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也馨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文旅融合
摘 要:公共圖書館在中小學研學旅行中應有所作為,文章從明確公共圖書館在研學旅行中的角色定位,開展多元化合作;加強對圖書館經濟的研究,重視旅游市場調研;加大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宣傳推廣,強化其安保意識與安全保障機制建設等方面,提出促進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的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12-0048-05
1 中小學研學旅行發(fā)展中公共圖書館的作用
文旅融合時代,國民綜合素養(yǎng)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得以普及并深入旅游地區(qū)。圖書館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寶藏,最能展現中華民族光輝而燦爛的歷史。不論社會如何發(fā)展,人們到一個地方去旅游,最喜歡去看當地的文化遺產和公共圖書館,與典藏對話,與歷史對話,購買具有民族文化代表性的產品。由此可見,文旅融合發(fā)展中公共圖書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由于圖書館自身具有厚重的歷史沉淀,孕育著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契合了文旅融合大環(huán)境,因此,公共圖書館是文化、中小學研學和旅游三者交融的聚散地。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多樣,包含欣賞、展示、參觀、學習、科研、教育等。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在中小學研學旅行方面應有所作為。公共圖書館與中小學研學旅行的完美融合契合了中小學素質教育發(fā)展態(tài)勢。中小學研學旅行的市場和需求也通過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和建設研學旅行基地有所拓展,如各地的公共圖書館就是具有得天獨厚條件的文化研學旅行基地。公共圖書館與研學旅行相結合,不僅能促進中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確立,堅定“四個自信”,感受中華傳統(tǒng)美德,激發(fā)文化自信,樹立審美觀念,啟發(fā)學習動機,而且能鼓勵他們學會動手動腦、生存生活、做人做事,促進其身心健康及自學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讓他們可以在研學旅行中不斷獨立獲取新知識并運用這些知識。而如何精心設計研學活動,深入挖掘活動內涵,并與學校教育相配合,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有效性,是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應做到從以物為本到以人為本,教育成為圖書館首要功能,中小學素質教育被放在重要位置。圖書館不僅要展示藏品,設計研學旅行活動課程,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活動幫助中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公共圖書館通過文化遺產展示內容的更新,可增強中小學生與公共圖書館的互動性,為他們提供育人效果突出、高質量的研學旅行產品服務。實踐中,公共圖書館已開始由文獻信息保存、整理、研究中心向傳播知識與文化的教育中心轉變,發(fā)揮教育功能的中小學研學活動也對公共圖書館自身的文化價值提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內容
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小學四年級及以上的學生群體,包括小學四到六年級、初中一到二年級、高中一到二年級,實施的主體主要有學校、旅行社或專門的研學旅行管理機構和文化組織等。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服務內容主要是圍繞研學旅行的內容展開多樣性的主題研學活動。公共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源豐富,館員與志愿者的智慧與才智、先進的設備與技術等對引導中小學生“愛上閱讀”具有更加直接的推動作用。公共圖書館負責提供館藏文獻、館舍、館徽、周邊特色景觀、遺跡等文化資源的參觀學習,珍藏文獻陳列展覽、閱讀推廣、導讀、科普服務、研學輔助設備工具、合作伙伴相關資源、研學參考咨詢、學習支持、研學旅行教學與科研支持、場地租賃、講解、古籍修復與臨摹研學體驗等服務資源和服務方式。服務人員包括館員、志愿者、輔導教師、中小學教師、合作伙伴的相關人員等。服務時間較靈活,學校可根據教育教學計劃靈活安排研學旅行時間,盡量錯開旅游高峰期。公共圖書館在正常開放時間內均可開展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特別是寒暑假期間,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的服務內容應有所增加,公共圖書館應適當調整服務時間。
3 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實踐
3.1 公共圖書館自身作為中小學研學旅行目的地
2019年,旅行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剛需”,個性、深度、品質也成為旅行關鍵詞。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家藏書樓,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圖書館之一,自身具備作為旅游景區(qū)的條件,目前是國家5A級景區(qū)。天津濱海新區(qū)圖書館因其共享空間的中廳有“球型報告廳”和“書山”兩部分組成的別具一格的設計風格,成為旅行社推出的“天津濱海圖書館一日游”項目。為了留住游客,公共圖書館想方設法,充分利用館藏資源、空間、設備等,為中小學生提供全天候的體驗,如學習體驗、休閑空間、閱讀場地、美味咖啡與美食、作品展示等。
3.2 閱讀推廣
閱讀推廣助力中小學研學服務,如:南京市金陵圖書館舉辦“詩游南京,文覽金陵”系列主題研學活動;上海市長寧區(qū)圖書館開展“行走鄔達克”主題閱讀研學活動。研學活動旨在促進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領域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挖掘其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形式。
3.3 生活與學習創(chuàng)新體驗
生活與學習創(chuàng)新體驗可融入中小學研學服務,如:國家圖書館(中國國家典籍博物館)組織海淀研學游之“悅讀之旅”活動,以制作花草紙團扇為例引導學生了解古代造紙技藝。學習創(chuàng)新體驗有公共圖書館“尋寶之旅”“跟著公共圖書館去旅行”“歷史教室”“讀城”等系列活動,參觀學習和開展深度體驗讓中小學生驚喜連連。
3.4 文化創(chuàng)意融入中小學研學旅行
文化創(chuàng)意融入中小學研學旅行有國家圖書館推出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T恤、“書中自有黃金屋”金屬書簽和永樂大典“書生”胸章等3款兼具文化、美感與實用功能的全新文創(chuàng)產品。云南省圖書館開發(fā)了《2019年臺歷(周歷)——漢字之趣》、碳素筆、二十四節(jié)氣茶盞等文創(chuàng)產品。國家圖書館成立的全資企業(yè)——北京國圖創(chuàng)新文化服務有限公司全面承擔國圖的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研發(fā)經營、文旅融合探索試點,業(yè)務范疇覆蓋文創(chuàng)開發(fā)銷售、展覽展示、研學培訓、商業(yè)授權、創(chuàng)意空間運營等,創(chuàng)新設計“典籍展覽+非遺技藝+研學旅游+文創(chuàng)衍生品”模式,助力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的發(fā)展。同時,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的特展文創(chuàng)也可通過科技加持、互聯網超級鏈接、個性化定制和展覽外延等方式連接中小學生與展覽,提升展覽的活力。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正逐步成為推動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的催化劑。
3.5 網紅圖書館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網紅廣告效應深入不同領域,公共圖書館也不例外。文旅融合背景下,網紅圖書館不僅深受當地市民喜歡,近年來也受到中小學生追捧,成為傳說中“別人家的圖書館”,如:秦皇島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是面朝大海的圖書館、“曉島”圖書館有美圖墻等。網紅圖書館倡導時尚、輕奢、新穎等潮流特性,“網紅”打卡的拍照新奇有趣,逐漸成為中小學研學旅行的一個亮點。
3.6 “公共圖書館+”模式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難以置身事外,必須契合這一趨勢,在文旅融合進程中找準位置,精準定位,跨界融合,主動構建“公共圖書館+”模式,如與旅游景區(qū)、酒店、民宿、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傳統(tǒng)工藝等社會元素相融合,全面拓展公共圖書館服務范圍。中小學研學旅行不僅是旅行社等相關利益者推崇的項目,公共圖書館和有關單位如文化創(chuàng)意中心、下屬實體企業(yè)等也可以參與運作。目前,省級公共圖書館響應國家《關于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開發(fā)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16〕36號)等政策,均設置了文化創(chuàng)意研發(fā)中心或類似部門,整合與深挖特色館藏文獻、歷史文化元素等“內部動能”,積極借力外部旅游地、旅游機構、酒店、中小學、政府教育部門等打開“外部空間”,推動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的快速發(fā)展。“公共圖書館+景區(qū)”如啟忠書吧,由浙江圖書館和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qū)岳廟管理處共同打造,是可供所有中小學生免費借書的信用書吧;“公共圖書館+民宿”如麗水市蓮都區(qū)在全區(qū)先后建設了24個民宿書吧;“公共圖書館+主題”如上海傅雷圖書館;“公共圖書館+酒店”如瀘州市龍馬潭區(qū)圖書館28度·泉酒店分館“28度·泉”城市閱讀空間。“公共圖書館+酒店”不僅將成為我國商業(yè)地產新助力,而且也將是今后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在中小學旅行服務過程中可延伸為“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進一步充實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的內容。
4 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的困惑
4.1 公共圖書館在研學旅行中的角色模糊
中小學研學旅行涉及多個主體,分別歸屬行政、學校、社會三個層面?!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明確規(guī)定了各級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內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公共圖書館歸屬于行政序列。但是,多數公共圖書館參與中小學研學旅行的角色定位不清晰,未能清晰地認識到自身是策劃者、主導者的主體意識,而是隨波逐流,敷衍應付,如對預約研學項目缺乏主體責任心,教育目的指向性不強,僅作為一種游覽參觀,直接影響到“立德樹人”素質教育目標的達成。同時,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也不能偏離公益性主體地位,在兼顧經濟效益的基礎上,要始終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一點應引起公共圖書館管理者的重視。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是一個動態(tài)、復雜的系統(tǒng),單打獨斗,各行其是,各自為政將難以推進,合作共贏應得到公共圖書館、中小學校、社會群體等的共同關注與重視。
4.2 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市場研究薄弱
中小學研學旅行是中小學教學計劃的校本課程,既不同于由商業(yè)機構主導的純市場化的假期研學,也不同于由學校組織但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的臨時游學??梢姡七M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既是對公共圖書館服務方式的一種“超越”,又必須將其“固定”在日常服務范疇內。“超越”在于將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視為普通的旅游市場之一,并施以一般的商業(yè)化操作,而不是忽視市場規(guī)律,使研學組織開展流于形式;“固定”在于公共圖書館研學服務的教育功能。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實踐活動存在對“超越”與“固定”兩方面思想認識不清、納入研學旅行服務線路的公共圖書館數量有限、市場知名度較低、展陳形式陳舊、配套服務設施不全、活動主題不成系列、文創(chuàng)產品特色不明顯等問題,直接導致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4.3 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宣傳不足,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研學旅行服務工作是圖書館一個新的服務項目,中小學生、特別是其家長不太了解,容易造成他們對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營銷行為的質疑,這也是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宣傳不足的主要表現。多數公共圖書館并不熱衷于開展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原因之一是擔心安全問題,如研學路線安全、演示與實驗安全、設施安全等,容易引發(fā)一定的安全問題。
5 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完善策略
5.1 明確公共圖書館在研學旅行中的角色定位,開展多元化合作
在整個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系統(tǒng)中,公共圖書館、中小學校和社會(旅游企業(yè)等)三個既獨立又交叉的子系統(tǒng)構成相互作用的一整套關系。公共圖書館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包括研學旅行課程、解說、場地等,中小學校是實施者,教師、學生、學生家庭是參與者,并與其他社會群體共同構成服務績效的評判者。因此,相關部門必須明確公共圖書館在中小學研學旅行中的角色定位,突出公共圖書館主體意識,營造輕松氛圍,提高研學旅行體驗。
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系統(tǒng)融合了文旅思想理念、體制機制、規(guī)劃技術、資源產品、形式狀態(tài)、功能效用、空間載體、服務管理等內容,還包括由產業(yè)內部、產業(yè)之間協(xié)作和產業(yè)外部跨界融合構成的廣角度融合。因此,公共圖書館要解放思想,開闊視野,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務產品,或者將自身納入“人文景觀綜合體”類旅游資源。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活動產生的利潤可用于文獻信息采購、保存與整理、設施設備維修、人員薪酬等開支,部分回報社會,支持社會公益活動。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應遵循我國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合理利用館藏文獻信息的前提下,實現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的最佳結合,傳承文化,為中小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產品。
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模式從典藏開發(fā)、展陳思路到旅游線路設計與運作,體現出圖書館資源與旅游資源的深度融合,從潛心研究項目到市場營銷,極大地考驗了圖書館和旅游從業(yè)人員的聰明才智,都凝聚了相關利益者的共識與智慧,走合作之路,深化文旅融合。因此,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的實現需要多元合作方式,與社會力量跨界合作,不僅包括圖書館行業(yè)內合作,更多的是跨行業(yè)、機構、組織的強強聯合,實現合作共贏。今后,公共圖書館仍需強化合作意識,充分認識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是文旅融合發(fā)展鏈條中的一環(huán),積極融入文旅融合發(fā)展。
5.2 加強對圖書館經濟的研究,重視旅游市場調研
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需要激發(fā)圖書館資源的活力,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加強對圖書館經濟的研究,開展圖書館經濟價值評估項目,使用條件價值評估法、REMI計算模型計算經濟價值,旨在通過評估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投資回報率,增強管理者信心,進一步拓展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公共圖書館也應重視市場因素,要在充分調研市場需求和承載力的基礎上,把握消費者購買和消費的心理感受,研究中小學消費者需求,并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主動與旅游市場結合(包含行、住、吃、游、購、娛六大要素),合理確定發(fā)展思路,實現文化、研學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公共圖書館要請進來,采取延長開放時間、完善門票訂取及認證渠道、導游及講解系統(tǒng)、工作人員儀表、館內自助服務等服務,優(yōu)化展陳環(huán)境、資源整合等基礎設施,注重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與銷售等措施,為中小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文化產品。公共圖書館還要走出去,走出圖書館實體館,一方面在線上推介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項目,即線上展覽展示,這是圖書館數字化服務的“標配”;另一方面利用公共圖書館外部的館舍歷史文物等遺跡,在紀念地開展研學旅行服務項目,如香山革命紀念地為中共中央圖書館小白樓舊址等。無論采取哪一種模式,“內容為王”、文化元素最重要,要突出特色和品位,這就要求公共圖書館謀篇布局、蓄勢待發(fā),重視細致的基礎性工作,實地調研,查找文獻,前期把文化內涵闡釋清楚,后期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落實到研學旅行服務方案中。
5.3 注重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宣傳推廣,強化其安保意識與安全保障機制建設
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工作還應更加重視的一點就是對中小學生的廣泛宣傳。圖書館可通過舉辦多種形式的優(yōu)秀文化產品展覽,重拾文化記憶,打造圖書館特色文化空間,促使中小學生了解高品質文化內涵。筆者建議公共圖書館在日常業(yè)務宣傳活動中,應逐漸減少通過贈送各種禮品烘托活動氣氛、增加中小學生數量的工作方式。作為真正來圖書館獲取知識的觀眾來說,他們更看重的是圖書館的館藏品質及閱讀環(huán)境,并不介意小禮品是否存在,無序、過多的小禮品贈送行為反而培養(yǎng)了一批“偽觀眾”,這從一些圖書館搞活動時是否有禮品相送與參加人數多少密切相關的現象可見一斑,并且這種方式往往會使中小學生產生圖書館的各項活動均免費且可無償獲得的意識,對文化工作極易產生誤解,造成不利影響。隨著公共圖書館線上展覽的“走紅”,彰顯出觀眾個性化、新鮮化的文化訴求,贈送行為不再新奇,因此,公共圖書館需要對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的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發(fā)掘與重新整合,拓展數字化展示、圖文搭配短視頻、音頻講解、互動交流與趣味游戲體驗等形式,探尋網絡直播等傳播渠道的新突破,促進公共圖書館宣傳工作的開展。
同時,中小學研學旅行服務的安保意識、安全保障機制和應急反應體系仍需不斷強化,公共圖書館需建立安全責任體系,包括安全保障方案、安全責任書、崗位職責、糾紛處理機制、分級備案制度等;建立安全應急處置預案,如火災等應急反應預案演習、安全教育相關講座等,為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研學旅行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子峰.文旅融合時代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思考[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10):18-24.
[2] 彭松林,李臻.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研究[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0(4):57-64.
[3] 蘆曉紅.圖書館研學旅行現狀和發(fā)展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7):20-28.
[4][13] 許迎霞,朱江,董曉鵬.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課程設計研究:以鞍山市圖書館研學基地課程設計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7):109-113.
[5] 張巧娜.文旅融合時代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模式與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6):106-111.
[6] 劉婷婷,劉鳳俠,李穎.研學互動視域下重點學科知識服務平臺探索與實踐[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3):23-28.
[7] 金鐵龍.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中小學生研學服務探索[J].圖書館,2019(8):95-98.
[8] 郭芹.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研學服務研究:以安徽省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2020(4):65-70.
[9] 吳仲平.公共圖書館開展中小學生研學服務探索:以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20(7):53-57.
[10] 李國新,李陽.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務融合發(fā)展的思考[J].圖書館雜志,2019(10):29-33.
[11] 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教育部等11部門印發(fā)《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EB/OL].[2021-03-04].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12/t20161219_292360.html.
[12] 李陽.“圖書館+旅游”融合發(fā)展實踐與吸引力要素研究[J].圖書館雜志,2020(11):23-29.
[14] 胡緒雯.博物館特展的文創(chuàng)產品開發(fā)與實踐:以上海博物館為例[J].東南文化,2019(5):110-114.
[15] 盛勇.因地制宜 以文促旅:蓮都區(qū)“圖書館+民宿”服務延伸的實踐及啟示[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9(9):36-38.
[16] 馬波,劉盟.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研究的三個關鍵問題[J].旅游學刊,2020(9):1-4.
[17] 韓曄,胡娟,陰宇軒.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實踐與模式研究[J].圖書館,2020(2):27-34.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