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娟 孫 鈉
(成都大學師范學院 四川·成都 610106)
兒童繪本以生動的圖畫和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幼兒的注意力,3-6歲的幼兒以直觀行動思維為主,繪本成為學前兒童適宜的學習材料。已有研究表明,繪本促進幼兒在語言、情感、審美、想象力等方面的發(fā)展。健康教育作為五大教育之首,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健康教育活動在當下的幼兒園中存在一些問題,本研究將探討繪本在健康教育中的功能,并提出繪本在健康教育中運用的建議。
繪本作為學前兒童學習的材料流行于幼兒園和家庭中,是兒童文學的一種載體,歐美國家稱之為“picture books”翻譯為“圖畫書”,而“繪本”一詞來自日本,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的繪本發(fā)展迅速,我國臺灣地區(qū)受此影響,最早開始將繪本運用在幼兒教學中,近十年繪本在內地掀起閱讀潮。有很多學者對“圖畫書”和“繪本”做了區(qū)分,但整體上是將兩者混用。日本學者松居直在《我的圖畫書論》中用公式的形式表述了繪本的概念,他認為“圖畫×文字=繪本”而不是“圖畫+文字=插畫讀物”,所以繪本絕不是有很多圖的書,而是文字和圖片的相輔相成。我國學者彭懿在《圖畫書:閱讀與經(jīng)典》中提出,繪本是圖畫和文字相互交織,共同合奏來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作品。
健康知識是指能促進人身體和心理健康發(fā)展的知識,包括衛(wèi)生知識、疾病防控知識、性知識、安全知識等。在豐富的繪本中,有很多繪本涉及健康知識的內容,比如《穿衣服》《我去刷牙》等衛(wèi)生知識和個人習慣類的繪本,《紅綠燈眨眼睛》《對待陌生人》等安全知識類的繪本,《小雞雞的故事》《不要隨便親我》《不要隨便摸我》等關于性教育和自我保護類的繪本。通過對這些繪本的閱讀和有組織的教學,幼兒可以獲得正確的健康知識,提高他們健康認知的水平。
3-6歲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決定了幼兒學習的形式多為游戲等有趣的方式,繪本的趣味性、直觀性正符合幼兒學習的特點。有些繪本用擬人的手法將身體的器官擬人化,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來描繪主人公的奇妙經(jīng)歷。比如《小威向前沖》這樣的認識生命起源的繪本,將精子擬人為“小威”,科學講述了生命的歷程,同時又不失樂趣。幼兒對健康的認知水平,影響著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雖然兩者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但幼兒獲得越多的健康知識,對于健康行為的培養(yǎng)是有利的。
樹立積極的態(tài)度與教育環(huán)境及教育方式有關,在教育環(huán)境方面,需要一個干凈整潔、重視衛(wèi)生習慣、溫馨有愛的環(huán)境。在教育方式方面,需要用幼兒能理解的、貼近他們認知的方式,避免運用說教來教育。而繪本作為文學作品的載體,在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方式兩個方面都有其價值,首先,繪本所營造的閱讀環(huán)境,使幼兒投入在閱讀中,體會繪本所帶來的情感。其次,健康類繪本中蘊含著對健康的生命狀態(tài)的追求,這些能潛意識的影響幼兒的態(tài)度。最后,繪本以貼近兒童的視角、有趣的故事來講述一些抽象的道理和價值,有利于兒童的理解和認同,這相比成人的說教更適合幼兒。
健康教育的最終的目標是使幼兒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能適應社會生活。而評價這一目標是否實現(xiàn),需要幼兒的外在行為來證明。外在行為包括健康的生活行為習慣、學習行為習慣、自我保護的方式方法等。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需要長時間的強化,然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繪本便具有這樣的功能來促進行為的養(yǎng)成。首先,繪本作為一種讀物,一直在閱讀區(qū)域,幼兒可以反復地閱讀或聽老師講,這樣就可以不斷強化幼兒對于健康行為的理解。除此之外班級里常規(guī)的建立也在不斷指導幼兒,繪本變成了一個輔助的功能。其次,幼兒的學習經(jīng)常以模仿為主,繪本中人物的行為也成為了幼兒模仿的對象,幼兒可以學習繪本中的做法,比如自己刷牙,自己穿衣服等。最后,繪本是故事性質的,具有很多延展性的想象空間,比如繪本可以幼兒講解給別人聽、可以演出來、續(xù)編故事,這些都可以加強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和健康行為的認同。
而對于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則可以通過安全類的繪本開展,利用安全類的繪本讓幼兒明白怎樣可以保護自己,危機情況如何自救。近些年性教育在學前教育中得到重視,關于性教育的繪本也在大力開發(fā)中,這些繪本給了教師和家長進行性教育的載體,目前性教育的繪本內容,關于保護隱私和性安全教育的內容居多。比如《不要隨便摸我》《我寶貴的身體》等,這些繪本有助于幼兒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幼兒園對健康類的繪本要進行篩選,現(xiàn)在市面上有很多繪本,但質量參差不齊,在選擇繪本的時候可以先考慮得獎的作品。現(xiàn)在關于繪本的獎項主要有:美國凱迪克獎、國際安徒生獎、英國格林納威獎、豐子愷圖畫獎、日本繪本獎等。除了考慮得獎作品,也可以考慮出版社自創(chuàng)的一些繪本。
其次,將繪本內容中涉及到健康教育的挑選出來,建立一個庫,再根據(jù)健康教育的內容進行分類整理。比如以性教育、行為習慣、情緒情感、安全教育這樣來分類,如果教師進行主題類的教育可以直接取用。
最后,雖然對繪本進行了分類,但五大領域是融合的,繪本中既能涉及健康教育的內容,又能涉及藝術、社會、語言、科學教育的內容。在進行繪本教學時可以根據(jù)領域有所側重,但不能完全將五大領域分離開。
將健康教育類繪本挑選出來后,可以開發(fā)以繪本為載體的健康教育的課程體系,最大化的利用繪本的功能。比如利用繪本來干預小班入園焦慮的問題,已有研究證明一些繪本閱讀可以干預幼兒的入園焦慮,使幼兒盡快適應幼兒園的新環(huán)境。還有研究證明小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可以通過生活類的繪本。這些是以問題為切入口進行的研究,那么在構建課程體系時也可以以幼兒在健康方面出現(xiàn)的問題為依據(jù)。
除此之外,以健康教育的內容進行分類,將篩選的繪本按照幼兒年齡特點分成不同的年級,根據(jù)繪本確定教育活動目標、方式方法,設計活動方案,再運用到實際教育中,根據(jù)實際情況的反饋做出調整。在進行課程開發(fā)時需要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教育方法多樣,貼近幼兒生活。
繪本已經(jīng)篩選整理出來,但教師作為教育活動中的主體之一,教師必須能深入理解繪本的內容,幼兒園應該多讓教師參與繪本教學的研討活動,使教師在相互交流中學習。在教學研討中,讓教師不僅對繪本有更深的理解,還需要教他們明白如何解讀一本繪本。這需要幼兒園擁有繪本研究的團隊,團隊里的教師可直接來自各個年級組的老師,這個團隊組織教學活動,讓全園老師進行觀摩,觀摩后進行研討分享。對繪本的選擇、教學的方法、幼兒的表現(xiàn)等方面做出評價。這不僅使課程體系更完善,也使全園教師能開展高質量的繪本活動。
教師目前在繪本教學中存在以下現(xiàn)狀:對繪本認識不足甚至錯誤、提問沒有層次和質量、應答策略不豐富、教學模式不靈活缺乏創(chuàng)新。對這些問題,幼兒園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教學研討,在研討前收集教師對繪本教學的困惑和問題,再依次解決。除此之外,幼兒園應多為教師提供參加學習和研討的機會與平臺,讓教師在學術活動中提高專業(yè)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
健康的衛(wèi)生習慣、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不僅需要幼兒園的教育,更離不開家庭中父母的教養(yǎng)。健康教育需要健康的環(huán)境,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其影響力大于教師,父母需要在家庭里營造健康衛(wèi)生的環(huán)境,從小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衛(wèi)生習慣,在3-6歲階段和幼兒園建立起聯(lián)系,共同促進幼兒健康的成長。
在家庭中,幼兒能閱讀的繪本有限,那么可以進行家園合作,共享繪本資源。共享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以班級為單位,班級里建立好書推薦,幼兒每周回家能借一本自己喜歡的繪本,然后下一周歸還。幼兒家里的繪本可以帶到班級中,讓其他幼兒閱讀,這樣將兩方的繪本流通,擴大了繪本的資源。父母在陪伴幼兒閱讀的時候可能不如教師專業(yè),比如在引導和應答方面,那么幼兒園可以為家長提供學習的機會,將一些親子閱讀的方法傳授給家長。或是各個班級的教師組織自己班家長進行交流,這樣使幼兒在家庭里也能有高質量的閱讀時光。除此之外,家長和教師建立緊密的溝通,讓家長了解班級里利用繪本開展健康教育的活動,盡量使活動延伸到家庭中。
學前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社會、幼兒園、家庭多方的助力,當前繪本閱讀流行于幼兒園和家庭中,其在語言、科學認知、審美等方面的教育價值得到認同和重視,但繪本的健康教育價值和功能研究偏少,未得到重視。教師和家長應意識到繪本的健康教育價值,然后深入理解和分析繪本的內容,從而有效的使用繪本,用它來促進幼兒健康的成長。而社會方面,應開發(fā)優(yōu)質的健康類繪本,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科學的認知。繪本作為兒童讀物具有特殊的健康教育價值和功能,在健康教育中應充分利用繪本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