀器設備使用的安全性。
2.3 做好護理人員培訓工作 護理人員是急診科開展護理干預工作的主體,必須給予其綜合素養(yǎng)提升充分的重視,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開展護理技術培訓,向護理人員講解相關的護理知識,幫助護理人員提供專業(yè)技能。此外,在培訓過程中強調責任意識,引導護理人員樹立責任意識,以此確保在護理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履行自身職責??紤]到急診科護理工作的特殊性,因而在培訓和日常工作過程中,要幫助護理人員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等人性化護理理念,積極與患者開展交流溝通,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減少護理過程中風險事件和投訴事件的發(fā)生[17]。
2.4 重視護理記錄管理 護理人員要給予護理文件書寫充分的重視,嚴格按照護理事件開展客觀且詳細的護理文件書寫工作,避免出現(xiàn)護理記錄與醫(yī)療記錄不相符合的情況[18]。轉運工作也是護理干預和記錄管理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在轉運前要充分評估患者的病情,做好相關的轉運記錄,轉運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待轉運完畢后書寫相關的交接記錄單,雙方簽名[19][20][21]。
急診科所開展的護理干預工作有一定的特殊性,面臨諸多的風險因素,這要求急診科護理工作過程中要加強護理風險的識別工作與處理能力,及時消除相關的護理風險,確保護理干預工作高效落實。在護理風險管理過程中,重點從構建風險管理體系、加強急診藥物與器械的安全管理力度、做好護理人員培訓工作及重視護理記錄管理這四個方面著手,以此全面確保和提升急診科護理干預工作的質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