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高亮 張躍東
摘 要:宿連航道是一系列重要國家、省、市發(fā)展戰(zhàn)略要求統(tǒng)籌推進的航道之一,其建成通航將在江蘇干線航道網[1]“兩縱”——京杭運河和連申線之間的江蘇省最北部形成一條新的橫向的水運主干線,填補了徐宿連地區(qū)高等級航道橫向溝通的空白,形成蘇北地區(qū)江河湖海聯運,合理完善和補充江蘇省干線航道網的布局。根據航道線路總體走向,平地開挖航道溝通路北河及軍屯河,新開航道長度約2.3km。新開挖航道,使上游路北河與下游軍屯河、新沂河水系相連,根據《宿連航道工程水文分析及梯級設置專題研究報告》[2]研究成果,需在路北河與軍屯河交界處設置軍屯河樞紐。樞紐由軍屯河船閘、路北河分洪閘、軍屯河補水站以及護岸、堤防等工程組成。
關鍵詞:宿連航道;軍屯樞紐;選址;平面布置
中圖分類號:U612?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1)12-0069-03
1概述
擬建軍屯樞紐位于軍屯河上,現狀無通航建筑物,樞紐的平面布置需要結合現場環(huán)境,綜合考慮以下方面:
(1)樞紐的布置選擇應考慮周邊基本農田的分布情況,并有效地處理與城鎮(zhèn)規(guī)劃的關系;
(2)應妥善處理好與樞紐中水工建筑物的關系,妥善協(xié)調好過河建筑物、道路等構筑物的布置;
(3)應確保進出船閘的船舶(隊)在引航道中航行和停泊的安全;
(4)處理好樞紐與主航道的銜接,錨地的布置應有利于管理;
(5)考慮施工條件、施工場地及臨時設施等因素的制約,確保施工期間的安全;
(6)樞紐應盡量選在地形、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段,并盡量減少征地拆遷和土方工程量,以降低工程造價;
(7)樞紐的布置應有利于船閘、分洪站和補水站的管理和運營;
(8)樞紐的建設應有利于環(huán)境保護和環(huán)境改善,貫徹水資源綜合利用的原則。
2 樞紐現狀
軍屯河樞紐閘址為位于軍屯河上,現狀無通航建筑物。軍屯河河道上設有一座小型雍水壩,通過雍水壩將上游側河底高程抬高,上、下游側河底高程分別為▽12.0~▽11.0(國家85高程基準,下同)、▽7.5~▽7.0。雍水壩下游約80m處,設有棗林電灌站一座。河道兩岸地面高程約為▽14.5~▽13.5,緊鄰河道地面填高,高程為▽17.5~▽16.0。
3 軸線選擇
根據航道線路總體走向,平地開挖路北河和軍屯河之間2.4km航道,建設軍屯河樞紐。工可階段預留的閘址位于平地開挖航道的中部,上閘首距離路北河約1.1km,場地周邊現狀詳見下圖(圖中白色陰影部分為基本農田)。
工可階段預留閘址的周邊存在大量基本農田,預留的建設通道成條狀分布。根據樞紐的布置方案,為避免路北河分洪閘泄洪對船閘靠船段船舶的影響,需在分洪閘和船閘引航道之間設置分隔墻,因此閘站側河道會有相對較長的直線段長度,樞紐在布置上無法完全避開基本農田。具體詳見下圖。
在棗林橋下游側,兩側基本農田邊線相距220m,建設條件要優(yōu)于上游側,其空間可以滿足樞紐布置的要求。在悅來鎮(zhèn)棗林村鴨嘴組處(原工可階段停泊錨地處),可布置樞紐管理區(qū)。
綜上,初步設計階段,將閘址下移1.8km,上閘首距離棗林橋356km,原工可閘址處建設遠調站和停泊錨地。
4 總體布置
航道總體線路順軍屯河布置,航道中心線位于主河道內,樞紐總體布置時,考慮將船閘布置位于主航道內,航道與引航道中心線之間不設拐點,直接平接。
軍屯河船閘與閘站側河道平行布置,中心距為80m。船閘引航道與和閘站河道之間設置分隔墻,端部位于靠船墩末端,頂寬4.0m。
路北河閘站和船閘上閘首自北向南“一”字排開。泵站位于最北側,靠近閘管區(qū);分洪閘緊鄰補水站,兩者邊墻相貼。船閘位于最南端,上閘首和閘站的上游邊對齊布置,上閘首邊墩外邊距離分洪閘閘室墻邊距離為39.2m,其間通過頂高程為▽18.31的堤防銜接。
4.1樞紐管理區(qū)
樞紐管理區(qū)位于悅來鎮(zhèn)棗林村鴨嘴組,布置在航道左岸,軍屯河補水站北側。場地標高▽18.31,縱向長度200m,橫向長度120m。管理區(qū)內布置辦公樓、宿舍樓、廚房餐廳、維修間、泵房和門衛(wèi)房。配電房布置于分水閘頂部額度橋頭堡內。樞紐管理區(qū)內的建筑面積合計4011m2,場區(qū)內設置5m~7m寬道路互相溝通。
4.2樞紐交通
樞紐外部交通可通過上游棗林橋、兩岸大堤頂道路,進行溝通連接。樞紐內部交通可通過管理區(qū)域內部道路、跨閘站工作橋、跨閘人行橋、結構后方道路等進行溝通連接。
4.3遠調站和停泊錨地
上、下游遠調站和停泊錨地均位于上、下游航道的左岸,錨泊岸線距離航道中心線均為82.5m。上、下游錨地岸線長度均為400m,其中遠調站岸線長50m,停泊錨地岸線長350m。遠調站布置位于靠近船閘側,上游停泊區(qū)端部距離船閘上游靠船段1360m,下游停泊區(qū)端部距離船閘下游靠船段925m。在船閘上、下游遠調站各布置遠調樓1座,面積293m2。
4.4防洪堤
軍屯河樞紐上游側堤防級別為4級,堤頂高程為▽18.31,堤頂寬度為6m,防洪堤布置在護岸后方,并與補水站、分洪閘和船閘上閘首相接,形成封閉。
軍屯河樞紐下游側堤防級別為2級,堤頂高程為▽14.01,堤頂寬度為5m,防洪堤布置在護岸后方與船閘下閘首相接,通過連接閘室左岸▽17.91的高地,并與閘站相連,形成封閉。
4.5跨閘公路橋
棗林橋位于沭陽縣境內的悅顏路上,在上游靠船段端部跨越主航道。受宿連航道的影響,在橋梁縱坡影響范圍內需對老路進行高程抬高及順接處理,改造里程約0.969km,公路等級為二級公路。橋跨布置為4×30m組合箱梁+4×30m組合箱梁+(77.4)m蝶形拱+4×30m組合箱梁+4×30m組合箱梁,橋梁全長558.36m,橋梁全寬12米,凈寬11米,橋梁設計荷載等級為公路-I級。
4.6跨閘人行橋
為便于船閘的日常維護和管養(yǎng)工作,在閘室處布置跨閘人行橋一座,橋梁軸線距離上閘首下游邊30m,橋面與上下橋梯道凈寬3.0m。橋梁主跨跨徑為25.5m,主橋采用鋼結構系桿拱橋,主橋兩側梯道為鋼結構梯道。
5 結論
相比軍屯樞紐工可階段的閘址選擇和平面布置方案,初步設計階段的平面布置一是不影響基本農田,有效地處理了項目與城鎮(zhèn)規(guī)劃的關系;二是將合理布置水工結構,在原工可閘址處建設遠調站和停泊錨地,充分利用建設用地;三是調整后的閘址避免了路北河分洪閘泄洪對船閘靠船段船舶的影響,確保船舶進出閘及靠泊安全。因此,初步設計方案的閘址選擇和平面布置優(yōu)于原工可方案。
參考文獻:
[1]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 江蘇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江蘇省干線航道網規(guī)劃(2017-2035年)》 [R].2018.
[2] 江蘇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詢有限公司 《宿連航道工程水文分析及梯級設置專題研究報告》[R].2016.
[3] 華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宿連航道(京杭運河至鹽河段)整治工程一期工程軍屯河樞紐和沭新河南船閘初步設計》 [R].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