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向東
魯迅經(jīng)常“橫眉冷對”,他說,“最高的輕蔑是無言,而且連眼珠也不轉(zhuǎn)過去”。如此的硬漢,他會哭嗎?
偶翻曹聚仁的《魯迅年譜》,意外發(fā)現(xiàn)了魯迅的哭。年譜中1888年這年,有這么些字:“八歲。妹端生,十月即夭折。病危時,他在屋隅暗泣,母問其故,他說妹妹病得厲害啦!”妹妹病危,八歲的魯迅哭了。曹聚仁寫這一筆,是根據(jù)許壽裳的回憶,也并非瑣碎,這為讀者解讀魯迅《在酒樓上》的呂緯甫為死去的小弟遷墳,提供了旁注。魯迅的小說,“自敘傳”色彩濃重,都能找到他人生經(jīng)歷的蛛絲馬跡。據(jù)周作人說,呂緯甫有魯迅的影子,魯迅也曾遵母命為妹妹遷墳。小說寫道:“我忽而看見他眼圈微紅了,但立即知道是有了酒意?!薄把廴ξ⒓t”,應(yīng)是眼眶里滿含熱淚。為什么呢?呂緯甫要遷墳,卻找不著早逝者的骨殖了。從曹聚仁的年譜看,結(jié)合周作人所言,魯迅為這一出生不多久就消亡的生命,不止一次流淚。
魯迅還有一哭。1906年7月26日,為了不使母親傷心,魯迅默默接受了母親的安排,奉命完婚。揭開蓋頭后,發(fā)現(xiàn)朱安兩眼深陷,皮膚黝黑,長臉大面,尖下頦,薄薄的嘴唇使嘴顯得略大,寬寬的前額顯得微禿。魯迅大失所望,對著新娘一言不語。第二天早晨,他母親和周圍的人發(fā)現(xiàn),魯迅的眼睛是浮腫的,臉色是青的,枕巾是濕的——青年魯迅在新婚之夜以淚洗面。魯迅家的工友王鶴照回憶說:“聽說印花被的靛青把魯迅先生的臉也染青了……第二天就在自己的書房里睡了?!毙禄榈谒奶?,魯迅就啟程去了日本。他對母親包辦的婚姻深感失望,為自己的命運痛哭。
魯迅的父親去世,沒有看到關(guān)于魯迅哭的記載。在《父親的病》中,魯迅的父親就要死了,衍太太讓魯迅喊叫,似乎要招魂?也未可知。魯迅大叫“父親”,但不曾哭。魯迅的《孤獨者》也有濃重的“自敘傳”色彩,在我看來,魏連殳幾乎就是魯迅。魏連殳裝殮祖母的時候,許多女人又哭又拜,他作為孝子卻一聲沒響,大家都在哭,他不哭,這就引起了“驚異和不滿”。等到大家哭完了,要走散了,“連殳卻還坐在草薦上沉思。忽然,他流下淚來了,接著就失聲,像一匹受傷的狼,當(dāng)深夜在曠野中嗥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瞿秋白說,魯迅是喝狼奶的人,這還真是深知魯迅的發(fā)現(xiàn)。魯迅的哭,只能是無言地流淚,然后,像一匹受傷的狼,在曠野中、在深夜里嘶叫。
至于楊杏佛之死,魯迅寫了《悼楊銓》:“何期淚灑江南雨,又為斯民哭健兒?!迸c《哭范愛農(nóng)》一樣,這表達的是一種悲憤的情感,是魯迅的無聲之泣、無淚之哭。
無情未必真豪杰,男兒有淚不輕彈。魯迅哭親人,哭命運,因悲憤而歌哭。在“從來如此”的世俗面前、在大家都哭的時候,魯迅哭不起來。魯迅的哭是穿越時空的,像阮籍哭母一樣,具有魏晉的氣質(zhì)。
//摘自2021年1月12日《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