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萬杰
宋徽宗趙佶,是位才華橫溢的書畫家,建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國家級畫院宣和畫院,能被這里錄取的人,都是畫界高手。宋徽宗非常上心,親自主抓錄取工作,出題作畫,要求考生畫出詩句的意境,構思巧妙,不落俗套,做到筆意俱全。
宋徽宗出題“野渡無人舟自橫”,應試者大多畫一空舟系于澗邊,或者畫一鷺鷥立于船上,或者畫一鳥落在船。受到趙佶賞識的是這樣一幅畫面:一個臥于船頭的船夫,寂寞失落,百無聊賴。作者意在說明此水無人過渡,連擺渡之人也無聊,打起瞌睡來,既突出無乘客,又突出無人“渡”,緊扣詩句。
宋徽宗出題“深山藏古寺”,著意在“藏”字上做文章,給人以“畫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享受?!吧撇卣呶词疾宦?,善露者未始不藏”,繪畫講究藏得自然藏得巧妙藏得有詩情畫意的意境。得滿分的那位高明畫家,根本就沒有畫廟,只畫了深山陰谷中的一條石徑,盡頭有個和尚在挑水,大樹遮掩,不知寺院在何處。就是這樣一幅畫,獲得了宋徽宗的好評,最后奪魁。
宋徽宗出題“踏花歸來馬蹄香”,被錄取者獨具匠心,他的畫面是:一個落日近黃昏的夏天,游玩了一天的官人帶著女伴騎著馬回歸鄉(xiāng)里,馬兒疾馳,馬蹄高舉,幾只蝴蝶追逐著馬蹄蹁躚飛舞。這讓人一下就想到那是因為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緣故,考題中的含義非常巧妙地被帶了出來,含蓄又有意境。
宋徽宗出題“竹鎖橋邊賣酒家”,大畫師李唐只畫了一座小橋,橋邊畫了一大片竹林,林中挑出一個酒招,上面寫著一個“酒”字。這個“鎖”字就是要畫家在“藏”的構思上下功夫,而李唐的畫恰恰表現(xiàn)了“藏”。將酒店“藏”于竹林之中,只露一酒招,其趣在半含半露之中。這種“露其要處而隱其全”的藝術手法使宋徽宗大為贊賞。
宋徽宗出的題目放在今天也不過時,可以說領先那個年代很多年,真可謂是一位出題大師!
//摘自《知識窗》2021年第7期/