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云
(江西省地質礦產(chǎn)勘查開發(fā)局贛西北大隊,江西 九江 332000)
根據(jù)基態(tài)原子蒸氣吸收同種原子時,所發(fā)射的特征譜線,建立了一種光學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譜法。該方法具有選擇性好、靈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抗干擾能力強以及適用范圍廣等優(yōu)點,因此在食品、生物醫(yī)藥、農(nóng)業(yè)環(huán)境保護、輕工、冶金、化工、地質以及材料科學等領域上被廣泛應用[1]。這些領域利用原子吸收光譜法,獲得超過70個的測量元素,實現(xiàn)對痕量以及超痕量元素的測定。而三氧化鎢作為一種無機物金屬氧化物,其化學式為WO3,相對分子質量為231.85,是一種黃色粉末狀物質,該物質溶于堿、微溶于酸,是用于制作高熔點合金和硬質合金,例如鎢絲和防火材料的基礎原料之一。因此為了令高熔點合金和硬質合金的制作成品,具有更好的可利用性,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三氧化鎢中的微量銅含量,為鎢絲以及防火等材料的制作,提供更好的基礎原料。
選擇的原子吸收光譜儀型號為AA-6300C,高速離心機型號為HSC-2015L,選擇的實驗室雷磁pH計型號為PHS-3C,電子分析天平的型號為BT224T,超聲波儀型號為QF25L[2]。
選取一份三氧化鎢粉末作為基本測定對象,已知該三氧化鎢樣品中的銅痕量為15.6325μg/L。制備三氧化鎢標準溶液(1.0g/L):利用電子分析天平,準確稱取1.0000g三氧化鎢(光譜純),加入少量1mol/LHNO3溶解該試樣,用1mol/LHNO3將試樣定容至1000mL,搖晃均勻后,獲得1.0 g/L標準三氧化鎢試樣。制備鎳標準溶液(1.0g/L):利用電子分析天平,準確稱取1.0000g金屬鎳粉(光譜純),加入少量1mol/LHNO3溶解鎳試樣,并將其同樣定容至1000mL,搖晃均勻,獲得1.0g/L標準溶液。
設置實驗儀器工作條件,其中將原子吸收光譜儀的波長設置在215.4nm,燈電流為3mA,燃燒頭高度設置為12mm,空氣流量設置為5.5L/min,乙炔流量設置在1.8 L/min,縫隙寬度控制在0.2 nm。
依次向燒杯中加入2.0mL PAR0.5%的乙醇溶液、1.0mL的1.0mg/mLNi2+溶液、10.0 mL的1.0mg/LWO3標準溶液,用HAc-NaAc緩沖溶液,在pH計上將pH值調至5.0,將該試驗樣品定容至100mL,靜置30min,然后利用離心機分離試樣。靜置結束后,利用特定儀器,將燒杯中上層清液小心去除,再利用1.0mL的濃HNO3溶解燒杯中的下層沉淀物質,將溶解后的試樣定容至10.0mL,以便于原子吸收光譜儀的測試使用[3]。同時按照操作步驟作空白試驗,測定的試劑空白值予以扣除。利用下列計算公式,計算待測元素的含量:
公式中:μ表示所求的待測元素含量,單位為%;N表示待測元素濃度,單位為mg/mL;Q1與Q2分別表示分取試液體積和測定溶液體積,單位均為mL;表示試樣質量,單位為g[4]。
根據(jù)標準溶液制備方法,再制備其他5個不同的共沉淀載體,將鎳標準溶液與另外5種標準溶液作為測定變量,分析這些元素對三氧化鎢中,微量銅的影響。實驗測定結果,見下表1。
表1 載體離子對微量銅的影響
表中的6組元素,為制備后的標準溶液。根據(jù)表1中的測試數(shù)據(jù)可知,當Ni2+作為載體離子時,測定的微量銅的回收率最高,所以選擇Ni2+作為載體離子,利用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三氧化鎢中的微量銅痕量。
按照上述提出的測定方法,在0mL~3.0mL范圍內(nèi),試驗顯色劑PAR的用量,對于微量銅回收率的影響,結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PAR加入量影響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
根據(jù)上表2中變化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當顯色劑的使用劑量逐漸增加時,微量銅的回收率逐漸增加,其中當PAR的劑量在0mL~1.0mL范圍時,微量銅的回收率在20%以下;當PAR劑量增加到1.0mL~2.0 mL范圍時,三氧化鎢中分離出的微量銅被快速回收;但當PAR的劑量超過2.0mL時,微量銅的回收率只有微弱變化,無限接近但無法達到100%的回收。根據(jù)詳細數(shù)據(jù)可知,當PAR的加入劑量為2.5ml時,微量銅痕量的回收率最高。
按照上述測定方法,在銅絕對含量為10μg三氧化鎢標準溶液中,分別加入0mL~2.0mL的1.0mg/mLNi2+溶液,進行分離富集。此時的Ni2+使用量在0.5mL~1.0mL時,微量銅痕量的回收率一直處于增長狀態(tài);當Ni2+使用量增加至1.0mL~2.0mL范圍內(nèi)時,微量銅痕量回收率迅速下降。下表3中的數(shù)據(jù),為Ni2+使用量,對微量銅的影響效果。
表3 Ni2+使用量影響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
根據(jù)上表3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當Ni2+使用量為1.0mL時,微量銅的回收率最高,因此試驗將Ni2+使用量設置在1.0mg。根據(jù)上述測試可知,若試驗中不加入載體離子,即加入劑量為0時,微量銅的回收率僅為61.8%。因此本階段的測試,充分證實了Ni2+的必要性。
同理前兩節(jié)的測定方法,測試不同pH值條件下,微量銅的共沉淀回收率,詳細結果,如下表4所示。
表4 pH值影響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
根據(jù)上表4中的測試結果可知,當pH值的取值范圍在3.0~6.0之間時,微量銅的回收率最大,因此取中間值,將pH值設置為5.0。
將制備的三氧化鎢分成6個測定試樣,根據(jù)前三組測試條件可知,應用Ni2+時微量銅的回收率最高,因此在6組試樣中,依次加入劑量0mL、1.0mL、2.0mL、3.0mL、4.0mL、5.0mL的Ni2+,按照設定的測定方法,通過原子吸收光譜儀,測定三氧化鎢中的微量銅痕量。測試結果如下圖1所示。
圖1 三氧化鎢中微量銅痕量測定結果
根據(jù)圖中測試結果可知,當Ni2+濃度不斷增加時,測得的微量銅痕量隨之增加。當Ni2+濃度為0時,測得的銅痕量為0.0129;當Ni2+濃度為0.1時,銅痕量為0.0207;當Ni2+濃度為0.2時,銅痕量為0.0299;當Ni2+濃度為0.3時,銅痕量為0.0373;當Ni2+濃度為0.4時,銅痕量為0.0465;當Ni2+濃度為0.5時,銅痕量為0.0545。經(jīng)計算,獲得的銅痕量為15.6322μg/L,極度接近已知值,可見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三氧化鎢中的微量銅結果可靠。
此次試驗充分發(fā)揮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特點,通過對待測元素的基態(tài)原子蒸氣的吸收譜線特征,實現(xiàn)對三氧化鎢中,微量銅元素的定性定量分析。但此次試驗受時間以及個人能力的影響,試驗內(nèi)容還不夠豐富,今后的 研究可以再進一步擴大試驗,增強對測試結果的論證與可靠性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