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修易
小時候,家長最愛給我們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彭昱暢的父母也不例外。父親準備讓彭昱暢去學薩克斯。路過琴行,彭昱暢看到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哥哥姐姐在店里自彈自唱,幻想著自己也能在舞臺上發(fā)光發(fā)亮,頓時生出要學吉他的想法,拉著爸爸進了琴行。
父親一聽,吉他?吉他自學個把月就能像模像樣,遠遠不如薩克斯值得鉆研,沒啥意思。彭昱暢可不這么想,硬是拗著父母讓他學了吉他。
高中文理分科,爸媽看著他的成績單止不住地嘆氣。彭昱暢卻不以為然。他早就跟老師一起拿了主意,選文科。因為他已經(jīng)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考入藝術院校。
懷揣著這股子莽勁,他獨自拖著行李箱,登上了前往夢想高校的“飛船”,從江西跑到北京上藝考班。
在藝考班的日子不好過。早上五點多,彭昱暢就得起床出晨功。練臺詞、說繞口令,就連同學之間打趣說的段子,有時也是老師出的考題。
冬天是藝考的季節(jié)??忌鷤児鸾q服,瑟瑟縮縮地在考場外排著隊。好不容易進了考場,把外套一脫,里面是早就準備好的表演服。燈光之下,流光溢彩,寒風從窗戶縫隙中悄悄吹進來。一場面試結束,彭昱暢臉上的笑都要凍僵了。跟大多數(shù)藝考生一樣,他要參加的校考面試并非只有這一場。接連跑了好幾個學校的校考,他最中意的還是北京電影學院。
那一年,北電的分數(shù)線實在太高了。當家人都以為他會一頭扎進去拼命的時候,沒想到,他甩了甩手,扭頭念了上海戲劇學院的木偶戲專業(yè)。全國只有上海戲劇學院特設這個專業(yè),每年只招18個人。不能露臉,只能深藏幕后的木偶戲,怎么想都跟表演專業(yè)不搭邊。父母不解,彭昱暢卻有自己的想法。
“通過操縱木偶來表演,你首先要理解你自己演的東西,才能去賦予你操作的東西以靈魂?!?/p>
“如果本身對表演一無所知,那么作品肯定也不會特別精彩?!?/p>
木偶表演和真正的舞臺表演還是有區(qū)別的,彭昱暢只能靠自學。帶著對表演的獨特理解和認知,他不但沒撂下本專業(yè)的課程,還偷偷跑去其他專業(yè)蹭課。東蹭一節(jié)西蹭一節(jié),彭昱暢還以為自己從此就是“當老師”的料了。沒想到,機會自己找上門來了。
大三那年,一個哥哥找他聊戲,他因此遇見了導演侶皓吉吉。當天聊的那部戲沒拍成,侶皓吉吉倒是給他發(fā)了個新劇本,“愿不愿意來試一下?”那是彭昱暢收到的第一個劇本——《太子妃升職記》。
今年,彭昱暢很忙。在《奪冠》和《我和我的家鄉(xiāng)》中展露“少年黃渤”本色,在《一點就到家》里不懈追求自己的“快遞夢”,在《風犬少年的天空》中肆意奔跑。從小角色到獨挑大梁,彭昱暢如同一根春筍,從厚實的土壤中一點一點鉆出頭。
《太子妃升職記》剛拍完,彭昱暢還沒來得及享受這部當時爆紅的網(wǎng)劇給自己帶來的知名度,就迎來了人生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男一號——莫明。
新劇開機第一天,彭昱暢演一場在孤兒院里看到對手的戲。他第一次跑去看回放,工作人員沒有注意到他,說:“軌道推得挺有感情的,就是戲差了點兒?!甭犚娺@句話,他眼淚混著委屈一下子就掉了下來。就為了這句話,他發(fā)了瘋一樣地提升演技。
早些年在橫店有這么一個說法,寧愿演上星好劇的龍?zhí)?,也不演網(wǎng)劇的配角。彭昱暢卻反其道而行之,泡在橫店盡可能地爭取每一個機會。就算是個小龍?zhí)?,他也會一次又一次地來回跑、看回放,一定要把不滿意的地方都練好。
導演胡波從別人口中了解到彭昱暢,打算找他拍攝《大象席地而坐》。最初,彭昱暢只是備選演員。后來,因為胡波青睞的兩位男演員都有些“問題”,一位普通話有口音,一位片酬過高,便只好花3000元請來了彭昱暢。
在有限的時間里,所有人不辭辛苦,配合默契,共同完成了這部作品。萬萬沒想到,這部片酬微薄的電影,竟成了彭昱暢演藝生涯中,很重要的一座里程碑。
知乎上有個問題:“做演員是種什么體驗? ”彭昱暢的回答是:“害怕、不配?!?/p>
在“角色紅,人不紅”的那些年里,彭昱暢曾拿著3000元的片酬,跟著導演跋山涉水三個月,只為了一部簡單又復雜的電影;也曾沒錢吃飯,半夜餓得睡不著,想給家人打電話要生活費,但始終沒好意思按下號碼。
夜晚的風很涼,整個城市都安靜下來了。他在想,為什么要為了一個機會費勁奔波?他也很煩躁,為什么有的時候,自己無論如何都進入不了角色?爸爸的聲音在耳邊回響,他說著:“回家當個老師,安安穩(wěn)穩(wěn)的不好嗎?”
不好嗎?挺好的。但是,從木偶表演專業(yè)轉行成演員,是彭昱暢做過最瘋狂的事。他不甘心,堅持了這么久,難道最后,要因為老爸的一句話而終止一切嗎?
他堅持下來了。萬幸。
彭昱暢一路走來,遇到最多的是機會,同時也是選擇。在選擇面前,他不愿意受到旁人的影響。不管三七二十一,從心出發(fā)就對了。
怎樣的選擇才是最好的呢?很難說。因為,所有的選擇都是多面體。彭昱暢能做的,就是選擇自己的心中之選,然后將它美好的一面,盡力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